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3节

  聂杰人愣了两秒,当下起身说道:“好,为父这就带着老刘去库房拿钱,一定要把张正谟骗过去的人都抢回来。”

  聂宇连忙阻止:“等等,不是抢那些人,那些人早就被张正谟拉着入了白莲教,不是靠着爹你这点钱就能抢过来的,抢过来了也只会让张正谟误以为咱们要跟他翻脸,我们要抢的是那些棚户区的各地流民!”

  川楚这一片那可是个好地方,尤其是在川楚三省的边境地带,存在大片的山区和森林,这些地方一直以来都是来自各地逃荒流民的聚集之所。

  说康乾盛世是饿死人的盛世,就是在于这盛世虚伪的“繁华”之下,是每年都在产生的各省数以百万计,失去地产而流离失所的百姓难民。

  这些流民,他们不会敬畏清廷和官府,他们只知道在大清的“盛世”统治下,他们都吃不饱饭,只能做逃荒流民,还要被官府恶吏欺压盘剥。

  只要能给他们一口饭吃,那这些流民就能为你卖命。

  这么说可能不太合适,但聂宇如今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张正谟一个宗教神棍都能一呼百应,裹挟大把的流民跟着造反,没理由他作为提供钱粮的“原始股东”就不行了。

  “爹,你现在就把库房里的钱粮都搬出来吧!我们这次不仅要抢人,还要闹出足够大的动静,能招募多少流民,就招募多少流民。”

  一直没说话的刘管家这时忍不住提醒道:“少爷,一下子招募这么多流民,就算我们说要拿来做佃户,恐怕也还是会引起官府的注意,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聂宇摇头:“刘管家,我们现在这可是在造反,您该不会到现在都还以为官府会察觉不到吧?”

  “我想,光是张正谟暗地里招兵买马,传播吸纳本县的百姓入教,怕是已经被县衙那边注意到了,我们这边就算不闹出大的动静,也早晚会因为张正谟而暴露。”

  “再者,张正谟不是也在县衙里干捕头吗?与他知会一声,他自己会帮我们遮掩的,如果连他都不遮掩,就说明起事的时候到了。”

第4章 没有热武器?还有冷兵器呢!

  聂家老宅的地窖内。

  “这些就是全部的东西了?”

  聂宇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谷物,还有成块成块的生铁,以及一桶桶安放在角落的火药桶子。

  刘管家摇头解释道:“少爷,洋津畈老宅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灌湾脑、苞芦坑、白家垱(土堤)、江家垱那里,同样也有我们的产业,张捕头……张正谟同样也在这些地方,买通了门路存放了一些起事用的火药和生铁。”

  聂宇有些惊诧:“我聂家还有这么多产业?”

  所谓洋津畈,实际就是湖北这里的方言地名,大致可以理解为一片有地主的乡村,聂宇也只以为老爹聂杰人只是洋津畈的首富土财主,没想到连灌湾脑、苞芦坑、白家垱、江家垱也都是老爹的产业。

  这么看来,他老爹能自称首富,确实有点实力啊!

  当然,要是没实力,张正谟背后的白莲教,也不会专门挑中了聂杰人这个乡下土财主,要跟其合作造反起事。

  “不过,这张正谟也是当真胆大包天,居然能弄来这么多的生铁和火药……”

  生铁就不说了,这玩意儿在古代妥妥算国家二级战略物资,尤其还是在这大清朝,盐铁都被满清朝廷严厉把控,张正谟身后的白莲教能弄来这么多生铁,就算用了些非常手段,也相当惊人,相当胆大了。

  再说这火药,倒是不如生铁来的昂贵,但同样也不是随随便便能弄到的。

  因为火药的产量比起生铁要更低,哪怕在三十多年前的大小金川之战,火药年产量也不过生铁年产量的十分之一,而且其中过半都来自于主战区的四川,属于临时军工。

  搞得这么明目张胆,这张正谟和白莲教是真的肆无忌惮,也是真的不拿满清官府当人看了。

  嗯,好像也确实算不上人。

  弄出这么大动静,都发展出上万教徒了,才被县衙发现,要不是张正谟胆怯了,差点连县城都丢了。

  刘管家这时请命问道:“少爷,按老爷之前的吩咐,这些生铁和火药都是要过几天就分批送去山中的寨子,不知现在还要不要继续送?或是我们直接截留自用?”

