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第46节

  “说下一个吧!”永乐皇帝沉默了一会,好似下定了某种决心,于是开口说道。

  “大明亡国第四论:粮食不足。”朱瞻壑看着沉默的众人,也不再犹豫,直接提笔继续开始了第四个问题的说明。

  “这个问题也有不少的办法,无论是不是好办法,大家听一听。

  第一个办法,只要有足够的土地,即使一亩地只能产出一石的粮食,百姓自然能吃得饱!

  第二个办法,减少人口!无论是天灾,人祸,战争等任何的途径,只要百姓的人口减少一部分,剩下的人自然粮食就多起来了”朱瞻壑说的这个办法自然是战争,依然是抢和杀!

  “瞻壑!”太子朱高炽听了朱瞻壑的两个办法后,也是一脸的无奈,一脸苦涩的看着朱瞻壑,满眼都是茫然,难道只能抢夺和杀戮吗?!

  “大伯,还有一个办法!也是我认为最可靠的办法!”朱瞻壑看着胖乎乎的大伯,心里一震,默默地对这个称职的太子满是好感。

  “什么办法,快说!”永乐皇帝一脸急切的说道,粮食是国家的命脉!只要能解决粮食问题,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出海!寻找高产的粮种!

  看看海外那些国家人吃什么,只要量大管饱的作物,不要管味道如何,详细了解他们的种植技术,和产量,一样不少的都给弄回来!

  也许,我们能找到产量更高的作物!”朱瞻壑看着焦急的永乐皇帝和太子朱高炽,用手里的毛笔在白布上写下了大大的粮种二字,然后一脸淡定的说道。

  “你是说海外粮种!?”就在大家思考的时候,汉王爷突然惊愕的开口了,瞬间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而汉王爷却不以为意,径直来到朱瞻壑面前。

  “壑儿,你从小就跟我提那么多次的出海,还要在郑和船队上安插人手,难道就是为了寻找海外各国的粮食?!”汉王爷听了儿子的第三个办法,瞬间就蹦了起来,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却惹来了朱瞻壑的一阵白眼!

  突然,汉王爷发觉后辈有些发凉,他僵硬的扭过头,看见了永乐皇帝此时也是恨铁不成钢的眼神,汉王爷心虚的咽了咽口水,就灰溜溜的又返回刚才的位置。

  永乐皇帝此刻也是满心的懊恼,他当然也知道朱瞻壑想安插人手在马保船队的事情,只是没想到这事这么重要!

  太子朱高炽听了海外粮种一事,顿时就一脸的惊喜,毕竟不用打仗,就是一件好事!

  况且,海外粮种对于大明朝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马保的大船横跨大洋,往来海外各国百余,肯定能找到合适的粮种!

  “实际上,不仅仅只是粮种,只要是能吃的东西,无论是天上地下,还是水利,我们要海外各国的全部信息!

  能种的我们就种,能养的我们就养,不要在乎味道,只要能让百姓吃的饱肚子,管他是什么,通通弄回来!

  当然要是有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也可以的!”朱瞻壑的这个话,才是让大家忍不住点了点头,毕竟这才是老成持重的话,比一天天动不动就打仗,劫掠,杀人强多了!

  “言之有理,今天忙完,我就立马联系马保,让他此次出海,无比将这将是放到第一位!”太子朱高炽一脸欣慰的点着头,准备一会结束就立马写信给郑和!

  “老大,告诉马保,不惜一切代价!”永乐皇帝看得出太子那急切的心情,毕竟这是目前来看,是这十二个问题里最容易解决的了。不禁也是老怀宽慰!

  “继续,继续!”这一刻,永乐皇帝信心满满,于是也不想浪费时间,直接催促这继续开始!

  “大明亡国第五论:百姓没钱。

  实际上,这里说的百姓没钱也就是朝廷没钱。

  这事也好解决,但过程可能有些麻烦!”朱瞻壑有些尴尬的瞥了一眼一旁的永乐皇帝和太子朱高炽。

  嗯?好解决?就是有麻烦?不会是又要打仗吧?!太子朱高炽敏锐的很,他发现了大侄子朱瞻壑的眼神,心里一惊,就有不好的预感!

  “你说吧,我们不怕麻烦!”永乐皇帝此刻大包大揽的开口了。

  “我们把发行的宝钞和国库里面的黄金和白银绑定。我们有多少的金银,就发行多少的宝钞就行了,这样就不会发生宝钞不断的贬值!”朱瞻壑说出了办法来。

  “国库没钱!”本来还以为有什么好办法呢,谁知道居然是这个办法,永乐皇帝多少就有些不舒服了,于是直接了当的说国家没钱!

