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327节
李清臣表情顿时一松,长出一口气,脱口道:“多谢郡公。”
赵孝骞一愣:“你谢我什么?”
“不重要,总之,多谢郡公。”
“虽然有点莫名其妙,但我还是收下你的多谢……”
在军营,赵孝骞是一军主帅,回到城里,赵孝骞是真定知府,兼河北西路经略安抚使。
回城本打算休息几日的,但李清臣人都登门了,赵孝骞不跟他聊聊真定府政事又不合适,显得他多懒散似的。
二人坐在前庭里,聊起了辖下九县丈量田亩以及流民安置,农田分配等问题。
刘谦谅张岚等人被清除后,他们名下的数万顷土地也就充了公。
而真定府这些年被刘谦谅祸害得民不聊生,许多农户被迫沦为佃农或流民,目前李清臣做的主要是安置流民,恢复籍贯,将原本刘谦谅他们名下的不法土地重新分配给流民。
这是一道善政,赵孝骞和李清臣也向汴京请示过,政事堂章惇亲自经手,鉴于真定府的不良现状,朝廷允许真定府重新给流民分配土地。
除了流民和土地问题,赵孝骞还与李清臣商议了真定城招商问题。
三年免赋是重大利好,绝对吸引许多商人蜂拥而至,城池内需要修缮街道商铺,开辟一块地方作为固定的集市,还要建酒楼,客栈,甚至青楼赌坊等。
或许以后还要出台一些地方政策,比如不能搬到台面上的商品补贴,三年免赋期以后的商人赋税减免若干等等。
真定城是边城,战乱时期,边城往往被商人避之不及,但若在和平时期,边城却是能够赚取巨大利润的地方,这一点足够吸引许多商人前来。
而官府要做的,便是引流,减税,提供良好且安全的经商环境。
于是赵孝骞提出了很多招商的政策,又狠狠震惊了李清臣,有些观点他根本想都没想过,比如商税减免,商品补贴,成立商会,城内建立货物中转站等等,简直闻所未闻。
被人崇拜的感觉确实不错,赵孝骞神情淡然地表示,这些不过是正常操作。
前世看了那么多电视报纸新闻,新闻里说的都是地方招商政策,看了十几年内容基本一致的新闻,那些招商的政策背也能背下来了,拿到古代稍微修改一下,完美!
事情多且繁杂,赵孝骞耐着性子聊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有点受不了了。
“我是知府,知府若要做这么多事,那跟你们这些牛马有何区别?”赵孝骞瞪着李清臣道。
李清臣:“…………”
好的,伤害+1,忠心-1,牛马怨气+999。
赵孝骞也有怨气,我回城是特么为了休息,为了跟婆娘睡觉的,回来却还要工作,真把自己当牛马了?
无视李清臣这位真正的牛马的怨气,赵孝骞一推二五六。
“大致方略我已说完了,具体事宜就交给你了,不理解的地方自己尽量理解,有事没事都别来烦我……”
“春天来了,容易犯困,我是年轻人,还在长身体,每天要保证六个时辰的睡眠,懂我的意思吧?”
李清臣苦笑:“意思是不让下官打扰郡公的睡眠?”
“懂事!回头给牛马……给你涨俸禄。”赵孝骞欣慰地赞许,顺手画了个饼。
李清臣张了张嘴,看似欲言又止,但更像无声地咽下了老板画的饼。
第445章 爵晋郡王
哪个牛马能拒绝一个还在长身体的男人……
相处这么久,李清臣大约也明白这位赵郡公是什么德行了。
汴京纨绔公子们的毛病,这位郡公一样没落下,爱美食,爱美女,懒散奢侈,漫不经心……
在那些道德大儒们的眼里,赵孝骞简直浑身都是毛病,处处让人看不顺眼。
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浑身都是毛病的人,却在战场上挥斥方遒,运筹帷幄,竟为大宋扭转了国运,争得了国格。
跟谁说理去?
现在李清臣也算是说服自己了,有本事的人大约都是这般与众不同吧。
反倒是那些生活一丝不苟,如僧人般自律严谨的人,行事规规矩矩,一生只能按部就班做着毫无创造性的工作,到死仍只是中庸之材,难堪大任。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清臣能在赵郡公麾下效劳,倒是一种另类的幸福了。
至少未来的日子里,他或许能亲眼见证赵郡公的一次次功绩,看他能将大宋带到怎样的高度,甚至于,或许能够彻底扭转大宋孱弱的国势,让大宋成为真正的盛唐继承者,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原正统。
牛马不仅任劳任怨,还能非常自觉地自我PUA。
赵孝骞不用解释半句,李清臣已完成了自我攻略,越想越觉得自己应该在赵郡公麾下勤勉工作,为赵郡公守好后方,为大宋王朝的强盛事业添砖加瓦……
于是李清臣屁颠屁颠地告辞,打算回府衙免费加班。
赵孝骞当然巴不得他赶紧走,此时的他,心里还惦记着后院的仨婆娘呢,一个多月的积蓄,挤一挤还是有的,不把自己榨干,岂不是浪费辛苦从大营跑回真定城这一趟?
