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255节
昨夜的刺杀虽然动静闹得很大,但对于凶手的来历,整个汴京城除了当事人外都一无所知。
这种事赵颢赵孝骞父子肯定不会往外说,赵佶更不会说,他很清楚自己干过什么,就算他确定赵孝骞是凶手,打死他也不会往外说一个字。
毕竟有些事情深挖下去的话,赵孝骞有没有事不知道,他赵佶一定有事,而且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所以赵孝骞被郡王府的宦官领进门时,一路遇到的王府禁军官员和下人都恭敬地朝他行礼,没人知道昨晚差点要了赵佶性命的凶手,正是这位笑意吟吟的楚王世子。
遂宁郡王府的规模与楚王府相当,占地不算太大,毕竟开封府内的皇宫都略显寒酸,臣子的府邸更不敢逾制凌驾于天子之上。
宦官在前面领路,一边走一边恭敬地告诉赵孝骞,赵佶昨夜受了重伤,此时正在王府后院休养。
听宦官的语气,伤势似乎真的很严重,几名太医和从民间请来的几位名医从昨夜起便一刻不停地守在赵佶身边,充当人体生命探测仪,生怕稍不注意赵佶便挂了。
赵孝骞立马露出关切之色,顺嘴在宦官面前表达了对凶手的极度谴责。
进了后院,刚踏进院子,一股浓郁的药味扑面而来,院子里摆着几只小炭炉,几名丫鬟神情紧张地盯着炭炉上冒气的药罐,东侧厢房不时有人进出,四周的空气分外压抑。
宦官领着赵孝骞进了厢房,第一眼便看到躺在床榻上有气无力的赵佶。
赵佶脸色苍白得像刚死的尸体,若不是胸口还有起伏,赵孝骞差点都以为自己是来奔丧的。
床榻边几名太医端坐,其中一人的手搭在赵佶的手腕上阖目把脉。
似乎心有灵犀,一直闭着眼的赵佶突然把眼睛睁开,艰难地扭头,立马便看到站在门口一脸笑意的赵孝骞。
赵佶不敢置信地使劲眨了眨眼,接着脸色愈发难看,眼神中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杀意,以及强抑到极致的愤怒。
“你……你……!”赵佶艰难地抬手指着他。
赵孝骞却急步上前,先把充当人体生命探测仪的太医扒拉开,然后双手将赵佶的手捧住,一脸关切地道:“佶弟,佶弟!你还好么?为兄来探望你了!”
赵佶眼中冒火,死死地盯着他的脸,牙齿咬得格格响。
赵孝骞却加重了语气,愤恨地道:“不知哪一路天杀的凶手,竟将我佶弟害成这样!”
“佶弟放心,官家已下旨皇城司侦办此案,为兄定为佶弟报仇,把凶手揪出来碎尸万段,让佶弟含笑九……嗯,拍手称快!”
赵佶愤怒得都快麻木了,甚至有点想笑。
官家让皇城司侦办此案,跟贼喊捉贼有啥区别?太特么讽刺了。
赵佶深呼吸,努力平复下愤怒的情绪。
被赵孝骞一通刺激后,赵佶居然冷静下来了,又是当初那个聪明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扭头看着屋子里站着的太医和下人,赵佶挥了挥手,令所有人都退出厢房。
厢房的门关上,屋子里只剩赵孝骞和赵佶二人。
赵孝骞此时也终于出戏了,懒得装了,一脸关切的笑容瞬间化为嘲讽的冷笑。
赵佶也笑,笑容比大润发杀鱼的刀还冷。
屋子里的空气骤然冰冷刺骨。
“赵孝骞,为何不继续装下去?刚才不是挺情真意切的吗?我都差点感动了。”赵佶微笑道。
赵孝骞拖过一把椅子坐在床榻边,淡淡地道:“外人面前当然要装一下,现在外人都走了,没必要再装,你我不妨保持好情绪,将来在官家面前再继续表演兄友弟恭。”
“你今日为何要来探望我?”
