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第156节

  但轻机枪不同,鬼子子一个轻机枪小组是4个人,彼此之间距离并不是很远,尤其是主副射手必须要在一起才行。

  迫击炮一炮下去能干掉4个,打掉了机枪小组后,鬼子的进攻能力也会大幅削减。

  鬼子的分队级进攻,能依仗的就只有掷弹筒和轻机枪。

  “涛次给!”野口秀仁抽出指挥刀对着1中队大喊道。

  他就只有3个步兵中队,可不敢一次性全部投放到战场上,只能是让战斗力最强的一中队率先进攻。

  在有炮火掩护的情况下,鬼子基本上是以突进姿势到达600米的位置,再滚进到400米的位置,再高姿匍匐到200米的距离。

  然后炮击停止,班组兵力展开,以低姿匍匐发动进攻。

  看着冲出阵地的鬼子,陈成兴立马命令道:“让82迫击炮连开火,对一号区域进行覆盖式射击!”

  各迫击炮连早就已经在反斜面对阵地前方做了区域划分,进行范围打击的时候,各炮直接按确定好的参数开火就行,连试射都不用。

  “轰!”“轰!”.

  随着迫击炮的开火,发动进攻的鬼子立刻遭到重大打击。

  虽说鬼子是散兵线前进,但是这一波是3个炮连都在开火,鬼子还没等突进到200米范围展开班组火力,就伤亡了三十多人,这已经是一个中队1/5的兵力了。

  看着伤亡的士兵,后方的野口秀仁心疼的直抽抽。

  现在帝国对于士兵的补充虽然还比较及时,但新补充的士兵战斗力明显比不上之前士兵的战斗力。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以前新兵都要训练一年,但是现在才训练三个月到六个月,这就导致不管是战术动作还是射击精度,都跟以前的士兵有所差距,而且差距还不小。

  最明显的就是掷弹筒打的没那么准了。

  老兵在200米近距离上的命中率能有85%以上,300米的中距离命中率也有50%。

  可新补充的士兵,在200米的近距离上,命中率都不到60%了,野口秀仁简直不敢想再往后会怎么样。

  不过即使野口秀仁再心疼也没有下令撤退,而是命令继续进攻,毕竟困在山门口的精锐更多。

  但野口秀仁的咬牙坚持不过是徒劳无功,等部队突破弹幕,对前线的一营展开攻势的时候,一营的8挺重机枪再次压得鬼子动弹不得。

  虽说双方的重机枪和轻机枪因为火炮的威胁,都不敢在一个地方射击太长时间,但是一分钟的射击时间,就足以完成对任何一个鬼子兵的压制。

  而只要鬼子兵被限制住行动,20秒内必然会有一发60毫米迫击炮炮弹从天而降。

  自从二郎洞兵工厂生产出60毫米迫击炮后,新二团就开始往‘机枪压制、迫击炮摧毁’这一经典战术上不自觉的靠拢。

  只要弹药充足,这一战术,那真是谁用谁知道。

  现在陈成兴最大的底气,就是二郎洞积攒了这几个月的库存。

  看着伤亡越来越大的1中队,即使野口秀仁心有不甘,也只能命令撤退,再打下去伤亡就要过半了。

  “这还是八路军吗?”野口秀仁看着涂家岭阵地喃喃自语道。

  在野口秀仁的印象中,八路军一个主力团的重机枪如果集中到一起,倒也有个十来挺。

  但是迫击炮绝对是没这么多啊,而且这是从哪里来的小口径的迫击炮?他之前从来没有在八路军手里见到过,而且这个迫击炮的射程远超掷弹筒。

  这就使得掷弹筒有点尴尬,毕竟2人一起行动的掷弹筒小组,目标要明显大于散兵行动的步兵。

  所以掷弹筒小组和轻机枪小组往往都是最先遭到炮火打击,而且通常是3发炮弹同时下来。

  面对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新二团,野口秀仁感觉头都要大了。

  再接连派出几次小队级的兵力展开进攻后,野口秀仁发现新二团的炮火始终不减,只能是无奈的停止进攻。

  “电报兵,给上级发报,请求战术指导!”野口秀仁命令道。

  现在单单依靠自己手中的这一加强大队的兵力,根本不可能突破涂家岭的防御。

  “团长,鬼子怎么不打了?”

  看着退下去后不再进攻的鬼子,徐武有点可惜,要是鬼子今天在阵地上多消耗一些兵力,晚上新二团就能夜袭谭庄。

  “这才是聪明人,事不可为,立刻止损。”陈成兴说道。

  鬼子之中,像水原康介那样的敢于冒险的不在少数,但是像野口秀仁这么稳的还真不多。

  “让同志们略微休息一下,重新加固阵地,埋设地雷,我估计鬼子肯定在求援,接下来飞机支援的概率很高。”

  鬼子虽然在山西也有坦克和装甲车,但很显然不会投放到大云山来。

  这个时候想要完成迅速的支援,飞机就是最好的选择。

  太原,第一军司令部。

  筱冢义男看着野口秀仁的求援电报,感觉非常的头疼,现在他是一个中队的兵力都抽不出来了,再想调兵就得从晋南前线调了。

  山冈道文也看出了筱冢义男的为难之处,于是开口道:“长官,不如派2架飞机进行支援吧,虽说侦察机载弹量不多,但几架一起的话,毁伤效果还是颇为可观的。”

  侦察机虽然不是专业的轰炸机,但是50公斤级的小航弹还是能带4颗的,别看这是最小规格的航弹,但是威力比150毫米榴弹炮的炮弹还要大的多。

  2架侦察机带8颗航弹,足够给野口大队提供一波强大的火力支援了,而且侦察机还可以扫射八路军后方的炮兵阵地。

  根据野口秀仁的报告,八路军守军的迫击炮打击,是让他无法突破八路防御的最大原因。

  听到山冈道文的提议,筱冢义男想了想后,觉得这已经是他现在最好的选择了。

  “现在太原机场还有几架飞机在待命?”

