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世子稳重点

世子稳重点 第315节

  …………

  距离战场大约五里左右,龙卫营的两万主力正在拼命赶路。

  赵孝骞骑马走在队伍中间,神情越来越焦躁。

  “我特么……真是服了耶律淳,这货吃错药了,怎么不按常理出牌?”马背上的赵孝骞骂骂咧咧。

  耶律淳率全军决战的架势,确实出乎赵孝骞的意料。

  一军主帅,决定决战居然如此草率,都不经脑子的吗?

  无论从兵法上,还是临阵经验上,耶律淳都不该做这个决定,赵孝骞事先没料到也很正常。

  旁边骑在马上的种建中眉头紧锁,神情透着深深的困惑。

  “按说耶律淳不该这么干呀,太诡异了……郡公,末将认为前方邵靖所部或折可适所部一定是有了什么变故,辽军倾巢而出不像是决战,反而像一种被惹急了以后气急败坏不计后果的疯狂举动。”

  赵孝骞冷冷道:“折可适在耶律家祖坟上撒尿了?”

  种建中苦笑道:“就算在耶律家的祖坟上撒尿,耶律淳都不会如此不冷静,应该是咱们的兵马干了什么事,极大地触动了耶律淳的利益,不然耶律淳不会如此冲动。”

  赵孝骞叹道:“邵靖和折可适俩货只派斥候禀报军情,却丝毫不提他俩究竟干了什么事,此战无论胜负,这俩货一顿军棍是跑不了了。”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匆匆奔来,一名斥候策马飞驰到赵孝骞面前,抱拳禀道:“郡公,前方五里外,我军张嵘折可适所部正与辽军激烈厮杀!”

  “厮杀?”赵孝骞皱眉,沉声道:“辽军已破阵了?”

  “是!辽军三万兵马同时冲锋进攻,龙卫营一万燧发枪抵抗不住,两军此刻已陷入短兵相接的激战,张嵘折可适麾下将士伤亡已近半,刚才邵靖所部厢军也填上去与辽军厮杀了。”

  赵孝骞与种建中迅速对视一眼。

  赵孝骞沉声喝道:“传令龙卫营所有骑兵,快马加鞭上去驰援袍泽,步行的也加快脚程,快!”

  本来已在急行军的龙卫营主力,此时更是顾不上战马累不累,拼命地抽打马儿,飞快地朝战场疾驰。

  “陈守,放一枚响箭!告诉张嵘和折可适,给老子再撑一会儿,援兵马上就到!”

第431章 南升北降

  一枚响箭扶摇而上,凄厉的尖啸声在旷野上回荡,随即在天空炸响。

  五里外的战场上,龙卫营和厢军在苦苦支撑战局。

  燧发枪的缺点在这一战里暴露出来,一旦敌军破阵,燧发枪便基本失去了作用,就是一根铁棍儿,还不如刀好使。

  当然,这个缺点也是需要条件的,敌军如果没有两三倍以上的兵力,加上不要命的冲锋,以及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根本就破不了阵。

  饶是如此,使用火器的战果,也比当年冷兵器的交战大太多了。

  直到此刻,战事还没结束,双方仍在浴血鏖战,辽军的伤亡已大半,总共四万辽军,在耶律淳强行命令全军冲锋的情况下,经过宋军一轮轮齐射,又与宋军刀枪肉搏,此刻辽军只剩下了一万多人。

  耶律淳仍站在辽军的中军远远观战,此刻他的心在滴血。

  今日一场大战,竟损失了两万余,再加上前些日子被宋军吃掉的一万辽军,短短半个月内,辽军已折损了三万余精锐将士。

  纵横天下的辽军,从来没有付出过如此惨重的伤亡,此战纵胜,耶律淳回到上京也没脸见耶律洪基。

  更何况,耶律延禧还没救回来。

  “亲卫,遣五百人上去,绕过战场,到宋军后方一里,皇太孙应该就被关押在那里,速速将他救回来。”耶律淳下令道。

  身边的亲卫指挥一愣,然后躬身领命。

  一场大战,最后居然不得不动用主帅身边的亲卫上场,可见大战惨烈到何等程度。

  亲卫指挥正要转身,耶律淳又叫住了他,眼神阴沉地道:“皇太孙被俘一事,把嘴封死,若传出半个字,夷三族!”

  亲卫指挥一凛,急忙指天发誓,一定保守秘密。

  耶律淳嗯了一声,淡淡地一挥手。

  发誓有用,世上就没有“杀人灭口”的说法了。

  救回耶律延禧后,所有知情的人,包括他的亲卫,全都得死。

  皇太孙是不允许有任何污点的,这个秘密绝对要死死守住。

  现在只能祈祷耶律延禧被俘后,没有向宋军透露自己的身份,否则神仙都救不了他。

  耶律淳还是怀有几分侥幸的心思,算算时辰,从耶律延禧被俘,到辽军出营追击,最后引发这场大战,其中的事件一桩接一桩,宋军忙着应战,应该没有时间审问耶律延禧。

  退一万步说,就算宋军知道了耶律延禧的身份,如果今日能将他救回来,这件事辽国可以打死不认,两国扯皮几年,便成了永远的悬案,不耽误将来耶律延禧即位。

  总之,只要今日耶律延禧能救回来,后面的事一切都好说。

  耶律淳望向前方激烈的战场,眼神一片冰冷。

  那些前赴后继的辽军将士们打死也想不到,今日自己付出数万生命的这场战争,只是为了那位尊贵的皇太孙而发动的,所有人都是为了他而死。

  …………

  张嵘快撑不住了,他的身上已布满了刀口,一条又一条,失血严重的他,嘴唇和脸色都无比苍白,可仍咬着牙一次又一次地挥刀劈砍。

  头晕,耳鸣,眼花,握刀的手越来越无力,每次抬起来都举若千钧。

  张嵘知道,自己可能快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刚才自己杀了多少人?不记得了,兴许十几个,兴许二十几个,数字对一个快死的人来说,并不重要。

