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世子稳重点

世子稳重点 第71节

  兄妹俩吵嘴,一旁的赵孝骞却仔细打量着他。

  这位想必就是狄莹的父亲,名将狄青的次子,狄谘。

  如今的狄家,这位狄谘算是老大,本来他上面还有一位兄长,但早早夭亡了,现在是狄谘当家。

  兄妹吵了几句,狄谘望向赵孝骞,也打量了他一番,道:“这位,想必就是楚王世子了?”

  赵孝骞站在船头,急忙行礼:“晚辈赵孝骞,拜见狄伯父。”

  狄谘用力一挥手:“啥时候了还拜个屁,快快把我俩救出去,找个高点的地方你使劲拜。”

  幸好有两艘小船,多装狄家父女二人勉强也够。

  将狄家父女接上船,赵孝骞长松一口气。

  功德圆满了,今日救人的壮举,至少给自己添了十年阳寿。

  狄家如果客气一点的话,给自己立个长生牌位,阳寿再加十年。

  妥了,内定版百岁老寿星,不出意外的话,能活到死。

  两艘船满载众人,当即朝通津水门驶去。

  一个时辰后,没出任何意外,船儿驶出了通津门,终于逃离了汴京城。

  回首望去,整座城池淹没在一片汪洋里,依稀只见城池的轮廓,以及高耸的城头上,无数密密麻麻的待救百姓。

  幸好汴京城墙比较高,城头马道也算宽敞,许多百姓有了暂时避难的地方。

  赵孝骞抿唇转过头去。

  生而悲悯,是人的本性,但他无法拯救受难的苍生。

  在大自然的天灾面前,无论多么强大的人,都显得渺小。

  能救下的人都救了,出了汴京城,赵孝骞按照与赵颢约定的原计划,两艘船朝尉氏县驶去。

  一路上大家都很沉默,不仅是因为疲惫,也被这场天灾而震撼。

  两艘船总共十多人,显得有些拥挤,载重方面其实也很勉强了。

  还有个大问题是,大家携带的干粮不够,从事发到此时,已过了几个时辰,每个人水米未进,情势有些严峻。

  而出了城后,放眼望去,汴京城外的乡村也是一片汪洋,四面皆被洪水淹没,很难找到食物和淡水。

  “都克服一下,再忍一忍,先找高处暂憩,补充食物淡水。”

  赵孝骞苦恼地揉了揉太阳穴。

  我还是个孩子啊,为什么要担起这些责任?

  两艘船上的长辈都有好几个,他们却似乎习惯让赵孝骞领头做决定了。

  尤其是狄谘,自从上了船后便一副理直气壮坐享其成的姿态,要不是不大乐意又欠狄莹的人情,赵孝骞真想下令把这货扔下船了。

  撑船南行,直奔尉氏县方向,这是赵孝骞与赵颢约定的会合地点。

  又行驶了一个时辰左右,前方突然迎面驶来一艘渔船,船头站立一人,神态焦急,不时扭头冲着撑船的人骂骂咧咧。

  离近了细看,赵孝骞不由一喜。

  “立衍兄!你也逃出来了?”

  对面立于船头的正是魏节,见到赵孝骞后,魏节的表情未见喜悦,仍是一片焦急。

  “世子,闲话先莫说,快!帮忙找人!”魏节急道。

  “找谁?”

  “……官家!”

  “我尼玛!”赵孝骞大惊。

  你们把皇帝搞丢了?真棒!

  简直不可思议,洪水来袭时,皇宫应该是最先得到消息的。

  赵煦虽是天子,但也扛不住老天爷的大逼兜,该逃还得逃。

  皇帝出逃,那不叫“逃”,而叫“巡狩”。

  按礼仪按规矩,皇帝巡狩至少数千禁军跟随,宦官宫女扈从如云,就连尿尿都有人帮忙扶着龙鸡瞄准,无论任何情况下,都身在森严缜密的保护之中。

  所以,你们这群货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把皇帝搞丢的?

  赵孝骞想破头都想不明白。

  无可否认,这次黄河决堤,洪水来得太突然,汴京城从官家到臣民,每个人都逃得无比狼狈。

  但是,连蝼蚁都能想办法逃出生天,大宋的官家却丢了,这实在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满朝文武应该当场自尽才对得起列祖列宗。

