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167节
但因为战略位置太重要了,日本还是没有放弃,现在日本人的想法就是缩回本土,看着中苏两虎相争,然后等待来自英法的援助,以及美国人的入局,祈祷着变数的来临,只有那样日本才有存在下去的希望。
言归正传,李刚改名就任朝鲜国王之后,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肃清全国,成立朝鲜新军助战宗主
国,新建立的朝鲜王国第一时间公布了朝鲜重归天朝的消息,并且对英法苏日等国宣战。
联邦第一时间承认了朝鲜王国合法性,德国、芬兰等国也紧随其后承认了朝鲜王国合法性以及联邦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
国际上的承认不承认朝鲜都是漠不关心的,李刚也是不在乎,只要联邦承认,只要董建昌认可那就行了。
为了履行仆从国的义务,李刚登基成王之后立刻就开始征召组建朝鲜军队,将以往的日占时期的朝鲜
伪军全都一股脑的编入了王国新军,并且还在民间大力征召新兵入伍,一口气在原有朝鲜伪军的基础上组
建了十个师共计十五万人的部队,以最快速度赶赴外东北战场给国军老爷们填线去了。
这些朝鲜伪军里面人员成分参差不齐,有朝奸、有叛徒、还有独立军、还有革命者,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总而言之这些都可以被称为"朝鲜王国不安定因素”",李刚也是借花献佛,打包全部扔到了外东北前线去给国军老爷效命。
北方战区司令部收到消息之后还给李刚国王发去了感谢函,并且向国防部给李刚申请了一枚金星勋章,反正这玩意儿也值不了多少钱,还是十五万填线宝宝更划算实在一些。
国军可不嫌弃这些朝鲜王国新军的成分问题,反正都是当炮灰的填线宝宝而已,在乎那么多干什么,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心里头想什么,总而言之都给老子去伯力城海参崴填线去吧!
当然了光是十个师十五万人填线宝宝可是远远不够的,这点量可没法满足南京还有前线的胃口,李刚也知道远远不够,他也是立刻请示老董获得同意之后,又宣布新组建五十个师总计八十万人左右兵力的
新军,参加宗主国的战争,帮助联邦效力,当然对外公布的内容就是,朝鲜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地位,需
要更多的军队来捍卫朝鲜来之不易的自由与和平。
光靠朝鲜自己的那点底子想要组建八十万陆军那就是笑话,估计八万都建不出来,,所以这个时候就轮到了宗主国施恩于下,南京当即宣布对朝鲜拨款十亿
十华元的无偿援助,同时提供五十亿华元的低息贷款,朝鲜境内得到消息之后全都是举国欢庆,这么大一笔钱呐,拿到手上可以干多少事情。
当然拿到这笔钱的代价就是朝鲜茂山铁矿、还有
其他煤矿、石墨矿以及铀矿的长期开采权都被抵押给了联邦,这笔钱就相当于十五万朝鲜军队的买命钱,
哪怕前线的十五万军队全都死光了,联邦也不会额外再掏一分钱了。
并且这些钱除了十亿无偿援助之外,其余的钱都是要还的,虽然利息低,但也都是债务,还不起,那就不好意思了,你的矿就得全归我了。
老董现在从东大接到一大笔钱,也算是彻底发达了,现在几十亿的拿出去也不心疼了,反正多采矿就行了嘛。
除了资金财政援助之后,南京还宣布将会对朝鲜进行无偿的大规模军事援助,承担朝鲜组建新式军队军备需求,首批五十万支各类枪械以及上千门火炮和配套的海量弹药已经被北平战略仓库起运前往朝鲜境内,这些东西都是不要钱白给的。
老董在怎么抠门也不会让朝鲜人自费当炮灰的,抚恤金和军饷肯定一个字儿都不会给你,你去找你们的国王李刚要,但是配套的武器弹药装备之类的,我老董还是舍得给你,而且不要钱白给,反正你拿了也是为我卖命嘛。
