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火力为王 第956节
当时那钱家庄土财主钱老三的儿子,就是在蝗协军独一师三团当团长。
这次,正好被我们逮住了。
不过这家伙有点倒霉,想爬山逃跑,却一不小心掉下来摔断了腿。”
王全发笑呵呵地回答。
“好家伙,这是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啊!”
杨远山也忍不住乐了。
两人说笑一番,王全发又问起了正事:
“团长,那1400多手上有血债的,怎么办?
咱们现在也没有开公审会的时间啊。”
杨远山沉思了三秒,就毫不犹豫地下令:
“先把那些手上有血债的二鬼子军官,都拉出去毙了。
其他的人,让他们穿上小鬼子的军装,先给我等在一边,我还有用处。”
“啊!军官直接枪毙吗?
这算不算违反纪律啊?”
王全发有点迟疑。
本来这些手上有血债的二鬼子里面,军官比例就极高。
现在杨远山说要把他们全毙了,那可是有大几百人要人头落地的啊!
“这算什么违反纪律?
你不是说他们手上都有血债的吗?
咱们处决他们,也是给死在他们手里的无辜之人报仇雪恨!
军情紧急,容不得咱们慢慢开公审会了。
而且咱们现在人少,如果不杀,等小鬼子大部队赶来,这些二鬼子军官们见机鼓动俘虏闹事的话,咱们就要遭受重大挫折了。”
杨远山的态度十分坚决。
杀掉这些二鬼子军官,狗系统也会给自己不少奖励的呀。
可不能浪费。
“好吧。我知道了。”
王全发见他意志坚定,只能点头。
“你尽量让那些河源县才加入咱们的新兵们动手,练练他们的胆量。”
杨远山又交待。
“是!”
……
王全发刚走,王野又过来,兴奋地汇报:
“团长,咱们缴获的武器装备都清点出来了。
除了刚刚已经让各炮兵部队运走的火炮和炮弹外,最多的就是三八大盖了,居然一共有六七千条!
其他的什么歪把子、拐把子、掷弹筒、九二式重机枪,也有不少。
各种子弹也堆积如山。”
“好家伙!
小鬼子很大方啊,居然给这些二鬼子都装备三八大盖?
看来这个蝗协军独一师,还是二鬼子的标杆队伍啊!”
杨远山忍不住感慨道。
他不用问都知道,这么多三八大盖,不可能都是二鬼子那一个联队使用的。
“是啊,听我们俘虏的那些二鬼子说,他们师在中条山战场,还立下了不少功劳,被小鬼子通报表彰过。
这帮认贼作父的狗汉奸!为虎作伥的事,没少干!”
王野愤愤不平地骂了一句。
随后问道:
“团长,这些武器装备怎么办?
派人运回河源县吗?”
“不用!
刚刚一战,战士们都消耗了不少子弹,立刻让各连,直接从缴获里把子弹补充满。
另外,挑选出两个营的装备,准备安排给加入咱们团的那些俘虏兵。”
当初杨远山主要让特务团装备三八大盖,就是为了方便直接战场补给,现在当然要发挥这个优势。
“是!那剩余的怎么办?”
“剩余的?自然有人帮咱们处理掉。”
杨远山微微一笑,就看到了朝着自己走来的丁伟。
……
毫无疑问,丁伟来找杨远山,就是为了瓜分战利品了。
他见杨远山和王野说完话,立刻涎着脸,凑上来道:
“杨远山,我看你们缴获了这么多装备,应该也用不完吧?
要不我老丁帮你分担分担?”
战场缴获的这些武器,杨远山本来就没多大兴趣。
让王野挑出两个营的装备来,也只是为了给那些新加入特务团的俘虏,临时使用罢了。
回头打完仗,回到自己的根据地,肯定是要换掉的。
现在丁伟要帮忙收破烂,他当然不会拒绝。
随口就道:
“行啊!
我刚刚让人从那里面挑两个营的装备出来,给俘虏用,应该还能剩下三四千条枪。
另外还有不少轻重机枪、掷弹筒什么的,就都给你们团吧。”
“什么?都给我们???
你小子没什么附加条件?
先说好,我新一团,现在可没几个人了。
你要是想打我手里老兵的主意,我劝伱趁早休想!”
丁伟一点儿都没有得到装备的兴奋感,反而满心都是不安。
杨远山什么人,他还不清楚吗?
虽然不是李云龙那种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但也从来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啊!
想从他手里弄装备,不付出点代价,能行吗?
……
见自己好心好意送装备,却还被丁伟怀疑,杨远山顿时被气乐了。
当即不客气地道:
“丁团长,这些玩意儿,在我杨远山眼里,那都是破烂!
给你,那是处理破烂!
我好意思要什么附加条件?
你把我杨远山,也看得太小了吧?”
闻听这话,丁伟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家伙,你小子这口气,也太大了!!!
这么好的装备,你居然说是破烂?
我刚看那些掷弹筒和九二式重机枪,都是完好的啊!”
他说着,都想把杨远山按在地上狠狠地揍一顿,然后再给上级打份报告,举报一下。
把这小子的武器装备,全都搜走,看他还嘚不嘚瑟!
杨远山看到丁伟脸上的震惊表情,心里总算舒坦了不少,继续扎心道:
“哎呀,丁团长!
格局打开点儿!
这战场缴获的这些,那不是破烂是什么?
你是不知道,我前两天在河源县的时候,还送给独立团留守河源县的那个连,几十挺九二式重机枪呢!
每一挺,都至少八成新!”
“好家伙!
你给一个连就送几十挺重机枪?
这李云龙知道吗?
他就让你小子,随便这么糟蹋?”
丁伟感觉自己,已经越来越难以控制内心揍人的冲动了。
刚刚这一战,要是自己的新一团有几十挺重机枪,那也不会伤亡这么惨重啊!
上一篇: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