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第95节
“樊将军,本官还有一问。
三千营和五军营之中,乃至于神机营之中,最有威望的人,除了皇上之外,应该就是两位王爷了吧!
而除了两位王爷之外,排在第三位的人,应该就是汉世子殿下了吧?
不知,对于这一位汉世子殿下,樊忠将军要如何处理?!”杨士奇眼神死死的看着樊忠,一脸的凝重。因为,杨士奇心里猜测,汉世子可能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杨阁老!你在套我的话?!”樊忠听了杨士奇的问话后,心里突然猛的一突,他立刻意识到,这是杨士奇在套话,随即立刻勃然大怒。
只见樊忠一拍桌子,勃然而起,满脸愤怒的盯着杨士奇看,眼神里满满的怒火。
“樊将军,我们现在是一路人,彼此要坦诚相待,而不是相互猜疑!”对于樊忠的愤怒,杨士奇并未反驳,而是开口解释了一句。
“哼!汉世子殿下的事情,不需要任何人担心!”樊忠咬咬牙,盯着杨士奇看了又看,最后冷哼一声,只是含糊不清的说了一句。
关于汉世子殿下的问题,他樊忠总不能说对方有一条龙吧,说了也不会有人信啊!更何况,他还答应了永乐皇帝,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保证汉王一家的安全!
“樊将军,若我们明天不能保证汉王的安全,你会怎么做?”于谦有些摸不清楚眼前的状况,但他知道,明天必有一战,而樊忠是中军最大的依仗。所以,他必须弄清楚樊忠的真实想法!
“若不能保证汉王爷的人身安全,我御前营将不会参与明天的任何战斗!”樊忠对于于谦的问题,毫不犹豫的说道。
“不参与明天的战斗?!
难道你御前营,还准备去保护汉王不成?!”于谦对于樊忠的做法非常不理解。下意识的,于谦瞪着铜铃般的大眼质疑了樊忠一句。
“于大人说的没错,我御前营必须保护汉王爷的人身安全!
否则,请恕我御前营无能为力!”对于于谦的质疑,樊忠毫不犹豫的表示,若是发生战斗,他也必须保证汉王爷的人身安全。
“大行皇帝,给了樊忠将军遗诏?”对于樊忠的异常情况,杨士奇沉思良久,问出了心里的疑惑,同时他这也是在排除一个可能!
“杨阁老不必试探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樊忠没有大行皇帝的遗诏!”樊忠也猜到了杨士奇的想法,但身正不怕影子斜,他还是坚定的给与了答复。
“也不是遗诏?!”于谦听了樊忠的话,也是一愣,他本来也以为是大行的永乐皇帝,给了樊忠什么遗诏来的,但看樊忠现在的样子,怕也是没有。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于谦苦恼的挠了挠头,直接蹲到了椅子上,迟疑的看着樊忠,满脸的疑惑。
“以樊将军的性格,怕是答应了大行皇帝什么承诺,才会这样的。”杨士奇盯着樊忠继续看着,嘴上说着缓和的话语,实际上再次对樊忠进行了试探。
“杨阁老,您不必再试探我,我什么都不会说的!
同时,我也提醒杨阁老,答应大行皇帝的事情,可不要忘记了!”樊忠对于杨士奇的接连试探,被弄的不胜其烦。于是,便也提醒了杨士奇一句,不要忘记了已经大行的永乐皇帝的遗诏!
“樊将军放心,本官记着呢!”对于樊忠突然的敲打,杨士奇不由得心里一惊,立刻就想到了已故永乐皇帝给他的那一份遗诏,看来樊忠也知道这件事。
“既然如此,那我们也不再让樊将军为难。
就按照樊将军的意思来,明天整个老营的防御,就交给樊将军负责了!”杨士奇不想再继续纠缠这件事情。于是她他开口改变了话题,并直接把明天老营的防御工作,全部交给樊忠来负责。
“好!”面对杨士奇的托付,樊忠也不客气,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杨阁老……?!”于谦开口想拦下来这件事,但却被杨士奇无视了。
“于谦,此事已有定论,无需多言!”杨士奇知道于谦的质疑,但却是没有开口解释。毕竟,杨士奇自己和樊忠都有着永乐皇帝身上的秘密!不容过错!
“既然如此,那明天的安全,就交给樊将军了!”面对杨士奇坚定的语气,于谦沉思良久,最后只能答应下来。
毕竟,此刻的他,也是猜到了,杨士奇和樊忠身上,都有着大行皇帝的秘密!
第171章 朱瞻壑樊忠,今天不能死人!
