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大霸王

红楼大霸王 第142节

  刚到门口,下人迅速过来牵马迎接。

  贾蓉下马进入宁府,又走了几十米进了前院。

  晴雯和薛宝钗一起出来迎接。

  薛宝钗陪着贾蓉进屋,一边帮忙解开斗篷更衣,一边说起了今天的事情。

  “老爷,中午时候皇后派人送来了赏赐,是御赐的布料、笔墨纸砚和颜色画料,还有两件首饰。”

  “下午时候皇上又赏赐了一辆马车,给老爷上朝用。”

  贾蓉点了点头,“早知道了,这几天事情多,我就在前院住下,你也收拾一下过来住几天。”

  薛宝钗非常理解贾蓉的辛苦,“是!老爷辛苦了!”

  晴雯端来一个做工精美的首饰盒。

  “老爷,这是皇后娘娘的赏赐。”

  贾蓉接过来打开,发现里面是一枚做工繁琐精美,栩栩如生的金凤钗。

  贾蓉随手递给薛宝钗,“给你了。”

  “谢谢老爷!!”薛宝钗激动的接住,别说是皇后赏赐的金凤钗了,就算是这个首饰盒子她也喜欢的不得了。

  贾蓉换了一身衣服后就去园子里吃饭,和园子里的漂亮姑娘们热闹热闹,做做游戏培养培养感情。

  在贾蓉屁股后面,薛宝钗舍不得佩戴金凤钗,双手端着盒子跟在身后把好东西带回去炫耀一下。

  此时虽然天寒地冻,天黑路滑,但薛宝钗陪伴着贾蓉走在路上,只觉得心里暖暖的。

第154章 贾蓉的后院

  贾蓉的后院可热闹了。

  几百个美女住在这里。

  而每天晚上的晚饭时间,这里就聚集了整个宁府最漂亮的一群女人,上百个大美女聚在一起,空气里都是脂粉味。

  贾宝玉在这里的话肯定会觉得这里是天堂,到处都是可人的美女。

  贾蓉也是这么想的。

  贾蓉去过后宫,发现自己的后宫质量早就比皇上的后宫更高了之后,对皇帝的生活越来越没追求了。

  如果能不上班就更好了。

  但要是太闲了也无聊,人总要做点事情才能找到存在价值。

  贾元春等人很快看到了薛宝钗从盒子里拿出来的金凤钗。

  尤二姐夸赞说:“好漂亮的钗子,这东西一看就价值不菲!”

  二姐真心喜欢这种端庄大气的东西。

  尤三姐笑道:“皇后娘娘这几年赏赐了咱们家不少东西了,这样下去会不会把东西都赏赐完了?”

  贾蓉笑着说:“你这就是没见过世面,自己吃着窝窝头就觉得皇后娘娘是不是天天给皇上烙大饼,没有见识,也没有想象力。”

  尤三姐笑道:“那老爷给我们说说!请~”

  贾蓉坐着说:“各地的官员都要给皇上准备贡品礼物的,就连皇亲国戚和各地王爷也一样。”

  “皇上那里有从各地收集到的宝贝,又有外国使者的进贡,皇后自然也有份。”

  “皇后母仪天下,自然不会缺钱,皇上年年的赐予就是给皇后的零花,让皇后自己看着赏赐。”

  “皇后给我多少,皇上自然会给皇后补上,再说还有国舅爷支援呢,不用你瞎担心。”

  尤三姐笑道:“是!我的爷!”

  贾蓉说:“先吃饭,吃完再说,我们家这几年就得了皇后三次赏赐,都是合法所得,不怕别人知道。”

  王熙凤接着话,“可不是,我巴不得别人知道呢!”

  众人笑了笑,丫鬟们也摆上了热菜。

  吃过饭后就在暖厅里闲玩,除了姑娘和姨奶奶外,也有甄家大奶奶二奶奶这种未亡人少妇。

  贾蓉和贾元春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小孩子分房的事情,明年贾本八岁,在这个时代已经需要和母亲分开住了。

  贾元春看向贾蓉,这边坐着的还有王熙凤、尤氏和秦可卿抱琴。

  “去年其实就可以分开住了,只是贾本这孩子淘气,又怕他一个人在那里孤单。”

  “如今两位妹妹的孩子也都大了,正好三兄弟一起去荣府那里先住着,我父亲也在那里,正好可以帮忙管教。”

  抱琴和秦可卿没有意见,现在去荣府也方便,从园子可以直接过去。

  儿大避嫌是大家都认可的事情,贾蓉这种孤儿和贾宝玉那种父母双全的对比太明显了。

  就算是有父无母的贾琏,也比贾宝玉好一些。

  太溺爱孩子的恶果大家都看在眼里,所以自然不想自己儿子成为弟弟那样的废物。

  贾宝玉是幼子,如果是长子的话,绝对会被严格教育。

  贾本就是按照封建家族嫡长子的待遇教育的,贾元春对他非常严格,就如当年王夫人对贾珠一样,期望非常高。

  贾蓉点了点头,“贾本的事情没问题,我们家的护卫过去保护也不担心什么,不过你父亲如今得了官位,你娘家人是不是又要回来了?”

