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39节
如今的赵煦,总算也体会到当年的王安石是何等的艰难。
朝堂大半反对,地方官府抵触,民间百姓盲目哄闹,推行新法竟四面皆敌!
皇帝亲自制定的政令都无法推行下去,对皇权无疑是一种极严重的挑衅。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就算不为变法,赵煦也无法退缩了。
皇帝若因群臣的压力而退缩,以后他更容易被臣子拿捏,至高的皇权将会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迅速衰弱。
赵煦沉默半晌,愤怒的眼神渐渐变得坚定如山,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霸气。
打压旧党的力度必须加大,必须要用最快的时间,将新党势力扶持起来,否则会动摇皇权的威严。
这一次必须要让那些旧党势力们清楚地知道,大宋的江山,皇帝说了算!
静谧的大殿内,赵煦突然问道:“魏节,楚王世子赵孝骞其人如何?”
魏节想了想,道:“半月前后,判若两人,不知何故性格竟有极大的变化,但如今的楚王世子为人沉稳,待人平和,偶有冲动之举,应是良木小疴,仍可充栋梁。”
赵煦阖目不语,似乎在犹豫,也在思考。
百年成规,打破是需要魄力和勇气的。
赵煦不缺人才,朝堂里的人才太多了。
但赵煦需要的是一个能信任的人才,相比那些满腹鬼胎私心的文武百官,自家兄弟似乎更能得到他的信任。
宗族的力量和忠诚,是任何古人都必须依赖的一种资源,从古至今,任何艰困绝境时,能陪君王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往往是自家同姓的子弟。
此时此刻,赵煦突然很希望自己的身边,也有一个能够信任的宗亲兄弟。
所以,赵孝骞……合适吗?
许久许久之后,魏节的双腿都站得麻木了,赵煦才悠悠开口。
“着,赵孝骞任皇城司勾当公事,即日宣旨上任。”
第51章 权柄如刀
皇城司,起源于五代时期的“武德司”,宋太宗在位时改名为“皇城司”,是大宋的一个很特殊的神秘机构。
它直属于皇帝管辖,任何官员与府衙皆无权插手干预皇城司职事。
这个机构比较隐蔽,它的性质大致相当于明朝的锦衣卫,不过权力没锦衣卫那么夸张。
皇城司的职司主要是刺探,缉问和监察。
与锦衣卫不同的是,皇城司有缉问臣民的权力,但没有审判权。
也就是说,发现臣子或百姓有不法之举,皇城司可以不经当地官府,自行缉拿押解并审问,但审问之后,如何判决这个人,还是要经过刑部和大理寺定罪。
刑部和大理寺无法定罪的话,这个人仍是无罪的,该放还得放。
当然,被皇城司盯上的人,十有八九是跑不掉的,只是皇城司很少出手,除非涉及非常重大的案子,比如谋反篡逆,勾结外敌等等。
赵煦封赵孝骞为皇城司“勾当公事”,这是个官名。
是的,“勾当”最初是官名,后来历经千年,不知为何演变成了贬义词。
如同大宋的相权一样,皇城司的权力也是分立的,它没有一把手,却有三名勾当公事一同统辖皇城司,三名勾当公事便是皇城司里最高级别的官员,三人互相配合,同时也互相制约。
大宋历代官家大约是清楚皇城司是一头猛虎,所以官家不会将统御这头猛虎的权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分权而立才是最稳妥的。
而且作为皇城司最高级别的官员,勾当公事的品级也不高,只有正七品,这或许也是出于官家对皇城司的提防之心。
一个掌握着监察,缉问,刺探等偌大权力的强权机构,正如一头择人而噬的猛虎,官家必须将这头猛虎关在笼子里,否则权力强大到失控,会反噬猛虎的主人。
不得不说,大宋的历任官家在对待权力的问题上,态度一直是清醒且谨慎的。
而今日,赵熙在经过谨慎思考后,终于决定动用皇城司了。
不仅如此,他还要将赵孝骞塞进皇城司。
宗亲不可任实权官职,但皇城司是例外。
皇城司直属皇帝统辖,它不参与朝政,更没机会干预朝政,它与文武百官是监察与被监察的对立关系,不必担心皇城司结交官员。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赵煦举步维艰,他需要一柄刺向旧党势力的刀。
皇城司无疑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刀,若是刀柄握在同姓宗亲的手上,赵煦使起来想必更得心应手。
赵孝骞便是最合适的人选,或者说,他是赵熙能想到的宗亲里唯一的人选。
不选他还能选谁?难道选那个体重三百斤的大胖子赵颢?
