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凭啥说我是战犯?

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155节

“以观后效,我只看成绩!“周宪章看在刘复面子上接纳了这些人,但也没有把话说死,毕竟这些人可是存在入品问题和站队问题的,搞不好就是雷,搞得好才是自己人!

300.大执政与宪法

—九三九年的春季彻底来临了,时间进入五月之后,伴随着各地春耕落幕,新一轮的国会大选也正式宣告结束了。

老董上台执政之后就开始恢复了以往一些没有被执行的制度措施,比如从来没有发挥过作用的国会就被老董捡起来重新用上了。

以往老蒋、老袁甚至是老孙那些人不敢太过建设发展国会,原因是缺乏自信,没有信心去压制国会,害怕有人牵制自己手中的权利,但现在的老董半点都不怕。

老董发展国会的原因很简单,无关民主,只关乎统治,董建昌需要一个能够及时了解中下阶层思想动向和倾向的机构,这对于他的统治很重要。

因为董建昌不可能去搞什么微服私访,哪怕去基层视察,看到的也只可能是下面人提前安排好的东西,但是如果不能够深入透彻的了解中下阶层需求和倾向,老董注定是当不好这个领袖的,所以他想出来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选出来一些代表待在南京,透过他们来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东西。

对于高层,老董已经把握的很紧很透彻了,对于中下层,老董施下了这么多仁政,他只知道下面人很拥护自己,但具体怎么拥护,又有什么需求,对自己有什么具体看法,这些东西老董—概不知道,这就让董建昌很不放心了。

万丈高楼平地起,底层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伴随着各种政策战略的铺开,国家内部已经开始出现了全新的阶层变化,老董的大清洗搞到现在,他很清楚自己注定得罪了很多既得利益阶层,他的执政基础在于因他政策而兴起的那些新兴阶层!

现在国会大选就补齐了这个缺口,老董推行的国会目前没有太多的权利,国会内部施行国务委员和参议员双规制度,国务委员不用多说了,这是给那些攻往派系大佬养老用的闲职,老董上台之后就一直有,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伟人同志这些人都担任了国务委员的职务。

国务委员的前身就是抗日救国委员会委员,南京解围之后,抗日救国委员会被该组成为中央政府委员会,除了这些派系大佬之外,国家部长级别的官员,还有国防部所有的上将国防委员也都是同时兼任国务委员的。

国务委员的权利很宽泛,可以参加各种高级别会议,对国家战略大策有知情权、投票权、提案校等等权利,老董很多战略方针或者发展大策都会拿到大会上面和这些国务委员讨论,最后投票通过,一般老董整出来的政策方针轮到投票的时候,几乎全都是全票通过的,没人敢在投票阶段卡老董,最多也就是并会讨论的时候提出意见而已。

以往国务委员体系只存在高层权力结构之中,里面的委员都是由中央委员会委员长提名,然后委员投票通过在命而来的,委员会就挂在总统府下面,现在委员会从总统府剥离并入了国会体系,重新加入了参议员构架。

参议员和国务委员不同,参议员是正儿八经的民选产物,由每个省按照人口规模确定,一般就是每百万人给予一名参议员竞选资格,政府不得直接干预参议员竞选,由民间自行选举产生,各阶层人生只要是没有违法犯罪记录者,年龄超过三十五岁都可以参加竞选。

参议员的权利比国务委员少了一些,他们只有投票权、审议权、建议权,说白了这些人就是老董体察民情的具体工具人而已。

国会的双规制度集合官员、军人、社会层面的工人、农民、商人、文人等等群体代表,透过这个机构,董建昌就可以掌握到整个国家各个阶层的诉求以及思想动向了。

国会大选结束之后,各个省市县的参议员基本上选举出炉完毕了,然信立刻赶往南京参加本年度的年度国会会议。

本年度国会正式履职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提案选举原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董建昌为联邦政府大执政,这是老董私底下授意推进的一件事儿,也是做提前准备。

按照古代的说法那就是,从国公晋一字王加九锡了,这种特么特的事儿,老董不可能自己给自己封,那么干会显得太不要脸了,但老董头顶上也没有人了,不可能有哪个人具备资格封他了,除非是老天爷显灵下凡。

