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大霸王

红楼大霸王 第240节

  皇后见贾蓉不说话,主动邀请说:“还请皇叔上座,本宫和皇上虽是夫妻,但此番皇叔才是皇上嘱托之人,本宫若贸然参政,于理不合,皇上知道后必定会责怪。”

  皇后想的只是让自己喜欢的男人上来坐下,坐在自己眼前。

  贾蓉说:“既然皇后娘娘在,自然不需要臣站在上面。”

  皇后坚持道:“此番并非是本宫应该出来的时候,只是皇叔为了避嫌才请本宫出来代表皇上,但皇上委托皇叔摄政,本宫并非贤人,对国家政事同样不懂,恐遭小人蒙蔽,乱了国家大事。”

  “还请皇叔上来坐下,如若不然,本宫回去宫中等皇上归来就是,国家大事,岂容妇人干涉?”

  众臣见皇后同样不想干预国事,而贾蓉也是差不多的性格。

  最要命的是皇上自己也不想处理国家大事情,逃跑去江南那里不肯回来。

  不等群臣说话,贾蓉喊道:“干脆迁都算了,我们去江南找皇上,有什么事情到了江南再说。”

  贾蓉也想去江南玩玩了,而且确实是不想处理这些麻烦事情。

  光是那些工匠和自家的事情,就已经让贾蓉心烦了。

  贾蓉懒得和朝廷一帮奸臣玩心眼子。

  这都是狗皇帝的事情,凭什么让我做?

  看到没担当的贾蓉要破罐子破摔,很多家业都在京城的朝廷勋贵和大臣们迅速反对了起来。

  “请忠孝王上座!”

  “请忠孝王摄政!”

  几个宗室老人首先支持贾蓉。

  真要迁都了,这些比贾家人口庞大百倍的宗室勋贵就倒了血霉了。

  如今宗室对皇帝的意见已经很大了,主要是因为贾蓉的关系日子好歹能过下去,不至于反叛。

  但是经过皇上不作为,多次捶打之后,大家已经真的考虑换皇帝的事情了。

  迁都可以,再造个紫禁城都可以,但皇上偏偏跑去了江南要迁都,还重新招揽了一大群人组建了小朝廷。

  这种背叛基本盘的事情已经严重损害了宗室和北方军事集团的利益,不是贾蓉在这里压着,真要搞事情了。

  目前的情况非常危险,贾蓉若是也跑去江南,那基本上就要开启南北大战的局面了。

  左右丞相看情况实在是危险,也对着贾蓉鞠躬。

  “请忠孝王摄政!”

  “请忠孝王摄政!”

  王子腾看几个实权将相都表态了,于是也跟着喊道:“请忠孝王摄政!”

  后面的百官也都跟着表态。

  “请忠孝王摄政!”

  贾政此时也硬着头皮,跟着喊了一句。

  然而……

  贾蓉属于那种别人让做什么,他就不做什么的性格。

  不让他做,他反倒是非要做做看了!

  而且他心情好不好,只要是感觉不想站着就会上去坐下。

  但一群人非要表态让他坐下,这就激发了这逆子的逆反心理。

  贾蓉一脸不屑的昂起头,“就不坐。”

  就不坐……

  群臣顿时就尴尬住了。

  本以为贾蓉会推辞几回,大家劝几次,他推几次,这样几次之后就上去坐下了。

  可没想到,人家是真的就不想趟浑水。

  贾蓉看空气安静下来了,原本高傲不屑的表情很快变得愤怒了起来。

  “你们这帮奸臣庸臣!我好不容易拼死拼活争下来的好名声,你们想毁了我吗?!”

  宗正赶忙说道:“不敢,只是眼下只有忠孝王有资格担当此任,况且这是皇上的旨意,我等并非是不忠不孝之人,乃是听从皇上的旨意安排才是!”

  皇后娘娘喊道:“皇叔息怒,我们都知道皇叔乃是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之人,绝无强迫皇叔之意。”

  贾蓉不耐烦的说:“有事情快点说吧,解决完了我回家。”

  左相迅速说:“好,如今皇上迟迟不回,这几天发生了诸多大事情,首先是镇西王发来急报,说藏南出了祸事,如今镇西王正带兵抵御天竺贼寇入侵。”

  贾蓉皱起眉头,“南方怎么天天打仗?不会都是假的吧?”

  肯定是假的啊!

  大家都不是傻子,前阵子刚喊镇西王过来主持大局,结果镇西王的地盘就被入侵了,人家天竺人翻山越岭打他?

  况且就算是被入侵了,这种事情也是地方官和边军的事情,轮得到他一个王爷去带兵打仗,想要造反吗?

  众人都安静的时候,皇后说道:“皇叔,奏折都在桌上,这几天皇叔在家不愿进宫,各地的急报都堆积在了一起。”

  贾蓉听到后,直接走了上去。

  这次没有人劝他,是他自己上去的。

  众人看贾蓉肯上去了,终于松了口气。

  贾蓉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的奏折,“这多少个奏折?”

  旁边太监回答说:“一共三百五十五封奏折,其中九封都是加急,又有十封九边边军大将的奏折,均是请皇上亲启,皇上让人送来让忠孝王决断。”

  贾蓉骂道:“我处理完这些,天都亮了!太师太傅他们还没把皇上带回来吗?!”

