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43节
一看这些人的反应,典史就明白他们的心思了。
典史没有下令拿下,主要是他也不确定衙役们是不是也这么想,而且他同样也想活,却又不想自己活了,连累了外地的妻儿家小。
总之,就是特别矛盾,不知道该怎样选?
自己活还是妻儿活?
第68章 又反水了!
城外,汉军大营。
“都说说吧!这华容县城该怎么打?”
何顺安召集了麾下的几个千总,商议着应当如何破城。
别看华容县只是一座小县城,汉军又是突然来攻,没给华容县的官吏一点准备和求援的时间,但这不代表华容县就很好打了。
相反,作为《三国演义》都露过面的古县城,华容县的难打程度几乎能赶得上荆州府城。
因为华容县地处洞庭湖平原,边上就紧挨着洞庭湖,这意味着华容县常年都要遭受洞庭湖水患的侵扰,为了避免水患祸害县城,那么有必要的这县城就修的又高又厚。
只是一座区区县城,它的城墙高度就达到了7米,墙基厚度也接近了9米,跟城高才不过9米的荆州府城相比,都差不了多少了。
如此县城,但凡城中有五百人的正规绿营兵或者满洲兵,那何顺安也就不用来打了,乖乖退兵回石首吧!
围成一圈的众将,其中一人叫吴丰的千总,当先开口说道:“远远看来,这华容县城不大,但城墙太高了,比咱们的荆州也不矮上多少,恐怕不太好打啊!”
另外一人叫齐胜的千总,闻言摇头说道:“何止不好打,如此高大城墙,我军又多为新兵,若是强攻,就算能打下来,也必定伤亡不小。”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又有一个叫黄四的千总也加入了争论。
何顺安眼见就要争吵,当下抬手道:“好了好了,本指挥使已用千里镜粗略的看过,这华容县的城墙上没有什么清兵,只有一些民夫青壮,还有几个来回游走的,看穿着应当是城中县衙里的三班衙役。”
这话的意思很简单,负责守城的全是民夫青壮,了不起加上了一些三班衙役,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守军都这么拉胯了,那攻城打起来,伤亡也能大大减小。
听到指挥使这么说,最开始发言的吴丰想了想,说道:“华容县城的城墙很高,还难打,但那些青壮民夫没什么好怕的,咱们的虽然都是新兵,却也是兵甲齐备,可以先假装佯攻几处,城里守军肯定来不及防守,再集中进攻一段城墙,应该就能打下来了……”
“可这样的话,伤亡还是很大啊!”千总齐胜摇头说道。
黄四这时有些受不了:“这是在打仗,指挥使都说了要练兵胆,那怎能一点伤亡都没?”
吴丰跟着赞同点头道:“指挥使,我也觉得黄千总说的有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既要练兵胆,那就不该这般婆婆妈妈、瞻前顾后!”
何顺安扫看一眼众人,接着又低头看了看地图,地图上先是点着华容县城,而后比对了一下县城中间的洞庭湖,再到南边的常德府。
“那就这么办吧!”何顺安突然笑道,“传令下去,围三阙一,摆出要佯攻几道城门的架势,再放开一条口子,还有同时加紧打造攻城器械,动静闹得越大越好。”
军令下达,汉军围城了,还是围三阙一,围而不打。
反而砍树拆屋的动静更多了,还多了许多帮忙协助的民夫,这些民夫都是收了汉军的钱粮,又被汉军半强迫拆了屋子,因为无处可去,索性也就投了汉军。
先帮着汉军攻城,汉军已经答应他们,打完了县城,就带他们打地主分田地,还能帮他们把欠了地主官府的高利贷,也都一笔勾销。
如此威逼利诱之下,汉军还管吃饭给工钱,民夫们可谓是干劲满满。
短短几天下来,城下的民屋就被拆的差不多,大量攻城用的木梯、云车被赶工制作出来。
城墙上值守的青壮民夫看在眼里,陆续有人骚乱着要回家,不想再守城担惊受怕。
因为人数太多,而且也要倚仗这些民夫守城,罗时暄被逼无奈,只能亲自出面安抚,又给每人发下安家费,同时答应顿顿干饭管饱,这才把不满暂且压下。
但压下归压下,罗时暄手里的钱粮也折了大半,他只能再跟城中大户们筹措。
这次,没有之前那么顺利。
之前靠着富志那这位满洲八旗,外加府台大人的官威,那些大户才被迫捐了许多钱粮,现在居然还要他们捐输,就是再肥的猪羊也经不起这么薅啊!
城中大户纷纷表示没钱,他们也没说谎,至少现阶段他们手里没剩多少钱粮了,全给了那来年可能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罗时暄也没办法,他也知道什么情况,就算大户们有钱,自己只是个县令,怎么能逼迫太过?
真逼的太紧,大户们造反了怎么办?
没从大户手里筹到钱,罗时暄索性也破罐子破摔,不管了。
他手里倒是还有钱,但这些钱都是他辛辛苦苦,一分一毫贪来的,怎么能随便散出去?
“这华容县城守不住了!”
何顺安放下手中望远镜,他这些天一直在用望远镜观察城墙情况,眼看着城墙上的民夫骚动,都惊动了县令出面安抚。
虽然暂时是安抚住了,但何顺安敏锐发现,那些之前还巡逻两圈,装装样子的青壮民夫,现在愣是动都不带动的。
尤其到了晚上,对面城墙火把下面,连个人头都看不见,也就零星能看到几个人在走。
军心不稳,城破在即了!