他自己不能封自己,上头也没有人了,那就只能依靠广大国民的强大民意来封他了,众望所归才符合老董目前的政治逼格嘛。

单靠一个中央委员会推举肯定是不够的,这时候建立国会选出来代表举国各阶层的参议员前往南京,各阶层一块推选他老董当大执政,这就显得合法合理多了。

大执政这个职务名义上是中央委员会所有委员建议的,可实际上就是老董自己创造的,因为大总统的名号已经被前人玩真了,压根不值钱了,而直大总统也是有在期的,老董很不喜欢。

现在这个大执政职务就是经过公认,并且通过了举国代表认可投出的终身制职务,从一开始就规定了无限期执政的。

现在正在编撰的宪法第一条就确认了大执政的终身制地位以及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力,就差没写明这玩意儿和皇帝差不多了。

国会选举董建昌为大执政之后,老董假惺惺的推辞了—番,表示这不符合民主精神,让国会重新审议选举决定,推辞完了之后还假惺惺的吟诗表态“封侯非我意,惟愿海波平"。

国会里面的所有人能够来南京参会的哪个不是被提前打过预防针了,大家都是明白三辞三让的典故,于是乎很配合的进行了第二次投票审议,依然还是维持了原有结果,没有一个人敢当愣头青投反对票,甚至说连弃权的都没有。

名义上投票是采用了电钮摁键进行的,董建昌反复保证全都是不记名的,但没人敢信这玩意儿真是不记名的,要知道座位可是提前安排好的,名牌就摆在上面,哪个位置摁了红色的反对票,哪个又摁了黄色的弃权票,这完全不是一件难查的事情,国情局分分钟弄清楚。

大家都是身后代表着一派群体或者一方利益势力的人物,谁都不敢拿自己身后的一帮子支持者并玩笑,今关谁敢摁了红色按钮,第二关你本人就会登上淘气鬼名单,你所代表的群体也会被列入重点清洗领域。

所以说第二次的选举审议依然还是没有出现意外,依然还是全票通过,选举董建昌为终身制大执政阁下。

这一次老董直接就接受了任命,让所有的参议员和国务委员都很意外,团或为老董得三辞三让没想到两次就搞定了,实际上董建昌自己也是等不及了,走走程序就可以了,没必要耽搁,万一第三次出来了愣头青不怕死的摁了红键那可就坏他大事了。

搞定了董大执政阁下的进步之后,国会终于开始进入正题商量其他事情了,首先就是关于新宪法的编撰事宜,得到了诸多群体的高度重视,因为这玩意儿是关乎所有人的根本法,老董在开篇就是规定了自己的终身制执政地位,拿走了最大的甜头。

剩下的甜头,老董没有继续操心了,而是大力的分开以供大家分享,各阶层各群体都有份。

是的,宪法就是分甜头,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人以为宪法就是单纯的法典,是国家根本法,不应当牵扯利益分配,普通人眼中的法律就应该是公平公正,代表正义的。

可实际上任何东西一旦牵扯政治,那就没有什么公平公正可言了,正义也谈不上,有的全都是利益分配和利益妥协。

宪法就是如此,用大白话来说,宪法就是国家权益分配的基本准则,宪法虽然不直接分配利益,但却规定了往后各群体的利益下限还有分配规则,制定了最基本的权益分配框架,定好了之后,往后大家都只能在这个框架里面按照规则来博弈竞争了。

其他任何事情老董都可以独断专行,可唯独宪法这件事儿不行,哪怕老董再怎么眼馋,也还是保持了最基本的克制,没有自己乱来,而是大家商量着来。

毕竟大家把最大的甜头让给你老董了,终身制执政地位都给你了,你还想要啥,再下手那就是吃相太难看了,其他人可就不一定答应了,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想要一个人或者少数人吃干净所有的利益,注定是不可能的,真要是这么干其他人也不介意喊一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了。

国会内部商议宪法的讨论异常激烈,但首先被通过的第一条准则就是宪法确立之后不容忍和篡改,只要改了一条,那就所有法条统统作废,规定可以补充增加,但却不容篡改,这一条防的就是老董今后想要吃独食。

