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第141节

  眼看能够离开了,安南的一众官员们纷纷松了一口气,更难拘谨了退了下去,生怕惹恼了上面的煞星!

  “黄中是吧!”看着离开的众多安南官员,朱瞻壑再次叫住了通事官黄中来。

  “回殿下的话,小的黄中!”听到汉世子再次叫住自己,黄中也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立刻就转身跪倒在地,恭敬的回应着。

  “你很不错,只是当个通事官可惜了!”朱瞻壑虽然想试一试黄中,但却并没有直接任命黄中职位,而是略带遗憾的对他说了一句。

  “愿为殿下赴汤蹈火!”听了朱瞻壑的话后,伶俐的黄中哪里不知道,汉世子要看自己的忠心,他立刻咚咚咚的磕头,毫不在意已经流血的额头。

  “起来吧。”看着咚咚咚磕头的黄中,朱瞻壑知道目的达到了,黄中的心里防线已经瓦解,就让黄中起身说话。

  “殿下面前,小人岂敢造次。”黄中恭敬的跪着,毫不在意鲜血已经流到了眼眶,满脸拘谨的跪着说道。

  “你很不错,这样吧,给你个机会。”对于被人拍马屁,朱瞻壑表示心里很是舒畅。

  “愿听殿下吩咐!”黄中再次将自己染血的额头重重的磕在地上。

  “本世子军营里需要一些可靠的通事官,你要是能弄两百个过来,本世子就许你身边做事。

  如何,可愿一试?”朱瞻壑想在军中弄一些翻译官,正好眼前的黄中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人选,所以朱瞻壑不介意给黄中个机会让他试试。

第261章 所谓仁慈

  “小人愿立军令状!

  一个月之内,必然为殿下献上不少于两百个通事官!”眼看大好机会就在眼前,而且还是自己最擅长的翻译工作,当下通事官黄中就激动了起来,他跪在地上颤抖的立刻举起右手,向朱瞻壑立下了军令状来。

  “好,是个有骨气的!本殿下等你的好消息!

  你若是真的做到了,那就来找本殿下身后的将领们吧,他们会安排好你的!下去吧”朱瞻壑看着干劲十足,甚至立下军令状的黄中,一时不由的哑然失笑,抬眼瞥了一眼身后的小喜子后,就摆摆手让黄中下去了。

  “小人告退”黄中压抑着激动的情绪,慢慢的从大殿里退了出去。

  “小喜子,你真的甘愿放弃海军统领的职位吗?”待黄中退下去后,朱瞻壑看了一眼恭立在身后的小喜子开口问道。

  “殿下,奴才还是适合在您身边做事!”小喜子听了朱瞻壑的问话后,眼神略微一暗,不过最终还是默默地说了一句。实际上,通过此次随海军出征两广,小喜子也是看清了自己根本不是做管理的料子。所以在两军分离的时候,他果断的放弃了海军统领的位置,再次回到朱瞻壑身边,重新开始当起了熟悉的内侍。

  “我尊重你的意见。”朱瞻壑在船上的时候也看出了小喜子对管理的窘境,但他还是选择让小喜子自己决定,而小喜子也果然是个有决断的人,在发现了对于管理不擅长后,自己就立刻果断的放弃了远洋船队的管理工作。对此,朱瞻壑拍了拍小喜子肩膀以示鼓励。

  “摆饭,传众将!”看看外面的天色,发现太阳已经开始落山了,朱瞻壑摸了摸肚子,就没有在纠结小喜子从海军退出回到身边做一个内侍的事情,开口吩咐小喜子摆饭。毕竟对于一个内侍来说,不需要什么太高的能力,只要足够忠心就行!

  “是!”小喜子满口应和道。

  很快,众多陆军的将士们就聚集了起来,而且,还伴随着有军士将饭菜陆续端了上来。

  “殿下.”

  “殿下.”

  “殿下.”

