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第23节
“废话,小事能让我娘求到你家里”来?朱瞻壑也是翻着白眼看着朱瞻基,自己可是知道所有的细节,能不知道这事大不大吗!
“那你这……?”朱瞻基也是一脸懵的看着自己的兄弟,心里默默地吐槽:不是,兄弟啊,你知道这事有多大吗?还来求人?这事求人有用吗吗?
“放心,只要保证我爹人没事就行,其他的都好说,反正我还准备等他这次回来,就再跟他说说就藩的事呢”朱瞻壑继续用就藩云南的事来说事。
“你都说了这么多年了,也没见有用啊”朱瞻基也是无奈的看着自己的便宜兄弟。
“别管有用没用,我是世子,未来可是我说了算,知道吧。
算了,算了,你只要跟伯母和大伯说,保证我爹不死就行了。其他的我也不想多管。
我来找你是有另外的事情跟你说的”朱瞻壑一脸正色的对着朱瞻基说道。
“什么事,还需要你亲自跑一趟”朱瞻基听了这话也是一脸的疑惑,什么重要的事情,还需要你汉世子亲自跑一趟啊?!
“你让我大伯他老人家,一定保重身体!”朱瞻壑悠悠的对着朱瞻基说道。
第49章 请多准备一套换洗衣服
朱瞻基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面前的堂弟,没听明白朱瞻壑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
“兄弟,你说明白点,什么让我爹保重身体?”朱瞻基一脸的疑惑。
“你这里没其他人吧”朱瞻壑一脸笑容低声的对着朱瞻基问道。
“没有!”朱瞻基回答的斩钉截铁。随后他一愣,就明白了朱瞻壑的话后,一脸的震惊,什么没有其他人?这是太子府,怎么可能有人监视!
难道汉王府有人监视??!!这时候朱瞻基脑海里突然想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话来。
“那就好,你看大伯胖成什么了都,一定要保重身体”朱瞻壑一脸嫌弃的对着朱瞻基说道,大伯的身体实在是不堪重负了呀
“我知道,说你的事吧”朱瞻基一脸严肃的说道。
“先说好,这件事不能乱说,目前只有咱俩知道,跟你说,也是只能让你有个心理准备,不是告诉你这件事的事实的”朱瞻壑继续铺垫。
“好好好,你说吧”朱瞻基一脸不耐烦的说道。
“我过段时间要闯个祸!这个祸非常大,可以说是个好事,也可以说是滔天祸事。这件事外人知道了只有死,知道多少死多少!……”朱瞻壑一脸正色的说道。
“我艹,你别乱来啊……”朱瞻基听了自己兄弟的这个话,直接就急了,直接从床上起来,快步来到朱瞻壑面前,一脸焦急的赶紧劝解道。
他可是知道自己这个兄弟的,武力强横,精通史学,还是尊贵的汉世子,这要是闯祸,那岂不是不是要捅破天了!
“大哥放心,这事,现在我只是给你说下,因为到时候,我会让你在大伯和爷爷之前知道。而且,这件事很复杂,需要我们朱家三代甚至无数的后人去解决,而且不能让其他任何人知道,目前只有我一个人知道。
所以,大哥,请一定让大伯保养好身体,这件事情真的很重要,需要他,也需要你我”朱瞻壑一脸笑容的对着朱瞻基说道。
“你说的是什么?”朱瞻基一脸严肃且茫然的看着自己的朱瞻壑,表示他根本什么都没听懂好不好。
到现在为止,他只知道自己的兄弟要办一件事,还是祸事,而且非常重要,还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除了朱家人其他知道的人都要死!可这也没说是啥事啊。
一点头绪都没有!自己这还不能找人去调查,万一真的查出什么来,岂不是有暴露的风险!况且参与调查的人了,还可能会死!
这说的什么跟什么呀,朱瞻基苦恼的挠了挠头,满脸的抑郁,用哀求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兄弟,企图唤醒他的良知,告诉自己一点有用的东西。
“大哥,只能说这么多,我不确定你有没有被人监视,说出去一个字,以后,这太子府怕是会被人洗一遍的”朱瞻壑用手指了指天上,示意不能多说。
听了朱瞻壑的话,朱瞻基抬头看了看刚才自己兄弟指着的天空。朱瞻基更加确定,汉王府里有人监视!而能监视汉王府的只有那一位了!
“好了,不说了,回去了,记得提醒大伯,其他的就不要多说了,说多了也没用,只是徒劳的让他担心,事情出来你看过就知道。
还有,记得保我爹一命”朱瞻壑扭头就离开了朱瞻壑的房间,只留下一脸懵逼,茫然的太子长子殿下一脸的不知所措。
中午时分,汉王府的正经主子,汉王爷也终于是回到了王府里,脸上稍有些阴郁,但依旧是一脸的坚定。
“王爷~”看见自家丈夫回来,汉王妃一脸的开心,但依旧矜持的站在门口迎接。
“爹!”朱瞻壑也是上前给自己的老爹行礼。
“好了,我没事,回府!”汉王爷大手一挥率先进门,后面朱瞻壑和自己的母亲紧紧的跟在后面。
王府的练功房里,汉王爷正在考教自己儿子最近的武艺。
两人手持木质刀具来回的对砍着,但很显然,汉王爷是不断打击后退的那一个!
