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00节
可没想到的是这些淮阴军竟然如此刚强,董强几乎都要求着他们投降了,可这些人还是一个个喊着,“淮阴军决不投降!”“狗官受死!”“无愧于将军大人!”之类的话,拔刀冲了过来。
最终二十人有十九人身死。
董强都要哭了,还好剩下了一个重伤的,董强赶忙给对方换了衣服,背着对方连夜前去医治。
这人现在成了他的保命符,他对待亲爹都没这么好过!
另一边,
梁烈带人翻上城墙,往外逃去。
不是怕死,而是梁烈知道,他在城中看到的情景非常重要,一定要有人活着回去将这个情报汇报给将军大人!
在逃跑过程中,官军追了上来,用弓箭射杀了十几人,最终五十人的小队只剩十几人回归。
梁烈本人在从城墙上逃下来的时候绳子被官军砍断,摔断了胳膊。
但好在,活着回来了。
梁烈回到大营后的第一时间就是去找方永汇报之前看看到的情景。
方永得知后大怒,立刻展开调查。
根据梁烈所说,虽然没有直接发现官军的粮食是从哪里运来的,但根据粮车的车轮朝向,梁烈推测是西北方向。
方永立刻联系北面的马老黑,两边同时进行搜查。
官军想要从外面运粮进城,路线无非就是那么几处,外面的乡镇都被方永控制,不可能有人明目张胆的运粮进去。
那么剩下的地方就很明显了。
肯定是走的山路,山林广阔,方永不可能每一处都派人看守,所以敌人肯定是走了一条隐蔽的小路,然后在夜间悄悄从城里的暗门进城,将粮食运了进去。
“搜!”
方永一声令下,淮阴军开始了在山中的紧密搜查。
同时,攻城战也在持续的进行着。
四辆炮车在攻城的过程中被城上的火炮打坏,无法使用。
但城上的火炮也同样损坏,有的是自己炸膛,也有的是被方永密集的火炮炸坏。
而方永这边,还有着十六辆炮车可以使用。
滁州城的守城士兵承受到了扬州守军的痛苦。
炮车这东西太无解了!
如同钢铁乌龟,弓弩打不进去,火烧也没多大作用,火炮虽然可以将其外面的铁壳打的变形,但也无法将其完全损坏。
修修补补,又可以继续使用了。
反观城上的火炮没有什么有效防护,火力又不如对方,在近距离的对射中,很快就被损坏。
城上的士兵只能顶着炮车的狂轰滥炸进行守城,士气下降的非常严重。
守城士兵有时候很不理解。
贼军的炮火比我们猛,刀剑比我们锋利,护甲比我们坚固,就连衣服都比我们新,到底谁才是匪啊?
交战的第十六天,双方陷入了拉锯战,可以明显的感觉出来守军的士气在快速减弱着。
滁州知府面对这种情况派人准备了数千两白银的礼物,又准备了一桌子的美食佳肴。
第109章 ,爱民之心
然后,
滁州知府武珪大力款待了之前那位被软禁的淮阴军使者。
当然,他绝对没有别的意思。
现在滁州还没有到直接投降的地步。
按照武珪的说辞,他只是单纯的仰慕方将军的为人,这才款待方将军的使者,仅此而已。
在这几天里,之前的那条粮道还没有找到线索,官军似乎知道情况暴露,所以隐藏了起来,没有再偷偷运粮。
方永对此再派人严加勘察,绝对不允许外界再往滁州运送一点粮食!
同时,方永自己军中的粮草也使用过半,遂令薛大瘸子带人运粮过来。
粮草早就准备好了,很快运送到金陵,沈图接手后派人送往滁州。
不过方永忘了提醒沈图,滁州境内崎岖难行,运粮部队运送粮草多少有些艰难,衔接的有些失误了。
为了解决此事,沈图向方永请示后颁布了一项临时军令。
只要可以协助淮阴军大军运送粮草的,不论出身,只按出力大小,分别给予粮食奖励!
