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266节
他含笑道:“比如我李家的大圣人,青雀就一心的扑在文学上,为我大唐编写一部旷古烁今的《贞观大典》。”
“有人说可以称之为《唐典》。”
“但我觉得,不管是《唐典》还是《贞观大典》。”
“都是由青雀一手编写的。”
“是为陛下的文治武功添彩,为天下创造前所未有的盛世,做出的一份功绩。”
李恪看得出,李泰编写《贞观大典》的用意。
其实是对李泰的约束,无心他顾。
一场夺嫡风波,就这样被太子兄长用这样的方式给化解了。
往后不可能再次出现,魏王有染指夺嫡的心思。
他不知道,太子这话,是不是也是在提醒他们。
让他们也学李泰一样,找事情做,表明自己的心迹。
“稚奴已经跟在我身边许久了。”
“回去后,三郎也跟在我身边做事吧。”
“五郎从军,熬炼捶打去了。”
“六郎,你在外面做的事情,我是听说一些的。”
李承乾笑吟吟的问道:“你选一条路。”
“是从军,还是从政,或者是去搞文学。”
“又或者是去经商。”
李恪忍不住道:“兄长,亲王经商,有损皇室声誉……。”
李愔怕怕的,他不知道太子从哪里知道,自己做的不法之事。
正好不知道怎么开口,亲哥帮他了。
他虽然游手好闲,喜欢玩乐,但也不是傻子。
今天的事情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
“兄长,不是臣弟抗拒,此事父皇不点头,朝中大臣非议,我们也难以不从的。”李恪说道。
“无妨。”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只要你们愿意听我这个兄长的,愿意帮兄长做事。”
“不管什么刀光剑影,我都会为你们挡下。”
“李佑这个混东西,我跟他说过,要给哥帮忙,不是给哥添乱。”
“我对你们也是这样说,也是同样的期许。”
李治当即道:“太子哥哥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没有意见!”
李恪毫不犹豫的也说道:“我也是。”
那还能怎么办。
太子都把话说到这份上,李治有第一时间表态。
他再迟疑,那不识好歹了。
李愔见亲哥也这么说了,连忙道:“太子哥哥放心,全听哥哥的。”
“我觉得从军吃不了苦,从政也不喜欢,文学更不行。”
“太子哥哥不如让我游山玩水去吧。”
李承乾好笑道:
“三郎,你觉得六郎的想法如何?”
李恪骂道:“你就这点出息?”
“丢人现眼的东西,令人贻笑大方。”
“兄长,你看着办吧。”
“游山玩水,想的倒是美。”
“非得狠狠教训教训他,吃点苦头才是。”
李愔不服气的偏头。
李承乾想了想,道:“这样六郎,你去找长乐,跟长乐好好学学经商之道。”
“我会告诉长乐,让她不要有顾虑,该怎么教你就怎么教你。”
“就这么说定了。”
李愔也没办法抗拒,李恪有心说什么,最终也只好咽回去。
李承乾起身,道:“陛下上位不光彩。”
这是人尽皆知的,只不过大家都默契的没有提起。
太子这么说,也让他们有些惊讶。
“不少人都在看我们李家儿郎的笑话。”
“我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诉世人。”
“我李家儿郎,兄友弟恭,同心协力,将共同缔造这前所未有的盛世。”
他沉声道:“让群臣看看,我们李家儿郎的决心。”
“这次,让他们知道……。”
“什么叫皇室宗亲的力量!”
“遵令!”
李治率先拜道,李恪等紧随其后。
“稚奴!”
“你去告诉河间郡王,江夏王等人,三缄其口,不该说的话一句也不许说。”
李承乾道。
“是!”
“三郎,你去告诉其他弟弟,我的心意,我不想听到兄弟之间,出现不和谐的声音。”
“是!”李恪应道。
“至于六郎。”李承乾回头看向李愔,后者表情恹恹的,还是不太乐意接受安排。
“规矩点。”
李恪给了他一脚,李愔捂住痛楚,不情愿道:“请太子哥哥吩咐。”
“给长乐传个话,让她们这些公主,也出份力。”
“她们身后的婆家,也管好了。”
“是!”
第185章 因为我还在
所有皇子不去封地,长安居住,可从军从政等行业。
这一消息传开,朝野震惊。
谁也不曾想到,太子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来。
直接让朝堂都炸窝了。
就连李世民也被雷的里焦外嫩的。
他事先一点都不知道啊。
可让他感到诡异的是,朝中的声音,有点出乎意料的低了。
“殿下,历来皇子就该去封地,这是自古以来,以免出现皇子之间争斗,导致朝廷内乱。”
魏征严肃的说道:“殿下怎么能让所有皇子留京呢?”
“此举是祸乱根源啊。”
李承乾很是平静的回道:“我心疼弟弟们长途跋涉,远在他处,想念他们时却不能见到。”
“我作为兄长,岂能容忍兄弟之情分割?”
“祸乱根源?”
“魏师言重了。”
“孤的弟弟们,皆是贤才能人,怎么能说是祸乱根源呢?”
魏征着急道:“殿下,正是他们贤能,才是祸乱的开始。”
“殿下三思啊。”
“若是皇子都在长安,有心之人利用,该如何?”
“他们会威胁殿下太子之位的。”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
“景帝之时,梁王深受窦太后宠爱,哪怕不在长安,窦太后都逼迫景帝,要传位给她喜爱的梁王。”
李承乾平淡的说道:“你的意思是陛下是景帝不成?”
“不是这个意思啊殿下。”
“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魏征差点没跳脚,“皇子皆在长安,那些心怀不轨,就有可利用之人。”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