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100节
赵颢单纯得像鱼,记忆只有七秒,于是立马又笑了:“没错,今日咱家双喜临门,你封侯了,亲事也定了,老宗正保的媒,分量也算足够。”
“明日老宗正亲自去一趟玉清宫,请青阳真人掐算一下你和狄家姑娘的生辰,再定个黄道吉日,你便等着成亲吧。”
赵孝骞心头一喜,脑海里不由浮出狄莹那绝色倾城的模样儿。
清纯校花女神般的人物,若换了前世的自己,怕是连微信人家都不愿加,这一世居然就要成为自己的老婆了?
说好的腐朽堕落的封建主义毒害古代劳动人民呢?
赵孝骞有一种如在梦中的感觉,不知为何,他总是将自己代入前世那个浑浑噩噩平庸失败的自己。
尽管有些冒昧,但他还是忍不住在脑海里浮现一个画面,一只基因突变的癞蛤蟆,俩腿使劲一蹬,竟然飞到了半空中,一口叼住了一只过路的白天鹅……
然后,赵孝骞脑海里又浮现出姜妙仙那张妖娆妩媚的脸庞,顿时暗暗自省。
罪过罪过,实在不好意思,更正一下,叼住了两只……
何德何能啊……
“为父跟你说话呢,你在想啥?”赵颢不满地瞪着他。
赵孝骞回神,正色道:“父王说了什么?抱歉,孩儿走神了,刚才在思索大宋未来该走什么方向……”
赵颢:“…………”
好好好,翅膀硬了!
赵颢瞪了他一眼,道:“为父刚刚在说,你的亲事即近,最近老实点,醉花阴那种地方少去,莫让狄家人听了什么风言风语,坏了名声!”
赵孝骞赫然一惊,转移了话题道:“父王,上一季雪盐的分润下来了吗?”
赵颢不知他为何突然问这个,但还是道:“快了,约莫就这两天,老宗正的子侄打理这桩买卖,听说上一季干得不错,买卖都快做到洛阳了,分润下来每家得利不少,官家大约都有钱扩充延福宫了。”
赵孝骞一笑,理直气壮地朝赵颢伸手。
赵颢一愣:“干啥?”
“给钱!”
“你要作甚?”
“孩儿在醉花阴有个相好,答应了给她赎身,快给钱!”
第135章 啃老初衷
伸手要钱,就是这么豪横。
穿越过来的初衷便是做个啃老的纨绔,赵孝骞本事再大也不忘初衷。
赵颢一双小绿豆眼盯着儿子伸来的手,半晌没回过神来。
“你在青楼有个相好,却要我掏钱赎身?”赵颢试图理清这里面的逻辑关系。
“别想了,老子天生欠儿子的,就这么简单的道理。”赵孝骞制止了他自燃CPU的危险行为。
赵颢恍然大明白,这么一解释,好像说得通了,心底里那一丝不情不愿好像也不明显了。
然后,赵颢又想起另外一件事,立马怒发冲冠。
“刚跟你说成亲在即,少与青楼女子来往,你不但不听,反而要老夫掏钱帮你给青楼女子赎身?”赵颢怒不可遏。
赵孝骞耐心地解释道:“青楼女子如果赎了身,就不是青楼女子,而是孩儿的侍妾,孩儿与侍妾来往总不会被狄家说闲话吧?”
赵颢又是一愣。
哎,好像真有几分道理,儿子说的话为什么总是觉得有道理,好神奇!
大户人家不在乎婚前纳妾,更不担心侍妾会抢了正室的位置,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从古至今很多大户人家的子弟,在男性功能健全后,都会买几房侍妾养在家里,这不算什么毛病,反而会赢得风雅的名声。
而嫁给大户子弟的女方,大多也是门当户对,并不在意男方家里侍妾的存在。
侍妾的地位只比丫鬟略高那么一点,对正室的地位毫无威胁,哪怕正室大妇早逝,侍妾也不可能被扶正,这是上层阶级的尊卑规矩和双方家族联姻的利益决定的。
赵颢没计较儿子纳侍妾的事,他计较的是钱。
“……要多少钱才能给你那位相好赎身?”赵颢一脸肉疼地问道。
“两万贯!”赵孝骞眼睛都不眨。
赵颢沉默了,良久,缓缓道:“儿啊,你给为父头上插个草标,拉去汴京集市上跪着,看看有人愿不愿拿两万贯买我……”
平静地说完后,赵颢暴跳起来,激动得口沫横溅:“什么女子值两万贯?她是庙里镶了金身的女菩萨么?谁人定的价,你去把青楼一把火烧了,青楼掌柜哄抬滥价,该死一万遍!”
赵孝骞眨眼:“父王喜怒,莫激动,您这体质激动了容易犯病……”
“老夫气死算了!”
“青楼掌柜不该死,相反,孩儿觉得他很善良……”
“何出此言?”
“经孩儿与掌柜友好协商,尔雅舌战,掌柜决定半价赎身,只需一万贯就能将我的相好带走,父王惊不惊喜?”
