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2节
至于赵孝骞,他是楚王府毫无争议的世子。
因为楚王赵颢只剩了他这一个儿子。
原本赵孝骞上面有两位兄长,下面有个弟弟的,赵孝骞只能排老三。
不幸的是,另外这三兄弟全都早夭,王府内只剩了赵孝骞这一根独苗,货真价实的“千顷地一根苗”。
物以稀为贵,儿子也是。
楚王赵颢对这位唯一的儿子简直溺爱到骨子里,恨不得把全天下的大粪都浇灌到这根独苗上。
可惜的是,赵孝骞这根独苗性格有些特别,自幼便沉默寡言,不喜见生人,常年幽闭在自己的王府小院里,极少与陌生人打交道。
用现代的话来说,赵孝骞根本就是个资深宅男,房子着火都懒得出门逃命的那种。
因为赵孝骞的古怪性格,他爹赵颢可是操碎了心。
为了让唯一的儿子多出门,多交朋友,赵颢甚至不得不拿出父亲的权威,逼赵孝骞参与一些社交活动。
两日前,同样是在赵颢的逼迫下,赵孝骞不得不出门,参加了一场由汴京宗亲纨绔子弟们组织的蹴鞠赛。
汴京东郊马场,被逼上场的赵孝骞刚迈出步,就被一颗蹴鞠狠狠砸中额头。
年轻人的睡眠质量自然是极好的,赵孝骞二话不说倒头就睡。
家将下人们惊惶将赵孝骞抬回王府,赵颢又急又气,慌忙请了太医诊治,一夜过去,赵孝骞悠悠醒转。
醒来便见一位紫袍老道和几名年轻道士在作法,而那碗递到他嘴边的黑乎乎的水也不是什么毒药,而是道士作法后烧成灰的符水。
赵颢生怕唯一的儿子死了,在他昏迷不醒的那一夜,既安排了科学,也安排了玄学,总有一款适合他。
于是才有了今日赵孝骞醒来后大闹王府的一幕。
最不幸的是那位紫袍老道,被赵孝骞一把抓差点变了坤道。
没人知道,醒来后的赵孝骞其实已换了灵魂,彻底成了另一个人。
跨越了千年,仍然被国足狠狠伤害,上辈子破口大骂那么多次国足,果然没有一次是冤枉的。
暖春三月,万物复苏。
赵孝骞漫无目的走在王府内。
接受了穿越的事实,既来之,则安之,不然能怎样呢?下雨天找个雷劈,试试能不能重回二十一世纪?
赵孝骞没那么大的魄力,他怕疼,也怕死,更不认为老天爷会那么仁慈,睁只眼闭只眼任他死了一次又一次。
额头的伤隐隐作痛,触手一摸,头上有一个大包未消,那颗蹴鞠真是又准又狠。
王府其实不算大,准确的说,北宋汴京城内的皇宫都不大。
楚王府只是一座五进院的豪宅,分为前庭二庭中庭后院等等,王府内唯一有些气派的,只有位于前庭的银安殿,那是规制允许的亲王府建筑,相当于皇宫里的金銮殿。
赵孝骞独自走在后院,府内的气氛有些压抑,压抑来源于四周处处挂满的白绫孝带,屋顶,廊柱,就连树上都挂满了。
去年九月,太皇太后高氏薨逝,这位传奇的女人辅佐过丈夫英宗,辅佐过儿子神宗。
十年前,神宗驾崩,她的孙儿赵煦才十岁便不得不仓促登基。
主少国疑,内忧外患,高氏在群臣督请下,于是临朝听政,朝堂内外事悉决于高氏。
而这位传奇的太皇太后,正是楚王赵颢的母亲,赵孝骞的奶奶。
母逝已半年余,按制子孙必须守孝,所以王府内至今到处挂满了白绫孝带。
赵孝骞心情很平静,对于这个年代里的亲人,说实话,他并没有半点喜悲。
刚刚穿越才两个多时辰,若说能为了未曾见面的奶奶哭一嗓子,怕不是有什么大病。
转过后院的一道长廊,赵孝骞赫然发现府内竟然有一个不大的小池塘,穿过水榭,池塘正中央有一座凉亭。
赵孝骞刚在凉亭中坐定,打算欣赏一下王府的春色,却见一颗圆滚滚的肉球快步直奔凉亭而来。
那颗肉球,不偏不倚正是他爹,楚王赵颢。
赵孝骞一惊,急忙起身站定。
赵颢是个胖子,圆滚滚油腻腻的大胖子。
这个胖子大约三百来斤,身高却不到一米六的样子,远远望去,真就像一颗肉球在地面上滚动。
刚刚在银安殿,赵孝骞将这颗肉球踹飞,看着很严重的样子,可是现在却见赵颢能跑能跳,似乎那一脚完全没对他造成任何伤害。
赵孝骞不由钦佩不已。
肉坦血厚扛揍,果真不欺。
赵颢显然是奔着儿子来的,从池塘边朝凉亭奔跑,身上的肥肉跑起来泛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而他的脸上却洋溢着开怀的笑容,肥肉将眼睛挤成两条细缝,看起来非常憨厚讨喜。
赵孝骞远远观察赵颢的表情,从他的笑容来看,似乎对儿子踹飞他的事并无芥蒂,丝毫没有责怪问罪的意思,于是赵孝骞悄悄松了口气。
这大约便是千顷地一棵苗才能享有的宠溺吧。
“骞儿,父王来啦!”快到凉亭时,赵颢扬声爽朗大笑。
赵孝骞也不得不挤出笑容回应,为了迎合社交礼仪,他甚至也朝赵颢挥手。
然而,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赵颢身后传来。
一名青衣家仆跑到池塘边,躬身急促地道:“禀殿下,宗正寺来人了,寺卿请殿下速去一趟宗正寺。”
赵颢原本快跑到凉亭了,闻言脚步不停,竟原地硬生生地转了个身,朝池塘外继续奔跑,一边跑一边背着身挥手。
“骞儿,父王走啦!”
