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78节

  原因是扬州城的防御系统相当之完备,甚至于超乎想象的强。

  扬州位于长江北岸,南临长江,北接高邮,东临海陵,西为金陵。

  城内有三城环绕,城外有水路联防。

  所谓城内的三城环绕,乃是宋大城、宝祐城和宋夹城。

  这三套城防乃是南宋时期赵构为防备金军南下所建,有瓮城、楼橹、敌台、警埔、雉堞等极为严密的防御设施。

  城外水路联防,东南有大运河围绕,北面有护城河,西面有两道护城河。

  可谓是大城套小城,小城套老城,老城外有水,水外还有沟。

  如此严密的防御措施,如果不是当年赵构听闻金军逼近的消息后提前跑路致使城中大乱,金军绝不可能那么容易的打入扬州。

  面对如此坚城,强攻乃是下下之策,最好的方法便是趁敌不备从内部打开城池。

  却说在这扬州城内,夜里起了一伙人,约摸五六百个,黑衣蒙面,手持钢刀,悄无声息的往城内东门水关门闸走去。

  这五六百人,乃是郑家两百人,汪家一百五十人,吴家一百人,江家一百人,黄家旧户五十人。

  其余三家虽未直接出人,却也提供了大量的情报和金钱支持。

  而这队人马中为首的,正是曾经的扬州八大盐商黄江春之子,黄文州。

  黄家被缮国公灭门后,黄文州逃了出来,投靠了方永。

  方永打造铠甲所需的铁料便是由黄文州牵线搭桥解决的;曾经扳倒缮国公时所联络的官员也是使用的黄家的账册。

  因此此次进攻扬州,方永便提前安排黄文州潜入扬州,联络亲旧,从内部打开城池。

  而黄文州也不负众望,进城后凭借着其父亲的人脉关系,很快联系了扬州城内的七大盐商,通过许诺各种好处,成功获得了七家的支持。

  如今正是要带人于夜间突袭扬州城东边的水陆城门,打开水关门闸,引张远大军入城。

  如今王子腾已经带大军离开,城中所剩兵马只有五千人,一旦张远大军入城,则胜局可定!

  夜色下,黄文州带人悄声穿过同济街,来到一处青砖拱洞,名曰偃月洞,因形似偃月而闻名。

  过了这里,便可以直达东门门闸。

  然而,就在当黄文州带人走进了门洞之后,却见两边出口突然落下栅栏,大量的士兵从两侧走出,用高木抵住铁栏,然后二话不说,直接放箭。

  大量的利箭从间隙中射入,黄文州的手下顿时大乱,前后左右,避无可避,一时间嗷嚎遍地,血流成河。

  所有人都被堵在偃月洞中,进退不能,不过半刻钟时间,身边的数百人便已经死伤殆尽,只剩下几十人存活。

  黄文州大腿中了一箭,昏死过去。

  不远处的镇淮楼上,扬州知府韦应宏静静的听着下方传来的声音。

  在韦应宏身边坐着的分别是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扬州守将纪全。

  对面则是被强行叫过来的七大盐商,每个人都战战兢兢的坐在椅子上,听着下面的惨叫,七人无不胆寒。

  只不过这里面有五人是真的,有两人是演的

  韦应达面无表情的扫视着这七位大商人,淡淡言道:

  “为商之道,虽逐利为本,然亦须顾全安危。诸君皆家业隆盛,资产富饶之望族,何必为一时之小利而蹈危境?明日将军中所需银钱送至林府清点,今日之事,姑置勿论,诸位意下如何?”

  七位盐商此刻哪敢反驳,皆如鹌鹑一般,纷纷点头答应。

  韦应达挥了挥手,七人便逃也似的下去了。

  下楼的半路上,正好遇到两个兵士架着浑身是血的黄文州,七位盐商更加惶恐了。

  楼上,七人走后,韦应宏正色了起来。

  韦应宏站起身,拿起酒杯,对着林如海和纪全认真的请求道:

  “如海,纪将军。饷银和城防的事情就拜托你们了。”

  说着,韦应宏深深鞠了一躬,将杯中的酒一口饮尽。

  “宏达(韦大人)放心。”

  林如海和纪全异口同声的说着,然后也一同饮了。

  韦应达看着外面的明月,喃喃语道:

  “不求功扬显赫,但尽守土之则。”

  外界。

  张远带兵一直等到天明,始终未能等来城中的信号。

  心中暗道黄文州只怕是凶多吉少。

  果不其然,一早收到城中薛掌柜的消息。

  “军情泄露,黄文州被捕……”

