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87节

  被救的黄文州全身裹着纱布,双目含泪的跪在方永面前。

  “将军!博文(黄文州的字)无能,未能察觉叛徒,致使我军被阻扬州十余日,此皆我之罪也!”

  方永将黄文州扶起。

  他并不怪罪黄文州的失利之罪。

  黄文州或许能力上确实有所欠缺,但其与朝廷有着灭门血仇,对自己忠心耿耿,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林如海曾和他说过,黄文州在监牢中受尽了严刑拷打,最终没有吐出一个字。

  虽然在拷问时,韦应宏自诩君子,禁止让人使用极端的酷刑,但那些普通的刑讯手段也已经非常痛苦了,能扛下来,黄文州绝对称得上一句汉子。

  “胜败乃兵家常事,你为奸人所卖才招致惨败,我又怎会怪你?出卖你的那两家我已经派人包围,就由你亲自去料理吧。”

  方永说道。

  黄文州听后非常感动。

  “博文拜谢将军宽恕之恩,只是还不知出卖我的是哪两家,想来定是那不愿出人的三家之人!”

  方永摇摇头:

  “非也,乃是郑、汪二家。”

  黄文州心中一惊,难以置信的道:

  “竟是这二家!怎么可能,他们可是出人出力最多的啊!”

  方永摇了摇头。

  这是林如海给出的消息,基本不可能有假。

  方永简单解释道:

  “原因在于,你家的产业大多被这二家所占据。”

  黄文州怔在原地,久久未能平复。

  昔日黄家被缮国公灭门后,剩余的产业尽皆被郑、汪二家接手,黄文州归来后,郑、汪二家恐怕黄文州收回家业,遂设计将黄文州的计划透露给了韦应宏,意在通过韦应宏除掉黄文州……

  很快,淮阴军开始了对郑汪二家的清算。

  在黄文州的主持下,郑、汪二家人头滚滚,两家的家眷亲属无一幸免,宅邸都被掘地三尺。

  是字面意义上的掘地三尺。

  因为出身于盐商家族的黄文州太清楚这些人会怎么藏匿财富了。

  果不其然,掘地三尺之后,发现了数个隐藏起来的暗道,全是这两家藏匿金银的地点,里面都是数之不尽的黄金白银。

  最终经过统计,仅仅郑汪二家就查抄出了八百多万两的白银现钱,其余珍珠美玉,古董字画更是不计其数,全部加起来绝对远超一千万两。

  可惜两家的嫡子在城破之前就各自带着一部分资产过江逃离,不然这次得到的钱财还要更多。

  方永这次实打实的发了一笔横财。

  无论什么时候,金银都是绝对的硬通货。

  大笔的金银被运送到淮州,本来准备养老的甘霸再次被方永叫了起来,开始扩招兵马,训练士卒。

  薛大瘸子的商队也开始运转起来,囤积各种战争物资。

  原本按照之前的战争预算,方永是准备打下苏州和半个徽州后就收手休养生息的,如今有了这笔横财,他完全可以直接攻占整个徽州,顺便把浙江也撕开一个口子,为将来夺取江南做出准备。

  很快,方永开始率军进军金陵。

  沿途附近有一座城市,叫做镇江。

  形如其名,这是一座过江后不可忽视的坚城。

  不过这次方永的战略目标中并没有这座城池。

  此次他规划的战略是攻下扬州后进军金陵,再打滁州。

  另一边马老黑攻下徐州后则进军淮北淮南地区。

  二者形成钳形攻势,一口吃下大半个徽州。

  至于镇江,并不在他这次的战略之中,只要周栓把守住扬州不出问题,镇江对他就不会形成什么威胁,以后慢慢料理即可。

  却说这边,方永率军水陆并进,攻往金陵。

  金陵知府叫做孟康,原是江宁五品知州,如今暂代金陵知府一职。

  听闻淮阴贼大军来袭,孟康惊惧不已,惶惶不可终日。

  只因金陵此前曾陷落贼手,城中权贵死的死,逃的逃,即便后来被缮国公收复,城内依旧是残破不堪。

  孟康暂代金陵知府,刚刚上任,全无根基,根本不知该如何对抗淮阴贼。

  更重要的是城中守军极其稀少,缺兵少将,王子腾几乎带走了全部官军,除了一些看门的城卫兵外基本没有留下一人。

  这日,孟康正为淮阴贼之事发愁。

  手下一门子却不请自来,悄悄进了孟康的书房。

  “老爷可是再为那淮阴军之事心愁?”

