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第21节

  “敌后作战的好处超乎你们的想象,等以后你们就明白了,现在你们只需要按令行事就行了。”对于众人的榆木脑袋,陈成兴无可奈何。

  当然,陈成兴很清楚,自己能搞明白并不是自己有多牛,而是自己是以未来的眼光看待现在的问题,所以一切都迎刃而解。

  而徐武他们看不到未来,不知道厉害之处。

  现在八路军和鬼子相比,就是小孩和大人。

  面对大人的欺负,小孩子只有找机会躲在门后,等大人过来以后,趁其不备,跳出来给他当头一棒!

  这样才能在削弱大人的同时,给小孩子成长的时间。

  听到陈成兴的话后,众人虽然还有不解,但也都沉下心来,仔细考虑起新二团的未来。

  “现在咱们最重要的有这么几件事,一是招兵,最起码得把编制补齐,二就是发展根据地。”

  “你们有什么想法?”陈成兴问道。

  “要想发展根据地,就得发动群众才行,单靠新二团是不可能的。”罗平说道。

  “这我想到了,我从旅部带回50个人,其中40个是老兵,分到2营和3营,抽调人手把8连和12连的架子搭起来,剩下的10个人是政工干部。”

  “我想让这10个政工干部,再加上新二团政治处的所有干事一起,四处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进行敌对斗争。”

  “还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宣传我党的主张及政策,大力动员青壮年参军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民兵武装力量,让小鬼子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老罗,这件事得你来挑头。”陈成兴说道。

  现在是全国统一抗日时期,所以新二团辖区内的地主、土匪,只要是符合要求的,就要尽量与其联合抗日。

  “这我责无旁贷。”罗平点了点头。

  政治方面的工作肯定得自己这个政委副团长来才行,团长光负责打仗的事就够伤脑筋的了,要是这些政治上的事也要他来做,那能累吐血。

  “再说说你们。”陈成兴又看向徐武他们。

  “随着果军的败退,各地必然会散落大量的残兵,对这些人要大力吸纳,防止他们成为打家劫舍的土匪,当然如果有人糟蹋老百姓,那也要予以坚决清除。”

  “都清楚了吗?”陈成兴问道。

  “清楚了!”

  “好,那你们就去做吧。”陈成兴说道。

  “是!”

  新二团在红泥湾设下团部后,各部队的发展喜人。

  尤其是随着政工干部的深入宣传,以及各部队那秋毫无犯的严明纪律,大云山及周边地区的老百姓对八路军的了解越来越深。

  乡亲们也清楚的认识到八路军与其他军阀的不同。

  与此同时,陈成兴带着张旭、徐涛、闻英等人从红泥湾往西进入了深山。

  他们需要找到适合未来兵工厂发展的地方,这个地方必须要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还得能防止鬼子的突袭才行。

  修械所的成立很简单,罗平从太原带回来的工人已经展开了工作,只是几天的时间他们就利用破损的枪支,重新修复出了十几条完好的步枪。

  而之所以陈成兴会在这个时候就进山找地方,就是因为修械所的进度太快了,只是几天的功夫,他们甚至都自己造出了一些手摇设备。

  这就导致陈成兴把兵工厂选址的事情提上了日程,毕竟有些设备一旦落下,就再也无法转移了。

  几天后,陈成兴站在一处山头向四周眺望。

  “三位主任,这个地方怎么样?”陈成兴问道。

  为了避免张旭、徐涛、闻英三人有人不愿意自己的级别低,陈成兴直接给三人都按个主任的头衔。

  徐涛任机械厂主任,主要负责手榴弹、地雷外壳的铸造,以及一些枪械零件的加工;张旭任化工厂主任,主要负责炸药生产,以及手榴弹、地雷最终的炸药装配;闻英任修械所主任,负责修枪造枪,以及子弹复装。

  “不错,挺不错。”徐涛笑道。

  这个山叫二郎山,半山腰有一山洞叫二郎洞。

  之前他们已经进洞看过了,空间还算宽阔,而且空气流通顺畅,最关键的是二郎山有山泉,可以保证日常耗水。

  “这个地方如果只给一个厂用足够了,但是如果团长想把兵工厂安在这里,怕是有些小了。”闻英说道。

  “这件事我已经想过了,二郎山是一座石头山,到时候我会把工兵连派过来,让他们负责开拓空间,平整地面,毕竟现在这个地方也用不了,等过段时间应该可以就可以容纳所有人了。”陈成兴说道。

  他们这段时间风餐露宿,已经基本将大云山走了一圈了,这个地方就算是最合适的地方了。

  虽说此山,东西都有道路能够上山,但是这两条路都易守难攻,只要一挺重机枪就能完成封锁。

  而且只要时间充足,就能在合适的位置构建出半永久火力点,到时候即使鬼子把山炮拉上来自己也不惧。

  虽说鬼子的大口径野战炮能拔除半永久火力点,但是就大云山这破路,山炮就已经是极限了。

  鬼子的38式75毫米野战炮想运进来都难,更别说那些105/150毫米的重炮了。

  不管是从平安、潞阳还是太原起运,没有一两个月别想运到山前,到时候新二团光骚扰就能烦死他们。

  “既然团长有打算,那就定这里吧。”

  “就定这里吧。”

  12章补了一段。

  不过不影响剧情,可看可不看

第31章 这个保安团我吃定了

  等陈成兴带着众人从大云山返回红泥湾后,远远的就看到罗平正在村口急的转圈。

  在看到陈成兴的那一刻,罗平立刻跑了过来。

  “团长,你可回来了。”

  “怎么了,老罗。”陈成兴问道。

  “梁庄出事了。”罗平跟上陈成兴的脚步小声说道。

  听到罗平的话后陈成兴停了下来,向闻英等人说道:“你们先回去休息一下吧,我这还有点事。”

  “好,那团长你先忙吧。”

  等几人走后,陈成兴脸色阴沉道:“怎么回事?!”

