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161节

  程知节大步流星,双手摆的人五人六的,“陛下,臣听说有仗打,火急火燎的赶来。”

  “没有错过吧?”

  “我新军三千将士,嗷嗷叫,就指望着能有仗打。”

  唐俭对程知节的行为,很是不爽,但此刻他们也是站在一条战线的。

  那就是请战。

  “陛下,新军训练半年有余,也该拿出来展露锋芒了。”

  唐俭恭敬的说道。

  “你们这么快就练好了?”李世民问道。

  “陛下,你是不知道,那都是一群好苗子,训练进展神速。”

  “思想呢?”

  “也跟上了。”唐俭道。

  李世民心动,新军不管如何都要拉出来检验锋芒的。

  这到是一个机会。

  “好,这次就让新军一同讨伐薛延陀。”

  李世民道:“你们回去准备,我的诏令一到,即刻启程。”

  “陛下,这是不是有点着急了?”长孙无忌急忙说道。

  新军是他提出来的,打得好他也有功,打的不好他也有错。

  仓促的拉出去打仗,谁知道会是什么样。

  “赵国公,你急什么,老夫带着人去打仗,都不着急呢。”

  长孙无忌无话可说。

  李世民也不管其他了,他当即安排主帅将校事宜。

  大唐能打的武将太多了。

  李世民都不好安排的,最终还是拍板决定。

  以李绩为主帅,程知节为副帅,李大亮,张俭,张士贵等人各领兵马,计十五万大军,出关灭薛延陀。

  “此战,必须要让各国看到,胆敢违背我的规矩,挑战大唐天威。”

  “不论是何许人也,兴兵讨伐,灭国止兵。”

  李世民大手一挥,霸气的说道:“要么,你们把乙失夷男给我送到这里来跪地祈求,要么你们提着他的头颅来见我。”

  “我不想看到第三种情况出现。”

  “谨遵陛下诏令!”

  “大唐万年!陛下万年。”

  不知道何时,这两个万年,已成为惯例。

  “英国公。”

  李承乾当着程知节与唐俭的面,道:“新军编练不久,宜辅不宜主。”

  “殿下……!”程知节立马就急了。

  这不是告诉李绩,新军不用当前锋?

  那还打什么?

  李承乾扫了程知节一眼,“卢国公,你可不要仗着自己是国公,就不听命主帅。”

  “新军第一条,一切行动服从命令。”

  新军是思想种子。

  上战场可以,但不能当主力去指挥。

  一场仗下来,三千人损失几百,都是伤筋动骨的。

第121章 挖坑搬尸的新军

  程知节这种武将,没有几个人能压得住。

  李世民是一个,李孝恭是一个,李靖是一个。

  但李绩显然不在此列。

  本来,程知节算是半退隐了的,只不过新军之事,机缘巧合,让他重新出山。

  以程知节的性格来说,肯定想要新军拿出点成绩来的。

  这次出战就是最好的机会。

  主帅是国公,新军却有两个国公。

  真要程知节,唐俭为了战事闹起来,李绩也会很难办。

  这会儿的李绩,可还不是灭薛延陀,灭高丽,能与李靖并称的存在。

  李承乾不得不当面提醒,也算是给李绩一个压住两人的话头。

  否则,出现喧宾夺主情况,也不是不可能。

  李世民也是突然想到了,对程知节严厉道:“卢国公,军令如山,军法无情。”

  “既然新军在英国公统帅下,你们也当遵从号令。”

  程知节没想到,这还没开始打呢,自己就遭到两宫的敲打,他低头道:“臣明白,一切行动服从命令。”

  “莒国公,你给我看好这混货,出了什么岔子,我拿你们两个试问。”李世民说道。

  还别说。

  李世民突然发现,唐俭在新军的职责,正好能够限制住程知节,不然的话,还真的有点不太放心。

  “他还看好我?他配嘛他。”程知节嘟囔一声。

  不大不小的李世民跟李承乾都听到了。

  两人都瞪了程知节一眼,五十多岁的人,还跟小孩子脾气一样。

  “陛下。”

  “战端一起,大唐将士难免出现死伤。”

  “是否让太医署,济世馆的医者随行。”

  “是否抓紧赶制国旗,运往北部,并派一位大臣前往。”

  李承乾提出两条建议,当即让众人一怔,他们第一时间就想到太子的心思。

  李世民走了两步,道:“派谁去好?”

  “礼部尚书李道宗如何?”

  李孝恭接话道。

  “可!”

  李世民点头,“就这么决定了。”

  “太医署与济世馆的医者,选一批随李绩共同北上。”

  “李道宗在第一批国旗赶制出来后,护送北上。”

  “陛下圣明!”

  ……

  李承乾回到东宫,命人将临摹照绘李胖胖呕心沥血,两个月制作出来的大唐山河社稷图,铺在地上。

  这地图很大。

  李承乾脱了靴子,两脚穿着足衣,踩在地图上,观看大唐与薛延陀的分布。

  在两国之间,有一处重点标记,是作为缓冲地带的李思摩部。

  “李思摩被打进长城,外面就只有薛延陀以及附属。”

  不得不说,当初李世民的决策很是高明的。

  让李思摩充当大唐在长城外的屏障。

  薛延陀要想入侵大唐,首先要过了李思摩这一关,才能正面与大唐接触。

  “打是肯定能打赢的。”

  “但打赢之后,怎么才能永绝后患呢?”

  他在思索,北方有个强敌,随时能够威胁大唐边境稳定,其实是很烦的。

  李承乾都想不明白,乙失夷男这个家伙的脑回路,是怎么考虑问题的。

  李世民才在各国面前夸下海口,转过背还没两个月,就开始作妖。

  真当大唐跟你说着玩的,把大唐皇帝的话当放屁是吧。

  纯纯是自寻死路。

  “殿下。”

  “孙大学士来了。”

  长孙冲唤道,李承乾点头,继续踱步在地图上,他走到东北部,是高丽所在,眼睛顺着看向半岛。

  那是新罗,百济两国。

  “参见太子殿下。”

  孙思邈站在地图外,看着站在地图上的李承乾。

  “孙先生,薛延陀冒犯大唐,无视天子警告,一再挑衅,陛下决定要予以最严厉的讨伐。”

  李承乾背着孙思邈,边走边看,说道:“孤提议陛下,让太医署与济世馆的医者,随同英国公北上。”

首节 上一节 161/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