  两艘船靠近,魏节冷着脸道出了实情。

  洪水来袭之前,黄河边便有驿卒十万火急报讯,全城还在沉睡时,赵煦就被宦官掀了被窝,迷迷糊糊坐上御辇往城外逃。

  事发突然,逃命要紧,宫中禁军来不及调动,赵煦匆忙出宫时,随行禁军只有两千余人。

  原本官家出行是有龙舟的,但龙舟停靠在宫城北面的五丈河,距离太遥远,而且与赵煦原定的巡狩方向完全相反。

  于是赵煦决定不乘龙舟,径自在汴河边征用了几艘渔船,选择的路线与赵孝骞一样,都是从通津水门出城,直奔许昌而去。

  有一个神奇的冷知识:几艘小渔船是装不下两千禁军的。

  于是还没出城,赵煦便令两千禁军寻找船只后再跟来,而他,则带着郑春和和几名心腹宦官,以及十几名大内高手乘渔船出城。

  故事到了这里,便戛然而止了。

  是的,赵煦出城后,乘坐的几艘渔船失联了。

  其余的禁军想方设法弄来龙舟和征用若干渔船,紧跟赵煦其后,但出城后便失去了赵煦的踪迹。

  殿前司,诸班直,皇城司,大家都急疯了,瞪着通红的眼睛,在汴京城外东面方向找了整整一夜。

  所以赵孝骞见到魏节时,他的表情才会如此难看,就好像自己的葬礼即将开始了。

  没错,如果赵煦有个三长两短,将会有太多的人头落地,其中就包括魏节。

  赵孝骞听到这里,一颗心也悬了起来。

  赵煦不能出事!

  他若出了事,莫说对朝堂对天下会造成多么严重的震荡,就说是楚王府,也经不起折腾。

  换个人当皇帝的话,旧党如果又支棱起来了,那些朝臣们会把楚王父子撕成碎片。

  反过来说,如果赵孝骞找到了赵煦,可就是一场泼天的富贵。

  皇帝这个级别的大BOSS,不一定血厚扛揍,但一定会爆橙装。

  “走,去找人!”赵孝骞当即做了决定。

  今晚0点要上架了,会尽量多更,作者靠写书养家糊口,拜托诸位君子正版订阅。

  拜谢,再拜。

第94章 上架感言

  掰着手指数了数,这本书是老贼入行以来的第九本了。

  时光荏苒,当年刚入行还是个生瓜蛋子,十几年了,一路跌跌撞撞,竟也写到今日,当年我可是没打算写这么久的。

  经常对朋友吐槽说,以后干任何行业都不要写书,太累太伤脑,伴随着身体的各种毛病,以及常年宅在家里码字,与外界脱节,个人性格方面也扭曲得厉害,反正近年来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变态了。

  但是,怎么办呢?

  除了写书,我似乎没有别的特长了,现在丢掉键盘去找工作,不说自己能不能胜任岗位,就我这自由散漫各种不服的性格,领导都会被我气吐血,放到社会上会给人民添负担的。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坐在书房里码字吧,不求对社会做多大的贡献,至少是无害的,如果在书里掺点正能量,引起诸君的共鸣共情,那就更值得了。

  如题。

  上架的日期其实一拖再拖,到了二十多万字才咬牙决定收费。

  新书《世子稳重点》今晚0点正式上架,诸位君子多体谅,尽管有些不好意思,但老贼靠这点微薄的稿费养家,还是厚着脸皮向诸位君子恳求一下。

  求大家正版订阅章节,一本书的每个字都是作者的心血所凝,实现个人价值与梦想的同时,也希望它能以物质的方式得到大家的肯定,作者本人才有继续码字的动力。

  行业越来越卷,年年新人换旧人,老贼能在这个行业里坚持十五年而仍未黯然退场,这里要多谢诸位新老朋友不懈的支持与肯定。

  愿诸君再扶我一程,助我上青云。

  老贼拜谢诸君!

第95章 主困臣救

  经常把皇帝搞丢的朋友想必都知道,丢皇帝容易,找皇帝难。

  村里丢一头猪都得全村出动,上山敲锣打鼓地找,更何况一个能爆橙装的大活人。

  本来劫后重逢是件高兴事,但魏节此时心事忧虑,无心与赵孝骞聊天,简单指点了一下赵煦失联的大致方向后,便催促着手下继续寻找。

  赵孝骞没让他走得那么痛快,仍然拦住他,问清楚了禁军和皇城司搜寻的大致范围和方向,最后才放魏节离去。

  相比赵煦消失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别人搜寻的范围和方向,如此才不会重复别人已经搜寻过的路线,浪费时间做无用功。

  魏节离开后,赵孝骞站在船头转身看着众人。

  冯氏率先开口了:“骞儿,寻找官家重要,不必管我们,你自领人前去,我们寻一个高处泊船,等你回来。”

  赵孝骞想了想,眼下确实只有这个选择了。

  于是随行的十几名禁军分流,拨出一半安排到冯氏等人的船上,负责保护她们,其余的人则与赵孝骞乘坐另一艘船,一同寻找赵煦。

  意外的是,狄莹她爹狄谘也上了赵孝骞的船。

  见赵孝骞颇为意外地看着他,狄谘一咧嘴:“咋了?我乃禁中上阁台副使,直属诸班直,官家弄丢了我当然义不容辞找到他。”

  赵孝骞礼貌陪笑,狄莹这位亲爹看起来像是典型的武将,性格直爽,但脾气好像不太好。

  将来若与狄莹成亲,彩礼方面怕是有一番艰难的谈判,这位未来的老丈人显然是个一言不合就掀桌的狠角色,我方楚王府恐怕只能派两条藏獒型的猛人,才能让他心平气和坐下来讲道理。

  然而,楚王府没有藏獒,只有一条人形泰迪,这条泰迪还有点虚……

  狄谘不知这短短的刹那,眼前这位楚王世子竟走了一段漫长的内心戏。

首节 上一节 71/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