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140节
卖榛子糕的贩子目瞪口呆,一脸痴傻地看着他。
从来,绝对,没有见过如此离谱的事件。
迎亲半途,新郎居然逼停了队伍,翻身下马跑到路边买糕点。
你们权贵人家成亲如此草率随意的吗?这该死的松弛感,平民百姓果然一辈子都学不会……
“愣啥,快给我榛子糕,我赶时间!”赵孝骞瞪眼。
贩子表情木然,手上动作仿佛未经过大脑,痴傻地将三块榛子糕打包递给他。
“多少钱?赊账行不行?”赵孝骞毫无半点尴尬地问道。
贩子表情呆滞地道:“行,啊不……,不用给钱了,小人白送的,就当贺世子大婚之喜了。”
赵孝骞喜笑颜开,拍了拍贩子的肩:“好人一生平安,你一定会发财的,多谢了。”
接过微烫的榛子糕,赵孝骞仍然不顾身后迎亲队伍震惊到麻木的眼神,大大咬了一口榛子糕。
真香!
人在饿极的时候,吃下的第一口食物,那味道保证一辈子都忘不掉。
此刻便是如此。
迎亲队伍仍停在路中间,就连吹打乐班都停下了,数百号人就这样傻呆呆地看着世子穿着一身新郎吉服,站在路边大吃特吃。
良久,一名原本走在队伍最后的礼部官员匆匆赶来,一脸苍白地朝赵孝骞飞奔,像奔赴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只是官员脸上气急败坏的表情,彻底出卖了他的心情。
“郡侯,你竟然……这,成何体统!”礼部官员气得跺脚,打又不敢打,骂又不敢骂。
就特么离谱!
这要是换了别人,礼部官员早就隔老远助跑,然后一记飞腿凌空踹过去了。
大婚当日,众目睽睽,新郎居然在路边吃榛子糕……
礼部官员主持过朝廷重大典礼,也兼职当过婚礼司仪,但他从来没见过如此离谱的新郎。
“郡侯,迎亲的时辰都是提前掐算好的,一刻一瞬都不可耽误,否则必会误了吉时,郡侯却停下队伍,站在路边吃……唉!礼崩乐坏啊!”礼部官员痛心疾首跺脚。
赵孝骞也有点不好意思,但刚才真的实在太饿了,真忍不住。
“抱歉啊,刚才处理了一下私事,咱们继续迎亲,哎,放轻松点,笑一个,今日我已深刻吸取了教训,下次成亲我保证不添乱了。”
礼部官员继续忍住飞腿踹郡侯的冲动,咬牙扭过头,朝前方的队伍暴喝道:“快,不绕路了,抄近路马上赶到狄府,吉时马上要过了!”
于是刚才还隆重庄穆的迎亲队伍,风格骤然一变,众人簇拥着赵孝骞,脚下生风朝狄府飞奔而去。
原本喜气洋洋的气氛,刹时间变得杀气腾腾,那架势根本不像迎亲,反倒像一群下山的盗匪飞赴狄府,兵贵神速,誓灭满门。
第189章 迎亲回府
随着赵孝骞的临时加戏,大婚的节奏有点乱了。
不仅时间乱了,礼仪流程方面也乱了。
谁见过新郎骑在马上,一脸春风得意地大口啃榛子糕?
