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世子稳重点

世子稳重点 第154节

  当赵孝骞当众宣布种建中为战时主帅的时候,种建中眼神震撼,深深注视了他很久。

  大宋向来是文官领军,战时不管指挥得多拉胯,文官都将兵权死死地攥在手心里,哪怕兵败,哪怕战局已不可挽回了,兵权也绝不易手。

  这已是大宋铁打的规矩,武将只有接受命令的份儿,想统领整支军队,想自由指挥,可以,先去考个进士回来再说。

  种建中没想到赵孝骞与别文官截然不同,临战之前,竟然二话不说就把兵权给了他。

  突然觉得,能在赵孝骞麾下领兵,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就冲这份知遇之恩,就冲这毫无保留的信任,这一战若打输了,种建中会毫不犹豫地抹脖子谢罪。

  又是整日的奔行,越过宋夏边境后,兵马找到一片峡谷休整,种建中召集麾下部将,进行最后一次战前部署。

  全军装备火枪,新的武器,自然有新的战法。

  种建中部署战术之时,赵孝骞笑吟吟地坐在一旁,半个字都没说。

  直到种建中部署完毕,扭头请赵孝骞训话时,他才摆了摆手,道:“该说的,该布置的,种将军已布置过了,他的军令便是我的军令,违令者必斩。”

  众将起身,轰然诺应。

  “那么,我再补充两句,有个事情很重要,你们听清楚了。”

  众将神情凝重地盯着他。

  赵孝骞咳了两声,道:“这件事就是……嗯,保护好我,切莫让我受到丝毫的伤害,你们进入西夏境内,想干什么我不拦着,可伤天和,但不可伤我。”

  “我若受了伤,官家饶不过你们,立再大的功劳都白费,请务必把我捧在你们的手心,像捧着你们的祖宗牌位一样呵护,疼爱,怜惜……”

  众将黑着脸,但还是抱拳轰应。

  赵孝骞满意了。

  个人的安全问题是他最关心的,毕竟打了败仗还有机会找回场子,但若自己玩完了,那就真的玩完了,一点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种建中苦笑道:“燧发枪是郡侯所创,我龙卫营装备此神器马上要首战了,郡侯有何嘱咐吗?”

  赵孝骞打了个呵欠,懒洋洋地道:“玩枪,你们比我内行,有什么好嘱咐的?平日里如何演武,如何列阵,按照排兵操典来便是。”

  说着赵孝骞又笑了:“告诉将士们,打赢了此战,咱们冲进和南军司,里面有油水,可尽取之。嗯,也算给将士们一点动力吧。”

  动力果然够强劲,将士们如何反应还不知道,但帐内的将领们已两眼放光,一个个摩拳擦掌。

  …………

  雪停了,虽然仍旧寒冷刺骨,但阳光仍倔强地刺破了云层,照耀在大地上。

  或许老天爷都看不下中原王朝日渐衰弱的国运,于是慷慨地释放出好天气。

  距离和南军司尚有二十里,赵孝骞所部便被布置在军司周边的西夏斥候发现。

  五千火枪兵根本也不掩藏行迹,大摇大摆地直奔和南军司而来。

  本来可以偷袭的,但这是龙卫营的首战,目标不仅是胜利,赵孝骞也有检验龙卫营的意思,正面战场上,火枪究竟能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用人命填进去才知道。

  所以龙卫营的首战,赵孝骞选择了正面对阵。

  果然,距离军司重镇还有五里时,大约三千余西夏军已在一片空旷的平原上列阵。

  见远处的宋军骑队密密麻麻越来越近,西夏军不由紧张起来,凄凉呜咽的号角吹响,鼓声也急促地敲击起来。

  随着龙卫营越来越近,平原上的气氛渐渐凝滞,空气中透着剑拔弩张的味道。

  距离西夏军三里时,龙卫营停下,在种建中的号令声中,龙卫营下马,有条不紊地取下燧发枪,然后列三段阵,不慌不忙地填药,装弹,平端。

  远处对阵的西夏军一脸奇怪地看着对面的宋军,见他们的手里端着一杆古怪的东西,说兵器又不像兵器,没有刃口,没有尖头,前细后粗,简直比烧火棍还难看。

  西夏军将领策马在自家阵来来回游走,见宋军的兵器如此古怪,看起来毫无杀伤力。

  为了鼓舞士气也好,为了嘲讽敌军也好,西夏将领哈哈大笑,扬起马鞭指着对面的宋军,不知说了几句什么话,三千西夏将士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里充满了轻蔑和不屑。

  没办法,在这之前,宋军的战力是有目共睹的,百年以来,除了逃跑失地就是议和赔钱,难怪敌人如此轻蔑,以宋军的战力,确实不足以令敌人重视。

  所以明明西夏军才三千人马,人数上处于劣势,两军正面对垒时,他们仍笑得如此大声,如此肆无忌惮。

  宋军敢于越过边境,进入西夏境内,打算趁西夏后方空虚,打和南军司一个出其不意。这个战术思路倒颇令西夏将领惊讶,但,还是那句话,西夏后方再空虚,以宋军的战力,仍不够看。

  拳头不硬,人家怕你干啥?

