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第9节

  “喜公公放心,小的这就去请秀姑姑过来”被踢了一脚的小内侍与有荣焉的对着小喜子感恩戴德,完全没有被踢一脚的不忿和伤心,反而是满满的兴奋。

  “嗯~,好好干,世子爷给你机会,你要是给办岔了,就别回来了”小喜子此时完全就是一副当家公公的架势,满脸的都是傲娇,他可是经历了两次自家世子爷的龙威,此时的他只感觉人生找到了方向,正想努力拼搏呢,对于自己随意踹倒的小太监根本就没有在意,只好像找到了干爹训斥他的感觉。不过,小喜子却还是认真的看了被自己的示威揣了一脚的家伙一眼,就转身伺候世子爷去了。

  “世子爷,秀姑姑一会就到,您看接下来的安排……?”来到朱瞻壑面前的小喜子却是换了另一副嘴脸。小喜子此时恭敬的低着头,听着自家少主子的安排,小喜子可是清楚的知道,自己高个干爹跟了汉王爷,现在是汉王爷的左膀右臂。

  现在,他是汉世子爷的近臣,未来也必然是世子爷的左膀右臂,所以他必须要勤勤恳恳的跟着世子爷,未来成为世子爷的左膀右臂!

  不消片刻,秀儿就跟着一个小内侍急匆匆的走了过来。见此,小喜子赶紧眼巴巴满脸都是堆叠着笑容迎了上去。

  “秀儿姑姑,您可算是来了,世子爷着急见您,可是已经等了有一会儿了。”小喜子快走两步,来到秀儿姑姑面前,一脸亲切的说道。

  小喜子能够被选中伺候世子爷,各方面可以说都是出类拔萃的存在,他从自家世子爷的语气和说辞中,感受到了可是自家主子对秀儿姑姑的信任和依赖。所以,作为世子爷的忠实信徒,他必须严格按照世子爷的喜好来,世子爷喜欢的就是他喜欢的!世子爷厌弃的就是他厌弃的,这是小喜子干爹教导他的,他时刻牢记于心!

  “秀儿姑姑,您陪着母亲回去休息,今天也是累着她了。我还有事,要先过去了”朱瞻壑看着秀儿姑姑急匆匆的走了过来,看着一脸疲惫的王妃韦氏,同样是满脸的震惊和疑惑。

  “母亲,您不要担心,有我在,就不会让王府里有什么岔子的”朱瞻壑看着逐渐平复下来的母亲,不过却依旧能看出她满脸都是紧张的倾情绪。所以他赶紧眼神示意让秀儿姑姑前去安慰下自己的母亲。

  秀儿姑姑也是个有眼力劲的,此时她一眼就看出自家的王妃心情不畅,于是她快步走到王妃韦氏面前,咬着耳朵仔细的细语了一番后,就搀扶着汉王妃韦氏向着内宅走去。

  临走前,王妃韦氏一脸怪异的看了自家儿子一眼,满满的都是有话要说,不过却是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秀儿姑姑搀扶着王妃走了几步就回来了,却又转身回来。王妃韦氏来到自家儿子身边,略有犹豫的开口说道。

  “壑儿,你已经是个大人了,为娘多啰嗦一句,孔子说:君子有三戒,你这年纪正是冲动时候,要注意身体”王妃韦氏最后还是对着自己儿子劝解了一句,随后就头也不回的带着秀儿姑姑离开了,留下一脸凌乱的朱瞻壑。

  看着母亲远去的背影,朱瞻壑已经猜到了刚才母亲和秀儿姑姑咬耳朵说的话了,不过却也没有在意,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一点不带担心的。

  “小喜子,走,去书房”朱瞻壑很快调整了心情,就招呼小喜子前往书房。

  “世子爷,您放心,我已经准备好了郑大监出入港口浏河附近周边的地图,还有所有的河道和海岸信息,就等您去看了”小喜子一脸殷勤,看向朱瞻壑的目光满满的都是自豪。

  1405年7月11日-1407年10月2日(即明朝永乐三年六月十五至永乐五年九月初二),郑和率队从福建高官乐县五虎门出发,第一次出使西洋,船队共计27800人。此次航行涉及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旧港、暹罗(今泰国)、南渤里(今苏门答腊岛上)、苏门答腊、满刺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锡兰山(今斯里兰卡)等国家及地区。途中在苏门答腊东南部的旧港附近,船队遭遇了海盗陈祖义的袭击,郑和被迫反击,烧毁陈祖义的十艘船只,捕杀了数千海盗,并将陈祖义本人活捉了回去,随后按令当着各国使节的面斩首,并在旧港设立宣慰使司。据《明史》记载:“祖义,亦广东人,虽朝贡,而为盗海上,贡使往来者苦之。”郑和这一举措消除了东南亚海上的动乱因素,重建了明王朝在东南亚的宗主地位

第21章 永乐大帝把汉世子的资料拿来!

