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178节
“全军戒备!告诉前面的种建中,分出兵马把这两座山围住,一只鸟都不准飞出去!”
一道道命令下达,麾下的将士们老老实实遵令。
赵孝骞咬着牙盯着峡谷内,山腰的石头仍在滚滚而下,峡谷内传来将士们一阵阵惨嚎声。
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这是提前布下的圈套!有人要谋害他,或者谋害这三万将士。
想到刚才陈守的提议,让人扛着帅旗通过峡谷,于是这一批将士立马便遭到了伏击。
赵孝骞心中有了答案。
不是针对这三万兵马,这场伏击是针对他本人!
赵孝骞双目赤红,咬牙切齿。
如果没有陈守的提议,如果他跟着帅旗最后一批入峡谷,那么此刻他的下场实在不敢想象。
山上流星雨一般的石块滚落,赵孝骞若在峡谷内,很难说自己能不能活下来,敌人下手委实精准且歹毒。
也不知第六批进入峡谷的三千将士,此刻是怎样的伤亡状况。
片刻之后,山上的石头终于停了,麾下将士纷纷飞奔入峡谷内抢救袍泽伤员。
而此刻,两侧的山上也传来了枪声,显然将士们发现了敌人。
赵孝骞再次下令:“告诉将士们,最好留活口!这事儿没完,一定要揪出幕后指使的元凶!”
山上的枪声越来越密集,赵孝骞的脸色也越来越阴沉。
所以,敌人究竟是何方人物?是不甘丧权辱国的西夏军残兵,还是朝堂上新旧两党的其中之一?
来到这个世界,赵孝骞结交了不少朋友,当然也无可避免地有了仇敌,而且仇敌的范围太广泛,他竟一时无法锁定怀疑对象。
许久之后,山上的枪声终于变得稀疏。
又等了小半个时辰,种建中擦着冷汗,气急败坏地从峡谷的另一端赶来,正准备问赵孝骞是否无恙,却见一队龙卫营将士押解着五名穿着粗布短衫的山间猎户模样的人走过来。
赵孝骞眼睛盯着这五人,仔细端详他们的容貌,发现没一个认识的。
龙卫营一名指挥抱拳道:“禀郡公,袍泽们在山上发现一伙不明的敌人,对方欲逃窜,被我们截住了,并与他们发生交战,战后清点,活着的敌人就剩这五人了。”
赵孝骞嗯了一声,却不急着审问这五名敌人,而是望向种建中。
“峡谷内伤亡如何?”
种建中和周围的将士们心中一暖。
遇到变故,郡公首先关心的是袍泽们的伤亡,跟着这样的主帅,死也值得。
种建中脸色灰败,沉声道:“第六批三千兵马,被乱石砸中当场身死者约两百余人,伤者约一千余,其中重伤者六十余,他们正被随军大夫救治,也不知能活几个……”
赵孝骞叹道:“是我连累了将士们……”
种建中不解地看着他。
赵孝骞指了指峡谷内,道:“这场伏击是针对我个人的,我的帅旗跟随这批将士入谷,对方认准了帅旗才发动了突袭,他们要的是我的命。”
第241章 抽丝剥茧
人生在世,难免得罪人。
但用这种方式置赵孝骞于死地的仇人,委实不多见。
赵孝骞实在想不到,究竟多大仇多大怨,让仇人不惜把朝廷军队拖上当垫背,也要弄死他。
理论上,他那个尤喜勾搭有夫之妇的活爹,才有可能把人得罪得如此彻底,可他赵孝骞没干过这事儿啊,凭啥?
不得不说,这场伏击很完美,敌人将每个细节都算计到了。
必经的峡谷,山腰上早已准备好的乱石,帅旗通过的时机……
每一步都算得非常精准,若非陈守建议让帅旗出去试探一番,恐怕此时三万将士要准备给赵孝骞收尸了。
他甚至连将士们的心理都算到了。
大军过了河中府,离汴京很近了,将士们思乡之心难抑,就算赵孝骞看出峡谷凶险,也不方便违了众意下令绕道别处,除了经过这条峡谷,赵孝骞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此刻赵孝骞还能全须全尾站在这儿,除了运气,没别的解释。
赵家老祖宗估摸在九泉之下把能用上的人脉鬼脉都用尽了。
于是黑白无常的索命绳,擦着赵孝骞的头皮套空,狠狠放了一把水。
山上的激烈交战后,将士们留下了五名活口,这五名活口很珍贵。
赵孝骞盯着被五花大绑的五人,目光阴沉地在他们身上来回打量。
这五人虽活着,但多少都带了伤,其中两人腹部中了弹,血流不止,身躯已摇摇欲坠。
走到近前,赵孝骞蹲了下来,盯着其中一人,缓缓道:“成王败寇,事既已败,就该认栽,把你们知道的都交代清楚,咱们彼此都痛快点,行不行?”
五人没吱声,却面无表情地直视他,眼神充满了无惧和决然。
赵孝骞笑了:“非要走流程?现在充英雄好汉,等到酷刑加身再招认,就变得很可笑了。”
“听说过皇城司冰井务吗?里面有个内侍都知,名叫刘单,那人折磨犯人是把好手,有时候我见了他心里都犯怵,你们确定要称量一下那个变态的斤两?”
五人听到“冰井务”三字,眼神中迅速闪过一抹惧意,随即很快恢复如常。
然而这一抹惧意却仍被赵孝骞捕捉到了。
欣慰地点头,赵孝骞颔首笑道:“看来你们听说过冰井务,应该不是寻常的山野村夫,或者说,你们听说过刘单?那范围就更小了,所以,你们来自汴京?是某个权贵人物的手下?”
