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89节
几日后,方永率军赶到金陵。
张远遂来请罪,将那日情景说出。
方永听后自是无比愤怒,下令:
“张远治军不严,丈二十,降为副将。”
“其副手违抗军令,斩首!”
校场之中,副手被五花大绑,负责斩首的士兵举起钢刀,只待方永一声令下便挥刀行刑。
副手痛哭流涕的道:
“方将军,昔日攻扬州时,我曾亲自带兵攻城,斩首十余人,求将军念我昔日功劳,饶我一命吧”
方永面色冷峻,道:
“功归功,过归过,昔日你立下汗马功劳,我可曾短了你的封赏?如今你违抗军令,致万千兄弟的生命于不顾,我岂能饶你?你死后,妻子家人自有我养之,你去吧!”
副手闻言,自知躲不过这一刀,只能落泪道:
“谢将军!”
方永道:“斩!”
刀光一闪,一颗大好的头颅就此落下。
全军肃然,不由得多了几分敬畏。
事后,方永见了翟逊。
恭恭敬敬的一个青年,看起来没什么特殊的,甚至于有些太恭顺了,让人觉得不太像是这个年纪该有的样子。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人的能力是得到真实认证的。
方永遂将其招入淮阴军中,连带着他的部下,又给他补了几百人,凑够了一支千人的部队。
此后,方永开始着手整理金陵这座城池。
金陵城中的大户权贵基本都已经不存在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宅院只剩下一片片破败的痕迹。
和扬州相比,金陵的百姓对方永很陌生,这里的百姓有很多从未听闻过方永的名号。
而更复杂的是金陵附近的土地。
这些土地并不像扬州等地一样被地主大户占据,而是形成了独特的模式。
金陵特有的土匪割据形式。
曾经冯泰在金陵起事,其手下兵马据吴元统计,约有三十万之众,大部分是由城内的穷苦百姓和城外被抓进来做工的苦力组成。
事后冯泰在进攻滁州时败亡,战死了几万兵马,又被俘虏了十几万。
剩余的兵马全都逃入深山,开始占山为王,割地为匪。
其中小的数千,大的上万,剩余的几百几十的不计其数。
缮国公当时派淳于简驻扎在此地,负责收拢降兵,剪除匪患。
当时的匪患因此还略有收敛。
但没过多久,缮国公在和方永的正面决战中战败,退至高邮,不得不急召淳于简回援。
这回没了压制,这些匪徒彻底开始肆意妄为。
由于其大多是金陵附近的人士,如今个个回归故土,这个抢占良田,那个割据称王,于是便形成了如今金陵地区的形势。
这种复杂的形势让方永头皮发麻,想要剿灭这些匪患,就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他还需要尽快攻打滁州,根本无暇在金陵多留。
而如果放任不管,这些土匪互相征伐打杀,最终遭殃的只是百姓,只怕来年的春耕都要遭受影响。
届时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方永也是贫苦出身,如何忍心坐视?
只可惜当初将吴元借给了马老黑,致使如今犯难。
这时,翟逊主动求见。
说是要献宝。
“将军莫虑,且看此图!”