  “好了,好了,大家都不用客气了,直接吃饭,一边吃着饭,我顺便说两句。”眼看陆续到来的将领们一个个的开口与自己一打招呼,朱瞻壑连忙摆摆手,让大家坐下说话。

  “.”众多将领们对此一时无语,只能纷纷老实的挨个坐了下来,毕竟他们也是知道,眼前的世子殿下,在不生气的时候对大家还是很和善的,而且还没有一点架子。所以,大家在世子殿下心情好的时候,还是很轻松的。就比如现在,大家一个个的坐下后,直接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

  “两广之地的事情此番进展很是顺利,只要以后我们云南继续保持着眼下旺盛的兵锋,两广就不会有问题。”朱瞻壑壑喝了一口酒,先是总结了一下两广的事情。

  此刻,正在吃喝的众将领们,放下手里的碗筷,开始盯着朱瞻壑讲话,熟悉朱瞻壑的所有人都没说话,他们都清楚,世子殿下还没说到重点问题呢!

  “眼下,交趾布政司已经拿下,安南的其他的地方,也要一点一点的拿下来。

  不要急,不要乱,与海军做好配合。

  不行,就让海军将沿海的几个府给拿下来,就当让他们练练手了。”朱瞻壑对着胡田说道,他也知道,安南这地方,地形跟个大斧头一般,头重脚轻的,也就交趾这里地方大一点,其他地方都是只有一府之地。所以,朱瞻壑就想着让海军也试试手。

  “末将领命,稍后就将信息传递给王统领和夏统领。”胡田对于朱瞻壑的安排没有一点意见,毕竟他们陆军已经吃了安南的大头了,给海军一点汤水也好,不能显得自己小气!毕竟以后还要和海军处兄弟呢!

  “同时,我们每收复南安的一座城池,就将城里的守卫军收编进入军队,让他们全部参与到接下来的攻防之中。

  他们活下来的人,要做好登记,等后期分配土地的时候,他们也有份!”朱瞻壑决定一边军队占领,一边基层占领。

  “殿下是想,借鸡下蛋?”钱仲财脑容量不大,所以有些想不通深层次的原因,于是他直接开口问道。

  “大哥的意思是,让收编的人作为我们攻城主力,他们战斗中活下来的人,就跟我们的士兵一样分配土地,死的就算了,这样口口相传之下,我们的军队绝对能做到不战而胜!

  这样既减少了我们士兵的伤亡,并且获获得了当地百姓的民心!”朱瞻圻拧着眉头思考了一阵后,立刻就想到了关键问题。

  “二弟说的不错!所以,以后在开拓疆土的时候,我们会收编很多的外族作战,让许多的外族为我们所用。我们大明子民是要开拓万族的,岂能平白死在他乡。

  我们的人有土地分配,他们活着的人也有土地分配。

  我希望,以后,凡是我大明子兵士,各个都是将军,手下都能带领无数的异族,为我们自己作战!”朱瞻壑又开始给所有人画大饼了,但是这个大饼所有人都觉得画的很好!此刻,将领们看着朱瞻壑的眼光都在冒着火光。

  “殿下,这样长久下来,我们军队的战斗力会不会有所下降?”钱仲财这家伙的思维果然是与众不同,别人都看到了巨大的利益,而他看到的却是过多运用一组异族兵团的副作用,可能会降低自己军队的战斗力。

  “不是,老钱你想什么呢?”对于钱仲财问的有些让人无语的问题,胡田没好气的朝钱仲财嘟囔了一句。

  “我说错了?”钱仲财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

  “老钱,我问你,你现在都统帅整个三千营了,你自己上阵杀敌不?”胡田翻着白眼,没好气的问着钱仲财。

  “那当然了,我老钱一直都是冲锋在前的”说到冲锋一事,钱仲财那是胸膛拍的邦邦响,不带一点犹豫的,满是自豪感。

  “这不结了,你都是统领大军的将军了,还要率军冲锋呢。到时候,咱手下的弟兄们,一个个的领着异族,当了伍长,什长之类的,他们不也得冲锋子在前啊,要不然他们还带个屁的兵啊。”胡田的一句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了,未来时候,招收了异族士兵,都是大明将士手下冲锋的兵卒!