  “现在还有3架在待命。”

  驻山西第一军的飞机就只有一个飞行小队,总共4架侦察机,平时一般会出动一到两架在山西境内进行侦查。

  “全部派出去!”筱冢义男肯定道,既然要支援,那就拿出最大力量,争取一波打溃大云山的八路。

  “哈依!”

  半小时后,陈成兴听到了空中传来的嗡嗡声。

  “鬼子飞机来了!做好战斗准备!”

  判断鬼子会出动飞机进行支援后,陈成兴就已经命令迫击炮阵地跟前沿指挥所一样搭了个棚子进行伪装,鬼子飞机在高空高速的情况下很难发现。

  在没有炮兵雷达的年代,反炮兵是极难的,尤其是面对有伪装的炮兵阵地更是难上加难。

  而且新二团在涂家岭阵地已经2天了,迫击炮阵地早就构建的非常完善了。

  随着鬼子飞机的到来,野口秀仁带着部队再次前出展开攻击。

  “轰!”“轰!”.

  率先展开进攻的依旧是山炮中队。

  正在空中盘旋的飞机看到地面上炮弹爆炸的火焰,知道这就是他们轰炸的目标,于是也开始调整航向,准备进行投弹。

  “轰!!”“轰!!”“轰!!”.

  随着十几颗航弹落下,涂家岭阵地变得一片狼藉。

  眼看涂家岭阵地已经被爆炸的火焰覆盖,野口秀仁抽出指挥刀大喊道:“涛次给!”

  野口秀仁很清楚这可能就是上级能给他唯一的支援,如果这一波无法击溃八路,那后面就更难了。

  “命令迫击炮射击!注意观察飞机动向,如果飞机发起攻击,炮兵立刻隐蔽。”

  对新二团而言,炮兵的价值要远超迫击炮,而且依靠航空机枪的射击,想要将迫击炮直接击毁还是有些难度。

  毕竟迫击炮上没有什么精密部件,炮管或者底板吃上两发子弹也无妨。

  收到命令后,迫击炮阵地上立刻拉开头顶上撒满土的草席,开始对着既定目标不断射击。

  “轰!”“轰!”.

  看着再次进行覆盖射击的八路军,野口秀仁急道:“立刻用无线电联系飞机,让他们找到八路的炮兵阵地进行压制!”

  这已经是野口大队最后的一波攻击了,为此野口秀仁压上了所有精锐步兵,如果这一波不成功,将运输队的士兵编入一线后,更不可能完成突破。

  旁边的通讯兵立刻拿起话筒不断的呼叫:

  “请求立刻进攻八路军炮兵阵地!”,“请求立刻进攻八路军炮兵阵地!”.

  此时空中的鬼子侦察机已经看到地面的步兵不断挨炮,但是炮弹飞行速度那么快,他们的眼再尖也看不清炮弹的飞行轨迹。

  而且迫击炮发射的声音很小,炮口火焰也不大,白天非常不明显。

  等鬼子飞机找到炮兵阵地时候,已经是几分钟之后的事了。

  不过面对零散分布的迫击炮阵地,3架侦察机明显无法完全压制,而且每个阵地也只是拉开了一小半露出了炮口,人还躲在草席下面呢。

  飞机要是过来,在观察员的告警下,战士们立刻缩到提前挖好的猫耳洞里,飞机要是去打别的炮,那他们就出来继续开炮。

  虽说在飞机的压制下,迫击炮阵地只有不到一半的炮能开火,但这也够鬼子兵喝一壶的了。

  等鬼子好不容易挺过迫击炮的覆盖射击,结果又迎来了重机枪的扫射和60毫米迫击炮的打击。

  看着阵地上咆哮的重机枪,野口秀仁不可置信道:“八路的火力为什么不受影响?难道蝗军的航弹是假的不成?”

  他怎么也想不到,此时新二团在涂家岭阵地足有24挺重机枪。

  之前鬼子的轰炸的确对一营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是迫击炮的覆盖射击给二营争取到了补位的时间,所以看上去鬼子的轰炸就好像没有效果一样。

  “命令部队立刻后撤!”野口秀仁反应过来后立刻命令道。

  面对兵力远超自己,且单兵战斗力和火力强度都不弱于自己八路军,自己这点兵力根本完不成突击的任务。

  看着如同潮水般退下鬼子,徐武立刻扭头看向了陈成兴。

  “团长.”

  “我知道,二营三营做好夜袭准备!一营负责坚守阵地。”陈成兴点了点头。

  鬼子现在也就是还有一个步兵中队不到2百人的精锐步兵,自己夜袭成功的概率很大。

  听到陈成兴的命令,徐武张了张嘴想要说点什么,但最终却没敢多说一句话。

第171章 说走就走

  入夜后,陈成兴在徐武有些幽怨的眼神中,带着二营和三营的步兵连从涂家岭阵地绕了下去。

  至于徐武的眼神,陈成兴理都没理,不就是想去夜袭嘛。

  但是一营与鬼子作战时间最长,还遭到了飞机轰炸,必须得休息一下才行。

  郑华和孙迅从徐武身边经过的时候,还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二营和三营会带着一营的那一份一起努力的。

  这两人的表情,让徐武气的差点动手。

首节 上一节 156/1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