  聂宇想了想,说道:“生铁可以送,粮食送一部分,不用全给,火药全部截留,要是有人问就说最近风声紧,送不过去,让他们等着。”

  “是的,少爷。”

  刘管家微一拱手,眼睛不自觉瞟了一眼聂宇手里的锦盒,里面放的正是那方价值两千多的高仿玉玺。

  聂宇还是把玉玺要回来了,因为放他那个咋呼老爹那里不安全,家里人多眼杂,不是谁都像刘管家这样,属于他聂家的死忠。

  刘管家的死忠,那也是建立在一定的血缘基础,刘管家也是老来得女,女儿如今是他的贴身丫鬟,将来就算聂宇成家了也是要跟着作一房妾室。

  聂宇忽又问道:“刘管家,我们聂家现在还有多少资产?我是说银锭、铜钱这些能够提出来的现钱,那些暂时无法折现的就不要说了。”

  刘管家有些疑惑,但还是想了想回答:“回少爷的话,我聂府地产虽多,也有多处房产,遍布这宜都县的群山土坪,老爷更是号称宜都(乡下)首富,但因为要供给山中寨子的粮秣物资,再加上今年的粮食也被官府差役征纳盘剥,所以现如今府里的现银应该还有个一千三百多两……”

  “少爷可是要用银子?要是少的话老仆可为少爷支取一些,多的话还是需跟老爷那边知会一下!”

  才一千三百多两啊!

  对清朝货币概念比较模糊的聂宇,听到家里“才”这么点银子,虽然不算太少,但也没想象中那么有实力。

  “好吧!那先给我取几锭出来,我有急用。”

  刘管家听后也不问具体要干嘛,就带着去账房取钱去了。

  也不花多长时间,聂宇手里就得到了两锭这个时代,即乾隆末期的私铸银锭(公估局认定的私炉)。

  从外形上来看,这两个银锭应该属于中锭,因为是锤形的,均重约为10两,也最像电视剧里的那种元宝(大银锭像马蹄)。

  很快,聂宇带着银锭回到房间,又吩咐贴身丫鬟小红守好房门,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这才拿起一个元宝,点击了面板的充值按钮,元宝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账户余额从原来的3万多,直接变成了4万出头。

  聂宇又拿了一锭,点击了面板上的充值。

  余额再次上涨到了接近5万。

  聂宇微微点头,心里若有所思:“看来兑换比例不是按照原来的白银价格来算的,而是看同时期的白银购买力……”

  真按照原来的白银价格来算,就算把现在聂家能掏出来的一千二百两现银全取了,也只有差不多30多万,可用购买力的话,那就是120多万了。

  解决了金手指商城的充值问题,确定了清朝的白银也能拿来花。

  聂宇又在面板继续扫起了榜,他没去看有没有枪械,因为之前就搜过了,压根搜不到,搜到了也都是玩具枪,连个有点威力的气枪都看不见。

  民用是真的民用!

  不过没关系,没有热武器,这不是还有冷兵器吗?

  聂宇没去看那些动辄几千的铠甲,而是把目光锁定到了那些刀剑冷兵器。

  一把没有开刃的“高锰钢一体唐刀”,价格也就100块左右。

  聂宇大手一挥,先加购了150把,外加50杆不锈钢红缨枪。

  这些冷兵器放到聂宇前世,顶多只能作为道具和收藏,可放在如今的大清,还是乾隆末期的满清。

  不说无敌于天下,碾压一个宜都的绿营县兵,那是绝对绰绰有余了。

  一次性弄了200件冷兵器,聂宇的余额已经跌到了四位数。

  看见推荐界面的一套宋制铁浮屠步人札甲……

  聂宇一咬牙,买了!

