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11节

  韩文龙是勋贵出身,罗异是大户子弟,丁万柯是寒门。

  不过有一点三人却是不约而同,那就是喝兵血。

  在大熙,不会喝兵血的将领不是好将领,有时候士兵军饷欠发,实际上就是被头上将官拿去贪了,或是拿去赌博、放印子钱等等。

  总之士兵拿不到钱,为了供养家中所需,就需要放下本职工作,去干一些副业。

  好一点的去给大户人家看门,差一点的去赌馆妓院当打手,再或者利用职务之便盘剥那些更穷苦的百姓。

  就这样得来的钱,还要上交六成以上才行。

  这就是“兵血”的原由。

  如果是在平时,这三支水师拉出来还是有一战之力的,然而由于晋贼作乱,方永割据两淮,这三支水师的后勤粮饷已经断了近一年了。

  户部不发银子,松江知府更是一毛不拔。

  韩文龙、罗异、丁万柯三人往常都是剖开手下兵将的肚子抽血喝的主,如今朝廷突然断了饷,他们为了维持手下不哗变,只能被迫自己往里面搭钱。

  这官当的,捞不到钱就算了,还得自己往里搭,从哪说理去?

  五千多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仅仅每天吃喝就是一个极大的数字。

  虽然以三人多年盘剥积累的身家足以暂时应付过来,但时间一长,谁受得了?

  恰好此时翟逊的部队赶来。

  本来翟逊的任务是截断苏州的姑苏地区对镇江的援军,然而令翟逊没想到的是,当他率军赶到姑苏城外,还没来得及靠近姑苏城时,姑苏城内的官吏便出城四十里投降了。

  而另一边的南通、松江等地听到姑苏都投降后,便也不再犹豫,同样准备投降。

  毕竟连后方的姑苏都投降了,他们这些“前线”城市还抵抗什么?

第123章 ,一统苏徽

  韩文龙、罗异、丁万柯见此情景,三人一商量,便联合向方永开出了条件。

  作为目前剩余数量最多的守军,三人要求方永赏赐他们每人十万两白银来抵扣他们这段时间“反哺”手下军队的损失,并且投降后保证军队粮饷,不改变他们现在的地位。

  如此就同意弃明投暗,归顺方永!

  三十万两白银换5400人的水师部队,良心价了属于是。

  方永没有犹豫,直接一口答应了下来。

  三十万两白银对他根本算不了什么,至于什么不改变地位之类的承诺就更是没有所谓。

  等接受完“诏安”以后,自己有的是办法将他们揉扁捏圆。

  正巧,此时镇江的守将对大熙颇为忠诚,拒不投降,在翟逊和张远的进攻下已经持续防守了十一天,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大熙忠良了。

  方永遂令韩文龙、罗异、丁万柯带领手下水师协助破城。

  三人刚投了方永,面对投降后的第一战自然不好推脱。

  遂整兵修舰,启程作战。

  目前,位于镇江的守军被方永前后包围,还不知道南通和松江已经投降的事情。

  张远和甘霸简单商议过后,遂利用这一点进行谋划。

  次日,镇江城下正在酣战,韩文龙、罗异、丁万柯携军杀来,将甘霸手下的新兵杀退。

  韩文龙派人送上了官印证明身份,道:

  “我等乃是松江府援军,闻镇江遭袭,特来相援。身后舰船载有粮秣肉食,以资军用。望速开水闸,以便通行!”

  城上守军将领观看后官印后依然颇为谨慎,看着韩文龙问道:

  “不知丁万柯将军可在?我与他乃是同科武举,可否请其相见?”

  韩文龙一听,心中忍不住暗骂,竟让丁老酸捡了个便宜。

  若是还是在官军时,他非要将其搅合了不可,他得不到的功劳,怎么可能让给丁老酸那个穷酸!

  可是现在,素闻淮阴军治军严谨,他这等初降之将,自然不敢轻易犯事。

  遂道:“自然认识,我这就叫丁兄过来!”

