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世子稳重点

世子稳重点 第20节

  很简单,上一道奏疏,表明自己决定摒弃旧党,拥护新党,俗称“见风转舵”。

  从古至今,这类人在朝堂上是最多的,几乎占了大多数。

  个人的前程,往往是大于遥不可及的理想的。

  所谓的立场,不过是一种政见,世上哪有一成不变的政见?随时可以改变的。

  …………

  赵孝骞已在玉清宫住了三天。

  这三天大鱼大肉,他发现自己居然真的发育了,至少身子比以往结实了许多,不再是那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如今的身高体重,看起来才正常。

  而在这三天里,青阳老道也终于发现,原来是自己天真了。

  这位世子实在太难侍候,吃住行不仅要最贵最奢华的,而且对道观百般刁难。

  住和行还算好,但在食物方面,挑剔的程度令人发指。

  太咸不行,太淡不行,油重了不行,油少了也不行。

  有一次道观伙房在菜里放了一些芫荽,不知怎么刺激到世子了,世子勃然大怒,拎刀追着伙房厨子砍,从南天门砍到蓬莱东路。

  随着世子的到来,整座玉清宫的道士都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尤其是世子居住的小院,简直万径人踪灭,连道观看门的狗都不敢打从门前路过。

  赵孝骞不知道道观的人如此害怕他,反正他自己住这几日挺舒服的,环境幽雅,鸟语花香,特别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

  ……放香菜的厨子除外,这种厨子人人得而诛之。

  阳光明媚的一天,赵孝骞坐在院子里,一名王府下人蹲在他面前,低声禀报着汴京城的各种消息。

  最近汴京城太热闹,作为楚王世子,不可能真的与世隔绝,每天都有王府的下人来报告汴京每日的风吹草动。

  曾布章惇的调任入京,楚王府挨骂的状态总算缓解了一些,但骂声还是有。

  一切都在赵孝骞的意料之中,逼着赵颢上疏的那一刻,赵孝骞便知道了今日的结果。

  但今日还有一个消息却引起了赵孝骞的兴趣。

  这几日堵在楚王府门前骂街的人不少,大多是情知自己即将被清出朝堂的旧党老臣。

  有趣的是,其中居然有不少勋贵和宗亲。

  是的,废旧法,复新法,不是简单的换一种朝廷法度,而是要大规模地触动许多人的利益。

  那些堵门骂街的,就是被触动了利益的人。

  这些被触动利益的群体里,当然也包括勋贵和宗亲。

  别人愿意堵王府的门骂街随他去,赵颢和赵孝骞都不在乎,反正不会少块肉。

  但令赵孝骞感兴趣的是,堵门骂街的人里面,有不少和他年龄相仿的勋贵宗亲子弟。

  平辈之间互骂也就罢了,这些小辈子弟居然也敢堵在王府门前,痛骂当今皇叔。

  这是不拿皇叔当干部呀。

  “陈守,备车,回王府一趟。”赵孝骞扬声吩咐。

  我的活爹,我来守护。

第26章 世子有请

  赵孝骞骤然来到这个世界,连皇帝都见过了,可笑的是,他对这个世界仍然不熟。

  但他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的是非善恶,如同大宋的新旧法之争一样,让人很难分辨清楚。

  于是,赵孝骞只能选择帮亲不帮理。

  马车出了玉清宫,朝汴京城行去。

  赵孝骞坐在马车内阖目养神,良久,掀开车帘,望向护侍一侧的陈守。

  “陈守,你是守卫王府的禁军指挥,父王和我的命令你听不听?”

  陈守迟疑道:“末将奉殿前司之命守卫楚王府,任何人敢犯王冲驾,末将和麾下兄弟都会保护王府。”

  “有人在我家门前骂父王,他们来意不善,陈指挥如何处之?”

  陈守犹豫了,这种事很少,至少在他当值的几年里,从未发生过,所以他也搞不清楚究竟该不该处置。

  原则上,陈守是不能听从楚王命令的,他们属于殿前司直属,只负责保护楚王府家宅,楚王本人都调不动一兵一卒。

  赵孝骞笑了,这位禁军指挥是个耿直,但又有点小心机的人,人在汴京当官,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没有一点小心机还真混不下去。

  “陈守,我不为难你,今日你和禁军兄弟便听我号令,出了任何事,由我一力……嗯,由我父王一力担之,你若不放心,父王可作保,如何?”

  陈守仍犹豫,然而想到自己在楚王府当值两三年了,这几年楚王待他不差,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年可能也要在楚王府继续当差下去。

  若是这次不帮忙,恐怕他与楚王父子的关系会搞得有点僵,未来当差也做得不顺心。

  于是陈守权衡之后,终于一咬牙:“好,今日末将和麾下弟兄全听世子的,当然,前提是莫闹出人命,不然真就闹大了。”

  赵孝骞笑道:“放心,我胆子小得很,杀人这种事,我连听到这个字眼儿都瑟瑟发抖。”