五人眼中终于露出惊骇之色。
他们没想到仅凭一个眼神,赵孝骞竟然很快将范围缩小到汴京之内,果然,能成为大人物的人都有几分本事的。
赵孝骞对他们的反应很满意,继续道:“那么,我们接着玩猜猜看的游戏,指使你们的人地位应该不低,峡谷两侧设伏,提前准备这么多的乱石,你们的人数大约百余……”
“有能力弄出这个阵仗的人不多,汴京四品以下官员可以排除,他们没那本事,所以,他一定是朝中有分量的重臣。”
赵孝骞一瞬不瞬盯着他们的眼睛,缓缓念出一个个名字:“章惇?邢恕?曾布?被贬谪的范纯仁?吕大防?……”
一连串的名字念出来,每念一个名字,赵孝骞都死死地盯着他们的眼睛,不错过任何一丝异样。
然而,终究失望了。
除了最初猜出汴京范围时,五人露出惊骇之色,接下来不知是他们心里有了防备,还是这一串的名字根本没猜对,五人的眼神再无任何波澜,宛如一滩没有生机的死水。
赵孝骞苦笑:“看来刑讯审问这种事儿,也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办,我不行……”
随即笑容顿敛,赵孝骞冷冷道:“押下去,重兵守卫这五人,回到汴京后交给刘单处置,我要他们把祖宗十八代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五人被押到大军后方,期间挨了不少愤怒将士的黑手,赵孝骞装作没看见。
然后赵孝骞望向陈守,道:“扛帅旗那几位兄弟的伤亡……”
陈守垂头黯然不语。
赵孝骞明白,沉痛地叹了口气,道:“厚葬他们,优恤他们的亲眷子女,楚王府给他们的父母养老送终。”
陈守眼眶泛红,哽咽领命。
种建中这时匆匆走来,手里拿着几支箭矢。
“郡公,有些不寻常,将士们与他们交手时,对方动用了弓箭,放倒了咱们几名将士,而这箭矢的制式与普通的弓箭不一样。”
赵孝骞接过一看,却一脸茫然。
说到底,他本是汴京一个高级纨绔,哪里懂什么箭矢的制式。
种建中在旁边解释道:“普通的制式箭矢比这个短五寸,而且没这么粗,尾端的翎羽也没这么宽厚,总之,这种箭矢比普通的制式箭矢大了两号,是特制的箭。”
赵孝骞仍旧茫然道:“所以?”
种建中神色有些紧张,压低了声音道:“这种大号的箭矢,一直在军中装备,与之搭配的弓箭是我大宋特有之物,名叫……‘神臂弓’!”
赵孝骞大吃一惊:“神臂弓?”
“在郡公造出燧发枪以前,神臂弓一直是我大宋的国之利器,它被军器监严格管控,纵然是汴京最精锐的上四军里,也只分配了数百架,而且每日皆有官吏专门清点,绝不允许此物外流出去。”
种建中看着赵孝骞手里的箭矢,神情凝重道:“今日对方的还击,用的是这种箭矢,虽然现场没见到神臂弓,但末将能肯定,此箭矢必是神臂弓所射。”
赵孝骞沉着脸道:“军中严格管控的神臂弓,为何会出现在这里?难道是军中的……”
话说到这里,赵孝骞忽然住了嘴,然后望向种建中微微摇头。
种建中会意,也不再发一语。
赵孝骞很想学某些男主角一样,嘴角勾起邪魅且自信的一笑,说一句“越来越有意思了”。
可赵孝骞很清楚,这件事特么的一点意思都没有,他的人头已经被隐藏在暗处的人挂上号了,这次不行还有下次。
由来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以后如何过自己的安稳日子?
此时的他突然想起很久以前,在汴京的暗巷里遭遇的那场伏击,对方也是用弓箭远程刺杀,一击不中,飞身远遁,绝不恋战。
今日又是弓箭,而且还是军中管控的神臂弓。
所以,这两件事有没有关联?它们是否是同一拨人,或者说是同一个幕后之人所指使?
这么急着要他的命,究竟为了什么?多大仇多大怨,竟动用神臂弓来杀他,这跟死刑犯用炮决有啥区别,太看得起他了。
若说是因为朝中的新旧党之争,赵孝骞其实基本没怎么参与过,他和活爹赵颢只是鬼鬼祟祟躲在后面喊了几句口号而已。
对方就算被惹急眼了,要挨刀的也该是那个暴躁的宰相章惇才对,我特么碍着你们啥事了?
所以,嫌疑对象的范围,应该与新旧党之争关系不大,党争这方面,赵孝骞绝对排不上号,他根本就没掺和过。
现在想不通的事就不再想,回头等刘单把这五人审出来,真相自然水落石出。
赵孝骞回过神,沉声道:“战死的将士就地厚葬,伤兵救治之后,全军收拾行装继续启程,先回汴京再说。”
第242章 御驾亲迎
大胜凯旋的三万龙卫营将士,却在大宋京畿地界阴沟里翻了船。
回程的路上,将士们雀跃的心情沉寂下来,发了横财的兴奋劲儿也消退了不少。
队伍沉默地行进,受了一回教训后,大家都学聪明了。
如同在战场上一样,斥候放出三十里外查探,每隔一段时辰便来回禀报前方的情况,将士们时刻保持警戒状态,终于不那么粗心大意了。
离开河中府地界,南渡黄河,沿着黄河岸边东行,走了五天后,斥候来报,前方二十里已见汴京城轮廓。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