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233节

  萧瑀一行人面带惊色归来,那表情就跟见鬼一样。

  他们安能不知这印刷之术的厉害之处。

  “殿下……!”

  萧瑀欲言又止,却不知从何说起。

  李承乾摆手,笑道:“你们能来,孤很欣慰。”

  “还带着东西来,孤倍感高兴。”

  他朝外走去,身后众人跟随。

  这次,江南士族还有剑南大族,送主家嫡女到来,不仅美人送了,还带来大量礼品。

  不是嫁妆哦。

  是孝敬他皇太子的。

  “你们一方在江南,一方在剑南。”

  “在当地都是名望之家,为我大唐治理地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孤都看在心里。”

  他这话是告诉众人,你们的情况,孤心里是一清二楚的,时刻惦记着。

  现在,是给你们机会,恩赏你们的时候了。

  “孤一直说,不能寒了有功之士的心。”

  李承乾道:“往后啊,你们也多关心关心国事,家中有才俊,孤能照料的,会多加照拂。”

  “正好东宫准备设立一个幕僚团,可以遴选三五优异博才者,加入进来。”

  此话一出。

  他们虽不知道幕僚团用意何在,毕竟东宫有幕僚的。

  但这是太子给他们许下用人的承诺啊。

  一个个哪里能不激动的。

  萧瑀倒是很淡定,这就是正事。

  送美人什么的,不能说,大家心里有数。

  殿下已经把接见的调子定下来了。

  那么就只能往着这个方向。

  “殿下英明啊。”

  萧瑀笑道。

  “殿下厚爱,恩典如山,我等受之有愧啊。”陆敦信拱手说道。

  这陆敦信是自己人。

  他爹陆德明是李承乾的老师。

  陆德明一死,陆敦信门荫入仕后,并没有得到重用,也没显赫官职。

  除了在学问上有点声音,几乎淹没在整个朝堂之中,没多大的存在感。

  毕竟,这贞观年,还有那么多开国功臣健在,人家的子女都没安排好,怎么会轮到一个没爹撑腰的人上进呢?

  再者说了,山东士族的子弟,还在排队等着入朝为官呢。

  他江东陆姓,凭什么要先人一步,往后稍稍。

  所以。

  李承乾给江南士族机会,陆敦信当即就被推出来作为江南本土派的代表。

  谁让他跟太子的关系,要亲近一层呢。

  关系越近,才能更好办事。

  “不要妄自菲薄,江南,剑南,都在大唐治下,两地人才辈出,为国育才,也是多亏尔等。”

  “在孤看来,是有功劳的。”

  “该当的。”

  李承乾几句话,就让两地士族代表,心头振奋万分。

  没想到,他们在太子心目中是如此看待的。

  “殿下,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萧瑀适时说道。

  他必须要问,也不得不不问。

  不问。

  大家伙心里都不安心。

  “但讲无妨。”李承乾笑道:“在场都是自己人,没什么话不能说的。”

  “臣担心殿下!”

  萧瑀道:“长安的一些事情,臣听说了。”

  “山东士族在四处奔走,想要挽回太子心意。”

  其实并不用掩饰什么,在场的人几乎都心知肚明。

  太子接见他们,会引来什么风波,现在已经开始了。

  他们是能承受点压力。

  但更多的压力还是在太子这边。

  萧瑀担心的是,太子这么做,会遭受什么样的指摘与攻讦。

  既然要靠拢太子,得到太子的支持。

  那么他们必然不想看到太子的名声与威仪,受到任何的损害。

  李承乾轻笑,不以为意道:“刚才让你们看的印刷术,无疑是要比抄录的效率更高。”

  “朝中有邸报,抄录朝廷政令,官员任免,军事动向等传递给群臣阅览的。”

  “孤觉得,这印刷术,可以用在邸报上,同样也能用在民间。”

  “孤准备成立一家报社,面相大唐百姓发行一种名为报纸的载体。”

  李承乾继续说道:“这报纸,可以刊登朝廷大事,国策言论等。”

  “让百姓能够闻知,上至朝廷大事,下至民间轶事等内容。”

  萧瑀震撼。

  他几乎一瞬间就想到了某些东西。

  “印刷术的工艺,你们派人来学习,在江南,剑南等地,也成立报社发行的嘛。”

  李承乾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几乎让萧瑀,陆敦信等人面色红润。

  他们当即想到,这报纸就是能与山东士族抗衡的存在。

  太子要给他们使用、

  这是给的见面礼吗?

  李治也是微微瞪眼。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啊。

  长孙冲好奇的说道:“殿下,百姓大多不识字,报纸刊登的文字,他们能看懂嘛?”

  “再者,这报纸价钱不低,百姓也不会掏这个钱吧。”

  李承乾不由一笑,“宋国公,你觉得呢?”

  萧瑀捻着胡须,晒然一笑,道:“家令不用担心,百姓不识字,但我们会让他们听到的。”

  “诸位说是吧?”

  陆敦信等人面带笑意点头。

  这能是什么问题?

  朝廷的政令传达,你当百姓是怎么知道的?

  不知不觉走出工坊,迎来来了一股寒风。

  李承乾紧了紧大氅,道:“格局放大一点,不要仅限于一地。”

  “剑南,江南是大唐治下,河东,河北,河南也是大唐的嘛。”

  发行报纸还不够。

  你们要往山东士族的地盘,骑脸输出他们。

  当江南士族的报纸,在山东各地传播的时候。

  那山东士族不跳脚才怪了。

  这也正是李承乾要的效果。

  一路大家都很愉快,回到殿内。

  李承乾突然问道:“孤听说你们多是吃海鲜。”

  “什么海中大鱼大虾等,皆是美味。”

  陆敦信急忙道:“殿下,这次还好是冬季时节,便于储存,臣回去后就立马派人送信,准备送来长安。”

  海鲜这东西。

  对长安来说,太过遥远了。

  还没送到,怕东西就在路上腐烂,成本也是极高。

首节 上一节 233/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