赵颢两眼一亮,随即陷入无限的自我厌恶中。
刚刚居然真的有那么一刹那的惊喜,太不争气了。
我惊喜个啥?儿子给相好赎身,我除了掏钱,还有我啥事儿?
“父王稍后再惊喜,先掏钱吧,孩儿急得很。”赵孝骞催促道。
赵颢无力地叹了口气,突然无比怀念当初那个内向懦弱,门都不出的好大儿了,看看如今的儿子,性格开朗之后越来越混账,无限朝纨绔衙内的方向发展……
“两日后,雪盐的分润约莫便下来了,咱家大概能分几万贯,到时你径支了钱去赎你那相好吧。”
“多谢父王成全。”赵孝骞喜滋滋地道。
见儿子正要离开,赵颢叫住了他。
“你总要告诉我,你那相好是谁吧?醉花阴为父也熟,究竟是哪位娘子让你如此惦记?”赵颢问道。
赵孝骞笑了:“那姑娘名叫姜妙仙,是醉花阴的花魁娘子。”
赵颢赫然睁大了眼,满脸震惊。
赵孝骞孝出了天际,不慌不忙地补刀:“对了,就是父王曾经怒砸千贯,人家连见都不愿见你的那位花魁娘子。”
…………
过两日就能将姜妙仙赎身,赵孝骞终于了了一桩心事,心情也好了许多。
令他心情更好的消息也接踵而至。
魏节和张小乙联袂登门,向赵孝骞禀报了几件关于辽国使团的事。
西郊秋猎之后,辽国使团果然不安分。
回到汴京城后,萧光敬仍未急着谈判,而是继续拖延下去。
与此同时,辽国使团近百人倾巢而出,四处拜访大宋官员。
接连几日,他们拜访了兵部尚书,火器监正,甚至还包括枢密院使曾布,礼部侍郎钱仲深等朝中大员。
拜访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打探燧发枪的信息,并试探大宋的态度,辽国愿向大宋购买燧发枪千支,如若大宋愿意,辽国可免大宋三年岁币。
三年岁币,折合大约一百五十万贯,辽国开价委实很大方了。
可惜燧发枪已被赵煦定为最高机密,满朝上下,唯有火器监正和赵孝骞才知真正的制造方法和火药的正确配比。
火器监正不知是什么人,赵孝骞没见过,可以肯定必然是赵煦深为信任的人。
其他的几位大员就算肯点头,也根本接触不到燧发枪的机密,更别提做主将它卖出去了。
辽国使团近百人,在汴京城上蹿下跳忙活了几天,结果一无所得。
皇城司这几日也忙坏了,辽国使团百人活动,皇城司的探子也不得不跟着监视,使团里每个人的动向都在皇城司的视线之内。
而作为辽国正使的萧光敬呢,他这几日倒是没有任何动静。
毕竟干的是见不得人的事,正使的身份太不方便了,一不小心露了馅儿,还会连累辽国的形象,所以脏活累活通常是留给下面的人干的。
不过萧光敬也没闲着。
张小乙禀报,萧光敬这几日意气消沉了许多,汴京的纨绔们仍每日热情地邀请萧光敬出门游玩,青楼赌坊都去了。
但萧光敬却并不开心,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就连赌坊里赌钱都显得心不在焉。
也不知是不是国运影响了个人的运气,萧光敬这几日的运气简直喝凉水都塞牙,赌坊故意放水都放不过去,萧光敬不大不小竟输了一些。
这个结果不仅赌坊头疼,张小乙也头疼,生怕影响了赵孝骞的计划,今日登门张小乙的心情都是无比忐忑。
赵孝骞倒没责怪他,萧光敬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
状态不对就对了,大宋造出了厉害的火器,宋辽之间保持了近百年的攻守之势即将改变,以后辽国怕是不敢轻易对大宋启战了,萧光敬的心情能好才怪。
魏节和张小乙禀报之后,赵孝骞缓缓点头。
“火候差不多了,该给辽使上强度了,真以为大宋的钱那么容易赢的?”赵孝骞喃喃道。
“杀猪盘”不是慈善,而是陷阱。
这个陷阱已埋下多日,扔出去的鱼饵也不少了,如今该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小乙,转告蔡攸,可以收网了,明日让蔡攸出面,汴京纨绔们陪同,先邀晚宴,再乘兴去赌坊,大家好好陪辽使开心一下。”
第136章 杀猪收网
萧光敬这几日过得不甚如意。
被大宋的新武器打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辽国上京接连给他传了一道命令,令他压力大增。
就像赵构给岳飞传十二道金牌一样,辽帝耶律洪基给萧光敬十万火急传了三次同样的命令,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弄到大宋的新武器。
哪怕只有一支都行。
西郊秋猎后,萧光敬派快马将大宋新式武器的消息传到上京。
辽国君臣半信半疑,萧光敬传回来的消息,辽国朝堂大多都不信,甚至因此在朝堂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但是仅仅过了一天,耶律洪基信了。
为什么呢?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