  狂妄的笑声传到宋军阵地上,种建中和将士们暗暗咬牙,眼中冒出了怒火,人人握紧了手中的燧发枪。

  赵孝骞远远地蹲在将士们的后面,为了防止两军交战时被流矢所伤,陈守和一众禁军护卫还在他面前支起了几面盾牌,安保防护可以说非常到位了。

  听到对面狂妄的大笑,赵孝骞不喜不怒,反而暗戳戳地给种建中拱火。

  “老种啊,他们好像在嘲笑你耶……”

  种建中咬牙,锵的一声拔出腰刀。

  “全军列阵推进!”

  “今日誓雪我大宋百年之耻!”

第210章 首战雪耻(下)

  大宋从立国起,便与“耻辱”二字脱不了关系。

  国家积弱,忍气吞声,每年都要送上岁币,纵是与邻国签下了互不侵犯的盟约,仍时常被强大的邻国以武力威胁,勒索。

  好不容易奋起抗击,一次两次兵败,久而久之,大宋习惯了战败,君臣和军队那点可怜的羞耻心也渐渐麻木,直至消失。

  然而,这世上永远不缺热血未凉的英雄好汉,无论战败多少次,他们永远不甘心,永远不低头。

  种建中就是如此。

  两眼死死盯着远处仍在狂妄大笑的西夏军,种建中缓缓举起了手中的令旗,然后,狠狠朝前一挥。

  “推进!”

  端着燧发枪的五千将士徐徐前行,一步步走向敌军的阵前。

  赵孝骞看着将士们坚定决然的背影,仿佛从百年失败的硝烟中,不屈不挠地走向胜利与成功。

  恍惚之间,他好像看到了前世的一位故人。

  那个被打倒了无数次,仍然倔强地站起来,忍着满身伤痕的痛楚,咬着牙跟敌人拼死搏斗的故人。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赵孝骞突然发现,自己竟然也成为了那位故人,他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

  洗刷百年的耻辱。

  “推进!继续推进!”

  种建中激昂的喝令声,仿佛穿过了前世的迷雾,赵孝骞在恍惚间回神,他又回到了今生。

  此刻,大雪初晴,剑拔弩张。

  作为燧发枪的创造者,赵孝骞还出过一本练兵操典,龙卫营将士按照操典演练过无数次,每一次迈进,每一次列阵,每一次举枪,早已形成了肌肉记忆,融为了身体的一部分。

  他们甚至没有临阵前的紧张,只是严格地遵从将领的命令,如平常般按照操典执行每一个动作。

  步行推进,队伍徐徐前进了一里地,阵型却丝毫不乱。

  距敌还有两里时,种建中喝令停步,轰的一声响,令行禁止。

  两军相距两里,已经是非常危险的距离了。

  对面的西夏将领有些茫然,他不知宋军手里的武器究竟是什么,也不知为何宋军到了两里距离便停下。

  茫然,但心中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心头沉甸甸的,仿佛压着一块巨石。

  将领默默安慰自己,这只是临战前的紧张而已,什么不祥的预感,全都是错觉。

  将领仍在阵前轻蔑狂妄地大笑,但不知为何,他的笑容越来越勉强,最后自己都已笑不出来了,无论怎样安慰自己,萦绕心头的那股不祥的预感依然经久不散,越来越浓郁。

  于是将领的情绪莫名地烦躁起来。

  屡战屡败的宋军,拿着一根烧火棍,究竟有何可怕?

  干他!

  西夏将领冷下脸,露出残忍的狞笑,他要像以前两国交战一样,一轮骑队冲锋,便轻易撕破宋军的防线,叫你们装神弄鬼!

  “杀!”

  西夏将领拔刀挥舞,下令主动发起冲锋。

  隆隆的马蹄声在战场回荡,越来越近。

  龙卫营将士早已列阵以待,等的就是这一刻。

  “端枪,准备——!”种建中也挥舞着令旗,眼睛死死盯着西夏军的冲锋,用肉眼判断两军之间的距离,估算射程。

  八百步,六百步,四百步……

  当敌军骑队已冲进了射程之内,种建中眼中闪过一抹厉色。

  “第一排,放!”

  轰!

  一阵齐响,硝烟升起。

  西夏骑队前锋突然觉得身体某个部位一麻,然后莫名其妙便栽倒,来不及发出惨叫,便已被后面袍泽的马蹄踩踏而过,在一片杂乱的马蹄践踏下,最后了无声息。

  “第二排,放!”

  “第三排,放!”

  “抓紧填药装弹,贻误者斩!”

  “接上,继续放!”

  一次次令旗狠狠挥下,每一次都意味着一千余发铁丸被击发,对面冲锋的西夏骑队便有数百人倒下。

  当西夏骑队冲到距离宋军一百步左右时,他们惊恐地发现,活着仍在冲锋的人,竟然只剩下三百余人了。

  其余的已倒在冲锋的路上,有的胸口莫名穿了一个血洞,有的则被袍泽的马蹄踩得不成人样。

  而仍在冲锋的三百余人,很多也挂了彩,他们只觉得身体的某个地方特别痛,只是他们挂彩的地方不是要害,所以没有倒下。

  惊恐的情绪瞬间席卷了整支军队。

  直到此刻,他们仍不知道宋军手里那支古怪的武器究竟是什么东西,但他们已经用亲身经历知道,这支古怪的武器很要命。

  仅仅数百步的冲锋距离,三千西夏军只剩下三百余,而且还是一支残兵伤兵。

首节 上一节 154/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