  礼部尚书回答说:“几位大人应该还未到江南。”

  贾蓉随手拿起一封加急奏折看着。

  随后咻的一下甩到下面群臣头上。

  “皇上今年要亲自监督杭州科举,并且答应给江南每县各多百个童生秀才名额,你们看怎么办吧。”

  左右丞相没去检那奏折,两人和内阁大学士都看过这个奏折,全都是反对意见的。

  大学士直接喊道:“此乃乱国之策!本来北方士子就比江南少很多,皇上若是再大肆取用南方士人,到时候北方士人必定有怨言,国将不国!”

  大理寺卿也在看过奏折之后震惊于这傻逼皇帝的操作。

  国子监祭酒站出来恼怒道:“皇上此举甚是糊涂!臣拼死反对此策!!断不可任他胡乱!!”

  此时皇上不在,忠孝王又是一个没规矩的人,大家着急起来也都对皇上不客气了起来。

  “这对北方士子实在是不公!皇上这是要寒了北方人的心啊!!”

  “北方人在北方拼命的抵御敌人,而南方人在南方享受南方的风光与读书的乐趣,皇上这次又要偏袒南方人,让我们这些北方人怎么活?!”

  朝廷里也有不少南方人,就连贾蓉也算是南方人。

  但是这个时候南方人反而更不能说话,一旦说话就会被愤怒的北方人当成是出头鸟对待。

  贾蓉也没有说话,把腰间碍事的长刀拔了出来。

  很快,朝堂上就安静了下来,吵架和骂人的人也都安静了下来。

  贾蓉把长刀放在一边,换了个姿势坐的舒服一些。

  刚坐好就看其余人不说话了,于是贾蓉开始说话。

  “皇上安排就让皇上继续吧,北方士子也不用寒心,今年南北分榜,秀才还是和往年一样,等乡试殿试的时候,南北各一半。”

  “反正往年也都是南方士子多一些,若是南北分榜再合榜的话,就算是多一万个秀才,也不影响举人进士的名额,反而当大官的北方人会多很多。”

  “南方金榜提名者会少一些,北方多一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会因为多一些泥沙就被掩埋了。”

  “此事就此安排,可还有意见?”

  众人见贾蓉这么安排,虽然贾蓉的安排有些儿戏,但是对比皇上那种胡闹来说,已经客观公正了几百倍了。

  对南方人可以接受,对北方人也算是好事情。

  南方得了更多的秀才童生名额,北方人多了举人进士名额,算是双赢。

  贾蓉很快处理第二个奏折。

  “镇西王带兵打仗去了,按理来说这算是谋反,但皇上多半是知道他不容易,我也不想为难这位王爷。”

  贾蓉拿笔写回执,随意说:“给他五百万军费,限他三年内拿下天竺部分土地,送来天竺美女、珠宝、香料等贡品,不然就问罪!算是戴罪立功吧。”

  宗室大将军们松了口气,贾蓉放过了不肯过来的镇西王,算是对宗室成员的安抚,比只会杀和抄家的皇上温柔太多了。

  贾蓉又随意抽出第三个加急奏折。

  “辽王世子请封辽王,虽然这孙子父亲死了后跑得快,连老母都不管不顾,不忠不孝。”

  贾蓉一边写回复,一边随意说:“准其继承王位,子承父业乃是应该的事情,但不忠不孝也不能不管,罚他一年俸禄资助,且不得从民间索取,劳民伤财,不然知道后拿他问罪!”

  “本王会派人护送辽王妃回去,由辽王妃监督这孙子。”

  “蜀王妃也送回去休养,准蜀王世子继承王位。”

  这种处置没有问题,已经非常宽宏大量了。

  贾蓉又抽出第四个加急奏折。

  “九边巡查使传来密信,北方常见军中之人购买米粮,又与附近异族通商。”

  贾蓉写着回信,“此乃大逆不道之举,九边军将只能吃朝廷俸禄,胆敢经商者一律以心怀不轨律之!”

  “倘若军中有钱有权,必生反叛之心,如今皇上不在,若不用重罚,必出祸端。”

  “传旨下去,边贸之地会从今年举人进士中任命,各个边府亦可推荐廉洁公正,熟悉边贸之人担当,必须要是汉人,且不得是军中之人,军中俸禄由朝廷发放,谁敢私自拥军,就算是王爷也要抓进京处理!”

  “以前不论,令各地督查严防此类事情再出,命九边督察使着重处理此事,入夏后进京复命,视情况决定各将军去留。”

  众人都没说什么,如今北方确实是有些不稳,贾蓉能让北方平静下来,大家自然听他的。

  皇后坐在后面,看着贾蓉一件件地处理事情,眼神里都是痴情的光彩,恨不得他就是皇上,而自己是他的皇后。

  贾蓉又说道:“在辽沈等地开设庄园种植粮食,解决边军用粮问题,鼓励各县年过三十无家流民过去开荒,若是今年各地出现灾民,也可迁徙过去开垦农田。”

  “所开垦之土地皆为有功之田,拓荒一亩,可留一分永世继承,其余归公,且三年内不收税。”

首节 上一节 240/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大明汉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