现在联邦接收打包全套购买了东大特殊年代的军备,仓库里面的各种步枪弹药手榴弹还有陆军重武器那都是堆积如山,要知道那可是东大"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时代生产的庞大库存呐,光靠国军自己消耗猴年马月都用不完。
现在拿出来给炮灰用,军方那也是极其大方的,表示往后朝鲜陆军的军备他们包了,要多少有多少,不够打申请就行了,当然这也仅限于枪支、火炮、之类的武器,坦克装甲车载具之类的那可没有,国军自己都缺货,这玩意儿可从来没有堆积如山过,全都得从东大进口,也是得花钱的。
另外为了支持朝鲜王国扩军参战的决策,南京执政府批准对朝鲜进行工农业援助,工业上面的就是提供一些纺织、下游机械加工、之类的劳动密集产业扶持,从设备到技术都是由联邦无偿提供,反正这些淘汰货,东大从来都是半卖半送,花不了多少钱,但却能够拿来收买朝鲜人心,并且朝鲜人将来加工出来的商品被联邦收购之后,还可以出口给东大那边,可以说是嬴麻了。
农业方面也就是给了一些农机设备还有良种,提供技术指导朝鲜农业发展,但不多,农业上的主要支持,联邦给的都是现成货,直接援助了两百万吨粮食,从上海港口起运前往仁川港口,粮食这玩意儿自从夏收之后就在联邦境内泛滥了,东大一个劲儿的说不要,联邦一个劲儿塞,最后还是剩下不少。
如今拿出来无偿援助也是一种良性消耗,对于朝鲜的帮助不亚于雪中送炭一般,现在朝鲜境内经过了日本人连年搜刮,底层民众穷的都已经不是吃不饱饭了,而是快要饿死人了,日军在朝鲜大溃败之前,那也是没有放弃最后捞一把的。
临走时可谓是给朝鲜来了一次彻彻底底的三光,基本上只要是看见有用的东西,别说粮食了,就算是一块抹布都给你带走了。
李刚现在继续树立自己新王的权威,想要获得权威那就必须得拿出好处来喂饱下面人,拿钱砸肯定是不可能的,两千五百万朝鲜人那得多少钱?还是拿粮食砸比较划算。
你要钱,南京肯定没多的给你了,可你要粮食,南京大把有的是。
李刚征募新军助战,光喊口号肯定是招不来人当兵的,给钱又没有,南京提供的十亿援助那就是出兵军费,而五十亿贷款就是李刚称王立国的本钱,这些钱一个字儿都没有朝鲜炮灰的份,底层人还想分钱那就是痴人说梦。
李刚拿了钱之后都用来维持官僚系统以及拉拢朝鲜上层人士了,这才是他统治的根基,底层屁民们从来都不是朝鲜政治的根本。
毕竟李刚可是贵族出身,也是朝鲜王族成员,他太清楚以往历任朝鲜国王到底是怎么统治国家的,这对于他来说就是家传的本事,对于怎么巩固统治基础,实现李氏王朝的再度辉煌,李刚那是门清的,对内结好高层贵族,对外抱紧宗主国大腿使劲舔,双管齐下那就算是完事儿了,至于底层屁民,那就是被统治阶级而已,无需太过在意的。
朝鲜王国对于新征召入伍的军人,提供的待遇全都是粮食供给,这是最实惠也是最直接的,一个新兵入伍之后立刻发放两百公斤的粮食,之后每月都有政府发放给家人的二十公斤粮食作为军饷,因作战伤残了,一次性发放五百公斤粮食,阵亡了那就是一次性给一吨!
这待遇放在联邦境内你连招苦力都招不到,可放在一穷二白民生凋敝的朝鲜半岛,已经足够底层人卖命了,毕竟人都快饿死了,你发钱都不如直接给粮食来得划算,两百公斤上等新粮别说买命了,买两个黄花闺女都不成问题!
在南京的多重扶助之下,朝鲜境内征兵行动顺利无比,人人都是称赞天朝上国大气无比,以前日本人征兵那都是打白条,一人参军搞不好家里人还得倒贴,才能让士兵在军队活下去,现在帮天朝上国卖命,一人参军就能够全家温饱,士兵在军队里面包吃包住,装备弹药也不用自己费心全都是发到手上,实在是太划算了。
活不下去的朝鲜人踊跃参军,报名人数半个月就超过了百万人,李刚都快被吓到了,自己治下难道这么多人吃不饱饭的么?没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呢?
322.报效上国,人人有责!