…………
楚王府。
回到王府的赵孝骞一脸疲惫,今日去瑶华宫却没见到亲娘,赵孝骞的心情有些失落。
回到王府后赵孝骞告诉了赵颢,赵颢似乎早有所料,也不怎么惊讶,表情很平静。
或许对于冯氏这位曾经的发妻,赵颢是真的没有感情了。
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婚姻中所谓的磨合,不过是强逼自己对另一半的妥协和付出,当妥协到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地步,分开才是对各自最大的善意。
这个道理,没经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的热恋男女,大约是不会明白的,中年夫妻或许更有体会。
赵颢显然不是习惯在婚姻中妥协的人,赵孝骞看得出来,和离后的赵颢很快乐,他的快乐赵孝骞真的想象不到。
关于冯氏的话题,父子俩聊得很少,话题一笔带过。
但赵孝骞还是暗暗决定,定要找个正大光明的理由,大摇大摆地进瑶华宫,亲眼看看自己这辈子的亲娘。
父子俩没话不会找话,不如找点休闲活动。
不知何时起,王府固定的休闲活动变成了观赏下人清洗地毯。
赵孝骞作为这个活动的创造者和发起者,受到了王府主人和下人的热烈追捧。
而赵颢,从最初的不屑,慢慢也变成了狂热的观赏爱好者。
这玩意儿是真有魔力,明明只是简单的冲水,洗刷,再冲水,再洗刷,如此无聊的活动,赵颢居然仿佛被灌了心灵鸡汤。
下人们冲洗的已不是地毯,而是赵颢的灵魂,他领悟了人生的恬淡宁静,治愈升华,以及,道法自然。
此刻的王府中庭,下人们满头大汗忙活着,而中庭的石阶上并排蹲着四个人,除了赵颢赵孝骞父子,还有赵双征和蔡攸。
赵双征和蔡攸这俩人不知何时打成了一片,上次马场伏击战,两人还是揍与被揍的关系,今日却莫名有了交情,看两人说话时的亲密语气,几乎跟拜了把子似的。
赵家父子俩观赏洗地毯的时候,赵双征和蔡攸正好登门拜访。
二人进了中庭,见父子俩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下人洗地毯,二人差点以为他们魔怔了。
这种既无聊又乏味的事,父子二人为何看得如此出神,简直浑然于物外,难道洗地毯这种事暗藏着什么了不得的惊天秘密?
二人没行礼,估计行礼了父子俩也不会看他们一眼。
于是二人安静地与父子俩蹲成一排,四人一言不发地看着下人们清洗地毯。
这一看就是小半个时辰,赵双征和蔡攸惊恐地发现,自己的眼睛拔不出来了!
既上瘾又上头,原来洗地毯竟是如此神奇且富有魅力的活动。
最后,一面地毯洗完,下人将地毯摊开,晒在阳光下,父子俩才悠悠地舒出一口气。
赵双征和蔡攸却意犹未尽:“继续呀,再来一面地毯!”
戒不掉,根本戒不掉!
赵孝骞幽幽地叹气:“没了。”
“啥没了?”
“地毯没了,这两天,我王府里所有的地毯全洗光了。”赵孝骞幽怨地道。
赵双征急了,正看得上瘾,怎能容许地毯没了。
“我家有,派人十万火急去一趟我家,把脏了的地毯全搬来!”赵双征立马道。
赵孝骞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冷笑:“我家的下人,洗你家的地毯,你是不是吃错药了?”
“我给工钱行吗?”赵双征抓耳挠腮,洗地毯的后劲很大。
赵孝骞沉下脸,严肃地道:“堂堂七尺昂藏丈夫,不思忠君报国,却不求上进,蹲在我家看别人洗地毯,无不无聊!”
赵双征和蔡攸无语地看着他。
这是你家,洗地毯是你弄出来的,不出意料的话,整个王府的地毯清洗过程你都看完了,现在却说我们不求上进?
“我们不求上进,你呢?”蔡攸忍不住问道。
赵孝骞微微一笑:“我是宗亲,宗亲天生就应该不求上进。我倒是想上进一下,官家不答应呀。”
赵颢乐了:“俺也一样。”
赵双征也笑了:“俺也一样!”
蔡攸:“…………”
话很欠抽,但神奇的是,令人无法反驳。
匆忙的脚步声打破了四人平静的心情,一名下人出现在中庭,一脸的喜意。
“禀殿下,禀世子,宫里来了旨意,世子封官了!皇城司勾当公事,实权官儿!”
第52章 君子之泽
平地一声炸雷,把王府中庭内的四人都炸懵了。
宗亲,授实权……
大宋开国百余年,除了太祖的兄弟赵廷美,谁还掌过实权?
再想想赵孝骞被封的官职,皇城司勾当公事。
皇城司是个什么性质的机构,在场的人都很清楚,这个机构隐蔽且神秘,上下官员不多,但它却是历任官家的心腹。
百余年来,大宋朝堂上,许多官员的升降,朝堂势力的平衡,外敌兵马的进退等等,都与皇城司脱不了干系。
可以说,皇城司提供给官家的消息,是能够影响官家决断和朝堂局面的。
官家竟将如此重要的官职授给了赵孝骞,这般重视,连赵孝骞本人都有些意外。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