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130节
“他们干什么吃的?”
“混账,若是松州有失,不说上头问罪,他们自己良心何安?”
他急躁的走来走去,“算下来,吐蕃大军,两日后怕是就能抵达。”
“时间上根本来不及了。”
“但不管如何,必须要告知上头。”
“听着,明日一早,城门一开,马上飞马传报长安。”
“还有,让城外传信的,一早进来问话。”
城门封闭,出不去,进不来。
要不是在松州守军中,有他们的人,怕是消息也到不来郑世安手上。
“是!”
“还有,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得想办法告知牛将军。”
“头,还是等明天一早事情弄明白再说吧。”
松州城门一开,就有人员入内。
郑世安一晚上都没睡,就等着人进来。
情报果然没有错,吐蕃大军正在逼近。
“怎么这么晚传情报?”
“我们也没有办法,吐蕃派出前锋探马,沿途所有商队全部扣押,我们牺牲了好几个兄弟,才送我赶过来的。”
这汉子,当初本来是个游侠,只不过被兄弟说动,加入东厂,为国出力。
这次情报护送,他兄弟全部战死,就只有他一个人活着赶到松州。
“好兄弟!”
郑世安拍了拍他安慰,“你先休息,剩下的事情交给我来办。”
“是!”
目送对付下去,郑安世走来走去,还没下定决心。
他现在不知道松州守军得没得到消息,要是不知道,二十万吐蕃大军逼近,没有防备,后果太难预料了。
但他们执行的任务,是绝对保密的,不能有半点泄露。
“难道坐视不管?”
“不行,绝对不行。”
郑安世回到房内,从一个暗格中,掏出来一个信物。
他任东厂松州站站长之时,东厂统领张思政,曾就严肃的把东西交给他,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允许动用的。
“不管如何,先去探探情况,实在不行再说。”
揣上信物,他吩咐一通后,就去都督府。
“草民拜见都督。”
松州都督韩威问道:“听说你有重大军情?”
“是,草民经营一家商铺,是跟吐蕃那边交易的。”
郑安世对外身份,就是跟吐蕃贸易的商人。
朝廷对吐蕃戒备,但并没开始全面封锁。
“今日一早,我手下的人,从吐蕃九死一生的回来,说吐蕃二十万大军,正在逼近松州。”
“草民心知事态严重,不敢隐瞒,当即禀报大都督。”
韩威神色微微一变,朝廷早就告知,气候暖和,春夏之际要防范吐蕃来犯。
春天过去了,吐蕃没有动静。
如今夏天才到不久,吐蕃就忍不住了?
集结二十万大军,从时间上来看,也差不多。
他不敢大意,马上请来了左武卫将军牛进达,右卫大将军李大亮,辨明真假。
“果真?”
“草民性命担保,绝无虚假。”
“韩都督,请立马派人去查,最近十天内,有无吐蕃商队过来,大唐商队有没有回来的。”
“若是只有出,没有回,那么消息怕就是真的,我们要做好防范。”
“好!”
果然不出所料,一查就发现端倪。
三人大为震动,却不慌乱,当即就着手调动兵马,他们本就有准备的,指挥部署起来不要太快。
同时派人快马去长安。
郑安世长出了一口气,按住信物所藏之处,露出笑容。
……
长安,东宫。
一个内侍到来。
李承乾神色一肃,挥手屏退左右。
长孙冲也学乖了。
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看的别看。
他守在外面,严禁任何人靠近。
“怎么了?”
“殿下,松州站急报,吐蕃二十万大军逼近松州,情况有些危机……。”
内侍快速禀报道。
“怎么回事?吐蕃还有两日抵达松州,消息才传回来?”
李承乾神色一沉,“按照时间推算,这会儿吐蕃怕是已经在攻打松州了。”
“殿下事出有因……。”
内侍讲述情报迟缓的原因。
“松赞干布也是够能忍的。”
李承乾冷笑连连,也怪不得吐蕃情报出问题。
人家沿途截杀扣押,能够传回来,都是东厂付出巨大的伤亡。
大唐不是不知道吐蕃要犯边。
只是不知道具体的时间罢了,但对各处都下达了严令,不得有任何懈怠。
“松州站站长,郑安世担心松州不知消息,猝不及防下,酿成严重后果,想提前告知松州方面,让他们尽快做好准备。”
“他随身带着太子信物,在不被信任,万不得已的情况会使用。”
李承乾点头。
他给出的唯一一个信物,就是松州站。
目的就是在军情危急的时候动用。
一旦动用,东厂这个组织,就相当于暴露。
所以他是对张思政再三交代,绝对要在无法处理的情况下使用。
这次,松州站用了,情有可原,暴露也算是值得。
若是没有用到,也再好不过。
“不管用与不用,松州方面的消息,估计在今天就能传到了。”
李承乾并不担心,松州都督韩威,牛进达,李大亮,看到他的信物,会无动于衷。
要是他们敢无视太子信物,导致松州战事出问题。
战事一定,回头就要遭到李承乾的清算。
他们承受得了,来自东宫太子的清算?
……
李承乾在等。
在等太极宫那边,关于松州的消息。
直到夜幕时分,才有消息传来。
河间郡王,卫国公,郑国公等人连夜入宫。
他们一动,李承乾心头明了,松州有消息来了。
否则不会这么晚了,还会大动干戈。
“松赞干布?”
“吐蕃王朝?”
“孤不让你四分五裂,跪在孤的面前,孤就不姓李!”
次日一早。
李二派人来东宫,请李承乾去太极宫议事。
等到李承乾赶到,昨晚到的人都在,一群人正在吃早饭。
嗯?
不是。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