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302节
还没进辕门,赵孝骞吸了吸鼻子,皱眉道:“怎么有股羊膻味儿?”
种建中笑道:“此地本是辽军大营,辽人行军作战,粮草以肉食为主,尤喜食羊肉,满营都是这个味儿。”
赵孝骞叹道:“难怪苏轼留在上京不回来,他也喜欢羊膻味儿,啧!”
抬步正要进辕门,突然发现折可适目光灼热地盯着自己。
赵孝骞一愣,被他那可疑的眼神弄得浑身发毛,情不自禁地退后一步。
“折可适,你想干啥?告诉你啊,我不好这一口儿!别以为打了个胜仗就能为所欲为,再这样看我,眼珠子给你抠下来!”赵孝骞厉声警告道。
折可适上前一步,激动地道:“郡公,末将对郡公的敬服,简直五体投地!”
“你吃错药了?为何敬服我?”
“此战全歼一万辽军,而我军分毫未伤,全因郡公造的燧发枪之威,阵势列出,敌军进不了我三百步内。”
“我大宋有此利器,可横扫天下,战无不胜,假以年月,世上只有我大宋正统王朝,再无辽国和西夏!”
“末将有幸,此次指挥突袭辽军,亲眼所见大宋火器之犀利,对造出燧发枪的郡公的钦佩之情,无以复加!末将愿从此为郡公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一番表白,赵孝骞十分感动,重重地抹了一把脸,指着折可适道:“你们听听,高情商的人说话多么好听,这特么才叫人话!都学学,以后跟我说话,力求让我心情愉悦一点,主帅的心情愉悦才能多打胜仗,让你们升官发财。”
众将哈哈大笑,簇拥着赵孝骞进了大营。
帅帐是重新搭建的,贴心的折可适甚至还在里面添了几件家具,看来赵孝骞无意间收获了一枚小迷弟。
进了帅帐,赵孝骞不客气地坐在主位上,旁边的陈守立马从随军的行李中捧来一套茶具,然后烧沸了水,给赵孝骞和众将泡茶。
行云流水的一套动作下来,众将目瞪口呆,捧着热腾腾的茶杯,有点无措地看着赵孝骞。
喝茶是雅事,赵孝骞此刻就非常优雅,兰花指拈起茶杯,朝众将礼貌地微笑。
“山猪们,请品细糠。”
众将傻愣愣地一口饮尽,咂咂嘴,表情有点复杂。
“能给换个大碗吗?”折可适小心翼翼地向陈守请求:“这杯儿太小,蘸酱都不够,啥味道都没尝出来,换个大碗才痛快。”
陈守为难地望向赵孝骞。
赵孝骞叹气,喃喃道:“果然吃不了细糠……”
种建中瞪了折可适一眼,随即道:“郡公,我军初战告捷,此时想必消息已传到耶律淳耳中了,接下来辽军的报复势必凶猛,我军如何行止,请郡公示下。”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能怎么办?当然是对着干。”赵孝骞缓缓道:“在座的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我这个富贵纨绔子弟就不必在你们面前卖弄兵法了。”
“作为主帅,我只提战术方向,四万辽军即至,我军若要争取战场主动权,不能等他们全军集结,眼睁睁看他们在我军面前列好阵势,打仗打得这么死板,那不是傻么。”
说着赵孝骞望向种建中,道:“老种,想个法子,咱们在路上给他来个伏击,先弄死他一批人马,为了这个目的,不必拘礼于形式,任何肮脏下作的手段都能用。”
种建中为难地道:“咱们三万兵马,伏击他四万?”
赵孝骞乐了,悠悠地道:“曾经有个傻子,麾下数万兵马,通过一个峡谷时,愣是让一支数百人的兵马给伏击了,你说可不可笑?”
种建中神情一滞,尴尬地陪笑。
不明就里的折可适哈哈大笑:“哪个傻子带的兵,这么没用?”
帐内一片寂静,显得折可适的笑声尤为突兀,众人皆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折可适笑了半晌,渐渐察觉不对劲,笑声不由蔫了,莫名其妙地看着众人。
“我是不是说错话了?”折可适小心翼翼地问众人。
众人不出声。
折可适叹了口气,道:“我真的说错话,没跑了……”
赵孝骞好整以暇地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幽幽地道:“这个带兵的傻子,是我。”
折可适沉默,然后大声咳嗽,咳得撕心裂肺,宛如肺痨晚期。
种建中和其余的龙卫营诸将默不出声,不幸的是,当初赵孝骞带领的那支数万人的兵马,恰好也都是龙卫营将士,峡谷那场伏击,他们都是亲身经历者,见证者。
见折可适仍在掩饰般咳个不停,赵孝骞道:“好了好了,打住。折将军原是西北军章楶麾下,对龙卫营的事知之不详,我不怪你。”
“希望你早日融入这个军纪涣散,无恶不作,偶尔也丢人现眼的伟大集体里来。”
折可适:“……末将尽量。”
回到伏击辽军的话题,种建中委实有点为难地道:“郡公,若要达到伏击的效果,咱们的三万兵马有点少,毕竟三万人不可能全部埋伏起来,那跟决战有何区别?”
“而且从析津府到真定府,一路大多是一览无遗的平原,伏击的地点实在不好选……”
“依末将之见,其实不如两军集结后正面决战,咱们的火器在平原上能完美克制辽骑,不必以伏击来消耗敌军兵马。”
赵孝骞摇头道:“四万兵马,而且曾是天下无敌的辽骑,正面决战的话,不可控的变数太大,火器固然厉害,但它不是无敌的,任何一点小意外或许都会导致我军兵败。”
“事先伏击一场,不仅消耗对方的兵马,也打击对方的士气,正面决战时我军才有更高的胜率。”
种建中点头,作为将领,赵孝骞的话他是认同的,但还是那句话,平原地带的伏击实在太难了。
如果选择夜战突袭,有了这一万辽军被全歼的反面教材,耶律淳所部扎营时必然万分小心,突袭恐不可取。
帅帐内,众将正在冥思苦想,突然听到帐外传来一阵喧闹叫骂声。
帐内所有人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一军将帅皆聚于此,商议军国大事,大营里居然有不长眼的敢喧哗叫骂,这不是找死么?