  孟康闻言甚是疑怪,打量了那门子一眼,却是平平无奇。

  “你是?”

  孟康问道。

  门子并未回答,而是使了个眼色,看了看孟康周围的服侍之人。

  孟康遂示意周围下人退去。

第93章 ,疑兵之计

  门子见周围已经无人,遂凑上前去,言道:

  “老爷做官许久,可曾抄上一份护官符?”

  孟康道:“可是那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我曾为江宁知州,护官符自是有的。”

  门子摇了摇头,道:

  “老爷说的是老的护官符,我说的却是新的护官符,这老的护官符以前有用,现在已经不灵了,老爷的官想要做的长久,还需得一张新的护官符才行。”

  孟康一惊,连道:

  “竟有此事?新的护官符何在,拿来我看!”

  门子遂取出一纸条,其上写道:

  第一句:“方不方,遇着淮阴降无妨。”

  下方标注小字:淮州方永,据两淮之地,拥兵数十万,凡降之官员大户,皆宽待厚遇。

  第二句:“白莲晋王仇官切,秋后便过奈何桥。”

  下方标注小字:山西吴胜、诸省白莲教,视官如仇寇,凡降者,皆秋后算账,遭屠家灭族之祸。

  孟康揣着护官符,心事重重的回了家。

  在偌大的家中,孟康竟找不到一个可以商议的人。

  其妻是糟糠之妻,虽贤良,但眼光有限,难以共同商谋。

  其子是纨绔子弟,整日斗鸡走狗,尚且不如其妻。

  恰逢这时,有人来见,却是一青年,叫做翟逊,字伯言,是孟康的女婿。

  翟逊年少成名,身负举人功名,但考取进士频频失利。少年意气,遂直接投笔从戎,后来多年得不到晋升,终是将意气磨灭,求娶了孟康庶女,这才得到了提携,现任职金陵宣抚使司副使。

  不过虽是副使,但翟逊却总揽金陵的大大小小全部的防御武装力量。

  只因金陵宣抚使司正使此前被白莲教贼人所杀,如今朝廷还未补缺。

  金陵守备倒是填补了空缺,但有些遗憾的是金陵地区的官军兵马都被冯泰屠杀的一干二净,没给金陵守备留下一人。

  此前金陵的城防一直由缮国公负责,后来被王子腾接手。

  等王子腾接到回京的圣旨后,便将兵马一个不剩的全都带往了京城,只给金陵留下了一座空城。

  在扬州,王子腾多少还会顾及一些韦应宏的面子,毕竟韦应宏为官多年,又是天子门生,所以象征性的留下了五千兵马。

  但金陵方面孟康只是刚刚上任,王子腾自然没什么顾及,直接毫不犹豫的将兵马全部抽走,只给孟康留了一个空架子。

  如今的金陵,除了几十名衙役和一些城卫兵外,就只有翟逊手下有几百兵马,还是翟逊之前为了稳固地位自费招募的。

  如今翟逊听闻淮阴贼来袭,遂赶来岳父孟康家中商议,便有了刚刚的那一幕。

  孟康见翟逊到来,心头一喜。

  他知道自己这个女婿是个有本事的,遂赶忙拿出护官符与翟逊商议。

  翟逊见了护官符上的内容,点头道:

  “这上面所言不假,白莲教、晋贼皆乃独夫之贼,毫无胸襟,鼠目寸光,败亡只是早晚之事;唯有淮阴侯胸怀大志,包容天下,可成大事!”

  孟康闻言大喜,道:

  “如此,伯言是同意我投降淮阴侯了”

  翟逊却摇摇头。

  “自古投降者,或如雪中送炭,或似锦上添花。然锦上添花不及雪中送炭也,若吾辈望风而降,此连锦上添花尚且不如,纵降亦仅免一死,何以得富贵?”

  孟康皱眉。

  “伯言的意思是?”

  翟逊自信道:

  “我有一策,仅需五六百人,便可大破淮阴水师,使其伤亡惨重。彼时再降,我二人必受重用也!”

  孟康闻言大惊,道:

  “住口,万万不可啊!若如此只怕带累我与你一同诛连,受灭门之祸啊!”

  翟逊道:

  “岳父大人莫慌,我之计非是要伤人,只是做其形,不做其实;惊其军,不伤其军。”

首节 上一节 87/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