赵孝骞也许是古往今来第一个,无所谓,他并不在乎别人的目光。
震惊也好,嘲笑也好,那是别人的事,他不可能为了活成别人嘴中的样子而委屈自己。
榛子糕分量不小,赵孝骞吃了两个后就有点吃不下了,打了个冗长的饱嗝儿,将剩下的一个用油纸包了,塞进怀里。
吉时将至,狄府门外,狄家亲眷站在门口焦急地踮脚张望。
大婚之礼,误了吉时可是大事故,此时迎亲的队伍还没出现,狄家的亲眷们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
片刻后,远处传来一阵敲敲打打的锣鼓笙箫声,狄家人终于露出了喜色,有人赶紧转身跑回门内报信。
然而,刚露出喜色的狄家表情突然呆怔,虽然还没见到迎亲的队伍,但听着这敲敲打打的鼓乐笙箫,节奏似乎有点不对。
原本喜气洋洋的鼓吹乐班,此刻不知为何,曲调节奏竟快了许多,与其说是喜乐,还不如说是进行曲,让人听得嗨了起来,忍不住想随着节奏摇摆身体。
然后,终于看到了迎亲队伍。
这支队伍也令狄家人勃然变色,队伍倒是颇为浩荡,数百人前后随行,聘礼仪仗也都不缺,但这支队伍却在朝狄家飞奔……
是的,飞奔,不像娶亲,反倒是像来抢亲的,队伍里的每个人以急行军的速度奔跑,整支队伍已变得松松垮垮,偏偏鼓乐班子还在卖力地奏响快节奏的喜乐,更像是对迎亲队伍的一种鼓励。
门口的狄家人不由目瞪口呆,这特么是什么搞法?你们的人生按下了一点五倍的快进键吗?
队伍中间,一身大红吉服的赵孝骞骑在马上,他倒是不辛苦,一边策马嘴里一边嚼着什么东西,神态看起来颇为悠闲。
狄家亲眷面面相觑之后,……当然是选择原谅啦,不然怎样?都这节骨眼了你敢悔婚吗?
不过这楚王府做事,为何透着一股不着调儿的味道?
片刻后,迎亲队伍来到狄家门前,众人弯腰喘着粗气,好像刚跑完一场马拉松,不仅衣裳都汗湿了,人也快跑断气了。
充为大婚礼赞官的礼部官员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仰头看了看天色,一脸欣慰地道:“总算,总算……没误了吉时,本官不用以死谢罪了!”
眼眶酸酸的,不知为何想哭,但绝不是被楚王世子大婚而感动的。
官员暗暗发誓,今生今世再也不给任何大婚充当礼赞官了,太特么刺激了,身体受不了。
做完今天这一单就收手。
见迎亲队伍一个个喘着粗气,没个人样儿,狄家亲眷的目光愈发古怪,一位年长的女宾迟疑地道:“你们……要不要休息一阵再迎亲?”
礼部官员跳了起来,厉声道:“不行!不可再误吉时了,现在就迎亲,快!”
一把拽住赵孝骞,往狄府门内一推,礼部官员喝道:“郡侯莫再任性了,今日若有纰漏,下官百死难赎其罪,快,进门以礼参拜女方父母长辈。”
赵孝骞踉跄进门,门内站着一群女性傧相,人人手执一根以绸布包裹的木棍,嘻嘻哈哈象征性地在赵孝骞身上碰了几下,然后傧相们纷纷掩嘴跑远。
这也是大婚仪式之一,大概意思就是娘家人给新姑爷的一种警告,告诉他我们娘家有人,成亲后你莫欺负她。
然后便是整理衣冠,赵孝骞进狄府中堂。
堂内人声鼎沸,狄家远近的亲眷全都到齐,狄谘与夫人端坐中间,赵孝骞进门双膝跪拜,狄谘沉着地捋须,提点几句夫妻恩爱,相敬如宾之类的嘱咐,然后便挥手让赵孝骞去狄莹的闺房迎亲。
闺房是最难过的一关,一群莺莺燕燕堵在闺房门外,倒也不是讨要红包,而是要赵孝骞作催妆诗。
这也是仪式之一,名满汴京的赵半阙岂会惧这个?两首催妆诗不假思索地念诵出来,引得女宾们一阵掌声。
实话实说,催妆诗不是赵孝骞作的,大婚前一天,赵孝骞找到王府长史李忠意,让他帮忙代笔作了两首,自己连夜背会了。
今日的场合本就不是卖弄文采的时候,赶紧把老婆背上接回家才是正事,文采什么的,有啥好显摆的?