一夜的时间过的很快。
天微微亮起时,汉王爷就和赵王爷集合好了三千营和五军营的队伍。
“我和赵王爷,亲自前往中军大营,问询班师回朝的事情。
本王明确的告诉大家,本王怀疑中军有人作乱!
所以,本王命令尔等做好准备。
若听到我的信号响起,不要犹豫,尔等直接率军直冲中军,我等要勤王……!”临行前,汉王爷和赵王爷,集合了三千营和五军营的所有将官,为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各种部署。
“谨遵将令!”屋子里的将官们也不是傻子,很清楚两位王爷的想法,但他们人微言轻,只是棋子而已,并不能做出什么实质性的决策来,所以,对于两位王爷的要求,也只能低头答应了下来。
当然,他们之中也有人是藏着改朝换代,扶龙而起心度的。
总之,不管他们有什么样的心思或者是被迫无奈,他们都只能听从汉王爷和赵王爷的命令。
汉王爷最后亲点了千余精锐老兵,让他们随行,以做临时应急之用。
“壑儿,我们一起去!”明知道今天前往老营可能存在危险,所以汉王爷很是明智的带上了他的最强保障!
“老二说的对,壑儿,咱们一起去,到时候要真出了什么意外,还要多关照下三叔啊!”对于老二赵王带上世子朱瞻壑,赵王爷那是一万个的同意。
只见赵王爷骑在马背上,一脸笑容的看着自家侄子,满脸都陪着笑容。
“三叔放心,只要有我在,爹和三叔起码能保住性命,是没问题的!”朱瞻壑对于三叔铜豌豆的示好并未拒绝,毕竟他和三叔的关系还是很好的。
更何况,只是保证不死而已,又不用管其他的事情,这个简单的很!
听了朱瞻壑的话,赵王爷立刻哈哈哈大笑起来,这笑容是发自内心的欣喜。
但一旁的汉王爷却是开心不起来,心里暗自叹了一口气。毕竟,汉王爷可是听出了儿子话里的意思,只保证不死而已,不管其他的任何事情!
“驾~”看着地平线上越来越近的老营痕迹,汉王爷甩了甩脑袋,将脑海里的杂乱思路抛出脑外,策马奔腾在最前方。
“驾~,驾~,驾~……”而后方的众将士也是快速的跟了上去。
很快,朱瞻壑一行人就来到了老营门口。
这一次,老营门口没有设置拒马,围栏,反而是一群的兵士来回巡逻,甚是严密。
朱瞻壑冷眼看着老营的一切,心里一阵烦躁:若非为了顺天府母亲的安全,他一个人就能灭了这里的所有人!
不知怎么的,朱瞻壑看着眼前的军营,心里不由得升起这样可怕的念头!
仅片刻,朱瞻壑就反应过来,他骤然变了脸色,心里不由得一阵恍惚:难道是鼍龙入体太久,且自己杀伐过重,又未能找小丫头们泄出多余的戾气,才导致脑海里杀气萦心?!
我这是要走火入魔了?!朱瞻壑心里不由得疑惑的感慨道。
“皇上,请汉王爷和赵王爷入营商议军机!”就在朱瞻壑脑海里胡思乱想之时,于谦带着两个御前营的将士来到营门口,大跨步的来到了营门口,直面汉王爷和赵王爷带来的千余兵士,并无惧色,开口大声的说道。
朱瞻壑看着听了于谦的话后,汉王爷和赵王爷二人相互对视一眼,满眼的凝重神色。
过了片刻,还是汉王爷率先下马来,因为他必须弄清楚老爹永乐皇帝到底如何了!
“唏律律~”随着汉王爷的下马,一旁的赵王爷和身后的朱瞻壑,以及众多将官们纷纷下马而来,紧跟在汉王爷身后。
就剩,身后其余带来的众多兵士们端坐在马背上无动于衷!
下马后,赵王爷快走几步,同汉王爷并排走到了一起,朱瞻壑则是跟在老爹和三叔的背后,再往后面,则是三千营和五军营里众多的将官们。
于谦很是自觉的在前方领路,所有人都有序的向着永乐皇帝的营帐而去。
或许是察觉到了什么异常,亦或者是察觉到老营气氛不对,汉王爷一边走着,一边不断的向着老营的四周四处查看着,满脸的凝重和警惕!
越是靠近中心的营帐,越是能清晰的闻到那咸鱼腥臭的味道。只见汉王和赵王以及众多将领们一个个的忍不住用手捂着口鼻,试图遮蔽这直冲天灵盖的味道。
但,朱瞻壑却是觉得这味道还好,并没有什么特别不适应的。毕竟,再怎么有味道,也只是鼍龙的口粮而已!