何顺安在城外军营这么想,而城内的那些文吏大户们也是这么想。
“这华容县城应该是守不住了,现在咱们要怎么办?”当初那个劝说典史未果的文吏开口问道。
另一文吏毫不犹豫就说道:“还能怎么办?司爷和太爷想死,咱们不能陪着他们送死啊!”
“说的没错,司爷和太爷,他们的家眷都在外省,当然不敢投降,就算死在了反贼手里,也能保住家人富贵,可咱们不一样,咱们家小财产都在这县城里,真要反贼破城,咱们恐怕都得没命!”
“干?”
“干了!”
“……”
同一时刻,那些城中大户们也在密谋商议。
而且,他们的动作比之那些文吏还快,也更干脆,就在文吏们刚刚敲定,准备各自前往安排策反三班衙役,以及守城的民夫青壮。
那些大户们已经带着各自的家奴仆役,也不管什么有的没的,直接放火烧屋,在城里制造混乱,又到处收买招纳游民混混,让他们跟着一起叛乱造反。
这些大户们的消息很灵通,知道城外的反贼来自荆州,别人以为荆州反贼烧杀抢掠,他们跟荆州有着生意往来,哪能不知道荆州反贼什么路数。
只要交出田地,释放家奴,就连家财产业都能保住。
那谁还陪着县令一起去赴死?
脑袋抽风了!
第69章 都想献城
华容县城总算是乱起来了。
窝在县衙内院的罗时暄,焦急提剑出门:“刘典史,怎么回事?城中为何会起火的?”
刚从典史房匆匆赶过来的刘典史,也是一脸茫然:“不知道啊大人,许是天干物燥,有些房屋不慎起火……”
“放屁!现在都春天了,正是要下雨的时候,哪来的天干物燥,分明是有人在故意纵火。”罗时暄大怒道。
罗时暄发怒了,被当出气筒的刘典史同样也是满腹憋屈。
你特么的知道还来问我?
憋屈过后,又是有些心慌,因为就在几天前,这刘典史手下的文吏才来半逼宫的问他咋办,那意思隐隐有着要裹挟他一道从贼。
这才过去了几天而已,难不成真的都从贼了?
好歹从贼了也带上他呀!
刘典史心中暗骂,明明那天都还在激烈挣扎犹豫,到底是妻儿活还是自己活,这才转眼几天,什么远在外省异地的妻儿全都不顾了。
人生艰难唯一死,很不巧他是个怕死的。
这一点只从当日的犹豫,而不是与县令一样下定决心,就能看出来了。
妻儿没了可以再娶再生,自己没命了可就真没命了。
刘典史就要找个借口跑路,但却被罗时暄给一把拉住:“刘典史,你现在立刻去城墙,稳住人心,这些逆贼纵火,无非就是想要献城,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
刘典史心中一喜,刚要应下。
“大人,下官这就……”
话到嘴边,忽然城墙的方向传来一阵巨大的喧哗,还伴着阵阵呼喝声。
“城破了!”
“快跑啊!”
“县衙在前面,别让狗官县令跑了……”
完了!
罗时暄和刘典史,几乎同时心道。
废话,这华容县城里那么大的动静,外面的汉军怎么可能发现不了。
何顺安时不时就会掏出望远镜,观察华容县城墙上的动静,本以为还要个两三天,才会出现乱子,而且应该也是在他们的围三阙一战术下,趁乱突围故意空出的那方城门。
可没想到,这一看过去,城墙里面居然在冒烟,明显是城里起火了。
稍微猜一猜,何顺安就从前面的公安、石首二县破城经验得出,华容县里有人趁机纵火作乱,想要献城投降了。
“立刻攻城!”
何顺安当机立断下达了军令。
数百汉军推着云车,便直接开始强登城墙。
许多城墙上的青壮民兵还不知城中情况,见到汉军攻城了,当即手忙脚乱就投放滚木、落石,又把那锅好几天没煮的金汁端了出来,就往下倾倒。
然而,没啥卵用,他们的动作太慢了,到底不是专业的士卒,连操练都没操练过。
没有任何守城的战术,就连投放滚木、落石,还是听着旁边的衙役指挥。
一帮子完全没打过仗,顶多练过武的三班衙役,指挥着另一帮子纯粹被硬拉上来守城的百姓青壮,跟经受过了正经操练,还是按着戚家军的练兵法子,操练了好几月的汉军打城墙攻防战。
哪怕两边严格来算,都应该是新兵,可前面拆屋子时候,这些青壮民兵的拉胯表现,已经让不少汉兵对他们极为轻视。
何顺安为了一鼓作气,故意安排前几日拆屋的汉兵,作为先登夺城的小队。
这些汉兵太了解城墙上的“清兵”都什么德行,连躲避都懒得躲,一路三步并作两步的往上爬梯子。
一溜烟的滚木、落石往下扔,几乎全部砸空,仅有两三块石头砸中了爬梯子的汉兵,但因为石块不够大,只是把人砸的有些生疼,却不碍事,反而还激发了新兵的凶性。
倒是那锅子金汁建功不小,几大锅子倒下去,完全就是范围覆盖性泼翔。
上一篇:人在大明躺平全靠分身努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