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世子稳重点

世子稳重点 第292节

  刚才咬得很解压,此刻袅袅的心情奇佳。

  “你今日来找我,是想我了吗?”

  赵孝骞突然清醒过来,看着她严肃地道:“对了,差点忘了大事,我今日找你,是为了带你走,咱们回真定城。”

  “为何?”

  “辽国调动五万兵马,即将兵临真定府,真定府辖下的范围都很凶险,你住在此处随时会被辽军屠戮抢掠,所以你必须搬走。”

  袅袅惊愕地道:“宋辽要开战了?”

  “是的。”赵孝骞盯着她的眼睛,严肃地道:“这时候你别作了啊,这件事敢跟我唱反调,我真会狠狠收拾你,把你吊起来抽。”

  袅袅脸蛋儿一红,白了他一眼,嘟嚷道:“什么古怪的爱好……”

  “好了好了,我又没说不走,反正你说要给我一个家,以后你在哪里,我便在哪里,死也不分开。”

  “大可不必,我刚刚已决定跟你分手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你我江湖再……”

  话没说完,袅袅又扑了上来,张嘴就要咬。

  “混蛋!大混蛋!以前我为何没看出你是这么一个大混蛋呢!”

  “住嘴!我要还手了啊!”赵孝骞大怒:“回手掏!”

  …………

  真定府战云密布,一触即发。

  遥远的汴京城,却仍是歌舞升平,士大夫举杯邀月,百姓奔波于生计。

  千里之外的战争,就算臣民们知道了,也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任何影响。

  上午时分,楚王赵颢走进了延福宫,在宦官的领路下,走进了庆寿殿。

  庆寿殿是向太后的寝宫。

  从名分上来讲,向太后是赵颢的皇嫂,赵颢是太后的小叔子。

  这位小叔子最近有点奇怪,所作所为令太后颇为困扰。

  神宗先帝在世时,赵颢与后宫的关系不算太疏远,但对这位皇嫂还是敬而远之的。

  后来神宗驾崩后,太皇太后掌握朝政,这位太皇太后对赵颢特别宠爱,毕竟亲生的。

  赵煦年幼未能掌权,赵颢经常出入宫闱,主要是向太皇太后问安。

  后来太皇太后薨逝,赵颢没了娘,终于消停了,此后的一两年里很少进宫,除非是官家特意召见。

  如今却不知怎么回事,这位楚王殿下又开始频繁进宫,主要的目的就是求见向太后,然后各种送礼,各种马屁逢迎。

  最初几次,向太后和颜悦色召见了他,都是一家人,赵颢的口条也特别招人喜爱,根本不讲什么皇室礼仪,一口一声“皇嫂”,哄得向太后眉开眼笑。

  入冬以后,赵颢进宫越来越频繁,送的礼也越来越重。

  更令人困扰的是,宫里已经开始传闲话了。

  毕竟一个是寡居的皇嫂,一个是离了婚的小叔子,两人的年龄,身份,经常见面的频次……很难不惹人闲话啊。

  闲话越传越难听,就连向太后本人都忍不住心中嘀咕。

  这货该不会真的对本宫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心思吧?

  一个是太后,一个是亲王,身份越尊贵,越引人注目,若是传出什么宫闱丑闻来,赵颢是男人,脸皮够厚不要紧,她堂堂太后还要不要活了?

  于是后来,赵颢再进宫送礼求见什么的,太后为了避嫌,大多时候都是婉言拒见的。

  而赵颢这位看似憨厚的胖子,果然脸皮够厚,拒绝一次两次,他好像根本没品过味儿来,仍坚持不懈地求见,像一条死皮赖脸追求女神的舔狗,搞得太后既害怕又烦躁。

  今日赵颢又进宫了,没错,仍然是求见太后。

  眼看除夕了,如此重要的节日,楚王殿下怎能错过给皇嫂送礼的机会?

  这次向太后没拒绝他,终于在庆寿殿召见了赵颢。

  因为今日不必避嫌,恰好庆寿殿里有客人,当着客人的面就没有必要避嫌了。

  客人名叫赵佶,当今官家的弟弟,爵封遂宁郡王,爱好书法,爱好作画,爱好各种稀奇古怪的石头……

  当然,更爱太后。

  自己的亲娘早在元祐四年便已过世,如今向太后就是他的亲娘。

  说来赵颢和赵佶也是亲叔侄,所以向太后当着赵佶的面召见赵颢,她觉得并无不妥。

  都是自家人嘛。

  只是她没想到的是,这对亲叔侄早已势同水火,不共戴天。

  所以当赵颢捧着一个白玉雕成的小盒子走进庆寿殿时,赵佶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表情带着几分压抑的愤怒,以及难以言喻的恐惧。

第402章 叔侄仇怨

  赵孝骞拍拍屁股,带着陈守贾实等禁军和高手们,轻松潇洒地出京赴真定府上任了。

  他倒是轻松了,汴京的各种大小事情却只能留给赵颢解决。

  谁叫他是亲爹呢,谁叫这位亲爹不争气,这辈子只剩了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呢。

  于是在赵孝骞离京后,赵颢开始了他的一系列骚操作。

  进宫串门已成了日常,给皇嫂送礼也成了日常。

  以赵颢的脸皮,他可不管什么宫闱传的闲话,活的就是个自我。

  本王见皇嫂风韵犹存,想多与皇嫂来往来往,怎样?天下谁人不知,本王犹喜寡妇。皇嫂虽尊贵,她不也是寡妇么。

  赵颢进殿后,第一眼便见到坐在殿首的向太后。

  向太后脸上带笑,眼神却有几分无奈,笑得有些勉强,总之不太热情的样子。

  赵颢第二眼便见到坐在太后旁边的赵佶,于是小绿豆眼当即一眯,笑得有些阴恻恻的。

  先以臣礼拜见了太后,赵颢转而望向赵佶,嘿嘿阴笑:“我的好大侄儿也是在呀,咱们可是好久没见了。”