  韩文龙遂派人去叫丁万柯。

  不久后丁万柯赶来,与城上守军一见,顿时相见如故。

  昔日二人都是落魄寒门,同科武举,至今还有所情义。

  守军将领再无怀疑,遂命人开门。

  丁万柯等人鱼贯而入,进城后迅速暴起。

  船上哪里有什么粮肉?

  装载的都是战兵火药!

  喊杀震天,之前被杀退的甘霸等部也立刻重新涌来。

  “无耻之徒!”

  守城将领悲呼,被韩文龙一刀刺死。

  “你!”

  丁万柯气愤的看着韩文龙。

  对方明明可以命手下活捉却故意当着他的面一刀将其杀死。

  韩文龙摆摆手,无辜的道:

  “丁兄,我观方才此人欲加害于你,我情急之下,方才出手杀之,还请丁兄勿怒。”

  ……

  镇江城破。

  泽州。

  贾琏哄着凤辣子来此上任。

  王熙凤自然不知道贾琏来此是为了养外室。

  贾琏哄着她说是为了给她挣一个诰命夫人才托人找了关系,这才前往泽州上任。

  王熙凤一开始自然不信,但看着吏部的任命真的下来了,她也不由得信了几分。

  家里的这个真的上进了?

  而且四品的诰命夫人,貌似比王夫人的还要高……

  临行日,一向强势的王熙凤也不禁落泪。

  凤目俏眉如打湿的柳叶般下弯,展现出了深深的不舍。

  支开了旁人,王熙凤再也忍俊不住,神伤落泪道:

  “你这冤家,平日里没个正形,忽的正经起来,张口就要去这么远的地方,那山西匪寇横行,岂是好相与的?我平日里说你怨你,只是想盼你有个长进,可你突然间就这么走了,我,我还有些舍不得……”

  说着,王熙凤伏在贾琏怀中,不断垂泪。

  贾琏听着王熙凤口中如此深情担心的话语,也不禁被其触动,心中竟隐隐有些后悔了起来。

  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啊……

  半晌,王熙凤哭也哭的尽了。

  她没有寻常小女子那般多愁善感,而是更注重实际。

  王熙凤将一封信塞进了贾琏怀里。

  “这是我找大哥求来的信,你到了山西务必先把信给舅舅,好换些兵马随护,保重安全……”

  转眼,贾琏到了山西。

  兵马方面根本没用王熙凤操心。

  几百名百战老兵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薛氏商会吃穿住行,尽皆包揽。

  贾琏越是接触的深了,对于淮阴贼的深厚实力就越是感触。

  这大熙的天,难不成真的要变了?

  到了泽州,贾琏上任。

  当地大一点的世家大族几乎覆灭干净,本地官员也都是朝廷新调任的,贾琏上任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泽州区域有一支几千人的守军,是直隶总督入阁后,朝廷抽调直隶总督手下的兵马派遣过来的。

  按照朝廷的旨意,王子腾负责带兵清理山西地区的残余贼兵,而原来直隶总督手下的这批兵马则负责临时管理王子腾清理后的地区,两人各不相干,这批兵马的总负责人是直隶总督的外甥,高志。

  也正是因此,方永的马匹才会被堵在这里,进退不得。

  贾琏上任后,泽州的各项部门开始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贾琏遂上书请求调离高志的军队。

  贾琏上书后,李泥在朝中配合运作,很快调令下来,这支碍事的兵马被顺利调走。

  不久后,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八千匹战马从泽州路过。

  把贾琏看的心惊肉跳。

  “这,这不会有事吧?”

  “放心吧,一路上都打点好了!”

  薛蝌笑着说道。

  他和贾琏硬攀的话还可以攀上亲缘,不过对于现在的薛蝌来说,也无需如此了。

  薛三在远处招手,薛蝌遂抱了抱拳,商队带着马匹离开。

  淮州。

  征战数月的方永终于回到了他这座最初的城池。

  返回宅院,一眼便看到宝琴带着憨香菱捉鸭子。

  很少有人知道,鸭子是可以飞的。

  飞的不高,却可以满院乱跑。

首节 上一节 111/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