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第153节

  鬼子是轻装行军,没有携带火炮,但是却带了两个重机枪中队,因此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

  “杀鸡给给!”鬼子大队长抽出指挥刀大喊道。

  “哒哒哒”

  面对数挺重机枪的火力压制,游击队的战士们根本无法正面抗衡。

  没有火炮的压制,重机枪就是战场的主宰,与重机枪相比,轻机枪连弟弟都算不上。

  游击队的战士们无奈,只能是利用有利地形层层阻击,迟滞鬼子的速度,同时等待援军的抵达。

  这里枪声一响,四面八方的战士们肯定会迅速往这边靠拢,而且游击队也不需要杀伤多少鬼子,只要能拖住他们的速度就行。

  涂家岭团部内,听到游击队战士的报告,所有人都有些吃惊,他们没想到鬼子会轻装翻越老龙山。

  就连陈成兴也有些摸不准鬼子在想什么了,陈成兴料到鬼子会搞突袭,但是他没想到鬼子突袭的不是新二团,而是红泥湾。

  这完全就不合常理,因为跟自寻死路没什么区别。

  新二团主力可不是连枪都凑不齐的游击队,鬼子孤军深入,还是轻装行军,只要新二团完成包围,鬼子就插翅难飞。

  其实水原康介这完全是吃了经验的亏,之前他偷袭果军后方的时候,甚至和果军的师级单位发生过交火,当时他手里一个大队就能跟果军的一个师打的有来有回。

  水原康介觉得八路和果军任何团级单位,都不可能独立完成围歼1300人精锐的事情,因此他才有胆子孤军深入。

  看着地图上鬼子的行动路线,陈成兴不由笑道:“既然鬼子找死,那就成全他们。”

  本来陈成兴还在头疼怎么围歼这伙鬼子,结果他们自己就把绳子套到了自己的脖子上。

  “半小时后游击队放开防线,放鬼子进入根据地。”

  “等鬼子占据红泥湾后,咱们再围而歼之!”

  红泥湾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撤退准备,只要一声令下,最多一个小时就能转移完成。

  而长峪到红泥湾急行军也得大半个小时,因此游击队只要撑半个小时就足够了。

  到了上午9点钟,游击队撤出阵地,让开了鬼子前进的道路。

  看着成功占领阵地的第一大队,水原康介满意的点了点头:“吆西.命令继续前进,速度要快!”

  “哈依!”

  水原康介没有丝毫在山里跟这些土八路捉迷藏的打算,他的目标是红泥湾。

  通过长峪翻越了老龙山后,水原康介带着部队朝红泥湾一路急行军。

  半个小时后便成功占领了空空如也的红泥湾。

  虽然此时红泥湾内没有任何的人员,但是水原康介依旧非常兴奋。

  “电报兵,立刻给太原发电,就说我103联队已经用奇谋,以极小的代价攻占了中云山脉八路军的首府红泥湾。”

  领军在外,功劳那都是自己报的。

  虽然红泥湾没有找到八路,但你就说有没有占领红泥湾,红泥湾是不是新二团的驻地吧。

  而且这件事即使上级知道,也不会多说什么,蝗军需要这样的战果来震慑治安区内和准治安区内的百姓。

  小泽清宏骑着马跟在水原康介旁边有些兴奋道:“联队长果然厉害,只是略施小计就能完成突破,现在八路可能还在涂家岭吃土呢。”

  听到吹捧,水原康介自信的开始指点起小泽清宏:“小泽君,这就是战术指挥的魅力所在啊。

  步兵操典上有写,正面如果无法突破,那就迂回侧击,但同样是迂回,侧击的目标不同,造成的结果却是大不相同。”

  “当然,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是天才,但是只要多学、多看,你早晚有一天也能将操典运用的炉火纯青。”

  “哈依!我一定会跟联队长多多学习,在103联队任职,将是我的荣耀!”

  小泽清宏并没有意识到不对,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跟着水原康介一只脚踏进了鬼门,而是以崇拜的眼光看着水原康介在那里自我吹嘘。

  得知鬼子已经孤军深入到了红泥湾,陈成兴立刻命令附近所有部队行动起来,包围了红泥湾。

  不过陈成兴并没有动用涂家岭的新二团主力。

  鬼子一旦发现自己被围,并且有被全歼的风险,他们必然会发送求援电报。

  1300人的精锐,太原的第一军司令部是不会那么轻易就放弃的。

  陈成兴估计平安县肯定会派出援军,而且鬼子在谭庄还留有一部分兵力和重火器,到时候肯定会有仗要打。

  而且陈成兴判断,鬼子如果突围,走大路的可能性较高,因此陈成兴将4个步兵营一分为二,分别在涂家岭的东西设下了阵地。

  已经完成占领红泥湾的水原康介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太久。

  到了下午,红泥湾周边就开始出现零星的冷枪,而且有越发密集的趋势。

  “联队长,八路偷袭的频率越来越高,我军已产生十余人伤亡了,是不是要派出部队进行围剿?”小泽清宏请示道。

  虽说这样的冷枪对于103联队大部队没有太大作用,但是这还是会让士兵心力憔悴。

  “这不过是八路的部分残兵,不足为虑;不过也不能不管,这样吧,让第二大队以三五人规模的小分队形式进行清剿。”

  水原康介决定用冷枪对冷枪,只要在外围有了蝗军的士兵,土八路就无法对红泥湾进行骚扰。

  水原康介计划很成功,随着上百个作战小分队散出,游击队被迫只能在更外围与鬼子斗智斗勇。

  但是到了晚上,情况发生了变化,其余几支游击大队的部分兵力纷纷支援到位,红泥湾外围足足汇聚了四五千人的兵力。

  在大量游击队的挤压下,外围作战的鬼子不得不往后收缩。

  看着依旧毫无动静的红泥湾,陈成兴叫来通讯员:“给各游击队传令,让他们秘密远离红泥湾,然后打起火把,大张旗鼓的进行增援,然后再重复进行。”

  “是!”