  陈守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嗯,你胆子小,我信了。

  胆子小的人跑到玉清宫耍无赖,蹭吃蹭喝好几天,玉清宫的道士们敢怒不敢言,不得不好吃好喝供着。

  陈守突然很怀念以往那个懦弱孤僻的世子,至少不惹事,尤其是,不拉着他们禁军一起惹事。

  …………

  从玉清宫回到汴京楚王府大约一个多时辰。

  马车还没在王府门前停稳,赵孝骞便见门口黑压压一片人。

  他们大多花甲古稀之年,但精神不错,一个个兴致高昂地盘坐在地上,中气十足地指着楚王府的牌匾破口大骂。

  人群中也有一部分年轻人,一个个穿着华贵绸衫,头带纱冠,站在远处聚作一堆,指着楚王府嘻嘻哈哈调笑,偶有狂妄之辈朝着王府大门吐口水,一脸不屑鄙夷。

  而楚王府,此时大门紧闭,门口值守的禁军都消失了。

  赵孝骞坐在马车里,将外面的场景看在眼中,沉住气没动弹,掀开车帘一角,叫来陈守。

  “叫两个兄弟,乔装混进人群里打听打听,一是他们的身份,二是他们堵门骂街的目的,快去。”

  陈守领命,二话不说转身而去。

  现在的陈守已经认命了,底线再次刷新,只要这位世子不当街杀人,其他的事能配合就尽量配合。

  没过多久,陈守匆匆回报。

  “世子,查清楚了,堵门的大多是勋贵,其中包括崇国公,广陵郡公,弘农侯,乐安侯等等,宗亲有南康郡王,广平郡王等等。”

  “他们堵门是为了痛骂楚王殿下……形如奸佞,妄议新法,官家推行新法在即,听说朝廷要颁下许多新的国策,约莫这些国策对他们不利,家里会损失不少。”

  赵孝骞嗯了一声,他还是那个态度,无论新法旧法,他一概漠视。

  至于赵颢被人堵门骂街,没什么大不了,以赵颢的脸皮甚至都不必等唾面自干,自己伸舌头舔一舔就干了。

  “那几个站在远处的年轻人呢?”赵孝骞又问道。

  陈守道:“他们也是京中宗亲勋贵子弟,有的是被长辈指使,跟门口的勋贵一样来骂殿下的,也有的是来看热闹的,毕竟京中膏粱,呼朋唤友就来了一群。”

  赵孝骞咂了咂嘴,突然道:“你说,如果禁军将士列阵,然后一轮乱箭朝那群狗贼射去,那画面,我都不敢想象有多爽……”

  陈守大惊失色:“世子,使不得!”

  赵孝骞遗憾地道:“我也就想想,放心,不会那么干的,至少我此刻精神状态稳的一批。”

  “陈守,你率禁军兄弟们冲过去,门口那群老家伙你们别管,让他们骂个尽兴,远处那几个年轻的全给我拿下,找个僻静的地方,我想和他们从盘古开天地聊起……”

  陈守权衡了一下后果,如果只是拿下几个膏粱纨绔的话,应该齁得住,于是抱拳领命,带着十几名禁军便冲了出去。

  王府外的一条窄巷里,突然杀出一支人马,杀气腾腾直奔门口的人群而来。

  聚集骂街的勋贵宗亲们惊呆了,他们大多是倚老卖老,官家面前都敢摆一摆辈分,谁能想到楚王这货却敢翻脸。

  七老八十的人了,谁经得住禁军一个冲锋?这把年纪了,跟府里侍妾行云雨,他们都是被骑的那个。

  眼见禁军冲过来,一名年迈的宗亲站起身,指着禁军怒喝:“贼子尔敢!”

  然而陈守和禁军们却一声不吭,径自从人群中穿行而过,对勋贵宗亲们秋毫无犯,反倒是冲着远处看热闹的年轻人去了。

  王府大门远处,一群跟着来凑热闹的年轻纨绔们,本来笑嘻嘻地看着这场闹剧,王府禁军如果冲着勋贵宗亲们动手,乐子可就大了,绝对是引爆汴京朝堂的大新闻。

  可是谁都没想到,禁军径自越过勋贵宗亲,直奔他们而来。

  纨绔们也惊呆了。

  这是什么情况?

  数十名禁军如受惊的野牛,狠狠朝他们冲撞而来,他们身后甚至扬起一阵烟尘。

  一名年轻纨绔壮着胆子双臂张开:“且慢!尔等可知……”

  话没说完,禁军已至,砰的一声响,纨绔被撞飞。

  另一名头铁且不信邪的纨绔站出来怒喝:“大胆!我乃江夏侯之子……”

  仍然是话没说完,陈守手中刀鞘横扫,磕中他的膝盖,纨绔瞬间跪了。

  其余的纨绔见势不妙,顿知这群禁军不仅不讲道理,而且根本不听别人讲道理,谁开口谁倒霉。

  于是纨绔们非常熟悉而整齐地双手抱头,老实蹲下。

  惹到我,算你捏到软柿子了!

  陈守缓缓上前两步,客气且冷淡地道:“楚王世子请诸位贵人移驾一叙,诸位,请!”

第27章 新账旧账

  几乎片刻之间,禁军来了又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云彩,但带走了一群纨绔。

  而王府门口聚集的勋贵宗亲老货们却懵逼了。

  王府禁军在他们面前玩了一出闪现,带走的是纨绔,却完全将他们无视了。

首节 上一节 20/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