于是赵孝骞客气地将李清臣送出门外。
走到门口,李清臣看了看这座破败简陋的宅院,神情更多了几分钦敬。
明明是朝廷功臣,明明是宗亲郡公,他本可以坐享荣华,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可是看看他的宅院,如此简陋,如此落魄,比大宋普通的中产家庭还不如。
家人们,谁懂啊。
他真的,我哭死……
“郡公,查抄刘谦谅等犯官家产后,府衙尚有不少宽裕之钱财,刘谦谅的府邸也颇为豪奢精致,郡公若不弃,不如搬到刘谦谅曾经的府邸里,下官从府库里拨一些钱财聊为修缮,郡公意下如何?”
赵孝骞一愣,这么主动的吗?
转念想想,其实他也觉得目前住的宅院太小太破了,当初租住下来确实是因为没钱,真定府百废待兴,没必要把钱花在这种私人的事情上。
如今查抄一众犯官的家产后,府衙确实富足了许多。
所以……查了一辈子贪官,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当然,豪宅确实想要,但也要注意吃相,世人皆知,赵郡公是清廉如水的好官儿。
于是赵孝骞正色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我皆是朝廷官员,身负官家重托,理应将治下百姓的福祉放在第一位,至于个人的享受,是微不足道的,豪宅庭院,一砖一瓦,皆是民脂民膏,用之不忍啊!”
李清臣呆怔片刻,立马肃然起敬,脸上露出惭愧之色。
自己居然想用骄奢淫逸来腐蚀赵郡公,我是真该死啊……
“下官知错,知错了!此事以后休提,郡公恕下官孟浪之罪。”李清臣急忙低头认错。
说完李清臣长揖一礼,转身就走。
赵孝骞急了。
特么的,演过头了?
不能走啊!你走了谁给我豪宅?
眼疾手快一把拽住李清臣的衣袖。
李清臣愕然回头,见赵孝骞一脸无奈。
“老李啊,……不再坚持坚持?用你的口才说服我接受豪宅呀,我这人很容易被说服,一说就服了……”
“啊?”李清臣愕然,半晌才吃吃地道:“郡公要不……勉为其难接收刘谦谅的府邸?”
赵孝骞顿时眉开眼笑:“你口才真好,真是拿你没办法啊,居然说服我了……”
“如此朴实且真诚的请求,我若不答应,好像真有些不近人情呢。罢了,给你个面子,刘谦谅的府邸我便勉为其难地住进去吧。”
李清臣:“…………”
赵郡公,我是真看不懂你啊!
反省刚才自己的言辞,赵孝骞自认为吃相非常优雅了,但还是要顺嘴再给自己找补一句。
“老李啊,不要以为我住进豪宅占了多大的便宜,你知道的,那是犯官的宅邸,里面的风水肯定有问题,人走进去都晦气得很,我还要花钱请道士堪舆一番,修复一下风水,……我吃大亏了。”
李清臣面无表情地点头:“是的,赵郡公实在太吃亏了,幸好郡公是真定府的父母官,为民吃亏亦是莫大的功德,便请郡公勉为其难吧。”
赵孝骞整个表情都透亮了。
就喜欢跟懂事的人聊天,看看,气氛一度融洽到不要不要的,太爽了。
“下官这就令府衙差役打扫一番,郡公明日便可搬进去住下了。”
“好好好,辛苦辛苦。”赵孝骞眉开眼笑道。
二人再次互相告别,李清臣刚迈出一步,却见街道尽头一群披甲禁军浩浩荡荡走来,一路走一路敲锣,仔细一看,这些禁军簇拥着一位穿着紫袍官服骑着马的中年男子。
李清臣与赵孝骞愕然互视一眼。
赵孝骞当即便皱眉,喃喃道:“这货如此风光,城内竟有禁军为他开道,到底是谁呀?老李,你认识吗?”
李清臣迷茫地摇头:“下官不识,但此人穿紫色官服,至少是四品以上官员,可真定府里没这个人呀。”
赵孝骞愈发不爽,盯着那名越来越近的官员,眼神不善地喃喃道:“前呼后拥,比特么我的排场还大,……真定府不允许有比我牛逼的人存在。”
正在琢磨怎样给这个牛逼的官员一记狠狠的下马威,然而那名官员却在一阵阵锣鼓声中,来到了赵孝骞的府邸门外不远处。
这人显然还是比较懂规矩的,距离门口百步左右,这名官员便下了马步行而来,他的手里还高高捧着一卷黄绢,神情虔诚且肃穆。
离得近了,赵孝骞仔细端详,终于认出了这人。
算是熟人了,见过两次面,汴京朝堂的中书舍人张商英,每次异地给赵孝骞宣旨的人都是他,名副其实的天使,全国可飞的那种。
见到门口的赵孝骞二人后,张商英脸上露出微笑,手里的黄绢捧得更高了。
走到赵孝骞面前,张商英还没开口,赵孝骞却疑惑道:“怎么又是你?”
张商英愕然:“啊?”
“张舍人,你在汴京是得罪人了吗?为何每次出京宣旨的人都是你?如此辛苦的活儿,就没别人接了吗?”
张商英:“…………”
接着赵孝骞脸上露出明悟之色,不需要张商英解释,他懂了。
又是一头任劳任怨的牛马。
“宣完旨了别急着走,我家有上好的草料……嗯,上好的美食。”赵孝骞同情地叹道。
张商英顿时露出感激之色:“多谢赵郡公,啊,不对,是赵郡王殿下。”
“嗯?”赵孝骞和李清臣惊愕。
张商英迅速调整了一下表情,恢复了肃穆的模样,当着赵孝骞和李清臣的面徐徐展开手里的黄绢。
赵孝骞和李清臣立马跪地听旨。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