“别误会,今日不是探望,我是来欣赏自己的杰作。”赵孝骞盯着他,笑得很恶劣。
赵佶闻言心头一堵,有一种怒到极致却无路宣泄的窒息感。
良久,赵佶突然又笑了,并且很大方地摊开双手,露出自己浑身缠满布带的狼狈样子,笑道:“对你的杰作满意吗?”
赵孝骞却遗憾地摇头:“不太满意,好像还差了点什么……”
第348章 仇人相见
单独相对的厢房里,二人说话的语气都很平静,甚至带着几分戏谑和玩笑的味道。
然而话里的内容,却是杀意森森。
他们,都想要对方死。
赵孝骞对自己的杰作不满意,赵佶很清楚他为何不满意。
最不满意的,大约是赵佶此时还能呼吸。
呼吸也是罪。
当互相敌对的两个人都撕开了伪装后,就连杀意也都不想掩饰了。
奇怪的是,两个人此刻居然还都带着微笑,笑得都很灿烂,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重聚。
上下打量着赵佶的伤势,赵孝骞的眼神里透着探究的味道。
赵佶的伤看起来很重,胸前到后背都缠满了布条,布条上隐隐渗出了斑斑血迹,大腿上也缠着布条,覆盖的范围却不大,似乎是箭伤。
不得不说,除了没能让赵佶断气外,赵佶这一身重伤还是令赵孝骞颇为愉悦的。
至于赵佶没断气的问题,没关系,从今日起,赵孝骞就当他是天选之子,有主角光环加持,千刀万剐都死不了的那种。
把他当成一生之敌来对付,只要对敌人足够重视,相信敌人终究有被自己弄死的那一天。
“不得不夸你一句,命是真的大。”赵孝骞情不自禁地朝他竖起大拇指。
赵佶笑道:“很失望吗?没关系,来日方长。”
赵孝骞哈哈一笑:“没错,来日方长,以后总有机会的。”
赵佶的笑容渐渐僵凝。
彼此都是笑着说出的这句话,而这句话出口后,就代表着彼此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良久,赵佶突然问道:“你难道不问问,当初我为何要几次三番刺杀你?”
赵孝骞淡然道:“有什么好问的,我的存在,我出的风头,挡到你的路了,所以你想除掉我。”
赵佶露出无辜的表情:“我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宗亲,你出再大的风头,怎能挡到我的路?”
赵孝骞眨眼:“你现在是宗亲,将来可不一定。赵佶,这条路你应该已铺垫很久了吧?你的野心太大,你不甘心一辈子只是个宗亲。”
赵佶心头渐沉,脸上却强自笑道:“出身已是宗亲,我能怎么办?”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悠悠地道:“大约,你是想效仿太祖和太宗的佳话吧?咱们大宋,可是有着兄终弟及的优良传统的。”
此言一出,赵佶的脸色愈发苍白,毫无血色,眼神也变得惊恐起来,不敢置信地看着赵孝骞。
赵孝骞龇牙一笑,道:“被我说中了?赵佶,你想当皇帝?”
赵佶的声音克制不住地颤抖:“你……怎可胡说!刘贤妃已有身孕,官家已有后,大宋的皇帝怎么也不可能轮得到我!”
赵孝骞讥讽地一笑:“官家有后,对你来说算问题吗?你麾下那股见不得人的势力,难道是助人为乐的慈善组织?宫里想必你也埋下不少眼线了吧?让官家的儿子神不知鬼不觉地早薨,对你来说很难吗?”