  “有道理!”经过胡田这样一解释,钱仲财也算是理解了下来,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他这憨厚的样子,不由得让屋里众人一阵哈哈哈大笑,顿时就让钱仲财那胖乎乎的脸上,有些红润羞涩的样子。

  “不妨与大家实话实说,未来我们会开拓更加广阔的土地。你们每个人将来都要成为独领一军的统帅。

  而我们也不可能永远都是局限于云南一地,那里毕竟是大明朝的地方,不是我们自己的地方。就连两广也是!

  我们的地方在哪里?

  看看这堪舆图,无限广阔的土地在等着我们去征服它!

  未来,我希望这堪舆图上的每个地方,都有我们的子民。

  而他们,在这堪舆图上的每个地方都能有几十亩地,几十个奴仆,再娶上几个媳妇,生上一群的娃娃,他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而我们,将是这新土地的拥有者和统治者!”朱瞻壑一脸淡定的宣扬着民族论,宣扬着他的未来计划。但他的这话,却是获得了现场将领们狂热的一致认可。

  “殿下仁慈!”现场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盯着朱瞻壑看,他们也是盯着那宏伟的堪舆图看,只见那大片的土地,是那么的诱人!是那么的仁慈!

  是的,土地就是最大的仁慈!

第262章 系统的大计划!

  当然,他们所有人都觉得朱瞻壑非常仁慈,一定是一个仁慈的主君。当然不仅仅只是因为土地而已,更是朱瞻壑对百姓的那种诚恳态度。毕竟,朱瞻壑手下这几个官员,可都不是大贵族出身,所以他们更能懂得基层百姓的需要。

  即使是朱瞻壑的仁慈是片面的,因为他仅仅只是对大明百姓,或者说仅仅是管辖下大百姓的仁慈,但对于封建时代的百姓而言,那也是绝对的仁慈了!

  毕竟,在他们所有人看来,外族不过是消耗品而已,没了再补充就是!

  “再补充一点要求:我们此番是需要大量土地的,所以在占领各城池的过程中,对一些不听话的,不安分的因素要进行清理,不能给我们后期的统治,留下任何的隐患!

  明白吗?”朱瞻壑的这话说的很是严肃,但在座的所有人都听到了那一股血淋淋的杀机!

  “末将明白!”最后,还是胡田眯着眼睛,一咬牙接下了朱瞻壑的话语。他知道接下这个命令意味着什么。那将意味着他胡田可能遗臭万年!但也会留于史书之中!

  “明日一早,我就会返回云南。望诸将各自勉励!

  共谋天下!

  我和鼍龙,将会会是你们最后的城墙!”朱瞻壑站起身来,一手端着酒杯对着诸多的将领们遥遥举了起来,一手将长期戴着的眼镜取了下来,露出了那瞬膜律动,狰狞且威严的竖瞳来面对众人。

  这一瞬间云南的诸多将领们直接就亢奋了,不仅仅是世子殿下举起了酒杯向众人敬酒,更是朱瞻壑露出竖瞳,将鼍龙都搬了出来,就是给予了众人最坚实的承诺!

  一瞬间,台下的诸多将领们一个个的霍然起身,着手里的酒杯,痛快的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那模样,就好似刚才朱瞻壑承诺的一切已经化作现实,并出现在众人面前一般!

  “愿为殿下驱使!”众多的将领们将手里的碗狠狠的摔在地上,瓷碗碎裂的声音,此刻宛若清脆的乐器一般动听悦耳。

  从云南出征两广开始,到云南军队占领安南大罗城,再到朱瞻壑自己回到云南,期间历时三个月有余。终于,朱瞻壑再次踏上了云南大理汉王府的土地上。

  “世子殿下回府!”汉王府门口,刘二牛那洪亮的声音响彻在汉王府门前,顿时,一阵烟花炮竹的轰鸣声伴随着浓浓的白烟直接遮蔽了天空。

  “殿下,入府吧,王妃和世子妃,还有众多的郡王和郡主们,都在承运殿等着您呢!”朱瞻壑矗立在马背上,看着数月不见的王府,一会时间直接的感慨不已。这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了刘二牛呼唤的声音。

