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47节

  周围有两个监工的手下见状大惊,赶忙冲了过来。

  吴胜颇有章法的舞着手中的木杆,竟将这二人一并打倒在地。

  吴胜之所以能有如此武艺,是因为他并不是普通人家出身。

  吴胜父亲原是锦衣卫的小旗。

  吴胜在其父亲的影响下自幼习练武艺,身强体壮。

  后来其父不幸身死,吴胜本应该补其父亲锦衣卫的空缺,不过这时候恰好碰上了老首辅身死,隆庆帝掌权。

  由于隆庆帝不信任锦衣卫,罢免了锦衣卫指挥使,暂停了锦衣卫的一切职权。

  这就导致吴胜无法补其父亲的空缺,后来又因为一系列原因被抓壮丁,送进了工棚。

  此时,吴胜打倒了两人后,抢过了一柄刀,毫不犹豫的一刀将监工枭首,然后举着头颅向周围人大声的道:

  “诸位兄弟,此辈酷吏不视吾辈为人,今殴吾等,明复殴尔等。试问己心,自至此处,可曾得一饱饭否?彼辈无令吾辈生还之意,劳役亦死,反抗亦死,何不反之!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说罢,吴胜砍断官旗,揭竿而反!

  早就被压迫到极限的劳役们纷纷响应。

  二十万愤怒的反民将容安书院里的所有监工、司匠、主事,屠戮一空,隆庆帝亲手书写的“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牌匾被毫不留情的踩在脚下。

  吴胜将监工仓库里的食物分给大家,让所有人都吃了一顿饱饭。

  此时有一些人吃饱了饭后心生退意想要回家。

  吴胜直接将那人砍死。

  吴胜威胁道,既然造反,就已经没有了退路,如果现在回家,事后官府必定前来捉拿,是取死之道,会害了全家。只有冲进忻州城,据城而守,才能保住大家的性命!

  如此一番话后,众人又惧又怕。

  吴胜又说,只要攻破忻州,就每人发十两银子的赏钱,而且每人可以随意在城中抓一个女子做媳妇!

  此番话语一出,众人眼睛亮了起来。

  吴胜的许诺成功调动起了这些人的积极性。

  当下反民们在吴胜的带领下冲向忻州城。

  忻州城作为千年古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

  吴胜这些劳工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几乎没有任何攻城设备,连带刃的兵器都少得可怜,攻城简直是异想天开。

  好在吴胜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将隆庆帝御笔写的的那块匾拿了出来,穿上主事的衣服,挑选了一队强壮一点的人一同进城,扬言御赐金匾受到损毁,要立刻报告给知府大人。

  守城士兵见到金匾,不敢耽搁,赶忙放了吴胜等人入城。

  吴胜等人入城后,带人突然暴起,杀掉了守城士兵,放出信号,让外面的大部队冲进忻州城。

  很快,忻州城破。

  淮州。

  自从方永击败了缮国公后,势力再次扩张,军队数量扩充到了十万,另有三万多的降兵。

  地盘以南推进,直逼樊良湖,以北则逼近了钟吾。

  吴元向方永劝谏道,朝廷不久后必派兵来援,此时应先下手为强,占领钟吾,作为抵抗朝廷兵马的屏障。

  方永采纳了吴元的建议,举兵攻打钟吾。

  作为千年古城的钟吾同样防御深厚,很难攻打。

  但好在,其守城官员的意志力不强。

  方永一边猛攻,一边派人劝降,钟吾的主官很快意志动摇。

  然而这一次,好运没有站在方永这一边。

  朝廷派来的征南将军陈正都及时带兵赶到。

  陈正都是陈瑞文的同宗堂弟,同样是齐国公之后,不过血缘比较淡泊。

  此前,陈正都一直在隆庆帝手中的禁卫军中任职,由于资历太浅,隆庆帝不好轻易提拔。

  陈瑞文殉国后,隆庆帝看到了机会,借机将陈瑞文的功劳追加到了陈正都的身上,尽管齐国公一脉对此极力反对,但隆庆帝依旧我行我素,坚持提拔陈正都上位。

  如今,陈正都被破格任命为征南将军,带领八万精兵驰援淮州,并接手缮国公手下的军队。

第49章 ,经济封锁

  陈正都抵达钟吾后,立刻处死了想要投降的官员,稳定了局势,令方永的计划落空。

  方永遂派人使用火炮、楼车、云梯、冲车等多种攻城器械对钟吾发起强攻。

  陈正都则用火箭、火油、滚木、落石进行死守。

  双方交战了十余天,陈正都兵马众多,钟吾城坚,方永见难以取得战果,不得已选择退兵。

  陈正都观察着方永部队的退兵,只见旌旗散乱,军阵不整,他当即判断这是淮阴贼士气低落,进而退兵。

  此时正是出城进攻的好时机!