  朱瞻壑听小喜子说已经准备好了港口的一应资料,也是满脸的开心。毕竟这大鳄鱼回来的准备确实是要准备好,自己可不想大鳄鱼太早的露脸。

  “这次事情做的不错,记你一功。”朱瞻壑看着一脸邀功请赏的小喜子,也是很配合的表扬了他。

  跟在朱瞻壑身后的小喜子听了自家世子爷的夸奖后,也是一脸开心,没有比自家主子夸奖更让人开心的事情了。

  此时的小喜子满心的欢喜,他努力准备了这么久的资料费尽了心思,终于是再次得到了世子爷的夸奖,自从世子爷身边有了云儿和剑儿两个小丫头后,他已经被世子爷忽略了好久了,他要凭借这一次的功劳,再次得到世子爷的欢心!

  来到书房后,朱瞻壑径自来到书桌前坐下,小喜子很有眼力劲的赶紧把自己收集好的,各类郑和下西洋出入海口的地图等资料一一排列在书桌上。

  朱瞻壑认真的看着面前小喜子收集的资料,有地图,有文字资料,图文并茂不一而足。加上自己之前收集的诸多大明沿海地区资料,朱瞻壑已经为了迎接自己大鳄鱼的回归,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他并不准备让大鳄鱼直接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实际上他的想法是先到封地,然后建造大船,然后派人出海,顺便自己也出海遛遛弯。

  不过,鉴于目前自己老爹汉王爷实在是顽固不化。所以,朱瞻壑决定给自己老爹来一个狠的,先让他知道有大鳄鱼的惊喜,然后再给他一个无法承受的打击,让自己的老爹在一惊一喜之下心灰意冷,然后老实的跟着自己回去封地!完美的计划,朱瞻壑忍不住为自己点赞。

  朱瞻壑一脸认真的查看着手里的地图等资料,此时大海上也是一片安然。

  蔚蓝的大海上,郑和的船队仍在有序的航行着,而我们的鼍龙王也是不紧不慢的跟在船队的背后,不时跃出水面,惊的一众船员们惊叹不已。

  ……

  深夜,我们的世子殿下已经搂着两个白嫩的小丫头睡着了,他凭借自己强大的自制力,暂时放过了两个刚刚破身的小丫头,不过却是手拿把掐的睡着了。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睡得着,例如我们的永乐大帝朱棣,就依然在一堆奏折中努力的奋斗着,只见其自身深色面棉麻服饰,显瘦脸庞,两鬓略有斑白,双眼炯炯有神的盯着手里的奏折。

  “咯吱”的门栓响动声音在,寂静的深夜皇宫之中尤为显眼,正在努力从奏折中寻找错漏的永乐大帝,一脸嫌弃的把手里的折子随意扔到地上,然后拧着眉头向门口看去。

  他清楚的知道,现在已经是夜里了,并且按照自己的习惯在,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情况下,小鼻涕是不会打扰他的。

  “别站着了!过来!说说什么事?!”独属于永乐大帝那浑厚的声音在寂静的宫殿里响起,永乐大帝头都没抬,又拿起一本折子看了起来,不过却是让小鼻涕进前说话。听到主子的问话,小鼻涕赶紧一甩拂尘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皇上,锦衣卫奏报,直接递上来的。”小鼻涕低着头,恭谨的举着一个折子,开口说道,他的意思很明显,锦衣卫直接秘密送上来的资料,没有经过一些关键人物,例如掌管锦衣卫的赵王爷等人。

  “奥,这个事啊,有什么新奇的没有,说来听听”永乐大帝一听是锦衣卫的奏报,就失去了几分兴趣,一个转身又从堆积成山的折子里拿出一本来看,依旧连头都不带抬的。

  他很清楚,这个时候锦衣卫递上来折子,基本都是安插在各个王爷,大臣身边的锦衣卫当天梳理的,如果自己没睡的话,就会当天递上来,如果自己睡着了,就会第二天一大早递过来,他有空就会看看,自己的诸多臣子们一天天的都在干啥。

  这就不得不说永乐大帝的治国之严谨,自从他上位后,为了防止有人效仿自己的成功之路,所以他大肆扩张锦衣卫,并且秘密的在各个重臣的家里都安插了许多的锦衣卫,也包括分封的各个王爷,当然也包括他的儿子们。

  “皇上,这个……~折子是汉王府送来的,要不您还是看看吧”小鼻涕弓着腰,一点不带起身的,看着自己的脚尖,双手依旧高高的举着手里的折子。

  “奥?!拿来我看看”听了小鼻涕的话,永乐大帝明显脸上的神色一变,随即就把手里的折子扔到了一边,跟扔垃圾一样一脸的嫌弃。小鼻涕作为他最信任的人,如果是平常时候,这些锦衣卫的奏折,一般他都会先看一下,没事就会直接说没事,有事也会简单的说一下,能让小鼻涕不太敢说的,那就说明有问题了。

