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62节
车厢摇曳,正如狄莹此刻萌动的芳心,洁白的贝齿紧紧咬住下唇,然后她突然想起一件事。
今日给姑母送的吃穿用物里,有一张金丝蚕被很是珍贵。
要不……送给赵孝骞他母亲算了?反正没人知道,也无人对账。
上月在瑶华宫见到他母亲,她好像对自己很是喜爱,说了不少让女儿家面红耳赤的话,就冲这一点,送一张金丝蚕被一点也不过分。
好,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狄莹的心情愈发明朗起来,嘴角微微上翘,她突然觉得,今日的天气真好,汴京从未如此晴朗过。
两辆马车停在瑶华宫,狄莹轻车熟路进去。
瑶华宫不是宫,它其实是一座道观。
特别之处在于,里面清修的坤道皆是宫斗失败或犯了事的妃子宫女,或者是权贵人家宅斗失败的妾室等等。
总之,这座道观其实就是一个收容女性失败者的监狱。
狄莹的姑母不是失败者,她是神宗的一位妃子,神宗崩逝后,后宫很多妃子大多选择了出家为道,这也是为了皇家的体面。
总不能让皇帝的妃子改嫁吧,那就是礼崩乐坏了。
姑母所住的静室比较整洁,既然不是失败者,该有的待遇还是有的。
狄莹蹦蹦跳跳地跑进静室,姑母正在蒲团上打坐,见狄莹到来,姑母苍老的眼睛微微弯起,眼中溢出了笑意。
“小莹儿又来啦,今日心情似乎不错呀。”姑母慈祥地笑道。
狄莹一愣:“姑母如何看出我心情不错?”
姑母笑道:“我又不瞎,你都乐得快飞起来了,难道我瞧不见?”
狄莹脸蛋儿一红,暗暗自省是不是有点飘了。
“哎呀,想到今日能见到姑母,我当然心情不错呀。”狄莹拉着她的手左右摇摆撒娇。
姑母笑得很睿智:“你每月都能见到姑母,也就今日一副欢欣雀跃的样子,难不成今日姑母的模样让你心情极好?”
狄莹娇俏地翻了个白眼儿,脸蛋越来越红。
这位姑母比赵孝骞还不会聊天。
姑母是过来人,对狄莹的神态自然看得清楚,心中更如明镜一般。
“说吧,是哪家的儿郎如此幸运,竟得我狄家女儿的垂青?”
“姑母胡说什么呢!哪有什么儿郎,我不过是心情好而已,跟别人有何干系。”狄莹嘴硬死不承认。
姑母愈发好笑地道:“好好,你不愿承认便罢,不过好事将近之时,莫忘给姑母带个口信,好教我知晓。”
狄莹羞得不行,急得又是跺脚又是撒娇,总之,打死不认。
姑侄二人正是欢叙之时,门外却传来脚步声。
一位清瘦疲惫的中年坤道走进来,朝姑母行了个道家揖,然后默默地收起姑母用过未洗的杯碗。
狄莹定睛望去,不由大吃一惊,失声道:“冯婶母,怎会是您?您……为何会干这种杂活?”
名叫冯婶母的人,正是赵孝骞的母亲冯氏,也曾是出身名门的闺秀,她是大宋真宗年间的宰相冯拯的孙女,后来嫁给楚王赵颢为妻。
冯氏自然是认得狄莹的,上次狄莹受赵孝骞之托,进瑶华宫给冯氏送了许多吃穿用物,二人聊得很愉快。
冯氏于是展颜一笑,轻松地道:“原来是狄家姑娘,久违了。”
狄莹急忙上前,握住她的手。
出身名门的闺秀,如今冯氏的手却布满老茧划痕,很是粗糙。
“冯婶母,您只管说,这瑶华宫里是否有人欺负您?您如此尊贵的人物,怎会让您干这种杂活?”狄莹寒下俏脸问道。
冯氏摇头,笑道:“皆是同门姐妹,怎会有人欺负,出家之人,修心为上,何论苦甜。”
见冯氏不肯说,狄莹扭头望向姑母。
姑母却露出深思之色。
同在一座道观清修多年,她与冯氏自然是认识的,但也仅只是认识,谈不上交情,大多数时候,彼此之间一年都难得见上一面。
这里是一座女性的监牢,进来这里的人,人生基本已看不到希望,没人还有心情搞什么人际关系,瑶华宫内许多人清修一二十年也不见得能认识几个人。
但姑母知道冯氏的身份,也知道她曾是楚王正妃。
见狄莹着急,姑母淡定地朝她招了招手:“小莹儿,莫急躁,过来,不要惊扰了别人。”
狄莹不甘地走到姑母身边。
姑母这时朝冯氏颔首,彼此互相行了个道家揖。
然后冯氏收拾了屋内的杂物,告辞离去。
狄莹突然想起来,道:“对了,世子还托我给冯婶母带了许多东西呢!”
正要出门追上冯氏,姑母又叫住了她。
“小莹儿,你莫急着送东西,有些事情弄清楚了再决定。”姑母平静地道。
狄莹并不笨,很快想到了什么,道:“姑母,瑶华宫里真有人敢欺负冯婶母?”