  “爷爷,孙儿自然是知道国家没钱的,所以孙儿还有剩下的没说呢。”朱瞻壑看着太子那不善的眼神,还是继续开口了。

  “你有办法弄钱?你直接给爷爷我一个金山好了,这样最直接,啥问题都解决了。”永乐皇帝怪异的看了一眼朱瞻壑,心里念叨着:除非能凭空变出钱来,否则哪来的钱!

  “爷爷说的没错,孙儿还真的有金山!

  不仅仅是金山!还有银山!还有矿山!”朱瞻壑笑呵呵的对着永乐说道。

  不好!这是又要灭了那个国家吗?!太子朱高炽看着侄子那笑呵呵的脸庞,就知道要糟!

  “你还真有?!”此刻,永乐皇帝内心里惊愕不已,我就这么一说,你还真幽默啊!

  同时,大殿里的众人一个个目瞪口呆的看着朱瞻壑,眼神里满满的都是不可思议。

  铜豌豆扭头看了一眼二哥,却见二哥也是一脸的震惊和懵逼。

  “孙儿听说,倭国那边,有规模宏大的金矿山和银矿山!

  他们的冶炼技术落后,但每年差不多也能产出五六百万的金银,就是不知道,这事是不是真的。”朱瞻壑若有所思的提醒着永乐皇帝,日本金矿和银矿!

  听了这话的永乐皇帝,瞬间直接两眼放光,那大眼睛瞪的跟铜铃一样!

  “爹,倭国那边可是太祖高皇帝亲定的不征之国!”太子朱高炽小心的提醒着永乐皇帝。

  不过,太子朱高炽的刚说完,永乐皇帝就用那铜铃般的眼神紧盯着太子朱高炽,用眼神堵住了他要继续说话的嘴巴!

  太子朱高炽也是识趣的闭上了嘴,他知道,这个理由是挡不住老爹永乐皇帝的,什么不征之国,在社稷将倾,江山倒悬的危机面前,一切都是虚无的!

  这也包括太子朱高炽他自己,也是这样想的!

第95章 大明亡国十二论7

  “怎么证明倭国那里有金山和银山”太子朱高炽还想再继续努力一把,所以开口问出了重点问题。

  “大伯,这个事情最容易证明!

  最简单的办法,让三叔派人过去探查一番,有没有一看便知!”朱瞻壑看着一脸焦急的太子朱高炽,随口就解释了一句。

  “当然,还有一件事,侄儿也不知道能不能当做证据。

  侄儿听说,倭寇那鬼地方,四面大海,看起来就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但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元朝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在无有任何明确缘由的情况下,平白无故的对着倭寇之地进行了三次远征!”朱瞻壑说到三次远征日本的时候,眼神里的精光都直接冒出来了。

  “虽然,虽然元朝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没能成功的攻下倭寇本土,但原因都是一些意外情况,导致元朝未能到达倭寇岛屿所致!

  侄儿在想,元朝那些人,总不可能是看中倭寇那地方的咸鱼,才接二连三的攻打倭寇本土的吧!”朱瞻壑再次看着太子朱高炽一脸玩味的说道。

  听了这话的太子朱高炽,默默的闭上了眼。

  他知道,这件事情说到这里,基本上就已经可以确定朱瞻壑话语中的准确性了。

  而以太子对老爹永乐皇帝的了解,皇帝一定会派人去调查的!而眼前侄子说的这个未知的理由,才是更加的让永乐皇帝为之心动的动机!

  “爷爷,孙儿翻遍史书,都未能找到元朝三次出征倭寇的原因!

  若是那里真的有这些金山银山,只要我们直接派兵占领那里,自然一切就都是我大明的了。

  况且,倭寇他们的岛屿上本身人口也不少,应该足够给我大明挖矿之用了!”朱瞻壑清淡的语气里,却是直接就决定了尚未占领的倭寇国民的命运!

  朱瞻壑后面的话,直接就让永乐皇帝呆愣住了。

  你小子可以啊,这都还没占领倭寇那地方呢,你小子连挖矿的人都找好了?

  你这是打别人的地盘,抢别人的金银!还让别人给你挖矿,挖好了还得给你炼成真金白银,然后再用这些金银来组武装你的国家?!

  你小子这一手玩的好溜呀!遇上你,真是那些倭寇的福气!永乐皇帝心里无语的吐槽着。

  “爹,东南沿海,连年都有倭寇侵扰百姓,我们直接派兵灭了他们!再派遣一个宗室子弟去管理那里的岛屿!