种建中是龙卫营的直属主将,此刻他的老脸犹挂不住,起身沉声喝道:“帐外何人喧哗?绑起来军法严惩!”
陈守匆匆入帐,神色复杂地抱拳禀道:“世子,有人在大营内闹事……”
赵孝骞嘴角一扯:“听君一席话,犹如一席话……全特么是废话,我们没长耳朵吗?”
重建中问道:“陈指挥,帐外何人闹事?是我龙卫营麾下将士吗?”
“不是,是……真定城边军,四万厢军的两位厢都指挥使。他们闯进了大营,叫骂着要求见世子,我等禁军拦阻,反被他们责骂。”
第415章 杀威敲打
厢军,也是大宋军队组成的部分之一。
不过厢军是地方招募的,与禁军无论是战力,训练,兵员素质还是装备等各种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在赵孝骞的眼里,厢军大约等同于地方民兵,属于不太正规的地方武装,战时让他们帮忙运输一下辎重,维持一下治安等等,应该能胜任。
但若派遣他们上战场杀敌,执行什么重要的任务,主帅可就要冒一定的风险了。
不存在歧视,而是厢军平日操练甚少,装备落后,军心士气也低,很多厢军将士都是抱着混吃等死的心态加入的,这样的军队,或许只有在战事紧急时,主帅迫不得已才会用他们。
老实说,这次调兵遣将迎战辽军,赵孝骞从头到尾就没打算用厢军。
尤其在真定府官场被清洗,诸多禁军将领被牵扯其中后,赵孝骞对本地厢军更不信任了。
听说两位厢都指挥使在大营闹事,赵孝骞都愣了。
“你们麾下的将士,最近跟本地厢军发生过冲突?”赵孝骞问帐内的将领们。
众将茫然摇头,有冲突早就出事了,不同建制的军队之间若有摩擦,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械斗,严重一点甚至会造成哗变,不可能如此风平浪静。
脑海里不由自主冒出活爹的面庞,赵孝骞不放心地又问道:“龙卫营将士道德素质方面能信得过吧?不会睡本地厢军将士的婆娘吧?”
众将愕然,表情沉默且忐忑。
赵孝骞心头一沉,特么的不会真睡了吧?
他的心里不由也忐忑起来,努力定了定神,朝种建中投去秋后算账的一瞥,然后沉声吩咐,令两位厢都指挥使进帐。
片刻后,在一片喧闹声中,两位厢都指挥使踉踉跄跄进来,进帐后也不行礼,转身朝帐外破口大骂。
赵孝骞和帐内众将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许久后,二人终于发现场合不对,回头一看,大佬们都在静静地看着他们。
二人心中一惊,急忙躬身行礼。
赵孝骞努力压下心中的不满,事情没弄清楚以前,他也担心是不是龙卫营将士对厢军干了什么亏心事。
“二位将军,嗯……”赵孝骞堆起笑容刚起了个头儿,随即一愣,凑到种建中耳边轻声问道:“这俩货叫啥名字来着?”
来真定府上任这么久,赵孝骞与二人只在入城当日见过一面,匆匆介绍后便告辞,赵孝骞一时竟真忘了他俩的名字。
悄悄话说得太大声了,两位厢都指挥使苦笑抱拳。
“末将,真定府厢军,厢都指挥使邵靖。”
“末将,真定府厢军,厢都指挥使冯晟。”
赵孝骞恍然状:“啊,久仰久仰。”
包括邵靖冯晟在内,帐内众将皆无语。
你连人家名字都忘了,“久仰”二字是不是有点虚伪了?
尽管二人是下级武将,但赵孝骞还是不得不对他们礼貌客气。
他现在担心的是麾下龙卫营将士闯了什么祸,人家上门兴师问罪来了,此刻难免有些心虚。
客气地笑了笑,赵孝骞试探问道:“不知二位将军今日突至,是因为……”
邵靖年纪稍长,大约四十来岁,容貌平平,但身形却很壮实。
“赵郡公,您为何把厢军当外人?”邵靖耿直地道。
赵孝骞小心地道:“……我已有家室,总不能把你们当内人吧?”
帐内不知何人噗嗤一笑,顿时破坏了凝重的气氛,赵孝骞抄起桌案上一只茶盏,循着声音的方向就砸过去,只听当的一声响,应该是砸在了铁盔上,也不知有没有砸错人。
赵孝骞和颜悦色地看着二人:“你们继续。”
邵靖和冯晟对视一眼,二人同时抱拳。
邵靖道:“恕末将放肆,这次赵郡公对辽军突袭,从头到尾调动的皆是龙卫营,对我等厢军却不动一兵一卒,末将敢问赵郡公,此为何故?”
赵孝骞眨了眨眼:“你们闯进大营,就为了这事儿?”
二人点头,眼神清澈。
赵孝骞含笑问道:“没别的事儿?比如……你们麾下将士的婚姻家庭生活方面,有没有不顺心的事?”
“没有。”二人一脸莫名其妙。
赵孝骞终于放心,长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龙卫营将士的道德素质惊险过关,没睡人家婆娘。
既然不是上门兴师问罪的,赵孝骞的气场莫名开始强大起来。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