朝鲜王国,汉城街头。
年轻的李镇泰肩膀上挂着擦皮鞋的工具箱子,游走在街头寻找着客户,本来李镇泰只是一个农村屁民而已,一家四口人,母亲还有弟弟李镇锡以及妻子李英顺,一家人生活在农村里面,父亲早逝,李镇泰作为长兄就扛起了家庭重担。
弟弟李镇锡后来来到了汉城念书,为了方便照顾弟弟进学,李镇泰也就带着一家人来到了汉城讨生活,平日里李镇泰就是靠擦皮鞋谋生,有空的时候还回去码头当力工,生活一只过得非常艰苦,一直到天朝王师光复汉城之后,他们的生活才变得稍微好起来了。
以前给日本人擦皮鞋,经常被白嫖不说,还会挨揍,现在给天朝大兵擦皮鞋,每次至少都能收入一毛钱,运气好天朝大兵还会打赏两个罐头,当然前提是你得会舔,舔的高兴的,人家才会打赏。
李镇泰以前隔壁村有一个会汉语的秀才,李镇泰跟着那个秀才学了一些汉语,一个擦皮鞋的如果说会几句汉语能够拍马屁,日子还是过得很潇洒的。
李镇泰扛着工具箱熟门熟路走到了国军营地门口,这里驻扎的是第五军67装甲师一部,也是国军驻扎汉城的最重要力量之一,专门负责镇守朝鲜首都,营区也是以往日军总督府改建而来的。
现在驻扎朝鲜的国军部队可以说是整个国防军里面过得最舒服的单位,顺风顺水光复朝鲜半岛之后,他们就驻扎在了朝鲜南部沿海港口以及汉城等地。
来到朝鲜之后的日子,这些国军可算是被朝鲜人给舔爽了,不但不用打仗,每天有事没事儿就钻出去找姑娘快活,基本上过得比现代时空的驻韩美军都还爽。
李镇泰羡慕的看着国军营区门口进出的天朝大兵,那些士兵们一个个穿着精神抖擞的常服,打着领带穿着皮鞋昂首挺胸而出,刚出大门就有朝鲜人力车夫候着拉他们,随便打赏几毛钱,就有无数朝鲜人抢着要给他们服务。
“喂,给我把鞋子擦亮!”
一个国军军士走到了李镇泰面前,看着李镇泰的工具箱就知道他是干啥的了。
回过神来的李镇泰立刻脸上露出了殷勤的笑容,赶紧拿出了凳子请对方坐下,然后自己蹲下来就开始熟练的抄起刷子布条擦皮鞋了。
熟练的动作还有精湛的技艺,仅仅三分钟就把军士皱巴巴且色泽暗淡的皮靴擦得铨亮。
国军中士看得也是连连点头,然后招呼战友一块过来照顾生意了,国军内部军纪严明,尤其是对于非战时的军人仪容仪表要求很严格,平日里没事儿就会检查内务是否整齐还有鞋子是否镯亮,尤其是来到朝鲜之后。
上面对于国军在海外的军人形象做出了严格要求,,必须要把天朝王师最英勇神武的一面展现给海外诸国,决不能以往那般邋里邋遢毫无形象!
“长官,恭喜发财,一共八毛钱!"李镇泰满头大汗打完了八双皮靴的油,将国军大爷们伺候的舒舒服服的。
国军中士直接丢了一块钱还有两条巧克力给李镇泰:“不用找了,你这家伙还会说汉话,挺不错的,有没有兴趣参军呐。”
李镇泰摇了摇头:“抱歉,长官,家里还有家人要我照顾。”
被拒绝的国军中士哈哈一笑,骂了声狗患子,然后就带着人走了。
李镇泰可没有兴趣去参军打仗,一家子人要他养活呢,而且他也看不上朝鲜王国政府给的那点粮食,他一个月光守在国军营区门口擦皮鞋就能月入至少四五元,不是不值钱的日本军票,而是实打实的华元。
现在朝鲜境内唯一的硬通货就是华元钞票,一块钱就可以在朝鲜境内购买三十公斤左右的粮食,在朝鲜境内,华元购买力强的离谱,但华元获得渠道却只有那么多。
要么你就得是朝鲜高层或者官方公务人员,这样才能够拿到王国财政发放的华元薪水,另外一条路子就是给国军大爷服务,做他们这群大兵的生意,也能够赚到华元。
李镇泰现在守着营区门口的买卖,一个月收入完全可以养活全家,甚至还有富裕的支持弟弟继续读书。
除了擦皮鞋之外,李镇泰还拿着从家里带过来的新鲜鸡蛋和蔬菜去找国军大兵换取他们不吃的罐头和饼干,一斤鸡蛋就可以换两个大大的肉罐头,蔬菜价格更贵,甚至都能够换到奶糖这些好东西。西
李镇泰换了一公斤的肉罐头还有半包茶叶和一条饼干,最后收工的时候,李镇泰还顺走了国军营区后面的一袋厨余垃圾,这也是好东西,垃圾里面有很多国军大爷吃剩下的食物,拿回贫民窟也是能够卖钱的。
忙碌了一天之后的李镇泰收拾东西回家了,白天的国军大兵都是很和善的,可到了晚上喝醉之后那可就什么都敢干了。
回到了熟悉的贫民窟,李镇泰的家就在这里,这一片位于汉城城区北部郊区贫民窟原来是日军训练场,日军撤离之后就变成了贫苦朝鲜人在汉城的扎根之地。
回家之前,李镇泰以低廉的价格将自己从城内带回来的厨余垃圾卖给了邻居们,吃剩的罐头、过期的饼干、食堂汨水等等各种东西,贫民们都是不嫌弃的,哪怕已经脏了,但也是宝贵的营养和蛋白质呐。