“壑儿,这一次你爹我失败了,而且刚刚上交了兵权,现在是一点权利也没有了,只能在这王府里混吃等死了。
不过,不用担心,你爷爷很快就要再次亲征了,到时候我依旧是手握兵权,只要我们不离开京城,我们就还有机会”汉王爷再一次接了自己儿子一刀猛砍之后,快速的后退卸力,依旧一脸不服气的说道。
“爹有想法就好,孩儿没有意见”朱瞻壑现在也不继续劝解自己老爹就藩了,说多了也没用,还不如来点实际的管用。
“壑儿放心。你爷爷不杀我是顾及他的名声,他现在还担心的是建文余孽,只要这天下乱起来,我们就有的是机会!”汉王爷提着刀,猛的冲了上来,对着自己的儿子就砍了过去。
朱瞻壑也得不客气,也是加入直接跟着对砍,啪的一声两刀相撞,只见汉王爷手里的木刀直接断裂……
时间飞逝,眨眼而过。
这一天,依旧是汉王府的练功房里,汉王爷正和自己儿子对视而立。
最近汉王爷发现跟自己儿子战斗,竟然让他的技艺增加不少,所以他就经常找儿子对练。当然汉王爷是不会承认自己是想找回连续失败的场子。
再一次被自己的儿子击退后,汉王爷也是有些尴尬了,所以借口休息下。
“来,儿子歇会,这不服老是不行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是使不完的力气,真是老了呀”汉王爷是不会承认自己武功不如自己儿子的,一脸的唏嘘!
“爹谦虚了,您正直壮年时候,哪里老了”朱瞻壑也是秒懂自己老爹的尴尬,于是赶紧一阵恭维。
“哈哈哈,还是我儿子会说话!”儿子的夸奖让汉王爷心情大好!
“爹,您终于是笑了,最近您可是一直板着脸,府里人都紧张的很”朱瞻壑看着开心的老爹,赶紧继续说道。
“是吗……?”汉王爷听了儿子的话,也是一脸的沉思。
“爹,既然您今天心情不错,不如儿子邀请您夜里游湖去吧”朱瞻壑放下手里的木刀,来到老爹面前,给汉王爷倒了一杯茶递了过去。
“夜里游湖?行!”汉王爷迟疑了一下,不过还是爽快的答应了,最近一直憋在家里,出去玩玩也好!
“需要准备什么吗”汉王爷一脸慈爱的看着自己最骄傲的儿子问道。
“没什么准备的,您到时候直接跟我走就行!”朱瞻壑说的很是坚定。
出了演武场,朱瞻壑直奔自己母亲。
“娘,我夜里带我爹去游湖,让他散散心,您给他准备一套换洗衣服备用。夜里风大,您就别去了,下次白天请您过去”朱瞻壑对着自己的母亲一脸诚恳的说道。
诚孝昭皇后张氏(?-1442年11月20日),名不详,河南永城人,明朝初期政治人物。指挥使张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炽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祖母。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张氏被封为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晋封皇太子妃。明仁宗即位,册立为皇后。明宣宗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由于英宗年幼,张氏便成为实际上的摄政,也是明代第一位太皇太后。她信用阁臣“三杨”及礼部尚书胡濙、英国公张辅等五大臣辅政,使正统初年的朝政相对清明,被称为“女中人杰”。正统七年(1442年),张氏崩逝,谥号“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葬于献陵。
第50章 深夜游湖1
同一时间,朝天宫门前,正站着一个身穿太监服饰的年轻男子,扛着一大根冰糖葫芦,晃晃悠悠的向着朝天宫走去。
“你是谁啊,来这里什么事?”今天看门的依旧是金豆小道童,他远远的就看见了一个人走了过来,不过重点是眼前的这个人,居然扛着满满的一大根冰糖葫芦,那上面至少叉了密密麻麻的几十根的冰糖葫芦!