  得知消息后,张远叹了一口气,也不再等待,着令手下宰猪牛赏劳全军,即刻拔船攻城。

  三万水军,并有大小战船四五百余艘,千帆蔽空,争流而渡,有楼船、车轮船、苍山船、大翼船、斗船、折船、冲船等等。

  船只分流两波,一路主攻,全力攻打扬州东门;另一路佯攻,攻打扬州北门,牵扯扬州守军的注意力。

  扬州守将纪全见贼兵两面来攻,心中甚是紧张。

  实言之,他今年三十有五,守将之职全赖祖宗隐蔽,他本人虽通读兵书,历经过不少战斗,却都是以配合别人为主,还从未真正自己指挥过军队。

  如今这一战,算是他第一次亲手指挥的战斗。

  因此纪全心中紧张无比,生怕自己做不好,连累城破。

  当下,纪全登上城楼,亲自观察敌情,调兵遣将。

第83章 ,夜攻扬州

  扬州城中五千守兵,虽不敢称精锐,却也算是老兵,经验丰富。

  东门贼军进攻猛烈,纪全遂命军中精锐刀盾兵顶上城墙,枪兵为后,搭配弩兵,以兵书中军阵演化成型,配合守城。

  城下淮阴军咄咄逼近,大小战船中,火炮轰鸣作响,将城头的城台炸的碎石纷飞。

  几轮炮火过后,淮阴军在张远的命令下迅速开始抢攻。

  “修补城墙,修补城墙!”

  纪全大吼着,身边的传令兵和令旗兵开始传令。

  很快,扬州的守军士兵顶着大盾,使用沙袋,土袋和大型石块将城墙上的缺口堵住。

  几乎是同时,下方淮阴军的大型斗船上支起云梯,淮阴军的士兵开始迅速的向上攀爬着。

  面对这种连接战船的大型云梯,几乎不可能用手推动,而且云梯顶端包裹着铁皮和钢刺,防止被敌人损坏。

  纪全自然知道这一点,因此命令士兵抛射火油,点燃下方的战船。

  张远对此也早有应对。

  早在开战前,张远就考虑过这一问题,他向方永申请了一笔军费,在负责主攻的斗船上裹上了一层生牛皮,以此来最大程度的防备火攻。

  如今此举果然见效。

  火油落在战船上由于生牛皮的阻隔无法立刻扩散燃烧,这给了士兵充分的扑救时间,战船得以保住。

  轰,轰,轰!

  又是一轮炮击,城上的守军被打的抬不起头来,淮阴军的士兵趁机迅速攀爬,往城上爬去。

  “快,快,站起来,贼军的火炮打不中我们,快使用滚木对敌!”

  纪全吼着,然而真正听命站起来的人却很少。

  甚至就连他身边负责传令的传令兵都有很多不敢站起身来。

  纪全一咬牙,直接自己第一个站了起来。

  这个时代的火炮准度还很差,大部分情况下只能攻击城墙,起到震慑作用,除非特别倒霉,不然不会直接打到人的身上。

  有了纪全的带头,情况变得好了很多。

  士兵们一看守将大人万金之躯都站了起来,他们心中的恐惧也就少了很多,一个个的都跟着站了起来。

  “对敌,杀!”

  ……

  纪全是在手下的搀扶中走下城墙的。

  他的腿变得比面条还软。

  在刚刚的守城中,一发炮弹就打在他前面的墩台上,要是再往上一点,就把他整个人都给带走了。

  下了东门的城墙,纪全又转去北门,北门的进攻稍微平缓一点,但仍然十分严峻。

  纪全到来后,北门的守军士气有了很大提升,暂时稳住了局势。

  城中的5000名守军,纪全将其一分为二,轮流驻守,其中东门因为贼军进攻猛烈,因此守军要多一些。

  可即便如此,和上万的贼军相比,这些守军的数量也是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如此白天过去,到了第二天,张远再次发起攻城,这次又变成了北门主攻,东门佯攻。

  如此一换,差点直接突破城墙。

  还好纪全反应及时,临时让昨天休息的士兵压了上去,顶住了攻势,之后迅速进行了调整,这才将局势勉强稳住。

  夕阳下,纪全望着退去的敌军,眼中满是疲惫……

  另一边,方永从陆路行军,迅速往扬州逼近。

  路上经过一个县的边境,这个县也熟悉,叫做嘉山县。

  之前大熙战神毛成往扬州赴任时就曾路过此县。

  此县名义上还是归大熙朝廷管制,不过县里的士绅官吏却都已经暗中投靠了方永。

  他们将土地挂在方永名下,县外的土地,几乎全部都是方永的。

  方永带兵走过时,田间的百姓好奇的看着方永的军队。

  五万大军黑压压的看不到边际,这些百姓不免有些害怕,不过他们却没有跑。

首节 上一节 78/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