欢笑喧闹声中,赵孝骞终于进了狄莹的闺房。
闺房内,狄莹一身红装,盖头覆面,丫鬟鸢儿乖巧地站在旁边,见到赵孝骞后,鸢儿脸蛋儿一红,眼中却柔情满溢。
上次一夜欢愉后,鸢儿第二天便回了狄府,毕竟小姐还未出嫁,作为贴身丫鬟,尝尝味道就足矣,总不能赖在楚王府不走了吧。
一群女宾跟在后面,闺房内顿时一片拥挤,按规矩,此刻赵孝骞应背起狄莹往外走,这也是迎亲仪式的重要部分。
赵孝骞刚弯下腰打算背上狄莹,突然不知想起什么,猛地出手掀开盖头的一角,在众人惊惶失措的尖叫声中,赵孝骞满意地点点头。
没错,狄家很讲究,没偷偷把我的老婆换人。
那种洞房掀开盖头后,赫然发现被老丈人摆了一道,将天香国色的夫人换成了满脸美人痣的肉坦克,最后有情人难成眷属,各种你爱他他爱我我爱她之类的狗血剧情……
这些剧情的根源问题在哪里?
就在于新郎太要面子,正式拜堂前没好意思掀开盖头先验货。
但凡稍微掀开盖头一角看一眼,这些狗血剧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货不对版,老子拒绝拜堂,婚事黄了。
赵孝骞觉得自己没错,拜堂前验明正身不是很合理吗?
但他的举动却引得闺房内的女宾们一阵惊呼,皆掩嘴震惊地看着他。
鸢儿大惊失色道:“郡侯,盖头要洞房时才能掀的,你……”
“什么话这是!我自己的婆娘,先看看咋了?”赵孝骞理直气壮地道。
盖头下的狄莹浑身轻颤,也不知是气的还是笑的,伸出小手悄悄地在他腰间狠狠一掐。
这力道,这酸爽……
赵孝骞愈发确定了,没错,是她。
弯腰背上狄莹,赵孝骞在一众女宾的簇拥下出了闺房。
回到狄家中堂,狄莹蒙着盖头,啜泣着双膝跪拜,感谢父母多年养育之恩。
赵孝骞也跟着跪拜,最后在狄谘夫妇含泪的目送下,赵孝骞背上狄莹出了狄府,将她送上花轿,迎亲队伍立马奏起鼓乐,浩浩荡荡朝楚王府进发。
狄莹坐在晃悠的花轿内,满心羞怯又忐忑。
未来,应是美满幸福的吧?他应会疼我爱我的吧?
身心所托,愿彼此不负。
一块用油纸包裹的物事穿过轿帘,落在她手里。
赵孝骞熟悉的声音从花轿外传来。
“今日够忙的,一定没功夫进食,你趁着这会儿吃几口垫一垫,不然你会饿到半夜,大相国寺外的榛子糕,味道不错。”
“为了这榛子糕,差点误了迎亲的吉时,你是没见礼部那官员的脸色,都恨不得拿刀宰了我……”赵孝骞骑在马上絮絮叨叨。
狄莹双手捧着榛子糕,盖头下的她,嘴角禁不住地微微上扬,神色已不再忐忑。
是的,未来一定是美满幸福的。
第190章 宾客如云
甜言蜜语,山盟海誓什么的,赵孝骞说不出口。
来自千年后的他,在那个年代,男男女女把爱挂在嘴边,随口便说,说的人多了,能做到的却太少,于是“爱”这个字似乎已失去了它本该有的圣洁。
千年后的爱,连系着太多无关紧要的东西,存款,资产,彩礼,房车……
看看,所谓的爱情,是不是已经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身体与物质的交换?
单纯的男女互相吸引爱慕,结婚生子,白头偕老,多么简单的一件事,一旦牵扯了物质,味道完全变质了。
男人持金择色,女人待价而沽,男有财女有貌,认识当天就能结婚领证,婚礼上深情款款互相对视,面不改色地说出“我爱你”。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