  对比,永乐皇帝也是暗自叹了一口气,心里暗骂一句:大晚上的都不安生,接着缓缓起身,活动了两下手脚,只听一阵骨骼的劈啪作响。

  随后,永乐皇帝径直来到小鼻涕身边,一探手就拿过了小鼻涕递上来的折子,扭头来到一旁的小塌上,喝了一口茶,嗯?有些凉了。并顺手打开了手里的折子。

  开头依旧是毫无营养的客套话,他直接就跳了过去,直接就拧着眉头开始看重点内容。

  很快,小鼻涕就听见了一声重重的拍桌子声音,吓得他直接就跪下了,但不论怎样,先跪下总是不会错的。

  只见此时我们的永乐大帝早就换了一副扭曲的脸庞,自己不断的嘟囔着。

  “好小子,真是好小子啊,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的比猪差,累的像头牛,这是用来形容他爷爷的话?!!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皇位,在他嘴里就这么不值一提,就这么嫌弃?”永乐大帝此时对于自己这个壮硕的孙子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他只觉得汉世子是一个乖孩子,身材壮硕,又习武习文,又听天懂事,是个不错的孩子,起码比他爹汉王爷靠谱多了,现在看了看手里的折子,只觉得难道自己老眼昏花,绝对是眼瞎看错了!只气的他眉头青筋直跳!

  气不过他的,随即又喝了一口茶盏里的凉茶,缓解一下心里的火气,满着怀疑态度的继续看着。

  随着不断的深入看去,永乐大帝的脸色也是不断的变换着,或是惊讶,或是震惊,或是迟疑,或是不悦,不一而足。

  “老二那小子真的能生出这么优秀的儿子?这绝对是有人教他的!”不多时,永乐大帝就看完了手里的折子。

  永乐大典整个折子看下来,他自己总结。实际上里面的内容就是汉世子劝解汉王爷就藩的对话而已,不过这小子劝解的方式实在是别具一格,直接就一通分析,告诉汉王爷你没希望当太子,没希望当皇帝,咱们老实回封地当安乐王爷吧,不过我们的永乐大帝严重怀疑这里面的话是有人教他的,否则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这样清晰的条理。

  当然这折子里面也穿插了例如汉王爷私自在外面养外室还生养了一个姑娘,及汉世子刚刚破身等一些其他小事情。

  永乐大帝看完了手里的折子,心里是五味杂陈,他清楚的知道这里面说的每一条都是真的。虽然他真的很喜欢汉王爷这个跟他很像的儿子,但是他也有他的顾虑,加上老大确实很好,也没有一点问题。

  想到这里他又转头看了一眼堆积如山的折子,他也看了不少,里面基本上事情处理的都很好,甚至有一些即使是他也不一定做的更好!

  他喜欢老二,但理智告诉他必须选老大,才能稳固江山!

  只见永乐大帝闭目沉思良久,沉声开口了。

  “把汉世子的资料拿来。”此时永乐大帝的声音中满满都是莫名的意味,听的小鼻涕心神一震,随即把脑袋垂的更低了。

  “是”小鼻涕低头看着脚尖,开口回应了一句,然后倒退着出门去了。

  朱高燧(1383年1月19日-1431年10月2日),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之弟,其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史称“赵简王”。

第22章 老二能有这么好的儿子?

  小鼻涕听了永乐大帝的话,沉默不言的低头出门去了,很快就来到了一个宫门紧锁的地方。四周尽是太监忙碌的身影。

  “大总管”

  “大总管”一众太监看见小鼻涕后,一个个的赶紧躬身行礼,而小鼻涕则是面不改色点头后,迈步进入了宫殿内。

  “拿汉世子所有资料”小鼻涕进门后,已经有太监在里面等着他了,他也不客气径直对着面前的太监说道。

  “是!”听了小鼻涕的话后,对面的太监明显是愣了一下,瞪大眼睛好像是没听清一样,被小鼻涕用眼神狠狠的瞪了一眼后,赶紧开口回应。

  小鼻涕安静的站着,等着对面的太监把资料拿来,不经意抬头看见了天空中冰凉又残缺的月亮。

  “冷月半缺,天心难测”小鼻涕此时抬头看着窗外的月亮,满是莫名的说道,也不知道是说给谁听的。

  但取资料回来的中年太监明显是听到了,快步走了过来,一脸惊愕的看着小鼻涕,明显是想问什么,却又闭上了嘴。

  “大总管,资料在此”中年太监将资料交给小鼻涕后,脸上满满的都是渴望的求知欲。

  “告辞”小鼻涕明显是不想说太多,出门后再次满是深意的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月亮,叹息一声,快步的向着永乐大帝的方向而去。

  “皇上,汉世子资料取来了”小鼻涕再次来到永乐大帝面前,依旧是恭敬拘谨的行礼后,双手捧着将一打资料递给了永乐大帝。

  “嗯,我看看”永乐大帝看了一眼小鼻涕,径直接过了资料来,看着厚厚的一打,心里忍不住有些叹息,伸手再次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嗯?凉的??!