  贾蓉的问题让贾元春觉得很尴尬。

  “应该是会回来,我母亲其实在家住的还行,就是老太太总是一个人在那里发愁不说话,宝玉又总是在外面鬼混,我母亲她一个人实在管不过来。”

  贾蓉笑道:“李纨呢?还在当什么都不管的大菩萨吗?”

  贾元春看到贾蓉脸上看笑话的微笑,更加无地自容了。

  “这个不知,母亲信上没有说,我也不好问。”

  贾元春不想去管娘家的事情,只盼着那边少点事情给自己添堵。

  贾蓉也不过问,“那就到时候再说吧,几个孩子过完年后就去荣府那边住着,我在那边安排一个专门给我们家人用的学堂,请些有名气的人来帮他们启蒙。”

  贾元春松了口气。

  王熙凤势利惯了,也跟着说:“贾英也不小了,可否让他也跟着去听听课?”

  都是自己的儿子,贾蓉也不会厚此薄彼,“家里五岁以上的男孩都可以。”

  王熙凤笑着说:“那还不够,明年才刚五岁,我记得还是老爷二十岁的时候我有的英儿,等后年再说吧。”

  贾元春提议说:“贾英现在的名字我记得还是草字头的,不如改成木字的?”

  作为府里的女人,自然知道名字本辈分的重要性。

  尤其是今后孩子还要依靠贾蓉的名头,当贾蓉的弟弟肯定不如当贾蓉的儿子好。

  “这个好,现在孩子还小,改个名字也行,就是不知道用哪个好?”

  贾蓉很快用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一个“楧”。

  “这个,可以念yang,也可以念ying。”

  很快王熙凤就定下来贾英的名字了,正好贾英现在也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改起来也简单。

  在贾蓉这边谈正事的时候,姑娘们那里又闲玩起来了。

  刚吃完饭不好喝酒,一群姑娘们在厅里坐了八桌,每桌六七人。

  光是小姐姑娘们肯定坐不满这么多人,还有会行酒令和猜拳作诗的官宦人家小姐丫鬟和奶奶们。

  也要会打牌,懂得诗词典故,又会些才艺才好。

  寻常人家可凑不到一屋子的美女,有钱人家又很难凑到一桌子的才女。

  贾蓉这里却根本不缺才貌双全的女子。

  鸳鸯负责主持工作,出题调节气氛,让姑娘们都高兴起来。

  林黛玉、薛宝琴、史湘云这些又都是才思机敏的人,根本不怕题目太难导致冷场,比给老太太出行酒令要简单多了。

  王熙凤谈完了正事,看贾蓉在看着姑娘们那边,就也听着。

  听着听着,王熙凤就笑着说:“我都听不懂她们在说些什么。”

  贾蓉倒是能听懂,不过懒得解释,直接喊道:“宝钗,你来和大家解释解释说的都是什么,也让附近听不懂的姑娘们知道这游戏该怎么玩,免得以后都是你们几个玩,热闹不起来。”

  此时轮到黛玉了,薛宝钗笑道:“好。”

  林黛玉笑道:“刚才云妹妹给我的题目是酒面要一个骨牌名、一句曲牌名、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老黄历上的话,总共组成一句话,酒底要这桌上有关合乎人事的果菜名。”

  薛宝钗笑着责怪道:“黛玉妹妹,这是我负责的解说,你怎么都说了?”

  林黛玉笑道:“好,我不说,你来说,要不宝姐姐来回云妹妹的题目可好?”

  薛宝钗笑答:“我若是一边答题,一边自己给自己解释,那多没意思,还是黛玉妹妹来答,我来解释,这样也有趣。”

  惜春催促说:“快说吧,实在不行还有探花郎在这里,谁还能不懂啊!”

  惜春不给其余人面子,好在大家给她面子。

  林黛玉很快答题行酒令。

  “落霞与孤鹜齐飞。”

  薛宝钗解释说:“这是唐朝王勃的一句古文。”

  “风急江天过雁哀。”

  薛宝钗解释说:“这一句是唐诗。”

  “却是一只折足雁。”

  薛宝钗解释说:“折足雁是骨牌名。”

  “叫的人九回肠。”

  薛宝钗解释说:“九回肠是曲牌名。”

  “这是鸿雁来宾。”

  薛宝钗解释说:“鸿雁来宾是黄历里的话。”

  林黛玉走到桌边拿起一个榛子,说出了酒底,“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

首节 上一节 142/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大明汉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