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303节
“全部都是。”
“哪里来的?”
李恪如是回答,也在观察父皇的反应。
只见李世民脸色一阵急速变化,怒道:“混账玩意儿!”
“他留下一半是想干什么?”
“马上派人去,让他全部送回来。”
李恪:“……”
果然,太子跟父皇最像。
这吃相,不敢说一模一样,但绝对是不相上下。
“父皇不生气?”
李恪问道。
“我很生气,生气养了个白眼狼。”
“他给太子送去,都不给我送来。”
李世民不爽道:“我在乎这点黄金?”
“我在乎的是他的态度。”
他叫张阿难进来,道:“全部抬下去,入内库。”
李恪砸了砸嘴巴,行吧,你不在乎,你要态度。
但你入内库的心情,却很急迫。
当然,他是心里吐槽,根本不敢说的。
“太子是要插手,还是放纵五郎?”
李世民问道。
“兄长只是回了个一句话,没有说其他。”李恪道。
“看来,是不闻不问啊。”
李世民也猜到李承乾的想法。
实际上,李世民并不太关心吐蕃的死活。
尤其是听到修建吐蕃王宫,死了那么多不被当做人的奴隶。
他更加不在乎了。
齐王杀的是人,不是奴隶。
这关什么事?
“既然交给太子全权处置,我也不说什么。”
“不过,下次记得把东西送来。”
李世民说道:“最近国库支出的很多,庙算根本不够。”
“国库捉襟见肘,内库也在吃紧。”
“大唐到处都是需要钱啊。”
李恪默默的听着,国库花钱如流水,他在兄长身边,是听说了的。
长孙无忌多次找太子诉苦。
但内库有没有钱,他还是清楚的。
这几年来,最肥的莫过于内库了。
东宫一个月支出几十万贯,父皇也不过小有些意见而已。
由此可见,几十万贯对内库来说,远不是伤筋动骨的地步,可能仅仅是冰山一角罢了。
所以,这话听听就好,千万别当真。
“银元的事,我准了。”
“让太子开始操办,尽快发行。”
李恪领了吩咐,回头就给李承乾传话。
李承乾不由一笑。
李世民的心理活动很好琢磨。
他尝到了一种甜头。
那就是不管如何搞钱,内库都占据大头,而且还不会惹的一身骚,坏了他英明的名声。
李佑在吐蕃搞事搞钱。
懂的送钱来,事后爆出来后,李世民怎么也会兜底的。
雷声大雨点小的申饬贬谪一番,不仅能堵住悠悠之口,不寒有功之人的心,还能彰显一番他博大胸怀。
好处他有了,名声也占了。
何乐而不为呢?
只要内库有钱,李世民就不会产生任何猜忌的想法。
国库没钱能找他要。
军队没钱,也会指望他的。
威望,权力,财力在手。
李世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而李承乾,也能在李世民这样放松的状态下,行事太子权力,就不会引得他的不满。
东宫支出全走内库。
也是一种暗示,东宫的钱财是靠内库供给的。
相当于掐断这个支出,东宫有钱也撑不了多久。
“三郎,银行的事情,你来担着如何?”
李承乾说道。
银元既然定下,那么就应该早早的推行起来。
“我?”
李恪有些迟疑,道:“我怕做不好。”
“没什么做不好的。”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目前是长安先行,之后就要在各道设立分行。”
“你无非就是多盯着点而已。”
“不是什么难事?”
李恪道:“既然如此,那臣弟就试一试。”
“不要有心理负担,不懂的可以问我,也可以请教宋国公嘛。”
李恪这时明白,兄长要他做的用意。
目标是江南士族啊。
不管他承不承认,江南士族的领头人是萧瑀,那么就与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李恪第一次做事,他萧瑀要是不支持,是没有道理的。
第206章 李厥的好友叫骆宾王
李承乾觉得长安的报纸,很有意思。
萧瑀一系的江南报纸,在李恪负责银行之后,就对银元之事,进行铺天盖地的正面宣传。
江南士族也是大肆声援,立场坚定的表态支持。
反观山东世家那边,清一色的负面报道,但态度上却有些暧昧,说反对的也有,说支持的也有。
他们只是要跟江南士族对着来。
你报道正面,我就报道负面。
究其根本原因,是长孙无忌不满李恪负责,换做是山东世家的话。
立场就会发生鲜明的调转。
说白了。
还是屁股决定脑袋。
江南士族把持银元的发行,可以理解为太子给江南士族的一次扶持,是甜头好处。
声势自然得鼓噪起来。
山东世家就看不惯萧瑀他们上蹿下跳,这本该是他们来把持的才对。
不管如何。
这对李承乾来说,喜闻乐见的。
萧瑀那边的底气不太足,就给他们加加份量。
山东世家这边实力太强,就压一压他们。
双方打的越热闹越好。
他面带浅笑看报,李治与长孙冲侍奉在他左右。
“山东世家不敢明着反对银元的发行。”
“反对就是反对哥哥。”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