你董建昌要是进步登位之后想学刘邦朱元璋那些个人,鸟尽弓藏卸磨杀驴,那就代表掀桌子,你不认账那就大家都别玩了。

老董对于宪法不可篡改这件事儿选择了支持,毕竟他的利益也在宪法规定里面。

确认了宪法这玩意儿的可靠性之后,接下来就是各阶层博弈分润利益了,这时候就体现了新旧阶级的冲突性了,代表旧有利益阶层国务委员和新兴阶层利益的参议员们竞争非常激烈,无论是谁都锱铢必较寸土必争,关于宪法的每一个字眼每—个待号那都是不放过的。

国务委员内部也有诸多分歧争论,延安派的人对于工农阶级利益保障非常敏感,而阎锡山、孙玉祥、张学良这些自有势力代表着对于本身固有的那些权益也是不愿放手的。

代表新兴阶级的诸多参议员更是激进无比的,现在选出来的参议员相当—部分都是实业派,代表了沿海内地诸多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从亚群体的利益,他们在以往没有发言权,只能依附于权贵阶层吃点残羹剩饭。

工农业不用说了,自古以来那就是权贵阶层谋取利益的工具而已,商业领域那就全都是校贵的白手套,现在这群人终于有了可以登上擂台光明正大谋取利益的机会,那肯定是百分百不会放过的。

老董扶持这些新兴群体,给他们机会进入中枢发声,可不是让他们重新来依附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来跟旧有势力打擂台的,制衡这一套,无论什么时候什么领域老董都是不会忘记的。

只有竞争才能让政治不断活跃,而不至于变得一潭死水毫无进步,只有矛盾才会催生出改变的动力,一个国家的政治只要是处于活跃状态,并且不断的改变与时俱进,那就代表还有潜力和活力,有潜力和活力的政治对于董建昌这种终身制执政来说永远都是没有坏处的。

底下人要是彻底的阶级固化变成了一块铁板,那才是老董最担心的,毕竟永远都是那批人待在高层,谁又能够确定这批人一直都是忠诚的呢?现在老董有足够的威望压制,可将来老了之后呢?未来二代目接手之后呢?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下面人不断流动,让新兴势力不断涌入,然后淘汰掉落后的旧有派,一直保持高层中枢的流动,不让固定的那一撮人一直待着。

宪法规定了大执政可以终身制,但国务委员可是四年一届的,和职务也是相关绑定的,只能连任至多两届,也就是说那些部长大佬撑死八年就得让出来位置,然后让新人继续上位,本派系的新人上位也得通过激烈的竞争,这些都是为了避免出现老人政治和阶级固化。

董建昌为了不让下面人铁板一块也是费尽了心思,对于手中的权力,老董那是绝对百分百的看重,哪怕再信任的群体,在权力面前老董也不敢去考验他们的人心。

历史已经证明了,皇帝注定就是称孤道寡的存在,无论是从龙功臣还是外戚亦或是忠臣佞臣,对于皇帝而言都是没有区别的,只要是让这些人长期把有中枢权利,那迟卓会翻脸的!

301.民主真谛就是甩锅,民意作用在于操控!

针对宪法的讨论注定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结束的,而且老董彻底完成进步之前,宪法估计也不会出炉,就算是宪法修订出炉了,未来长期针对这一领域的讨论博弈也不会少的。

董建昌也乐于看到这种矛盾竞争,底下人争不是坏事儿,人是最会折腾的生物,反正总得找点什么折腾,与其来折腾自己,还不如他们互相折腾。

国会会议开了足足一个星期才通过了宪法草案,除了老董之外,其余客个阶层代表都对宪法很不满意,认为自己利益诉求没有完全达成,认为其他代表在针对自己。

都不满意就证明会议有效果了,要是都满意那就肯定是有鬼,毕竟一样米养百样人,大家都能尿进一个壶里面那才是奇怪。

通过了宪法草案之后,就是到了新任大执政董建昌阁下履行权威的环节了,董建昌代表中央政府面对全体国务委员还有参议员做出了自一九三七年开战至今的全部政府报告总结,报告总体上对前任老蒋独裁政府提出了批判,然后对自己上台之后的政府执政过程重点突出功绩和成就,先抑后扬主要就是宣讲自己的功劳。