  “哗啦啦~~!”

  是札甲上的甲片互相碰撞的击响,原本的聂宇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身武装到了牙齿的宋版铁浮屠。

  聂宇能感觉到身上的铁浮屠步人甲很重,但却没有想象中的能把人压垮,他甚至还能起身小跑,随手抽出刚买的唐刀,对着面前的空气便是一阵乱砍。

  感觉还不错,虽然毫无章法,但配上铁浮屠,看着就很唬人。

  倒是可以留着底牌。

  先这么着吧!写写看,实在不行再说()

第5章 招兵买马

  (有人吗?)

  翌日。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兵器?宇儿,你这都是从哪弄来的?”

  聂杰人吃惊看着地窖里凭空多出来的那些兵器问道。

  看到兵器的第一眼,他下意识就以为这是张正谟弄来的,可很快就被他否决了,因为兵器的品质太好了,张正谟弄来的可都是半成品的生铁,了不起就是一些火药,而且都费了很大功夫。

  可这些兵器却是个个品质精良,最关键还都是钢制的。

  有清一朝,钢材的产量可以说是极低。

  低到什么程度呢?

  就是前明嘉靖时期的钢材产量,巅峰时期也只有年产量16万吨,而清朝到了一鸦战争前,钢材年产量也仅仅只有8万多吨,只到明朝的一半。

  还是土钢,土钢就是土法炼钢的产物,品质参差不齐,也几乎无法把控。

  更低的钢产量和钢品质,意味着军队的装备变差。

  除了清朝的边军和八旗,一般地方上的绿营部队,几乎很难用得上钢制的兵器。

  包括最寻常的腰刀,也多为包钢,即整体用生铁,刀刃上镀一层钢,所以损耗度非常高,也非常快。

  现在聂宇能弄到这么多的钢刀、钢枪,也不怪聂杰人会如此惊诧。

  聂宇说:“爹,这你就不用问了,你只要知道,这些兵器是我们祖上传下来的,我们现在要把它们存放好,回头找一处新地方,用它们来练我们自己的兵马。”

  聂杰人听闻也不深究,连连点头应诺:“对对!的没错,这就是我聂家祖上攒下来的,要存放好用来练我们聂家自己的兵马。”

  聂宇见老爹接受了,又接着问起了招兵买马的进度。

  聂杰人对此倒是轻车熟路,他说道:“嗯,这事已经让下面人去办了,不过是招募一些流民而已,这些流民可都轻贱的很,给口饭吃,给块地让他们佃耕,就能让这些流民卖命了,就是现在不好放贷了。那张正谟非要我把那些流民的债务全都一笔勾销,也不许我再继续往流民里头放贷,白白错过了一个赚钱的好机会(湖南苗民起义带来大量流民)!”

  聂宇有些无语,人家张正谟虽然别有用心,但不让你去放贷,那也是为了你好。

  谁家造反是一边造反,一边喝着兵血的?

  这要是能成功,母猪都能上树了。

  ……

  当天下午。

  实在不放心的聂宇,还是亲自到场监督,监督那些家仆们招募棚户区的流民。

  没办法,自家那个老爹实在太不靠谱了,聂宇不来坐镇也真的不放心,要是家仆被老爹养刁了,对那些流民动辄克扣钱粮、敲诈勒索可就完了。

  聂宇要的是忠于自家的兵员,可不是为了招募能忍气吞声的佃户农奴。

  聂宇带着家仆出现在了棚户区,倒也没人太过惊讶。

  因为来棚户区招工招人的实在太多了,不仅有来自别乡的土地主,也有县里大户人家开的木厢厂、铁厂、纸厂等,甚至还有官府的差役过来抓人……

  嗯,抓人是假,敲诈勒索钱财是真。

  这些官差还很有眼力劲,也不挑那些独居的青壮汉子,专挑拖家带口的老弱。

首节 上一节 3/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躺平全靠分身努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