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323节
但这是太子派来的,他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顺带着把他也给记下来。
你记陛下与百姓,老夫全部带上。
李世民很高兴,与百姓痛饮,与民同乐。
一个不慎,就被灌倒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正好遇到全村百姓聚集在老王头家,朝着他的画像跪拜。
李世民没有打搅,但翘起来的嘴角,怎么也掩饰不了他的喜意。
“陛下要离开吗?”
上官仪问道。
“药师呢?”
“卫国公还在酣睡。”
“呵,就他那酒量,比我差远了。”
李世民道:“下午銮驾先走,我嘛,微服过去。”
太子喜欢微服。
他也感受感受。
“村民都给安排好了?”李世民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昨晚吃的东西,他估摸着村民家底都掏出来了。
“派去购买东西的,上午差不多就到了。”
“那就好。”
中午时候,李世民请了全村人吃饭,又亲自给村民们发放东西,才在村民依依不舍下离开。
“圣天子啊!”
村民们无不热泪盈眶相送。
昨天拿出来的东西,加倍还回来不说,还给每户留下了几贯钱。
就连傻憨也得到圣天子的赏钱,家畜多了好几只不说,就连被褥也换了崭新的。
那房屋也修补了一番。
“老王头啊,圣天子恩德如天之厚。”
里正说道:“往后你家,荣华富贵怕是指日可待了。”
老王头摇头,道:“那都是圣天子与太子殿下给的恩情,时刻念着圣天子,为圣天子跪拜,日子过足就行了,怎敢奢求荣华富贵呢?”
……
“快,飞马送回长安。”
文吏把整理好的素材,吩咐道。
“是!”
文吏把人送走,就看到有人目光如刀看着他,连忙赔笑。
这可惹不起。
那是史官。
但这史官不记陛下,对我写写画画的干什么?
刚想过去讨教一番,史官却是冷哼一声,很是不屑的离开。
“我没得罪他吧?”
文吏有点傻眼。
被史官惦记上,那还得了。
要夭寿的啊。
长安。
天子出行,朝中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进行着。
无大事发生。
“殿下。”
“陛下出行的素材送回来了。”
长孙冲兴奋的领着人来,后者连忙将一叠文稿拿出来。
“去,把李义府叫来。”
“是!”
李承乾一边看着素材文稿,眸中多是诧异。
他是没想到,李世民会先去王家村的。
而且还与百姓打的如此亲切。
“好啊。”
“这要是报道出去,圣天子之名,谁还敢嚼舌头的?”
李义府匆匆赶来,李承乾也刚好看完。
“李义府。”
“你亲自操刀写这份稿子,我要最快的时间,见诸于报。”
李承乾命令道。
“是!”
虽然还不知道写什么,但他接过文稿一看,就明白了。
顿时整个人就激动的不能自已。
为圣天子拟新闻稿。
舍我李义府其谁?
回去后,李义府连饭都不吃,坐在书案前,就绞尽脑汁的在想,该如何写好。
不过,他还叫了其他文士,帮他出谋划策,润色文字。
“快送东宫审校。”
李义府双目通红,吩咐完后,道:“以新闻总司的名头,下文给其他报纸。”
“头版必须空出来。”
“谁要是敢不留,别怪我不客气。”
第218章 圣天子恩情似海,百姓忠诚拥戴
《圣天子恩情似海,百姓忠诚拥戴》
一篇署名李义府的文章,在长安六家大报的头版上出现,占据极大的篇幅。
一经面世,就引起长安各方极大的震动。
文章内容重点放在圣天子关心百姓,百姓感恩戴德,描绘一番温情脉脉的场景。
可以说极尽奉承阿谀之词。
看得不少人都极为不舒适。
李世民是什么人,他们难道没点逼数?
怎么可能像李义府写的这样?
“这人有奸臣之相。”
暗地里,有人如是评价。
“谄媚奉承之辈,我大唐让这等人管控报纸,国将不国啊。”
有人更是激进,在私下痛心疾首的表示。
他们也只能敢躲起来说,不敢公然站出来。
这特么说的是圣天子,难道说这样写圣天子是不应该的嘛?
扣上个大逆不道的帽子,家族消消乐不带犹豫的,还没人说情。
所以,他们再有满腹牢骚,也只能是憋着忍着,不敢跳出来放一个屁。
“五家报纸也是恶心,他们还有一点正直气节吗?”
“竟是被这样一个小人拿捏。”
……
房玄龄移步到尚书省正厅,见到各部尚书侍郎都到了。
“拜见左仆射。”
众人纷纷行礼道。
房玄龄微微颔首,右仆射去职,如今尚书省是他一家独尊。
“诸公先坐。”
他见众人坐下来后,道:
“今日请诸位来,是有一事。”
“接太子教令,尚书省及以下各部司皆要学习理解,并贯彻圣天子的思想精神。”
“大唐帝国报所载,我们要认真研读,组织学习领悟圣天子的思想精神,传达各级官吏役使。”
“……”
房玄龄尽量组织好言语,他以前还觉得这事并不太重要。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