当然了,通篇自夸,那就成了王婆卖瓜了,报告的最后还是提出了很多不对,比如说他董某人御下不严,导致全国各地出现对他老董的“浮夸“以及“过度崇拜”,还有对法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等问题,但都不是什么上纲上线的大问题。

老董的报告宣讲完毕之后,自然是迎来了全体的鼓掌欢呼,并且没有任何异议的全票通过了此份报告文书。

打完了报告之后,老董又把相关的大基建、农业改革、义务教育、工亚希建设等等政府规划战略拿到了国会众人面前宣读,毕竟这些战略政策都是自己拍板决定了,虽然时候中央政府开会也通过了全体国务委员的审批,但终究还是没有通过一场公开的投票,始终还是缺了那么一点意思。

毕竟这些可都是事关国家未来半个世纪发展的根本战略政策,投入堪称是耗尽了举国之力,还背上了巨额的外债,光靠老董自己还有一群国务委员拍板,董建昌始终是不放心。

万一将来这些政策战略出现问题或者是失败了,这口锅谁来背?按照谁通过谁负责的原则,老董自己还有一群国务委员可扛不起这么巨额的外债。

所以说现在趁着有机会,赶紧拿出来,当着国会众人的面再进行一次投票,补上缺失的程序,在全国人民代表的见证下,通过这些大工程。

这样一来,如果说将来这些事儿出问题了,那就是全国人民背锅嘛,毕竟可是大家一起通过的,让我老董一个人背锅就不合适了,而且欠那头千几万亿人民币的债,老董晚上睡觉都不安稳,这份债务拿出来四亿五千万人一块扛,那就舒服多了。

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自然也是全票通过了,政府花大钱促进国家发展经济繁荣,大家都能够得到好处有钱赚的政策战略,为什么不支持?出问题那也是将来的事情,大家一块背锅就行了嘛,总而言之只要现在赚钱就行了。

至于将来会怎样,那就留给后人的智慧呗!

大家想的都一样,寅吃卯粮怎么了,欠下了巨额外债又怎么了,法不责众,一个人扛肯定是提心吊胆,可要是四亿五千万人一起扛,那就是洒洒水啦。

面对着下面这群如同投票机器举手达人一样的国务委员还有参议员,童建昌极其满意,这才是国会的真正作用,这就是民主的真谛。

独裁有什么好的,出了什么事儿都是一个人背锅,有什么骂名全都全是你一个扛着,一句万万有罪,罪在朕躬,你就没话说了。

可现在弄出来一个国会,搞起“民主”,这就爽太多了,自己拍板,大家投票,最后全国人民背锅,有什么事儿谁都别想往我老董一个人脑袋上扣,当初大家见证投票的嘛。

老董对于国会的概念就是如此,一个专门负责分锅的机构,自己只需要掌控权利拍板,然后国会负责分锅,有功劳那是自己领导有方,有黑锅那就是大家一块扛。

民主的真谛就在于甩锅!民意的作用就在于操控!

当然这也就是老董作为初代目,手段强硬,威望足够,并且背后还有雷老板支持,所以才能够如此操控国会,换做未来的二代目那可就不一定了,毕竟谁都不是傻子,大家都会成长进步的,现在不熟悉这套,等熟悉了,国会肯定也不会这么甘于被操控的。

现行体系下,所有政党以及民间群体都还没有适应国会的存在,在董建昌巨大威压之下,这才会被任其揉圆搓扁。

以前大家组建一个政党,也就是黄埔那会儿还体面合作过,但也是以国民党意志为主,到最后还是搞成了刀兵相见,打了足足十年内战,这导致大家习惯了枪炮政治,完全搞不转议会政治。

今后可就不一样了,多出来了一股参议员力量,这就代表着选票政治开始冒头崛起了,民选参议员没权利选择国家领袖,但却有权利推选左右那些政党的席位,宪法草案多方妥协之下,规定了今后会存在一个执政内阁,内阁总理由获得参议员选票最多的那个政党派出人选担任,参选政党并不局限于国民党和共产党,任何和获得一定参议员选票推举的政党都可以获选组阁执政。

