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第32节

  之前因为王熙凤在乾清宫为了保住自己背刺了荣国府的事情,王子腾还特意去荣国府解释了一下,王子腾当时对王熙凤的行为可谓是百般批判。

  然而此时此刻,王子腾居然会说出考虑王熙凤在冠军侯府处境的话,这让李氏实在是一团浆糊。

  不过李氏也明白,王子腾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她也并没有纠结,而是点了点头后说道。

  “老爷说得对,妾身不是这个意思,那妾身这就安排人把冠军侯送来的礼物入库吧。”

  王子腾微微一笑后说道。

  “好,你去吧。”

  随后王子腾笑着回了书房,还开心的哼起了小曲儿。

  转过天来,荣国府贾老太太的卧房里,贾老太太正和王夫人一起说着话。

  王夫人看着贾老太太面色凝重的样子,随即宽慰说道。

  “母亲,您还在想元春的事情啊。”

  “这不是还有一天嘛,我觉得贾珍肯定得给咱们一个说法儿,咱们还是再等等,您也别太忧心了。”

  贾老太太叹了口气后说道。

  “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这戴公公的事情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儿,又出了一档子事儿,我这心里真是安定不下来啊。”

  王夫人好奇问道。

  “母亲,怎么了,到底出什么事儿了啊?”

  贾老太太很是懊恼说道。

  “你二哥居然收了冠军侯府送去的礼物,你说说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王夫人听后吃了一惊,很是诧异说道。

  “我二哥收了冠军侯的礼物,这,这不可能吧。”

  贾老太太很是笃定说道。

  “就在昨天,冠军侯府的下人毫不掩饰的把礼物送到了王家,你二哥直接把礼物收了。”

  “大敌当前,贾家王家是经年的姻亲,本该同仇敌忾才是,你二哥这么做,难道是有什么其他想法不成。”

  王夫人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不能吧,咱们两家是何等的亲密,我二哥能有什么其他想法啊。”

  贾老太太很是唏嘘说道。

  “这也难说,这些年咱们府里青黄不接,你二哥接了京营节度使的位子之后,难免也会有些其他想法。”

  王夫人赶忙说道。

  “母亲,您放心,肯定不会的。”

  “这样,我等会儿就回去一趟,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儿。”

  贾老太太微微点头后说道。

  “也好,你跟你二哥好好聊聊,千万不要让他做一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就在两人商议事情的时候,宁国府里,贾珍垂头丧气的往荣国府去了。

  过了不久之后,荣国府荣喜堂内,贾家众人都到了。

  贾老太太淡然看了贾珍一眼后说道。

  “珍哥儿,你既然来了,想必是之前的事情有结果了吧,怎么样,我们冤枉你了吗?”

  贾珍臊眉耷眼说道。

  “老太太,您什么都别说了,总赖我办事不周。”

  “我的的确确放在了锦盒里三万两银票,只是这个过程之中就再也没有检查过了。”

  “谁知道这银票被人动了手脚,拿走了两万九千两银票,就剩下了一千两银票。”

  “我把府里的那群能靠近书房的下人全都拷打了一遍,实在是找不到到底是谁干的。”

  “您放心,这个银子我补上,包括打点用的一万两我也拿出来,我凑四万两银子。”

  “戴公公那边,我也都解释清楚了,还送上了一份赔礼,戴公公的气已经消了。”

  贾赦很是恼火说道。

  “你少来这一套,什么银子被偷了,就是你小子见钱眼开,耽误了家里的大事儿。”

  “还说什么是下人偷拿的,鬼才信呢,哪个下人能有这么大胆子啊。”

  贾珍听后这叫一个气啊,别人骂我也就罢了,你还敢骂我。

  拿银子你不比我拿的多啊。

  而且这次自己就拿了一万两银票,却要拿这么多银子出来,绝对是血亏了。

  气归气,但贾珍还是想解释一下,毕竟这口锅自己是真不想背。

  就在贾珍打算说话时,贾老太太思考了一番后说道。

  “珍哥儿,看来你府上不太干净啊。”

第34章 贾老太太的警觉

  贾珍点了点头后说道。

  “老太太,我知道,我已经在尽力查了,但就是查不出来到底是哪个下人偷的银票。”

  贾老太太摆了摆手说道。

  “不,这不是你想的那样,是简单的下人手脚不干净的问题。”

  贾珍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老太太,您的意思是?”

  贾老太太忧心忡忡说道。

  “这件事情实在太诡异了,以往府里的下人们不是没有手脚不干净的时候,但顶多也就是小偷小摸的。”

  “这次一下子几万两银票没了,这正常嘛,下人们哪有这个胆子。”

  “而且如果是偷东西的话,他应该把三万两银票全都拿走啊,为什么还要留下一千两呢。”

  “这明显就是知道了我们的打算,所以故意这么做,为的就是让我们激怒戴公公。”

  “好以此来离间关系。”

  王夫人听后很是诧异说道。

  “母亲,您的意思是,咱们被人盯上了是吗?”

  贾老太太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十有八九是这样。”

  一旁的贾政有些担心问道。

  “母亲,那您觉得谁会这么做呢?”

  贾老太太思索了一番后说道。

  “当然是不想让元春成为后宫妃嫔的人了。”

  “陛下、忠顺亲王、冠军侯,他们都不愿意看到这些。”

  王夫人看向贾老太太说道。

  “母亲,这三个人里面,我觉得冠军侯可以首先排除。”

  “他不过是个丘八,在镇北军有点实力,但这是神都,他回京没有多久,怎么可能有能力在咱们府上安插眼线呢。”

  “倒是忠顺亲王,他素来跟咱们不对付,而且他如今乃是宗室诸王之首,深得陛下信任,他有能力,也有动机来做这件事情。”

  不得不说,王夫人还是很有实力的,首先就排除了正确答案,如果贾珏听到了,非笑死不可,动不动开挂的含金量啊,你一个本地土著怎么敢碰瓷的。

  贾老太太有些忧愁说道。

  “如果是忠顺亲王做的倒也还好,我就怕这是陛下的意思。”

  “若真是这样,我荣国府便不容于朝廷了。”

  一听贾老太太这么说,众人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担忧之色。

  如今永平帝大权在握已成定局,如果永平帝真的因为从龙之事要发起清算,那荣国府必然是首当其冲。

  当年太上皇临朝之时,贾赦是太子侍读,而宁国府的贾敬又跟义忠亲王十分亲近。

  这些人都是永平帝夺嫡之路的手下败将。

  大世家在从龙上两头下注,这本来就是惯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明徐家了。

  在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后,徐家便分作两脉。

  徐达的长子徐辉祖支持建文帝,徐达的第三子徐增寿则是支持朱棣。

  徐增寿因为在靖难之役期间私下给朱棣传递消息被建文帝诛杀。

  在朱棣打下金陵,夺得天下之后,追赠徐增寿为定国公。

  而且因为妻子徐妙云和徐增寿的情分,也并没有清算徐辉祖一脉。

  从此徐家一门两国公,一直传承到明朝灭亡,真正做到了与国同休。

  但是贾家显然就没有那么好命了,无论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也好,还是深受宠信的义忠亲王也好,最后都被永平帝斩于马下,铸就了永平帝的铁血登基之路。

  这就让贾家坐蜡了,无论是太子上来,或者是义忠亲王上位,贾家都能稳坐钓鱼台,但偏偏是永平帝登基了。

  这时间从没有后悔药一说,此时的贾老太太环顾了房中后无奈说道。

  “好了,你们也别想那么多了。”

首节 上一节 32/1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特种兵:我有超神升级进度条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