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火力为王

亮剑:火力为王 第1075节

  安全系数急剧上升。

  他看着杨远山身边那些战士身上的家伙事,不禁暗自咋舌。

  心道:这伙八爷,也太强了!

  看起来,比晋阳城里的小鬼子精锐,还要强悍啊!

  ……

第843章 民兵 二鬼子,我都要!

  在树林里休息了一晚上。

  次日一早,杨远山就带着部队向栖霞镇赶去。

  柳成安等人自然也急忙赶着大车跟上。

  路上,杨远山一边走,一边跟柳成安聊着天,打探着晋阳城的情况。

  这次在老家,他跟领导们汇报了特务团的情况。

  领导们仔细思考后,给杨远山表达的态度是:对特务团的活动范围扩大表示鼓励。

  甚至还琢磨着,希望他们能往西面活动,截断同蒲路,占领一个或者几个大河渡口,方便老家和前线的往来,让老常对根据地的封锁成为笑话。

  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杨远山当然就要对晋阳城格外关心了。

  要是有机会能拿下晋阳城的话,领导的想法,就能轻而易举地实现。

  到时候,老家和晋地连成一片,人员和物资都可以更好的流通,我军的整个局面,就会大不一样。

  甚至可以向北夺回忻口,向南扫荡平阳、河东等地,直接将小鬼子赶出晋地!

  ……

  柳成安人老成精,当然也知道杨远山在打探情报。

  但他并不拒绝透露小鬼子的情况。

  ——但凡他们柳家粮铺,是一心给小鬼子当狗的狗汉奸,魏大勇也不会找上门去。

  从柳成安的话里,杨远山就了解到,河底村一战之后,小鬼子最后只收拢了不到1万人的残兵入了晋阳城。

  而这段时间里,小鬼子虽然也从周边收缩兵力,但总体来说,晋阳城里的守备情况,还是十分空虚。

  甚至可以说是捉襟见肘。

  小鬼子为了弥补城防的空虚,不得不把晋阳城里的很多浪人和侨民,组织起来,发放武器,让他们上城站岗。

  营造出一副城防兵力充足的样子,来震慑周边。

  杨远山一听就知道,小鬼子现在真的是兵力紧张到了极点。

  不禁暗生欢喜。

  感觉又会有很多机会,可以占小鬼子的便宜了。

  ……

  行到中午,众人就绕过了青牛山,来到了栖霞镇范围。

  这时候,团里布置在镇子外围的哨兵,就发现了他们。

  当即就一边安排人去向主持军务的副团长詹海山汇报,一边迎了出来:

  “团长,您回来了?”

  杨远山点了点头:

  “是啊,一路顺利。”

  随后问道:

  “现在栖霞镇重建的怎么样了?

  团部迁移到了这边吗?”

  算起来,他离开河底村,已经一个多月了。

  时光真是荏苒如流水。

  “重建了六七成了,赵营长带着乡亲们还在忙活。

  但是我们团部前些日子已经迁移到这边了,坦克连和炮兵营,也都转移到了这边在训练。”

  哨兵连忙回答。

  “好。你们继续放哨吧。”

  杨远山点了点头,随后带着众人继续往前走去。

  又走了没多久,杨远山就瞧见远处已经盖起了一片片的土黄色茅草屋。

  这些茅草屋形状和颜色及高度都一样,一排又一排,仿佛密集的鸽子笼,规模十分庞大。

  一看就是最近的产物。

  这时候,詹海山和周宪培带着几个人,从那边迎了出来,远远地就招呼杨远山。

  “团长!你回来了?”

  久别重逢,两人脸上都是笑容。

  杨远山见他们脸上红润的脸色,就知道他们最近小日子过得不错,心里也安定了不少。

  要是他们饿得面黄肌瘦,那他可就得急眼了。

  他杨远山的部队,要没能耐吃饱饭的话,那特么不是开玩笑吗?

  同样迈步而出,和两人寒暄起来。

  寒暄过后,杨远山就指着柳成安对周宪培道:

  “老周,这位柳管事你应该认识吧?

  他又给咱们运了粮食来了,你去招待一下吧。

  收购价格,给柳管事优待一些。”

  周宪培上次见过柳成安,这会儿当然有印象,连忙点头。

  那边柳成安听到杨远山的交待,不禁大为惊喜。

  连忙道:

  “杨团长客气了,就按上次的价格就行。

  我们买卖人求的是长久生意。”

  “哈哈哈,柳管事无需客气。

  我们领导可是交待,对朋友要像春风一般温暖。”

  杨远山哈哈笑道。

  ……

  将柳成安等人交给周宪培去接待,杨远山跟着詹海山往镇子里走去。

  边走边问:

  “海山,现在团里情况怎么样?

  人员补充齐全了吗?”

  “主要的5个步兵营和3个炮兵营,基本补充了九成的人员了。

  半个月前,基本完成新兵训练后,我就安排他们去袭击小鬼子的炮楼、据点了。

  从前线反馈的情况来看,情况还不错。

  小鬼子如今兵力匮乏,很多炮楼里都只有几名小鬼子,剩下的都是二鬼子,没什么战斗力,我们的伤亡很小。”

  詹海山回道。

  “二鬼子好啊,我就喜欢二鬼子。”

  杨远山嘿嘿一笑。

  小鬼子只能杀了爆装备,但二鬼子还能抓回来干苦力呢。

  而且身上没有血债的,还能转化成我军新兵,简直美极了。

  詹海山也明白他为什么说二鬼子好,点了点头,介绍道:

  “嗯,我让各部队,把俘虏的二鬼子都弄回来,给赵力带着先干几天苦活,然后再用晚上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公审。

  符合条件,又愿意加入我军的,就补充到了各部队。

  不符合条件或者不愿意加入我军的,就给工钱,让他们给我干活。

  这次重建栖霞镇,这些人出了不少力。”

  “好啊!不错!

  那其他部队的人员为什么补充不上来?”

  杨远山又问。

  “团长,咱们团在这晋西北已经吸纳了多少兵员了?

  再大肆吸纳下去,地方的生产就要耽误了。

  所以我让韩阳没有再从根据地民兵里,招募新兵了。

  我估摸着,等野战医院的伤兵都康复了,咱们把这些伤兵编入部队,也就能让全团齐装满员了。”

  詹海山解释道。

  晋地可不像冀北那样地形平坦、人烟稠密、物产丰富。

  整个晋地的人口、粮食,都相当有限。

  让部队的规模,很难扩大。

  除非有朝一日,我军能把占据晋地六大盆地的小鬼子赶走,那样才有可能得到爆发式地增长。

首节 上一节 1075/14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