本来国务委员那些老牌势力想要进行直接选举,拉拢参议员加入自己的政党,往后选民直接投票给政党就行了,没必要先选参议员,然后参议员选政党。

但这一提议被董建昌果断一票否决,而且参议员也不愿意加入政党进行站队,想要继续保持独立性。

这就导致了宪法中出现的间接选举,选民只能先选参议员,然后参议员在来代表各阶层选举组阁执政党,目前一直空缺的总理之位也被宪法明确规定下来了,只等老董更进一步,然后就可以选出执政党推出总理组建内阁了。

内阁总理差不多就相当于丞相了,但是面对着董建昌这位权柄无双的大执政,丞相也得老老实实听话。

言归正传,视线回到国会会议上,经过了国务委员与参议员密切配合,完成了民主甩锅之后,董建昌也投桃报李,开始下一阶段的民主评议论策,简单来说就是提意见聊发展。

注意这里的用词,是提意见而不是提案,这两者差别是很大的,提案属于是需要正式投票决定是否通过的事情,而提意见则是可听可不听的。

就目前而言,提案权依旧还是牢牢抓在董建昌这个大执政手中,他决定干什么,才能干什么,下面无论是内阁还是国会都只是投票机器和执行者而已。

轮到提意见之后,老董就借机离开了国会,留下了国务委员和参议员们畅所欲言,毕竟有他老董在的地方,那就不存在什么畅所欲言,谁都不敢贸然当着他的面敞开说话。

而提意见也是老董了解中下层动态倾向的重要渠道,审议过程中,这群参议员当举手机器无所谓,可要是讨论期间还是当应声虫,那就失去了选他们来南京的意义了。

这就像部队里面搞民主测评和民主生活会的区别一样,民主测评就是审议投票,所有的选项都是已经有了标准答案的,上头来测评也只是走过场而已,谁要是真敢把民主测评当成了意见箱,在表格上乱填,那你就等着大整顿吧。

而民主生活会则不一样,这就是提意见环节,上级不在了,犬家畅所欲言,有什么说什么,反正都是不落在纸上仅在口头的东西,只要不是当面反董讲一些不团结的话,那都是无所谓的,老董再怎么整人,也不会用这种场合的言辞来论罪的。

老董离开了之后,没有这尊大神镇压,国会现场很快就变成了菜市场,第一个翻脸开始喷人的就是国民党一众国务委员,指着延安派的鼻子就开骂了,痛骂延安派大搞农业改革,拿着鸡毛当令箭,大肆迫害士绅地主阶级。

延安派也不敢落后,不断反讽国党内部还有兵变余孽存在,需要更深入的清洗,提议奏请大执政阁下让国情局入驻国民党内部整肃。

现在董建昌已经是不属于国民党了,打从重庆兵变之后董建昌就并始逐渐脱离国民党体系,后来的大清洗过程之中,国民党也遭了打劫,打那之后,外界就再没有认为老董是国民党的人了,所以现在延安派痛击国民党那也是毫无顾忌的。

国共两党公然撕逼,他们也是等这个机会很久了,双方新仇旧恨堆在一块,从来没有消停过,如今遇到这种场面如何能忍?

国共两党率先开起了民主生活会,双方都是红了脸出了汗。

有人带头之后,其他人也都是纷纷加入了,参议员内部也开始翻脸互喷了,商业派代表狂喷金融派代表,指责金融亚的银行家还有投资者全都是吸血鬼,现在商人想贷款,都得背负年息高达百分之八九的利息。

金融派代表也是反击,关他们卵事,除了中央银行和官方银行之外,民间的私人银行想从中央银行拿到资金都得背负高息,老董把他借来的利意玩命转嫁给民间,有本事你去骂中央呗!

工业派参议员也和农业派参议员互相撕逼,工业派指责农业派不支持国货,一味使用进口货,什么化肥农机全都是只要进口货,堪称买办行径。

农业派反唇相讥,指责本土工业就是那农民当冤大头,产品质量差劲也就算了,运价还昂贵,本土生产出来的化肥,与其说是肥料还不如说是炸药,农民买国货回家,一个不留神就容易把全家都炸上天,这谁敢支持国货?

首节 上一节 155/3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