赵佶终于忍不住浑身剧烈颤抖起来,看着赵孝骞的眼神如同见了鬼一般,充满了恐惧。
赵孝骞叹道:“我唯一感到好奇的是,你才十六岁,是什么样的环境让你锻炼出如此城府和手段,说句实话,我真的很佩服你。”
“若是让你按部就班这么走下去,未来某一天,说不准你真能当上皇帝……”
眼睛盯着面色苍白的赵佶,赵孝骞缓缓道:“但是,赵佶,你不该来招惹我的。”
“我对皇位并没有野心,我想做的事情,无非是改变这段历史,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我做的事情都是对大宋有利的,将来你就算当上了大宋的皇帝,也能分到红利。”
“可你,为何非要置我于死地?因为我也是宗亲?因为我锋芒毕露,太受官家宠信,威胁到你的地位了?赵佶,你有野心,但你的格局太小,注定成不了事。”
“真正雄才伟略的皇帝,最喜欢的应该是我这样的臣子,有本事有能力却没有野心,相比之下,官家就比你的格局大多了,他很清楚我的性格,所以他信任我,放心给我权力。”
“他知道我能辅佐他实现理想,而且我的存在对社稷有利无弊,赵佶,你差远了,你背后的高人谋士难道只教给你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本事,却没教你帝王用人之术?”
赵孝骞一番话令赵佶浑身发抖,不知是恐惧还是气愤。
都是实话,实话却最诛心。
赵佶突然发现,这个世上最了解自己的不是亲人和朋友,而是不共戴天的敌人。
更令赵佶难受的是,他发现赵孝骞这番话居然该死的很有道理,此刻他的心中已隐隐生出悔意。
当初好像确实不该对赵孝骞动手的,他虽然锋芒毕露,但他确实看不出野心。
将来赵佶如果真当上了皇帝,只要拉拢他,令他归心,赵孝骞将是皇帝手中一柄锋利的剑,而不是如今日这般,成为最难对付的敌人。
城府再深,手段再毒,赵佶终究只有十六岁,他还不够成熟。
如果今年的他是二十六岁,一定不会做出如此糊涂的选择。
赵佶沉默许久,终于还是笑了:“可是现在怎么办呢?你,我已经得罪死了,将来你必不可能为我所用,你我经历了这些后,我也不敢与你化敌为友……”
赵孝骞叹了口气,道:“是啊,你我之间,注定要走一个。”
“不过我还是想说,赵佶,大宋有了我,结果将会变得不一样了。”
“赵佶,有我在,你这辈子不可能当上皇帝,这句话我先放在这里,等你将来狠狠打我的脸。”
赵佶微笑道:“我试试。”
赵孝骞点头:“那就试试。”
赵佶随即突然问道:“有一个问题我很奇怪,你是如何发现我是刺杀你的幕后之人?我自问已抹除了一切痕迹,根本没有给你留下任何线索。”
赵孝骞眨眼,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灵光一闪而已,天下的聪明人可不止你一个,以后你慢慢习惯。”
说着赵孝骞起身,掸了掸衣裳下摆,道:“好了,探望的流程顺利完成,明日官家得报后,一定很欣慰你我兄弟情深。”
赵佶笑道:“听说你马上要赴任真定府了?”
赵孝骞点头:“没错,所以,汴京城里你又没对手了,是不是很寂寞?”
“子安兄,弟在此祝你真定府建功立业,威震辽国。”
赵孝骞笑了:“我也祝你早日康复,日后出门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还是那句话,咱们来日方长。”
赵佶心头一沉,这句话威胁的味道很重,显然针对他的刺杀还不算完,以后可能还会有,现在千日防贼的人换成他了。
离开厢房之前,赵孝骞脚步一顿,似乎想起了什么,将那幅廉价的字画拿出来递给他。
“礼多人不怪,送佶弟一幅字,为兄我离开汴京后不妨将它高挂卧房,睹物思人,不谢。”
赵佶盯着赵孝骞的背影离去,眼中的阴鸷之色愈浓。
吃力地抬起手,赵佶缓缓展开这幅字,上面赫然写着“天道酬勤”四个大字,字迹书法丑的一批,令赵佶这位极擅书法丹青的雅士忍不住捂住嘴,一脸恶心得快吐出来的样子。
赵佶愣了许久,怎么也想不通赵孝骞送他这四个字有何深意。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