  或者打着来给藩王当封地也可以啊”汉王爷决定给宝贝儿子壮壮声势,所以也果断的开口了。

  永乐皇帝翻着白眼看了一眼汉王爷:你这跟你儿子比差的太远了吧,你就知道灭灭杀杀的!看看你儿子,把废物利用到了极致了都!跟你儿子学一学好不好!

  看看这壑儿,这给倭寇是从生到死一条龙服务,给那些小倭寇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多好呀!!

  随即,永乐皇帝翻着白眼白了汉王爷一眼,并没有搭理他。

  “老三,这事就交给你了,我要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准确的消息!”永乐皇帝看了看依旧跪在地上的小老三,沉着声音开口安排工作了。

  “爹,您顷好了吧,这事儿,儿子我最拿手了!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赵王爷不愧是搞情报出身的,小脸通红,这答应的溜得很。

  此刻,永乐皇帝的内心是急迫的要知道准确消息,毕竟大明朝实在是太缺钱了,尤其是自己连年大战!

  又修了运河!

  又编撰了永乐大典!

  又修了新都!又要迁都!

  太孙又要大婚!

  各地又要赈济灾害!

  我这大明朝缺钱的地方太多了!必须找到,并且拿回来那属于我大明朝的金山!银山!

  是的,还没找到,永乐皇帝就已经把那未知的金山银山视为己有!

  “钱的问题,也就差不多解决了,只要有了足够的金银,朝廷在发放宝钞的时候,也就有了依据!

  只要是不乱发宝钞,相信我大明的钱财问题,起码两百年内是没问题的!

  至于两百年后,他们也只能自求多福了!”朱瞻壑也算是尽力了,毕竟已经重生十几年了,前世也不是什么专业的研究生之类的,该忘得也差不多了,能有现在这样已经很努力了。至于后世再有什么问题,只能祈祷他们自求多福了。

  “这就行,这就行,只要后面我们再继续找到金矿,银矿,我大明的财政就不会有问题的!

  壑儿,你继续说下一个”太子朱高炽虽然不同意征伐,但此刻是满心的欢喜,毕竟找到金矿和银矿,大明的财政问题就一定能缓解,后面的其他问题再解决一下,这大明朝绝对妥妥的,不会有灭亡的问题!

  “大伯说的是,我们接着看大明亡国第六个论:藩王制度!”朱瞻壑说到这个藩王制度的时候,可以说是满满的自信,毕竟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除了金银以外最好解决的问题了,只要换一个藩王制度就行!

  “爷爷,大伯,刚才我们说到了这藩王制度这里,实际上有着一大一小的两个问题。”朱瞻壑提笔在白布上写下一个“大”字和一个”小“字,并继续在“小”字上画了一个圈,接着,他指着这个小字说道。

  “我们先说这个小问题,那就是藩王做大的问题,他们被分封在各地,执掌着除了军事,政事以外的所有特权,包括了土地田产!佃户百姓!森林矿产!河流湖泊等等等等特权!肯定不可避免坐大!朝廷势微之时,一切都会发生!

  而想避免这一切,很简单:有名无封!王贵身轻!闲养幽禁!择优取士!”朱瞻壑在白布上提笔写下了这十六个细思极恐的文字来。

  “壑儿?!你这是……?!”就连汉王爷也难以置信的盯着宝贝儿子说不出话来。满满的都是惊愕和恐慌!

  “你想只给封王,给尊号,却不给封地!

  把他们或是散养,或是幽禁!

  只要几个优秀的人出来做事!其他的全部放弃?!

  这样,他们就无权无势!最多也就闹些事端出来,还正好能取了号再幽禁!”永乐皇帝眼睛死死的盯着朱瞻壑,刚才的一瞬间,他就明白了这话里的意思!

  而永乐皇帝的话,却是让太子,汉王爷,赵王爷,朱瞻基一个一个的目瞪口呆,继而又将呆滞的目光看向了罪魁祸首朱瞻壑!

第96章 大明亡国十二论8

  “爷爷,孙儿可没这么说,孙儿只是提了一个建议而已。至于怎么取舍,却是爷爷的事情,或者大伯和大哥的事情了!“朱瞻壑摊了摊手,将问题又抛给了永乐皇帝以及他的继任者。

  不给他们应该的机会,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朱瞻壑再次开始了藩王制度问题最主要的内容。

  “爷爷,大伯,藩王问题最重要的是大问题,现在才开始呢。那惊天的藩王俸禄才是藩王问题的关键所在!

首节 上一节 46/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