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357节
“陛下,现在就召见吧。”
“额,这么着急,太子……。”
见太子面如冰霜,李世民也只好不说,派人传高句丽使者。
群臣也是大为惊奇。
太子这次怎么如此强势?
从来没见过。
李靖心头也是咯噔一声,他看向陛下,发现正好也在看他。
两人眼神一对,都看出来双方的疑窦。
他们似乎是低估,太子对这件事的重视啊。
李承乾坐下来一言不发,大家也没有说话。
李治也是正襟危坐。
不久后。
高句丽使者到来。
“拜见皇帝陛下……。”
“奉我王之命,前来祈求大皇帝陛下罢兵议和。”
使者恭敬的说道。
“议和?”
李承乾冷声道:“渊盖苏文杀我唐使,还谈什么议和?”
“让他摆好军队,我唐军会自己过去。”
李世民刚准备开口的话,都憋了回去。
“太子殿下,这其中是有误会,是唐使出言不逊……。”使者辩解道。
李承乾语气平淡,道:“唐使已死,是非对错孤已无心过问。”
“开战!”
两个字,从他口中说出,在场所有人,哪怕是李世民都是心惊肉跳。
太子动真火了。
李承乾俯身,目光吃人,死死盯着高句丽使者。
“回去告诉渊盖苏文。”
“要么,他自己过来,跪在孤的面前投降。”
“要么,我过去,砍下他的脑袋。”
“绝对没有第三条路!”
死了!
他去年年底,在长安亲自送走的第四次探索北方的队伍。
死在高句丽!
只有一人存活,在高句丽东藏西躲的活命。
消息到现在才传到大唐来。
他不知道前面三支探索队伍的情况。
但这支队伍几乎全军覆没。
李承乾心疼得无法呼吸,愤怒的他,想要马上把渊盖苏文抓来砍死。
那是派出的探索队伍那么简单吗?
他们是大唐的国运,大唐的未来。
就这样在高句丽死了。
大唐国运相当于被高句丽砍了一刀。
李世民他们还不知道,探索队伍的重要性。
只是知道是他李承乾亲自派出去的。
要是他们也知道,这些探索队伍的使命,关乎到大唐国运。
只怕会更加激进。
李承乾想要砍了渊盖苏文,他们则是要让高句丽所有人陪葬。
第238章 打持久战?打会战!
高句丽使者灰溜溜的走了。
但李世民他们还是惊异的看向太子。
太子还是第一次露出如此强横霸道的姿态来。
贞观十四年的大朝议,都没有这么来的猛烈。
大家都预感到不妙,动作都轻了不少。
李世民也有点忐忑。
啥情况啊这是。
太子要不要这么强势的。
“咳咳!”
“太子啊。”
李世民故作咳嗽两声,道:“既是已决定征讨高句丽。”
“你看如何出兵,何时征讨,该用什么名义?”
天兵天将,师出有名嘛。
他之前都想好了,乃是渊盖苏文不臣,公然戕害高句丽国王,大逆不道。
但现在嘛。
他想听听太子是怎么说的。
“杀我唐使,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李承乾道:“高句丽上至国王,下至百姓,皆有罪!”
哗!
这是直接上升了不知道多少烈度的罪名。
陛下是借着高句丽被杀,新罗的请求。
这下好了,太子是把名义,直接拉满顶格。
没有中间商。
大唐与高句丽正面对战。
只有一个结果。
高句丽灭亡,归入大唐版图,不可能再有第二个结果。
“如何出兵,还是陛下决断。”
李承乾道:“何时征讨,目前已经是九月初,北地气温不同,已经大降。”
“风雪也快到来了。”
“我以为,当以调集大军为主,可先行命小部兵马出击,大部兵马休整。”
“一是等到粮草补给跟上,最好的不用担心运转的问题。”
“二是开春后,等到冰雪融化,对我军大为有利。”
无非是几个月的时间而已。
这么多年都等了,也不差这几个月不是。
“药师以为呢?”
李世民问道。
李靖道:“臣也觉得如此。”
“虽说气候,大家都一样。”
“但高句丽长久生存在北地,习惯当地的气候。”
“我军主攻,高军主守,他们在城,我们在野。”
“冒着风雪攻城作战,很是不利。”
“如果战线拉长后,道路不便对粮草补给也是极大的问题。”
李世民也明白这个道理,“既然如此,那就先行派小部兵马作战。”
“是!”
李承乾离开后,李世民拉着李靖,道:“太子这次过于反常了,你看出什么来了嘛?”
“那个使团,就这么让太子重视的?”
李靖摇头道:“臣不太清楚,但太子这次的反应,绝对不容小觑。”
“呵呵。”
李世民轻笑,“渊盖苏文惹谁不好,要惹太子。”
“这下,太子主战,可没有任何的声音咯……。”
……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