临近营门,朱瞻壑身后的将官们很是自觉的向着两侧而去,毕竟,他们还没有直接朝见皇帝的权利!
就剩朱瞻壑和老爹汉王,三叔赵王继续向着御营走去,樊忠站立在高台上,看着眼前的三人,脸上神色莫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只是,朱瞻壑敏锐的发现,其手上还戴着黄铜戒指。
这一次,来到营帐门口,樊忠没有开口收取三人的佩剑。
“儿臣朱高煦,朱高燧,叩问皇上圣躬安!”来到营帐门口,汉王和赵王很是自觉的跪了下去,拱手向着营帐里面问安。朱瞻壑也跟着老爹跪了下去。
而跪了许久,不见营帐里有声音传来,汉王爷有些跪不住了,同时心也是提到了嗓子眼。
与赵王爷相互对视一眼后,汉王爷与赵王爷直接起身,手扶着刀剑直接向着营帐里走了进去。
朱瞻壑却是没有进去,而是向着门口位置手扶刀柄的樊忠走了过去。
“世子殿下!”对于朱瞻壑,樊忠是真的很敬畏,不仅仅只是永乐皇帝临终前的嘱托,更在于汉世子殿下真的拥有一头真龙。
营帐下方的于谦,看着站在樊忠身边的汉世子,满眼都是凝重,机敏如他,怎么察觉不到士兵们看向这个汉世子那崇拜的眼神!
对于于谦的窥视,朱瞻壑并未在意,甚至都没多看一眼。
“樊忠!我只有一个要求。
今天进来的所有人,都不能死!
明白吗!”看着手扶腰间宝刀的樊忠,朱瞻壑并未在意,只是盯着樊忠轻声说了一句。
“是!”听了身边汉世子的话,樊忠心头不由的一紧,他知道,自己在老营里部署的各种兵力,绝对是被汉世子发现了。
所以,为了保证所有人的安全,樊忠对于朱瞻壑的要求,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
过了片刻后,樊忠向着朱瞻壑点头示意一下,接着手扶刀柄。直接迈步下了台阶,向着营帐前的空地走去,和于谦站到了一起。
此刻,营帐前的高台上,仅剩朱瞻壑一人站立着。
几乎在樊忠下到营帐空地,和于谦并排站立好的同一时间,永乐皇帝御营营帐的门帘被人掀开,从里面走出了手扶刀剑,一脸凝重神色的汉王爷和赵王爷二人。
第172章 汉王和赵王被擒
出了永乐皇帝御营大门的汉王爷,咧着嘴一脸凝重的,看着营地中间站立的于谦和樊忠。
“于谦,你把皇上弄到哪里去了?!”汉王爷手握剑柄,满脸的狰狞杀机毕露的神色,紧盯着大营中央站着的于谦和樊忠二人,并不断用右手来回在剑柄上拿捏着,似乎是想在剑柄上找一个舒服的手感来。
一旁的赵王爷,同样也是撇着嘴,眯着的眼睛轻微的颤抖着,显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眼睛盯着于谦和樊忠二人,手紧握着刀柄,满目都是杀气!
对于汉王爷的问话,于谦没有一丝的慌乱。
“皇上,已于昨夜大行!”于谦站在营帐的中间,回答着汉王爷的问话。那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四野。
顿时,凡听见这声音的兵将们纷纷都都变了脸色慌乱不已,满脸惊愕和慌张,一个一个不断相互看着,似乎是在确认事情的真实性。
哎!真的不在了!朱瞻壑也是不由得满心的悲伤。
听了于谦回答的切实消息,汉王爷虽然早就有了心里准备,但依旧难以掩饰满心的失落,脸上的狰狞神色简直无以复加,就连脸上的肌肉都在跳动。
同样的,一旁的赵王爷也是满脸的悲伤情绪。但他们二人的手,依旧是紧紧的握住刀柄不放。
“圣体,已由太孙朱瞻基护送前往北京!”于谦说完后,再次开口公布了已故永乐皇帝的遗体。
于谦这话一出,直说的汉王和赵王不由的心头一紧,脸上的狰狞更甚,不由得心里有着更加不好的预感来。
“皇上遗旨:命杨荣,杨浦,杨士奇监国,命太子灵前继位!”于谦大声的说出了这一句话,就好像是一颗重磅炸弹,直直的跌落在汉王爷的心头,只惊的他眼神呆滞,心中的怒火像是野火般燃烧蔓延!
“新帝已立,与民更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