  一旁的罗笑道:“你这是要给小鬼子上上一课啊。”

  “呵呵.小鬼子看了两本兵法就以为天下无敌,今天让他知道什么叫疑兵之计!”陈成兴笑道。

  这种明目张胆的增援,小鬼子必然摸不准情况,吓也能把他们吓够呛。

  十几分钟后,红泥湾周围开始出现数条火把汇聚的火龙,而且是连绵不绝的往红泥湾方向聚集。

  看着连绵不绝的部队,小泽清宏急忙找到水原康介汇报。

  “联队长,外面出现大量的八路援军,而且数量越来越多!”

  正在呼呼大睡,做着升职加薪美梦的水原康介一下子就惊醒了。

  水原康介一把拉开房门道:“八路?哪来的八路?”

  “联队长,您一看便知。”小泽清宏朝一旁的屋顶示意道。

  水原康介匆匆登上屋顶后,看着正在往红泥湾汇聚的火龙,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在周围大概有多少八路了?”

  “入夜后没多久就有增援出现了,而且据第二大队报告,外围的小分队遭到大量八路的挤压,已经全部缩回到阵地附近,根据小分队的报告推算,当时最起码有四五千人的部队参与了进攻。”

  “如果再加上后续支援到位的八路,我估计现在外面最少也得有万余人。”小泽清宏说道。

  看着外面密密麻麻不断往红泥湾一带汇聚的火龙,水原康介有些惊恐道:“八嘎.哪来的这么多八路?”

  如果只是四五千土八路,水原康介一点都不担心,即使是有万余土八路,红泥湾的1300精锐也不是不能打。

  但现在外面的八路增员不断,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等到天亮恐怕得有两三万人。

  “城外的八路越来越多了,红泥湾又无险可守,再坚持下去必然陷入重围,我们必须要突围才行。”水原康介斩钉截铁道。

  再不走,就得被包饺子了。

  “联队长,晚上行动对我们不利。”小泽清宏赶忙提示道。

  晚上视线受阻,土八路可以利用夜色靠近,一旦进入白刃战,土八路的人数优势将发挥到极致,这对103联队而言大大的不利。

  “我知道,命令部队加强警戒!将外围的房屋全部点燃,防止八路夜袭,天亮后立刻突围!”水原康介命令道。

  “哈依!”

第168章 雕虫小技,也敢班门弄斧!

  看着燃起火焰的红泥湾,罗平有些心疼道:“鬼子走就走,留就留,烧房子干什么?咱们还没开始进攻呢!”

  红泥湾可是新二团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结果鬼子说烧就烧了。

  “鬼子这是想防止夜袭,只要天一亮,鬼子必然逃走!”陈成兴斩钉截铁道。

  如果鬼子想要坚守,那每一个房子都是现成的防御工事,鬼子是不可能自己烧掉的。

  “烧了老子的房子还想跑?白日做梦!必须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新二团的规矩!”

  现在罗平对这伙鬼子恨得要死,决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TMD一个不留。

  “鬼子想要逃走,要么走小路,要么走大路,以水原康介的狡猾表现,走小路的可能性很低,他们肯定是要顺着大路回逃。”陈成兴看着地图说道。

  如果是走大路,必要的时候鬼子步兵可以呼叫撤回小柳村鬼子进行支援。

  可如果走的是小路,鬼子一旦被堵住,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不过虽然断定鬼子会走大路回逃,但陈成兴也没有放松警惕。

  “虽说鬼子走大路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但也不能不防上一手。”

  “命令游击六队和七队在燕子峡设伏,堵住鬼子撤退的小路;游击一队、二队继续在红泥湾骚扰,等鬼子撤退的时候一路追击;其余部队在马沟里、山门口附近配合三营、四营设伏。”

  “这里就是鬼子的葬身之地!”陈成兴指着马沟里和山门口两村地带说道。

  第二天一早,水原康介就集结了所以部队准备突围,不过突围之前他决定做再点事。

  “小泽君,你带人在整个红泥湾放火,吸引八路的注意力。”

  现在外围有那么多的八路,将红泥湾点燃后,必然能吸引一部分八路参与救火,那样103联队承受的压力会小很多。

  “哈依!”

  小泽清宏立刻带人手分散点燃了红泥湾的房屋,整个红泥湾都被大火所笼罩。

  当红泥湾燃起大火后,水原康介带着部队顺着大路迅速前进。

  看着整个开始燃烧的红泥湾,罗平牙咬的咯吱咯吱的响。

  “老陈,这些王八蛋实在是太可恶,你可一定别让他们跑了!”

  “这你放心,一个都别想活!”陈成兴肯定道。

  红泥湾不但是罗平的心血,更是整个新二团长期建设的成果。

  水原康介带着部队顺着大路急行军了一个多小时,在即将进入山门口地区的时候,却突然停了下来。

首节 上一节 153/1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