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311节

  “殿下。”

  “子钱的事,如何处置?”

  孙伏伽问道。

  “该退的退,该免的免吧。”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既然那些子钱商人,要吃百姓的血,那就让他们的家产来冲抵。”

  他可一点都不会怜悯这些子钱商人。

  他们干的勾当,可以说是趴在百姓的身上吸血。

  弄的百姓家破人亡,卖女卖妻,比比皆是。

  子钱的利息有多高,李承乾看到都要骂娘。

  简直是丧心病狂。

  只要背上子钱,哪怕是家大业大,也要脱半层皮,至于普通百姓就更不用说了,一辈子被套住,从此做牛做马,再无翻身的可能。

  最终凄惨的结局,连最后依仗的田地,都归人所有。

  “孤等两天走,于尚书,把没上学的孩子,都让学堂去叫回来,继续读书。”

  李承乾说道。

  “是!”

  李承乾坐镇,四个大佬,两个亲王在此。

  事情进展的很是迅速,几天时间就走上了正轨。

  朝廷指派来的官员也到来。

  李承乾来到老农的家里。

  一家人捧着官府送来的钱财激动的流泪。

  “太子殿下!”

  一家人立马跪在李承乾身前,李承乾急忙将其扶了起来。

  “没太子殿下,草民这一家子,怕是永无翻身之日,你就是我们一家的救命恩人,在世圣人啊。”

  老农老泪纵横,连连磕头。

  子钱没了。

  牛在家里,还有一大笔钱,孩子也能免费上学。

  这一切,对他们一家人说,都如同在梦里一般。

  前几天未来黯淡无光,今日,却否极泰来,前途光明一片。

  “我不是什么救命恩人,是我有错在先,这是朝廷纠正过错,正本清源……。”

  李承乾的话,说的马周他们脸色微微一红。

  君王有错,臣子则是大错无疑。

  只见太子拉着老农的手,坐在一边,亲切的问道:“老丈,未来的日子要过好啊。”

  “朝廷鼓励开垦,也鼓励生育,免费让适龄孩子上学。”

  “这都是圣天子对天下子民的恩典与爱戴。”

  老农激动的说道:“圣天子临朝,仁德的皇太子也对我们百姓关怀备至。”

  “太子殿下,草民斗胆,能提一个要求吗?”

  闻言,李承乾微微一愣,扫视一圈人后,笑道:“老丈有什么要求?”

  “圣天子恩德如泰山,草民一家感激万分,却不知如何报答圣天子的恩情,也无以见到圣天子龙颜。”

  老农把钱都推了出来,道:“草民用这些钱……。”

  他跪在地上,万分真切恳求的,道:“换一副圣天子龙颜,挂在这堂屋墙上,每天早上起来,我们一家七口人跪拜,每天晚上入睡也是。”

  “时时念叨圣天子的恩情,做牛做马,草民也心甘情愿……。”

  老农说的情真意切,很是令人动容。

  在场之人,都心神一动,露出极为震惊之色。

  “哈哈!”

  李承乾仰头大笑,其他人不明所以。

  老农更是着急万分,再三表示他的心意。

  “钱啊,你收着。”

  李承乾把钱给推了回去,见老农不愿,他安抚道:“这圣天子画像啊,孤也准了。”

  “回头孤就命大画师阎立本,亲自为你画一副圣天子画像。”

  “但你可要说到做到啊。”

  老农激动不已,“太子殿下放心,草民绝不敢说假话……。”

  “那就好!”

  李承乾把他的小孙子叫来,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这落在老农家人眼里,不敢相信。

  那可是皇太子啊,他亲自给自家孩子抚顶。

  这是沾染龙气,何等大的福分。

  “你叫什么?”

  “我叫王二狗。”

  啊?

  李承乾微微错愕,旋即也明白,民间百姓为了孩子能养活,都取了贱民的。

  “二狗啊,你觉得读书怎么样?”

  “好难的,我不想读书,我想割草喂牛。”

  “你这孩子……!”老农骂道。

  李承乾摆了摆手,继续问道:“哪里难了?”

  “学堂有那么多同伴,不好玩吗?”

  “识字,我看不懂,很努力的想记住,但怎么也记不住。”

  王二狗道:“还是割草简单……。”

  李承乾哑然失笑,旋即对于志宁,道:“于尚书,你听到了吧。”

  “文字对孩子来说,认识还是太难的。”

  “礼部要想办法,让孩子识字更简单。”

  于志宁听出话中之意,道:“殿下,简化字体,会不会有点冒然了?”

  “怎么冒然了?”

  李承乾摇头,道:“文字都是逐步演变的。”

  “我大唐文字为了百姓能够更加轻易的认识书写,简化字体有何不可?”

  他也不给于志宁继续说话的机会,跟老农一家谈了一会儿,就起身离开。

  刚一出去,就见外面围满了村民。

  “参见太子殿下……!”

  一个个跪地行礼。

  “都免礼,大家都免礼。”

  “孤是来看看村子里的情况的。”

  李承乾温声说道:“孤听闻那些贪官污吏,残害孤的子民,孤心中悲痛。”

  “如今将他们绳之以法,大家不用遭受欺压。”

  “孤很高兴,希望你们以后能生活富足……。”

  简单的说了几句话,李承乾就离开了。

  “百姓是很淳朴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是一清二楚。”

  李承乾在路上,如是说道。

  “是啊。”

  李治突然笑道:“不过,这老王头,倒是有点人老成精。”

  “家里挂一副父皇的画像,往后路过的官员,怕是都要来参拜。”

  李承乾笑而不语,他不太在意老王头的小心思。

  恰恰他刚好会掀起一股浪潮。

  ……

  长安很不平静。

  李承乾在督办贪腐案一事,长安都传开了。

  后续消息传来后,更是如同炸锅一样。

  江南系的报纸,直接大肆报道,狠狠的发表文章攻击五姓七望。

  因为那个县令,县丞,乃至于本地的大家族,跟五姓七望不是直系关系,但拐弯抹角,都有姻亲的关联。

  也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但翻翻族谱,却能找到庶出旁支之外,某个媳妇的娘家舅姥爷的关系来。

  江南士族可管不得那么多。

  没你五姓七望的支持与拉拢,能坐上京畿县令的位置啊?

  你们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结果却干出这等腌臜事来。

首节 上一节 311/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