谁也没想到,这项政策后面会发展成什么样。
这项政令颁布后不久,原本“地广人稀”的滁州一下子就涌现出了大量的百姓。
一名名破衣烂衫的百姓从山林中钻出,那干瘦的皮包骨的躯体惊人的爆发出了超过淮阴军战士的力量,硬推着运粮的粮车从崎岖的道路中行驶。
如此这样劳累一天,为的也仅仅只是三四两粗粮的报酬罢了。
他们只是想活命,想有东西吃。
方永亲自看到一个老头带着孙女推车。
老头身上挂着些破布条勉强算是衣服。
孙女更是衣不蔽体,只裹着些干草,身上满是脏污的黑泥,甚至可以说是野人,若不是空荡荡的,方永都发现不了这是个女娃。
难以想象爷孙俩是如何在深林中活下去的。
方永的军中有些个损坏破旧的衣物军服,他拿出了一部分,作为奖赏,奖励给那些对淮阴军贡献较大的百姓。
百姓们自然是千感万谢,
老头跪在地上,磕头感谢着。
方永不论是为了做秀也罢,收买人心也罢,他亲手将对方扶了起来。
这更让老头落泪。
简单的攀谈了几句。
方永问了问他们在山林中的生活。
老头回答道:“与山猴夺野果,与飞鸟抢草虫,居山洞御严冬虎狼,覆干草以遮体藏羞。”
短短的几句话,难以想象是何等的残酷。
耕种了几千年的百姓,到头来反倒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方永既惊叹于他们顽强的生存能力,又感叹于他们生活的无尽艰辛。
交谈之中,方永突然想到,似老头这样在山林求生的人,会不会知道他一直没能找到的那条官军隐藏起来的粮道呢?
方永向老头询问了下去。
“粮道?”
老人低头思索着。
方永倒也没指望老头可以直接答出来,他只是突然想到了这一茬,就算老头没见过也没关系,还有无数和老头类似的人,他们在山林中求生,有很大可能见到过官军的痕迹。
不过就在这时,仿佛是幸运眷顾了方永,老者想到了什么,突然抬起头道:
“将军大人,老头子还真有些印象,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您要找的。”
方永连忙道:
“快请讲。”
老人回忆了一番,组织了一下语言,道:
“大概六七天前,与我们一同躲进山里的有个叫牛蛋的娃子,他去外面捕猎,结果死在了野马坑里,他是被人杀死的,而且有很大概率是官军。”
“何以见得呢?”方永问道。
老者回答道:“因为如果是野兽或者灾民杀的话,不会留下尸体衣物。”
得到了线索,方永迅速派人去查。
梁烈伤势还没好,但却主动请缨。
方永觉得梁烈有些能力,有心提拔,遂将任务交给了他。
此时的梁烈已经被升了职,从管理五十人的小队长变成了管理两百人的翎长。
老人和其孙女被管了一顿饱饭,换了新衣,然后快速跟随着梁烈前往了所说的野马坑。
到了位置,是一处林中的洼地,有许多臭水烂泥,尸体自然早就不见了。
梁烈也不气馁,带着士兵在附近仔细勘察。
其实这里淮阴军的士兵之前来过,只是山林广袤,草木众多,根本不可能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的检查,所以在简单巡查了一遍后就离开了。
此时有了线索,梁烈遂令手下仔细勘察,一草一木都不放过。
果然,很快便发现了踪迹。
在一片林木之中,尽管隐藏的很好,但是还是让梁烈发现了一条暗路。
这条道路表面看上去被草木覆盖,和荒野无异,但其周边的草木交叉着生长,且有折断过的迹象,猎户出身的梁烈几乎瞬间便判断出这是一条暗路。
其两边生长的草木是被人为倾倒过去的,目的是为了掩盖道路,这也就是为什么草木会交错着生长。
顺着道路走,有个七八里路,是一条河。
河边有登陆的痕迹,想必官军就是从这条河运粮过来,再通过暗路运到城池附近,趁着天黑悄悄从暗门运粮进城。
基本确定了大致情况后,梁烈派出一队人马在附近看守,其本人则快速赶回禀报方永。
方永听完梁烈的汇报后,对梁烈的判断基本认同。
遂立刻派人手将这条道路秘密看管了起来。
如此,攻城继续进行着。
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伤亡。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