  由于陈正都是被皇帝破格提拔的,因此其本身威望并不高,军中很多人都对他不服气。

  陈正都当下急需立下大功来证明自己。

  于是看到机会的陈正都立刻选择倾巢出城对方永的部队进行追杀!

  结果自然是大败。

  陈正都出城之后,很快遭到方永的埋伏。

  所谓的退兵只是吴元的诱敌之计。

  乱战之中,方永一箭射出,直接将对方军中一位穿着金盔金甲的将军射杀。

  那金甲将军一旁的陈正都被吓得屁滚尿流。

  若非出城前曹监军说想要穿一下他的盔甲过过瘾,那现在死的可就是他了!

  当下陈正都再无敢战之心,在亲卫的掩护下逃跑,军队大乱。

  方永很快顺利的占领了钟吾。

  陈正都则一路逃到了下邳。

  此战之后,陈正都再也不敢和方永交战。

  他一路转进,带兵绕路去和缮国公汇合。

  另一边,缮国公带着手下残兵退到了高邮。

  由于军中无粮,缮国公便命令军队向周围的大户强行征粮。

  这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

  但此时的缮国公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弹劾就弹劾吧,虱子多了不怕痒,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军队因为无粮而哗变。

  不久后,淳于简带领的白莲教降兵率先和缮国公完成汇合。

  缮国公将手下老卒和这些降兵打散组合在一起,重新拼凑出了一股十几万的军队。

  不过和之前的十万精兵相比,如今的这支由大量降卒组成的军队差的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缮国公也清楚这一点,因此他不再和方永正面交战。

  缮国公亲自带兵屯守在高邮,派遣淳于简带兵五万屯兵在海陵,又联系樊良湖中的水师将领张远,令其手下的一万两千水师舰队在樊良湖配合行动,三方共同组成了封锁线,将方永地盘的南向位置进行了封锁。

  缮国公牢牢守住这一条封锁线,用武力强行禁止所有商人、平民从封锁位置进出,并不时的派出小股军队袭击方永所辖地区的百姓。

  此时的方永正在准备进攻海州,然而因为缮国公的袭扰,他不得不带兵进行回援。

  这老东西真该死啊!

  缮国公确实该死,但不得不说,他的战略是有效的。

  由于据城而守,方永很难攻破缮国公的封锁线。

  诱敌的办法也对老奸巨猾的缮国公无效。

  一旦方永离开,缮国公就派人袭击百姓。

  一段时间过后,方永境内的百姓苦不堪言,土地耕种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不久后,陈正都的部队顺利和缮国公汇合。

  在缮国公面前,陈正都宣读了隆庆帝的圣旨。

  缮国公平静的领了旨,没有丝毫反抗。

  按照圣旨的要求,他将手下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淳于简,然后将主帅大印交给了陈正都。

  陈正都此时面对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将也是不由得升起一丝敬意。

  突然,缮国公道:

  “复山(陈正都的字),我闻你于钟吾挫败,若我今日离去,你可有良策以御淮阴之贼?若无,可愿听老夫一言?”

  陈正都闻言一愣,沉默良久,还是摇了摇头。

  他承认,自己确实没有好的办法对抗淮阴贼。

  “还请老将军指教?”

  陈正都说道。

  缮国公遂单独将陈正都叫到了一边,道:

  “为将者,为克敌制胜,益可权宜应变,不拘一格。今淮阴贼势正盛,兵强马壮,若与之争锋,恐难取胜。”

  陈正都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问道:“如此不知当如何破敌?”

  缮国公道:“无他,扬长补短也。”

  缮国公随后解释。

  “应当以守为攻,固守重城,广筑邬堡,围而困之,使其不得通商,断其经济之源。又当密遣精兵,袭扰其民,毁其田地根基,使之内外交困。如此旷日持久,不必战而贼自破矣。”

  陈正都听了,心中十分吃惊。

  这战略也太不择手段了些!

首节 上一节 47/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