  赵佶不得不起身,挤出一丝勉强的笑意,以晚辈礼拜见赵颢,口称“楚王叔”。

  赵佶还年轻,表情管理委实有点不到位,脸上的怒意和恐惧他自认为已掩饰得很好,然而在老奸巨猾的赵颢眼里,却早已看穿。

  赵颢很清楚赵佶为何这副又怒又怕的表情,那也是他最近的杰作。

  之前三番两次刺杀赵孝骞,由于找不到真凶,赵颢一肚子火不知跟谁发。

  后来已确定了赵佶是幕后凶手,赵颢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从此以后,赵颢的目标就是干赵佶,各种手段干他,明里暗里,合法的不合法的,只要有手段就干。

  赵孝骞离京赴任后,楚王府没闲着,首先在商业上,楚王府开始与遂宁郡王府商战。

  商战的手段其实没那么高深烧脑,非常的朴实无华。

  指使人半夜朝遂宁郡王名下的商铺泼屎泼尿,白天放蛇,故意在商铺里闹事打架,放出谣言说商铺卖假货,商铺闹鬼等等……

  也就是赵佶没有在商铺里种发财树的爱好,不然必会被开水浇。

  不仅如此,楚王府还大肆挖墙角,把遂宁郡王名下产业里有本事有能力的掌柜和伙计都高薪挖走。

  顺带还收买了一批商业间谍潜伏在商铺内,郡王府在商业上有任何风吹草动,楚王府都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然后迅速做出安排部署,及时截断赵佶的财路。

  短短一两个月,遂宁郡王府在商业上损失惨重,甚至被迫卖出了汴京城内几家黄金地段的商铺。

  赵佶终究只是个小年轻,一旦被老奸巨猾的赵颢当成目标锁定,论手段,论耍阴招儿,他是玩不过赵颢的。

  当然,赵颢对赵佶的报复,远远不止在商业上。

  除了打击遂宁郡王府的商铺外,赵颢还对他名下的仓库和商队动了手。

  这一两个月来,郡王府位于城郊的仓库莫名其妙着了几次大火,扑都扑不灭的那种,同时商队奉命出京去西夏做买卖,半路上也会莫名其妙遭遇盗匪强梁,人杀了,货抢了,不留一点痕迹。

  与此同时,赵佶本人最近也不好过。

  在这一两个月里,赵佶的车驾遭遇了三次刺杀,膳食里两次被下毒,以及诸多莫名其妙发生的不知是有预谋还是巧合的倒霉事。

  这一切的背后是谁人指使,赵佶不是傻子,他当然心里有数。

  赵颢用实际行动给赵佶这位晚辈上了一课又一课,告诉他成年人的世界是多么的残酷无情,为了报仇这个目的,成年人是可以没有下限,没有底线,更没有道德和所谓的君子风度的。

  一连串的打击之下,孩子快崩溃了,赵佶最近都已不敢出门,就连每日的膳食,都必须首先让人验毒试毒,否则不敢吃。

  心中的悲愤无以言表,天打雷劈也只劈一次够了吧?三番五次地要我的命,我特么犯天条了?

  当然,作为另一位当事人,赵颢也很悲愤。

  如今的年轻人明明是个脆皮,为何如此难杀?莫非本王还是不够努力?

  此刻不共戴天的两位仇人就坐在殿内,二人面对面,赵颢甚至对他笑得十分和煦慈祥,眼神和表情都像极了一位疼爱且欣赏晚辈的样子。

  看着二人互相尬笑的模样,向太后左看看,右看看,一脸疑惑道:“你们怎么了?为何都笑得怪怪的?”

  赵颢起身,嘿嘿笑道:“太后,弟与赵佶皇侄多日未见,今日见佶儿风采依旧,弟不免心中高兴,甚为欣慰。”

  赵佶努力挤出笑脸,恭敬地道:“楚王叔也是神采奕奕,长命百岁之福相呀。”

  赵颢皮笑肉不笑地道:“嘿嘿,托福,托福。”

  向太后总觉得有点古怪,但又不明其意,只好略过这个话题,望向赵颢,神情充满无奈地道:“楚王今日进宫,又打算给本宫送什么重礼?”

  赵颢当即捧出玉盒,道:“弟前日从一位明州商人那里买来一颗斗大的东珠,据说是东海龙王王冠上的嵌物,被幸运的渔民捕捞上来……”

  “弟不才,深觉只有这颗稀世东珠才配得上皇嫂的风采,和母仪天下的气度,遂重金购得,赠予皇嫂。”

  赵佶在旁静静地听着,脸色不由愈发难看了几分。

  果然,成年人的脸皮简直就是摆设,如此厚颜无耻的马屁,竟被他面不改色地说得如此自然,自己终究还是年轻,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向太后被赵颢一通没皮没脸的夸赞,神情不由愈发无奈,可眼底里的欣喜却瞒不了人。

  “什么东海龙王的王冠,这话你也信?简直荒谬,为了这颗东珠,值当你进宫一趟么?”

  话里虽是责怪,但语气却是喜悦,赵佶的脸色不由泛起铁青,而赵颢却笑得憨厚且无害。

  “太后知道,弟这人向来老实本分,且容易轻信于人,别人说什么,弟就信什么。”

  “那商人鼓吹得神奇,弟当时心里只想将它送给太后,便无暇分辨是真是假了,话虽然不实,但这颗东珠是货真价实的,太后若不弃,还请不要辜负弟的一番心意。”

  太后愈发欣喜了,赵佶却只想翻白眼,还有点恶心想吐。

首节 上一节 292/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