  整个大云山,人口比较集中的就只有3个地方,一处是西边的红泥湾一带,一处是东边的轿子山左右地带,再有就是二郎山北面的梁庄一带,其余地方也有人烟,但是就没那么集中了。

  其中轿子山一带因为距离同蒲铁路比较近,以后肯定是鬼子的重点防御范围,所以陈成兴将那一带列为了游击区。

  也就是说新二团根据地内的人口密集地,就只有红泥湾一带和梁庄一带。

  而梁庄就是新二团的根据地的中心地带,如果这个地方有变,先不说别的,单单兵工厂的建设就得往后拖。

  毕竟陈成兴不可能把兵工厂这么重要的东西,放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

  “梁庄的乡长,说是奉了晋绥军政府的命令,禁止八路军在那一带宣传、出没,还把咱们的宣传干事给打伤了,吊在了大门上,直到我去交涉他们才把人放了下来。”罗平说道。

  “伤势怎么样?”陈成兴的脸色阴沉到了极点。

  他想过鬼子、想过汉奸,就是没想到果党在这个时候还敢找事。

  看来这次不见点血不行了,不然大云山的百姓,还以为我新二团怕了他阎老西!

  就在陈成兴打定主意的时候,系统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支线任务已触发:公审!】

  【竟有人胆敢阻拦指挥官的发展之路,活捉他,公审后处以死刑,让其他人看看阻拦的后果。】

  【任务奖励:技能点:1。】

  得,现在系统也想让他死,那就只能送他去见阎王了。

  “已经找大夫看过了,没有生命危险,说是静养一段时间就行了,刚才喝了药,现在应该是睡着了。”罗平说道。

  听到罗平说受伤的干事已经睡着了,陈成兴也就熄了立刻去探望的打算,准备等他醒了以后再去。

  “梁庄这个乡长是什么情况?有多少人?”陈成兴问道。

  要是对方人少,那自己直接带警卫排就去将他们端了,要是人多,那就调人回来。

  反正不管怎么说,明天天黑之前,必须要把事情的解决。

  “这个乡长叫梁尚,算是当地的地主豪强,他在梁庄的大宅修的非常坚固,砖垒的高墙,四角还有炮台。

  手底下倒是没有多少人,只有一个二三十人的保安队,不过他的儿子叫梁振兴,在张家会有一个保安团,据说人数不少。”罗平说道。

  “呵呵.我当是谁给他这么大胆子呢,区区一个保安团也敢猖狂?正好给他一窝端了!”陈成兴不屑道。

  “和尚,你去一营驻地,让他们联系一营长,命令一营迅速归建,有作战任务!”

  “是!”

  一个地方保安团,最多不过三五百人,还不值当的陈成兴全团出动。

  “团长,是不是再考虑一下,这个保安团毕竟名义上属于果党政府,咱们就这么打掉对方,是不是不太好?”罗平有些犹豫道。

  现在可是统一抗日阵线的时候,新二团一句话都不多说,上来就把果党的保安团给干掉,恐怕会落人口舌。

  “这些家伙活着的话,以后也早晚当汉奸,与其如此,还不让他们提前找阎王报到。”陈成兴不屑道。

  “不过老罗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你起草一份文件给旅部送过去,就说梁庄乡长和他的儿子,强行阻止抗日工作开展,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并且还公开侮辱、殴打我宣传干事,直至重伤,受伤的干事直到现在还没有醒。”陈成兴吩咐道。

  自己说的可都是真的,刚才罗平就说了,受伤的干事已经睡着了,这可不就是没有醒嘛。

  罗平想了想,觉得陈成兴说的有道理,毕竟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自己去要人的时候可没少受窝囊气。

  “行,我现在就去写,然后派人送到旅部,等旅长批了,咱们就动手!搞死他狗R的。”罗平说道,他决定要好好润色一下,让梁尚这个老小子知道知道,什么叫杀人不见血。

  “等什么等,给旅部送归送,不耽误我们动手,等一营回来以后,我立刻带队出发!”陈成兴斩钉截铁道。

  给旅部送,不过是为了避免以后阎老西找总部扯皮罢了。

  这个保安团自己吃定了,就是常凯申来了也拦不住!

  你自己挑的嘛!梁乡长!

  听到陈成兴的话后,罗平想了想,一咬牙一跺脚,做出一个违背组织的决定。

  “行,就这么定了,先斩后奏!要是上级追查下来,我跟你一起顶。”罗平说道。

  受伤宣传干事可是自己的直属下级,是受自己的指派去梁庄宣传的,要是受了伤自己不帮他报仇,那自己还当的什么政委副团长?!

  在等待一营归建的时候,陈成兴也没闲着。

首节 上一节 21/1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