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霸王 第159节
“宁国公!”
“宁国公。”
“宁国公,许久未见了,近来可好?”
附近几位内阁大学士都主动和贾蓉打招呼。
王子腾内心翻涌,这里是能随便说话的场合吗?汗流浃背了啊……
贾蓉没说话,很快在太监搬来椅子后坐下。
皇上看还有其余人在,说道:“赐坐,你们几个也坐下听听。”
众人齐声说道:“谢皇上!”
这大概是王子腾第一次在御书房坐着了。
不过明显不是贾蓉的第一次。
等大家都坐下后,皇上询问贾蓉,“如今国库充足,朕又不想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之前十数日与百官也没有商讨出来好办法。”
“贾爱卿,你觉得国库里的钱应该做点什么好?”
贾蓉回答说:“自然是加固京城要地,以一地而制天下,方为常稳之道。”
皇上来了兴趣,果然有些事情还是要找贾蓉过来商量才行。
“爱卿继续说,如何加固京城,是修城墙?”
贾蓉回答说:“不是城墙,臣最近卖煤的时候听人说铁匠铺都在用煤炼铁,用煤比木炭省钱多了,而且炼出的铁也多了许多。”
“有了足够的铁,就可以制作更多武器军备,京城附近四个州的产量就可以应对一切问题。”
皇上说:“如今天下太平,有太多铁器反而不是好事。”
贾蓉清楚这个皇上一直都是统治者的思维。
“可以做更多农具开荒,提高粮食产量,种植高产作物。”
皇上摇了摇头,“那些高产作物朕知道,若是流民在山间大肆种植这些,反倒是成了祸害。”
皇上早就知道有高产量的作物,但是不想推广。
人吃饱了就容易造反,尤其一些高产作物还容易在山间林子里那种管不到的地方发展,一旦人口多了形成规模,就会出现一次次的造反。
贾蓉知道皇上是什么都懂的,也不傻,就是坏了一点,从驾驭人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那就建造水库饮水,如今城中井水都是苦的,臣和很多王爷家里的用水都是从山里拉泉水,城中百姓吃喝都是用的脏水,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瘟疫鼠疫。”
“不如在远处山里建个水库,再建造专门的水泥下水道排水,将城中污水统一排去专门的河道,沿江而下入海,免得沉到京城地下水脉里,脏了龙脉。”
“臣读过史书,历朝历代王朝末年时,大部分情况都是皇家子嗣稀少出了问题,想来是百万之多的人数百年来不断脏了水脉,致使所有人都逃不掉影响。”
皇上听到后,面露沉思之色,“爱卿言之有理,就花钱在引水排水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贾蓉说:“皇上圣明!”
皇上又继续说:“可还有花钱又造福社稷的进谏,快说出来。”
贾蓉说:“城里土地紧缺,不少人都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臣建议修建水泥楼房,这样可以容纳更多人住下。”
皇上摇了摇头,“爱卿你也说了如今城中人吃马嚼,把水脉龙脉都弄脏了,再多盖房子让人进来,岂不是更严重?”
贾蓉仔细一想,发现自己其实也不喜欢住楼房。
楼房上下太麻烦,不如大宅院住的舒坦。
贾蓉换了个角度劝说。
“让人上楼住着挤在一起,把多余的地方拆了修建商铺或者馆所,一来是水泥楼可以防火,烧起来不容易蔓延,二来只是把一盘散沙的人堆在一起,腾出地方给更需要的人。”
“或者种些树木花草,免得城里光秃秃的显得不美。”
皇上觉得可以,又有些不放心,“人都聚集起来的话,闹事了怎么办?”
贾蓉回答说:“京营子弟懒散惯了,正是练兵的时候,而且很多宗室子弟文不成,武不就,又因为没有爵产家产可以继承,过得反而不好,皇上这次大兴土木,各处都是需要人的,何不趁此机会造福宗室闲人。”
“这些人祖祖辈辈都是京城人,正是军中最需要的良家子,个个忠不可言。”
“臣提议,让太子殿下负责此事,也好熟悉几万人的工事运作,了解各个差事同时进行时要注意事情,也学会应对手下贪污和无能之辈。”
皇上点了点头,“太子能力不足,他做事情我不放心,爱卿先把三王的葬礼事情妥善安排好,再去辅助太子引水建渠,高楼林立之事。”
“臣遵旨!”
贾蓉又有得忙了,不过也无所谓,反正一到夏天就会定期休假,到时候谁爱上班谁上班去,反正撂下就走。
皇上略微想了想,“这几件事情也花不了多少银子,去年时国库有银八千万两,如今四周异族降服,无力再战,各地土地人口也重新入册,国泰民安。”
“贾爱卿,你再想想,还有没有花钱的地方。”
贾蓉实在很难,各种利国利民的提议对这个皇帝来说又不是好事情,最重要的时这个人也不傻,对他统治不利的事情他就不听,总能讲出来符合他皇帝身份的道理,从屁股出发去看待问题,不利于统治的就不推广。
贾蓉说:“臣不知道,臣这些年也没有怎么花过钱。”
皇上笑道:“继续想!朕和几位爱卿商讨别的事情,你就坐一边继续想!”