  喝了一口凉茶后,永乐大帝突然脑海里闪过了一个画面。

  自己高大壮硕的大孙子,站在自己面前,一脸笑意的看着自己开口说道:呀!爷爷,您喝的茶水也是凉的?哎吆!真是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的比猪差,累的像头牛!

  像头牛!

  像头牛!

  你像头牛!

  “你胡说!”永乐大帝还没打开资料,就重重的把手里的茶盏甩在小茶几上,愤怒的大声说道!

  “陛下??!!”小鼻涕此时正站在宫殿的角落里昏昏欲睡呢,他使劲的踩了踩藏在脚底下的苍耳子,那满是小刺的植物能让他保持清醒。但即使如此,此时的他依旧是有些昏沉。但突然永乐大帝的愤怒吆喝,让小鼻涕瞬间清醒了,他顾不得太多礼仪,径直就冲向了永乐大帝面前,一脸警惕的看着四周。

  “咳咳,没事,朕是说这茶有些凉了,让人给我换杯热的”永乐大帝也在一声吆喝后回过神来,于是有些尴尬的咳嗽两声,让小鼻涕找人给自己换一杯热水。

  他总不能说自己刚刚发癔症了吧,臆想自己被自家的大孙子贴脸嘲讽了,所以才失态的吧,那也太丢他永乐大帝的面子了。

  “是,皇上”小鼻涕有些疑惑一脸懵逼的看了看皇帝,他记得刚刚听到的好像不是换茶吧,怎么就变了?

  不过皇帝说的就是对的,这是他的立身之本,所以他很是默契的认同了皇帝说的话,连忙转身让人给永乐大帝换一杯热茶。

  片刻后,永乐大帝惬意的喝了一口热茶,满脸的傲娇和自豪。

  随后他打开了他孙子的资料。越看越是惊讶,他严重的怀疑是不是搞错了,这资料里面完全就是跟平常他认识的大孙子有些明显的区别。

  当然里面的基本信息他都是知道的,例如生辰之类的。

  但其他的也太离谱了吧。

  例如资料里写:他的这个汉世子博闻强记,精通史学。

  他只知道这个孙子在大学堂的时候成绩不错,但具体有多好就不甚清楚了,还有里面写精通,有多精通,一个十六岁的娃娃能有多精通史学。

  再例如资料里面写:汉世子喜爱道学,练习道家养生功法,疑有出海寻仙的企图,一直都在收集沿海资料,还企图通过汉王爷获取宝船的详细资料。

  他只知道自己这个大孙子找了一个道家的老师,练习了道家的功法,但那玩意也没啥用,还不如吃两颗金丹呢!还收集沿海资料,想要宝船资料?你一个汉世子,不好好研究管理封地,这是想当个江王,海王咋的。永乐大帝心里暗自嘀咕着。

  再例如资料里写:汉世子武力强劲,在之前出征阿鲁台的战场上,一马当先,人马具甲,手持大刀,连续斩杀十六个敌军后从容退却,之后居然面不改色,连呕吐都无。

  这让永乐大帝心里颇不是滋味,什么意思,这小子是战神在世吗,第一次上战场就连斩十六个敌军,还不带吐的,这不是妥妥的嘲讽像他这种,第一次上战场回来后吐的一塌糊涂的人吗!

  还有,这资料里面写的,这小子居然不支持他爹争夺太子位,一直劝他爹汉王爷就藩,为此父子俩都不知道闹腾了多少次了。

  这让永乐大帝陷入了迷茫,这写的是真的吗,这小子真的是汉王爷的世子吗,他爹拼命地想当太子,他居然想跑去封地?哪有不喜欢皇位的皇家子嗣!

  资料里居然还单独写这小子颇具威严,没用眼神吓唬人?你这写的是真的吗?不过永乐大帝也是不太怀疑,毕竟百战老兵确实是能用眼神吓人,或许是这小子战场上杀敌后,眼神有些控制不住,所以导致了大家都怕他。

  他简单的总结了一下资料里面的内容,简单来说,他这个汉王爷的世子:身材高大壮硕,颇具威严,品行优良,待人和善,不好女色,文才武略齐俱,喜欢养身修道,对大海很是好奇!

  没有缺点?!!突然永乐大帝朱棣好像是发现了重要的华点,顿时心头一惊,皱着眉头,死死的盯着手里的资料,再次快速的翻找了一遍。

首节 上一节 9/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