第95章 ,翟逊献计
翟逊献上一份地图,地图只是普通的金陵地图,只不过不普通的是,在这份地图上详细标注了金陵地区所在的各个势力的情况。
比如最大的两个势力有赤山匪和横山匪,分别占据金陵外的赤山和横山区域,拥兵过万,山下县镇无不臣服。
翟逊用朱砂进行标注,写道:
“赤山匪汤燕,性情暴戾,手下匪徒皆以狠为名,割据县镇之地,劫掠周边为生。动辄灭门,百姓畏之至甚,逃至他乡,称其为汤剃头。”
“横山匪朱三,喜怒无常,目不识丁。据横山为基,构建山门,奴役周边县镇百姓,迫其耕种以供其需,百姓称之为朱扒皮。”
此外还有一地,同样被翟逊标注,叫做句容,是位于金陵和镇江之间的一座小县城。
翟逊标注此地被一伙道士占据,率领百姓耕种织桑,抗击匪徒,算是众多匪徒中唯一的一股清流。
翟逊在上面额外标注了一句“所图甚大”的提示,令方永有些侧目。
看着这份地图,方永频频点头。
有了这份地图,平息金陵地区的匪患将要轻松许多。
只不过虽然会轻松一些,但根本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那就是金陵地区的匪患太强了,仅仅是赤山匪和横山匪就分别拥兵万余人,占据山脉天险,实难攻取。
上面还写着二者最近结为了联盟,互为犄角,更是难上加难。
再加上下面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匪徒,或占山为王,或盘踞水泽,纠缠在一起,一时半会根本无法剿灭。
看来只能以后再慢慢解决了……
方永叹了一口气,放下了地图。
翟逊见方永叹气,道:
“将军想是为金陵附近匪患所扰,我正是因此来献此图。”
方永点点头,道:
“伯言所献之图,功劳不小,吾当为伯言记下这一功!”
翟逊摇摇头,道:
“将军误会了,逊献此图,非为邀功,而为献计!”
方永闻言眼神一亮,只觉这一幕好生熟悉。
“伯言请讲!”
方永请教道。
翟逊遂上前,将地图展开,手指放在赤山的位置上。
这一刻,翟逊的腰板不由得挺直了许多,更具风采。
“将军请看,金陵匪患虽多,却大多不成气候,皆以赤、横二匪为首。赤山匪汤燕劫掠为生,豪无根基,辖内百姓皆逃,如今已是入不敷出,难以维持;横山匪朱三虽是竭泽而渔,却强于汤燕,尚有不少积蓄。”
“此二匪乃金陵群匪之首,二者以二干溧河为界,划分地盘,互不侵扰。然数日前,汤燕忽以风水之说为辞,越河劫掠。究其内情,实乃赤山匪财用匮乏,入不敷出,难以维系,故借此由头,欲与横山匪启衅开战。”
方永点了点头,原来这二匪并不是完全团结在一起的,而是已经有了裂痕。
“那此二人为何又结盟了呢?”
方永疑惑的问道。
翟逊继续道:
“此事过后,汤燕和朱三本已势同水火,将要开战,只因将军攻占扬州,沿江而至,二匪闻将军威名,心中胆寒,故而结为盟友,意在共抗将军。”
“此犹如二豺狼合势以抗猛虎。将军至,则二狼合;将军去,则二狼分;皆因将军之故也。”
方永恍然,原来是这样,是自己的到来让这两个家伙感受到了威胁,这才联合起来抱团取暖。
翟逊这时道:
“此二人乃金陵之患,亦为将军之患也。逊不才,愿施合纵离间之计,令此二贼自相残杀,只求将军派我三千兵马协助,届时定可剿灭匪患,安定金陵。”
方永闻言看向翟逊,只见这时的翟逊雄姿英发,身上洋溢着一种极致的自信。
不过就在方永的目光看过来的瞬间,翟逊的腰板立刻弯了下去。
脸上的自信也变作了谦卑。
“还请将军大人裁定。”
翟逊道。
方永一怔,心道这家伙曾经经历了什么啊?
竟如此……
摇了摇头,方永走至翟逊身前。
然后亲手伸手扶正了翟逊的腰板。
翟逊有些发怔。
方永笑道:“我认识一个人,七十六岁时投至我麾下,尚能自比姜尚百里奚,伯言今年不过三十,何必做如此之态?”
……
方永在金陵没有驻扎太久便转而向滁州进发。
他命令张远领精兵两万留在金陵驻守,翟逊也被留了下来,全权负责金陵外的匪患事宜,必要时翟逊可以征调张远的五千兵马使用。
商业方面交给了沈图,政务则交给了郭钰。
沈图不必多说,至于郭钰…乃是郭家三公子,郭白子侄。
当然,郭钰和郭白性格并不相同,至少目前不同。
郭钰一直在淮阴军中任职,负责文书工作。
他一开始是被吴元设计强拉来的,后来时间一长,也就熟悉了军中事务,干的还算不错。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