姑母嗯了一声,道:“我与冯家娘子不熟,但我知道瑶华宫的规矩。”
“瑶华宫里不仅有清修的坤道,也有许多女官,这些女官大多是官宦之女,掌握着瑶华宫的权力,很多坤道吃穿用度的丰与简,都要看女官的脸色。”
“能得女官欢心的,自然吃穿不愁,只须清修,若是得罪了女官,不仅会被扣下吃用之物,还会罚她们打扫浆洗等杂活……”
姑母若有深意地道:“这位冯家娘子,想必是得罪女官了。”
狄莹气得俏脸涨红,咬牙道:“好大的狗胆!她们不知道冯婶母曾是楚王正妃,还是赵孝骞的生母吗?竟敢欺虐冯婶母,不要命了!”
姑母淡然笑道:“外面是外面,瑶华宫是瑶华宫,外面的规矩管不到瑶华宫。”
随即姑母一愣,道:“小莹儿,赵孝骞是谁?是那个让你脸红的人吗?”
第82章 愤而扬鞭
女人无论年龄大小,她们关注的重点跟男人总是有很大的分歧。
明明一件严重的事摆在眼前,姑母却忍不住问起了赵孝骞。
狄莹俏脸一红,立马被带了节奏,下意识正要好好介绍一下赵孝骞其人,幸好理智占据了上风,于是气得一跺脚。
“哎呀,不重要,反正……冯婶母的事,我必须要弄清楚,不然有负朋友之托!”
说完狄莹扭头就追了出去。
瑶华宫占地颇广,说是道观,但建筑规格却像皇宫,分为许多个单独的殿宇院落。
有些坤道的来头比较大的,便住在奢华一些的院落里清修,每日好吃好喝侍候着,比如狄莹的姑母。
有些只是犯了事的妃子和贵妇,扔进瑶华宫注定一辈子不可能出去了的,条件待遇自然便差了许多。
有人的地方,便一定有江湖,也一定有人情世故和世态炎凉,修道出家之地亦难免俗。
佛道谓之红尘修炼是最难的劫关,便是如此了,道是无情却有情,善恶取舍难修心。
狄莹出了姑母的院子,直奔冯氏所居的屋子而去。
上月帮赵孝骞给冯氏捎过用物,狄莹知道冯氏居所的位置。
风风火火闯进冯氏的居所,这是一间没有院子,非常简陋的瓦屋,屋外墙壁斑驳,屋顶瓦片残破,狄莹是亲眼见过的。
闯进屋子,里面空无一人,冯氏兴许还在瑶华宫各处干着杂活。
狄莹扫了一圈,又风风火火地离去。
出了屋,刚走上一条蹊道,迎面便遇到一个身着道袍的坤道。
狄莹二话不说便揪住了她,也不管认不认识,把她拽到一处偏僻的角落。
坤道吓得不行,也不知自己得罪了何人,忙不迭口呼“无量天尊”。
狄莹心中有火,瞪着她道:“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只跟你打听一件事,说完便放了你。”
“居士尽管问来,贫道知无不言。”坤道惊惧地道。
“楚王曾经的正妃冯氏,认识吧?”
坤道点头:“认识,她住在不远处,出家后道号‘悟慧’。”
“她最近得罪了什么人?你说实话。”狄莹冷冷道。
坤道脸上迟疑之色一闪而过,正要摇头拒绝,但狄莹却将她的神色看在眼里,于是露出凶狠之色道:“不怕告诉你,我乃将门之后,脾气不大好,一言不合就想打人,你想清楚了再说话。”
凶狠之色演得有点生涩,坤道不确定地打量她一眼。
表情虽然生涩,奶凶奶凶的,但人家的小拳头却攥得很紧,坤道犹豫半晌,觉得这小拳头打在身上一定也很疼。
再说,本也不是什么机密大事,说了亦无妨。
于是坤道痛快地道:“施主何必对出家人动嗔念,贫道说了便是。”
“悟慧,也就是冯氏,她得罪了瑶华宫的一位女官‘司库’,主掌瑶华宫库房存货,如香火香油,道籍经文,吃食穿用等等。”
“上月末,女官指使几位坤道搬运库房存货,冯氏亦在其中,后来清点时,发现少了四十斤香油,百斤米面,第二天上面对账时发现不对……”
“女官横竖交代不清楚,便一口咬定是冯氏所为,是她盗取了香油和米面倒卖出去了。”
“冯氏坚决不认,上面查了一番后,见所失之物不过尔尔,于是此事不了了之,但从此以后,女官便记恨上了冯氏,这半月来处处刁难挑衅,每日分派给她最重最脏的杂活……”
狄莹闻言大怒:“冯婶母是名门闺秀,又曾是楚王正妃,品性德行端正得很,怎会做偷鸡摸狗的事?那贼女官姓甚名谁?”
“女官名叫曹宁,官职虽不入品,但其父却是朝臣,她入瑶华宫为官也是其父的安排。”
坤道交代得很彻底,既然开了口,索性一股脑把这位名叫曹宁的女官卖了个干净。
也许这位坤道平日也看曹宁不顺眼,见有人要寻晦气,便果真是言无不尽。
狄莹黛眉轻蹙:“她父亲是谁?”
“其父曹安贞,官封右司谏,官品不大,但权力不小,就连宰相也忌其三分。”
狄莹皱眉道:“冯婶母虽出家为道,但曾经也是楚王正妃,宗亲之列,这曹宁哪来的胆子敢欺凌她?”
坤道苦笑道:“施主也说过,她只是‘曾经’的正妃,再说这曹宁,来此任官之前,听说是在宫里侍候太皇太后的,去年太皇太后薨逝,宫里眼看失了宠,才被其父用了人情,调任来此。”
“这与太皇太后有何关系?”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