皇上有留贾蓉吃饭的意思,可贾蓉不喜欢和他一起吃饭。
贾蓉说道:“那不如给百官一些钱,规定必须要花光,我们去城中吃喝花出去,这样那些做生意的人有了钱,更多的人也有了营生,是为以赏代赈,国家补贴,促进消费。”
“下面人有了钱,以后征税还是会回到国库,那些钱在国库里始终都是一些石头,流通之后就是皇上的皇恩浩荡,大臣们吃饱喝足的底气,商家百姓辛苦所得,今后征税的时候手里有钱,自然不会拿命抗税。”
皇上思索着贾蓉的提议。
王子腾感觉奇怪,不是应该有人站出来斥责贾蓉胡闹吗?
怎么贾蓉说什么,大家都乖乖听着,没一个大学士出来指责他?
大家都不敢的事情,王子腾也不是傻子,自然不敢这个时候乱说话。
“爱卿所言甚是,让朕想通了很多事情。”皇上点了点头,欣慰的看着贾蓉,笑道:“你去内务府领一万两银子,花不完,不许回家。”
贾蓉迅速说:“一万两太多了,臣一年的俸禄都没有一万两,也想不到怎么半天花一万两。”
皇上挥了挥手,“自己想办法去,别在这里吵闹,快走。”
贾蓉无奈出去,领了一万两后去教坊司买了二十个八岁到十二岁的漂亮小丫头。
这钱很快又回去了皇上手里,毕竟这些人都是皇上抄家所得。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太监宣读圣旨,给朝廷大员按照品级发钱。
一品大员王子腾,拿到了五百两银子的额外补助。
朝廷众人纷纷在拿到现银之后跪地叩谢。
“谢皇上隆恩!皇恩浩荡!”
五品工部郎中贾政也拿到了八十两银子,不禁面露欣喜之色,这月有米下锅了。
不光是发钱,还给所有京官都涨了工资,彻底振奋了因为皇上杀人如麻而慌乱的人心。
涨官不涨爵,皇上觉得官可以随便换,爵位世代流传问题太大,需要从长计议。
第169章 大撒钱
热闹的正月就要过去了,正月最后一天大家又聚在了一起。
尤二姐尤三姐也和尤氏一起过来吃饭,贾蓉反倒是不在。
贾元春坐在主座上说:“今天太子身体不适,老爷下午过去为太子诊治,晚上吃完饭再回来,我们先吃。”
尤氏点头说:“好,先吃吧。”
贾元春和尤氏带头拿起筷子,其余人也都陆续拿起筷子吃饭。
除了贾蓉在的时候可以吃饭时说话,别的时候基本上吃饭的时候不聊天。
在大致吃完后,漱口过后才开始继续坐着闲聊。
吃饭时间基本上都在十五分钟以内,也有些吃得慢的,一碗米饭几盘菜能挑挑拣拣吃半个小时。
王熙凤和尤氏贾元春一桌,管家和不管家的位置不一样。
没有外客的时候,三春还是一桌。
丫鬟端来漱口的茶水和金杯,王熙凤漱口后擦了擦嘴,脸上很自然的带起了微笑。
“元春姐姐,我等下和老爷问问下个月的事情,这已经休息了十多天了,也该过去忙忙了。”
金陵郡主被关在了孝王府里不得出门,皇家嫌她丢人,贾蓉又没打算扶正她,所以也就是偶尔过去慰问一下,玩点野的。
家里众人也默契的不谈这个郡主的事情。
贾元春点了点头,“家里的事情就交给宝钗妹妹吧。”
和三春坐在一桌的薛宝钗迅速看向了那边,忙起身说:“大奶奶,我对家里的事情还不熟悉,不清楚怎么办。”
王熙凤说:“让平儿和甄家的帮你就行了,她们都会的,探春也一起帮帮。”
王熙凤直接点了两个半手下来辅助监督薛宝钗。
放权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薛宝钗暂时接替,那也要让自己人占据一些位置。
平儿和甄二奶奶都属于王熙凤的人,探春肯定亲自己,而不是亲薛宝钗。
贾元春对管家的事情不在意,这个月主要是管儿子们,后院的事情反而都是小事情。
“那就这样,宝钗妹妹和几位妹妹管着东院朝阳楼、中院天香楼和后面四季苑。”
尤氏说:“朝阳楼我们四个看着就行了,就那点地方也没事情,还是西边新园子那里离得远了,我们这边离得远,又都年纪大了不想动,不如交给姑娘们去管着。”
贾元春没有意见,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小事情。
“好,各院还是原来的人管自己院子,宝钗妹妹管后院的人事和各种花销,一百两以下的自己批就行了,家里每天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不少,劳烦几位妹妹了。”
薛宝钗和平儿、探春、甄家二奶奶都起身应下了这个事。
众人差不多都吃好了,丫鬟过来撤掉残羹剩饭,端来了水果点心,侧厅那里也开始搬桌子腾地方,点香净化空气,在几个椅子上都放上坐垫供奶奶们舒服的打牌消遣。
王熙凤起身说:“去打牌了,看看老爷来之前,我能赢多少。”
自从老太太不来这里碍事之后,大家打牌也都凭借技术和运气,反正是比以前更爱打牌了。
平儿走过来拉着王熙凤坐下,“二奶奶快坐下,我给你说个事情,保证你睡不着觉,也没心思打牌了。”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大明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