  “好的,入府!”朱瞻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直接从马背上跨了下来,将马缰绳交给刘二牛后,就径直向着王府里走去。

  “小喜子!”刚进入王府的大门,朱瞻壑突然眉头一皱,呼唤了一句身后跟着的小喜子。

  ‘殿下,奴才在。’听了朱瞻壑的呼唤,小喜子赶紧上前,来到朱瞻壑的身后位置听从吩咐。

  “我这一路舟车劳顿,身上怕是沾染污秽。现今世子妃又有身孕。你切去在承运殿门前准备个火盆,为我去去晦气。”以前的时候,朱瞻壑知道的火盆之类的都是封建糟粕而已,但此刻,他自己即将当父亲后才知道,所谓的迷信,都是父母对孩子,对家人那深沉的爱!

  “是,小的马上就去准备!”对于主子的话,小喜子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领命而去。毕竟,少主子的安危在汉王府大于一切!

  而朱瞻壑达到承运殿门前,跨过一道火盆,进入到承运殿里,朱瞻壑发现,这承运殿里不仅有母亲韦氏和媳妇夏氏,还有沐国公沐晟,老丈人夏元吉,老道士张正恒,还有以三弟朱瞻为首的家中几个弟弟,以及以大妹妹玉枢为主的家中几位妹妹,他们都在这里等着他的归来。

  “母亲,沐叔叔,岳丈大人,老师,世子妃,还有各位弟弟妹妹,此番却是惊动大家了。”进门后,朱瞻壑迎着众人那复杂各异的目光,分别对着各位长辈,以及媳妇还有弟弟妹妹们,分别见礼问好。

  “回来就好。”王妃韦氏一脸心有余悸的攥着手里的手绢,满是心疼的看着自己刚出征回来的儿子。

  “世子爷。”已经身孕三个月,开始显怀的世子妃夏氏,看向朱瞻壑的眼睛都是带着湿润水光,那委屈的神情,直看的朱瞻壑有些揪心。

  “世子殿下!”夏元吉虽然是长辈,但是面对朱瞻壑还是拱手行了君臣之礼。

  “世子殿下!”沐晟也是躬身向着朱瞻壑问好。

  “演壑好威势!”张老道一甩洁白的浮尘,眼里冒着精光看向朱瞻壑说了一句。

  “见过大哥!”以三弟朱瞻垐为首的弟弟们,对着朱瞻壑躬身问好。

  “见过大哥!”以大妹妹玉枢为首的妹妹们,对着朱瞻壑蹲身做福。

  “大家不必拘礼,快快坐下说话。”面对众人向自己问好的场景,朱瞻壑并未一一回礼,而是来到大殿的主座前,抬手让大家免礼,并率先坐了下去。

  “谢大哥!”

  “谢大哥!”

  “谢世子殿下!”

  众人对于朱瞻壑的客气表示了感谢,随即等朱瞻壑坐下,才纷纷落座。

  “都是自家人,大家不必客气。

  我与大家简单的说一下此次出征的情况,总体来说,进展很是顺利.”朱瞻壑捡一些轻松的,可以与所有人分享的内容,讲述给大家听。大家听的都很仔细,无一人插嘴。

  “母亲,您和弟弟妹妹们先歇着去吧,我与沐叔叔,岳丈他们还要说些事情。”眼看说的差不多了,朱瞻壑就开始赶人了。毕竟安南已经开始了大战,那他此次回来就要开始着手准备后续事宜了,所以忙得很!

  “那你们且说正事,为娘和世子妃去为你准备晚饭。”王妃韦氏也是个聪明人,听了儿子的话后,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所以她也不犹豫,直接起身亲自搀扶着儿媳妇就出去了。

  看着世子妃夏氏那泫然欲泣的眼神,朱瞻壑面带微笑的对着她笑了笑,慢慢起身,来到她的身边。

首节 上一节 141/1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下一篇:凭啥说我是战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