  他只是有点想笑。

  入龙卫营多年,好不容易熬到指挥使,能坐到这个位置,其实自己并没有立多少功劳,下的都是血本,官场上的打点,慢慢才升上去。

  其实,他是怕死的,通常情况下,遇到危险的第一反应是逃跑,而不是拼命。

  今日好像有点上头了。

  当时怎么就热血一冲,决定拼命了呢?此刻的张嵘自己都不太理解当时的想法。

  也许,在这支面貌变得不一样的龙卫营里,他看到了家国社稷的希望吧。

  小小一个指挥使,家国社稷与他何干?可他偏偏真就是这么想的。

  正如种建中对他的评价,勇武并不出众,但性格油滑,善于临机应变。

  他的油滑,是因为看多了国家的屈辱,看不到社稷的希望,既然如此,便只能在个人的前程和性命上多下点功夫。

  如果身边的人都懦弱,张嵘一定跑得比谁都快。

  如果身边的人全都义无反顾地拔刀而上,油滑的张嵘可以不油滑。

  积弱百年的宋军,那些曾经死在敌人刀下的英灵,可曾见今日宋军的血性?

  看着周围倒下的袍泽和敌人,张嵘露出了轻蔑的微笑。

  原来,所谓天下无敌的辽军,也是人生肉长的,一刀扎下去照样俩窟窿。

  以后还敢吹嘘“无敌”吗?看看今日的战果,两万多辽军死得透透的。

  一道雪光闪现在眼角的余光里,张嵘下意识闪过,用尽全身的力气挥刀,劈落,一名辽军惨叫倒地。

  张嵘身形一个踉跄,急忙以刀为支点,杵在地上,保持自己倔强的站姿。

  “辽人,以后低下头跟我宋人说话!”张嵘奋力大喝。

  不远处,折可适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他早就浑身脱力了,是身边几名袍泽死死帮他挡住辽军的攻击,他浑身浴血,前胸后背插了几支箭矢,幸好被鱼鳞甲胄挡住。

  距离稍远的邵靖和冯晟等厢军,他们的伤亡更惨重。

  厢军的操练,伙食,装备等原本就不如禁军,五千兵马投入战场,几乎须臾间就被吞噬。

  邵靖和冯晟此刻的状态也是强弩之末,脑子里一片空白,连思考都没了力气。

  回首环视战场,宋军龙卫营和厢军,总计一万五千兵马,此刻大约还剩下五千来人。

  伤亡已上万。

  但辽军的折损更大,伤亡已两万余,最大的战果还是在辽军冲锋时,被燧发枪所杀。

  近身相搏后,宋军其实已落入了劣势,体力和拼杀技巧确实不如辽军。

  宋军的四位将领,此刻似乎都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而就在此时,一声凄厉的尖啸传来,随即上空突然爆出一声炸雷。

  鏖战中的敌我双方不由抬头望向天空。

  张嵘和折可适支住摇摇欲坠的身躯,杀疯了的眼神逐渐恢复清明,随即陷入狂喜。

  “是龙卫营!是赵郡公传讯!援兵来了,哈哈,援兵来了!”张嵘发狂般大笑起来。

  折可适也努力打起了精神,扭头大喝道:“兄弟们,再撑一会儿,援兵来了!赵郡公来了!咱们咬咬牙,给赵郡公看看我宋军好汉的风采!”

  周围一片欢呼,疲惫已极的宋军将士们,无论龙卫营还是厢军,短短的一瞬间,精神都振奋起来。

  战场上的气氛陡然剧变,原本已经绝望,准备慷慨赴死的宋军,此刻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仿佛爆发出凛冽的杀意,他们眼神冰冷地注视着近在咫尺的辽军,然后,毫不留情地挥刀。

  战场不远处,辽军中阵里,耶律淳也听到了这霹雳般炸响的响箭,心头陡然一沉,眼神阴鸷地望向战场的中心。

  宋军的援兵,来得好快!已然超出了他的预料。

  在耶律淳的预料里,宋军距此十里,至少也要一个时辰后才能赶到。

  没想到宋军竟如此神速,这个国家的这支军队,果真与往年大不相同了。

  宋军来了,救回耶律延禧的行动就悬了,耶律淳不由焦急起来,面若平湖的脸颊上,终于露出了焦躁忐忑之色。

  这场仗,其实辽军败局已定。耶律淳很清楚仗不是这么打的,四万辽军被宋军打败也在意料之中。

  但如果连皇太孙都救不回,耶律淳都不敢想象自己回到辽国后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亲卫还剩多少人?”耶律淳扭头问道。

  身旁的亲卫一愣,回道:“还剩五百余。”

  耶律淳断然道:“全部派出去,绕到宋军后方,救回皇太孙!”

  “可是郡王殿下,您身边……”

  耶律淳的眼眸如毒蛇般盯住他:“遵令照办,不允许质疑。”

  亲卫不得不躬身领命。

  片刻后,耶律淳身边的亲卫全部消失,他的身后只剩下一位举着帅旗的贴身亲卫。

  看着战场上还剩下的一万余辽军将士仍在苦苦厮杀拼命,耶律淳眼神淡漠。

首节 上一节 315/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