“这位就是金豆小道长了吧,咱家小喜子,是汉世子爷身边的小奴才,今天乃是奉命前来求见我们朝天宫方丈大人的”说话的正是小喜子。
小喜子也是个有眼力劲的人,他早早的就看出了眼前的小娃娃眼睛都长在糖葫芦上了,所以就直接从上面取下一串来,递了过去。
“奥~,你就是演壑师叔说起的小喜子呀,我知道你,你果然是个好人,走吧,我带你进去找师爷”金豆小道童直接就被一串糖葫芦收买了。
只见他满满的吃了一大口后,就蹦跳着走在了最前面领路。
小喜子也是赶紧跟上,并在走路的过程中将糖葫芦沿路送给路过的小朋友,引得一阵欢呼。
临近门前,小喜子将剩下的糖葫芦全部交给了金豆小道童,看着他吃力的扛着一整根糖葫芦远去的样子,不禁有些想笑。
不过他很快整理了情绪,伸手抚摸了一遍身上的衣服,保证衣冠整洁。这可是世子爷的老师,自己一定要保持尊敬!
“小人汉世子门下小喜子,前来拜见方丈!”小喜子没进门,直接就在门外鞠躬等待了起来。
片刻后,里面传来了一个中气十足却又显得苍老的声音。
“进来吧”老道士这时听到了外面的声音,让小喜子进入。
“小喜子见过方丈”刚一进门,小喜子就直接跪倒在地上,向面前的老道士行礼,盖因为面前的老道士长得实在吓人,明明是一个老人,但却童颜黑发,脸色红润,一身道袍看起来仙风道骨!莫不是真仙下凡?!
“演壑派你来,所谓何事啊”老道士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年轻小内侍,满满的都是不情愿和一脸的震惊和茫然。
“仙长,世子爷旬月之前曾邀请仙长游湖,时间就定在今天夜里,让小的来告知仙长,届时再由小的前来迎接”小喜子的称呼也直接由原本的职位变成了仙长,恭敬的很。
“好的,那就有劳小友了”张正恒老道士一脸茫然的盯着面前的小太监看了又看。
“既然已经禀告仙长,那晚辈就退下了”小喜子说完就要直接跑路。
“辛苦,辛苦”张正恒老道士连连道谢,将小喜子送到门口。看着小喜子远去的背影,满满的都是难以置信。
什么个情况?你这一个小太监,没根的家伙!浑身上下哪里来如此浓郁的龙气?太监怎么能有龙气呢?
而且,这龙气看起来还纯正无比!就是有些虚浮的厉害,不像是自己有的,反而像是长期跟龙种待在一起,身上沾染的一样!
难道你最近真的接触过龙种?别闹了好吗,老道我快八十了,都没见过一次龙好不好!难道你一个小太监见过?!老道士皱着眉头一脸的迟疑。
除非……!老道士突然脑袋里灵光一现,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除非是自己的便宜徒弟身上的龙气!
自己便宜徒弟身上龙气凝练无比,这小太监天天伺候演壑,所以沾染了一身的龙气!
不过,这一身的龙气也太吓人了吧!
老道士自己脑补了一种合理的解释!
算了,不想了,还是想一想演壑这小子夜里给我什么惊喜吧。老道士一甩拂尘,晃悠悠的进屋子去了。
在汉王府里,朱瞻壑正等着母亲韦氏正让人准备,汉王爷夜里游湖带的换洗衣服呢。
朱瞻壑敏锐的发现自己母亲脸色不好,因为母亲手里经常把玩的玉如意没带!
“娘,您这是怎么了,谁惹您生气了?我跟爹今天夜里是有事,所以才不能带您一起游湖的。”朱瞻壑以为是自己跟汉王爷游湖不带她,所以有情绪呢。
“壑儿,不是这样的……”王妃韦氏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最后还是没忍住说了。
“我们是要就藩,但也不能让人撵着这不是!今天,就刚才,胡尚仪家的姑娘,那个叫善祥的丫头,居然来问为娘什么时候去就藩?而且还是太子妃让人来问的!这不是明摆着撵人走吗?!”母亲韦氏说的一脸不忿,她认为我们可以走,但不能被撵走!
“娘,不至于,不至于啊,咱不生气啊。”朱瞻壑赶紧安慰着自己一脸不忿的母亲。
“什么不至于!你是不知道,壑儿,还有你爹,也是个不靠谱的家伙”王妃韦氏突然转移画风说起了汉王爷来,惹得朱瞻壑一脸的疑惑,这正说着就藩呢?怎么又转移到汉王爷了?
“娘,这里还有我爹的事?”朱瞻壑小心的陪着笑脸,迟疑的问道。
“怎么没他的事!人家胡尚仪家的姑娘,也就十五六岁,你爹个老不羞,盯着人家使劲看,说话那叫一个温柔,就差把人家搂怀里了!”王妃韦氏越说气愤,一脸的生气,皱着漂亮的眉头,把手里的帕子都要揉碎了。
“啊,还有这事?”朱瞻壑小心的问着,心里也是为自己老爹的不靠谱翻白眼,这前一段时间刚带回来一个生了个姑娘的女子,这现在居然又看上别人了?
“壑儿,你是不知道,那丫头跟你一样大,都能叫他爹了!”王妃依旧是一脸不忿,瞪着漂亮的大眼睛,透漏着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