然后一口气跑远。
赵孝骞目瞪口呆站在凉亭内。
刚才发生了什么?那颗肉球究竟是真实存在过,还是只是自己的幻觉?
由于还在忙着与网站签约的事,所以这两天更新有点少,等网站安排推荐后会狠狠提速,那速度简直令人心惊肉跳。
第3章 子夜变故
谁能想到,一个三百斤的胖子居然跑得如此身轻如燕。
风一样的男子。
赵颢眨眼就没了影儿,赵孝骞仍站在凉亭里发呆。
今日的春风有些喧嚣……
踹飞亲爹那一次不算的话,这应该是赵孝骞记忆里的父子第一次见面。
见面太匆匆,那奋不顾身奔赴亲情的样子,搞得赵孝骞还有些感动,谁知眨眼间亲情就改变了方向,一溜烟没影了。
赵孝骞短暂的呆怔过后,也顺势离开了凉亭。
不指望什么父爱,毕竟在他的心里,其实跟这个世界不熟。
王府规模虽不算大,但他必须每个角落都走遍,不出意外的话,这里将是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家了。
家里的花花草草当然都要认识一遍。
一个时辰后,王府终于被他逛遍,不仅认识了府里的花花草草,也把府里重要一点的人都记住了。
所谓重要的人,是指有点身份的,比如王府长史,翊善,记室参军,各院管家等等。
当然,还有一些相对重要的人,这些人是亲爹赵颢的侍妾。
楚王侍妾大大小小一共十余人,分别住在不同的院子里,这些侍妾年龄最大的约莫三十出头,年纪最小的……比赵孝骞还小,刚满十六岁。
一座王府,为何能有这么多侍妾?楚王妃难道不管吗?
真管不了。
因为楚王根本没有正妃。
楚王妃,也就是赵颢的正室夫人,赵孝骞的亲娘姓冯,是真宗年间的宰相冯拯的曾孙女,也算出身名门。
然而嫁给楚王后,夫妻之间感情一直不和,更要命的是,冯氏跟赵颢的亲娘,也就是太皇太后的婆媳关系也非常不睦。
手握大权的婆婆,跟忍气吞声的儿媳,二人若是关系不好,儿媳的下场不言而喻。
于是在夫妻最小的儿子夭折后,冯氏心灰意冷,彻底厌倦了这个家庭,与楚王赵颢和离了。
没错,这个年代的夫妻是能离婚的,日子过不下去,大家好聚好散,一封和离书送进官府,官老爷盖上印,夫妻的离婚就具有了法律效力。
冯氏离开楚王府后终于解脱了,但她的人生并没有自由。
和离之后,冯氏被送进了瑶华宫出家为道。
皇室是需要维护体面的,宗亲的妻子就算和离了,也不会容许她再嫁二夫,瑶华宫坤道便是皇室为她准备好的结局。
而和离之后的赵颢恢复了单身,瞬间原地起飞喽。
楚王府接二连三纳进了十几房侍妾,个个年轻貌美,妖媚动人。
赵孝骞知道了这些秘闻后,暗暗叹了口气。
自己的前身是个资深宅男,把自己关在院里不愿见人,性格内向孤僻,现在他终于知道原因了。
如此破碎的家庭,对当年还是孩子的赵孝骞来说,心灵上想必是受到很大伤害的。
而那个渣男亲爹,却玩得飞起。
果真应验了上辈子的那句话,爸爸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王府逛累了,赵孝骞回到自己的小院。
小院里配了两名丫鬟,一个杂役,当然,不仅仅是这些。
作为楚王唯一的儿子,整个王府爹是老大,儿子是老二,赵孝骞在府里的其他待遇其实与赵颢不相上下。
晚膳由丫鬟送来,菜肴还算精致,简单的两荤一素,味道……只能说勉强入口。
经历过前世八大菜系洗礼的他,自然不大可能对一千年前的菜肴产生什么喜爱。
当然,重要的是,现在的赵孝骞跟这个世界不熟。
不熟,就不好意思下手。等熟了以后,便该抄着棍子满院追杀王府厨子。
王府厨子的末日就快到来了,等着!
用过晚膳后,赵孝骞在院子的书房里找了几本书,这年头的书已有了印刷版,但阅读方式有些吃力,都是竖版文字,读起来很不习惯。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