李镇泰的精明让他们家是贫民窟里面生活条件最好的那批人,基本上处于顶尖了,甚至李镇泰自己估摸着,再存上两年的钱,不出意外的话,去城里面买房子也不是幻想。
走进家门之后,妻子李英顺立马迎了上来,帮着李镇泰拿东西,还给他端茶擦汗一路伺候着,对这个贤惠能干的妻子,李镇泰也是视若珍宝。
妻子李英顺好几次都提出来想去城里面找活干,但都被李镇泰拒绝了,他可是太清楚那群天朝大兵看见朝鲜花姑娘会干什么事情了,所以他宁愿自己累点,也不愿意娇滴滴的妻子去城里面冒险,还是待在平民窟里面比较安全,这地方国军大兵可没有兴趣来。
将今天收获的罐头还有饼干等东西都交给了妻子去料理晚饭,李镇泰自己则是进了屋子里面去看看自己的弟弟李镇锡今天怎样,弟弟李镇锡正在房间里面写着什么东西,李镇泰不识字也不知道弟弟在干什么,可文化人写东西总是能够让文盲敬畏的,所以李镇泰不敢去打扰弟弟。
他的弟弟李镇锡今年刚好十八岁,今年已经读高中了,以前都是在日本人设立的学校进修,现在王师
来了之后,学校就被改成了汉诒子校,书也个口语,转而教授中华国学了。
“哥哥,你回来了!“弟弟发现了哥哥的注视,转过头打着招呼。
李镇泰点了点头:“镇锡,学校现在怎么样?”
李镇锡放下了笔,回谷追子以后学和都被前的日本教师全都不见了,还有那些日本同学也都被
士兵抓走了,学校里面现在只剩卜了找1登f金 置且上课也都是变成了学习汉语了,汉语学起来可真
难。”
李镇泰拍了拍弟弟的肩膀,鼓励道:“加把劲,我们家的未来就看你了,多读书,一定要学好汉语,说不定你未来还能当官呢!”
李镇锡这时候欲言又止道:“哥哥我不想当官,我想当.........."
李镇泰打断了弟弟的话:“别想这么多了,家里有我就行了,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其它的都交给我吧!”
李镇泰明白弟弟的心思,无非就是感觉所有责任压在自己身上,他感觉不公平想要分担一些,而且现在他觉得自己也已经成年了,可以帮助家庭做贡献了,但李镇泰却不愿意弟弟被生活琐事耽误学业,他的前途应该在仕途,而不是贫民窟。
到了晚饭的时刻,妻子李英顺已经做好饭,主菜就是罐头火锅,饼干也被煮进去了,火锅的汤汁非常粘稠,这也是贫民窟里面的通行做法,简单方面而且不会浪费食材。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哥哥李镇泰吃得很开心,弟弟李镇锡则是心事重重,时不时的看向家门口处,似乎是等待着什么。
终于,几分钟之后,家门口响起了敲门声,李镇泰疑惑谁来了,妻子李英顺则是过去开门,打开门之后发现竟然是王国政府的征兵官。
“你好,请问这里是李镇锡的住址么?“征兵官一脸的严肃。
李镇泰立刻起身来到了门口,警惕的问道:“李镇锡是我的弟弟,您找他什么事情?”
征兵官大手一挥,身后两名朝鲜士兵立刻放下了两大麻袋的粮食足足两百公斤:“这是你弟弟参军发放的安置粮食,这是征兵文书,请李镇锡务必于明日下午三点前,赶到指定地点报到,否则将会被视作逃兵论处!”
说完之后,征兵官就带着人走了,继续赶往下一家。
只有李镇泰脸色惨白的站在原地,看着地上两袋粮食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粮食都送到家门口了,
这就代表一切无可挽回了,弟弟李镇锡已经是王国军队的人了!
“镇锡,你想干什么?参军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和我说?啊!"暴怒的李镇泰返回了屋内,看到弟弟之后就开始大声质问。
李镇锡也是抬起了头:“我已经十八岁了,我是大人了,我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我也要为家庭出力
了,我不能再安心享受这不劳而获的一切了!”
李镇泰人都快疯了,直接抓住了弟弟的肩膀:“你懂什么,你知道军队要去干什么吗?去了前线你怎么
死的都不知道!”
“快,英顺,收拾东西,带上母亲,我们今晚就离开这里,重新回村子里面去!”
“嫂子不用了!“李镇锡倔强的对着哥哥说道:“找已经决定了,我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了,我也是大人了,我知道你想让我去当官,可是我们这种贫
民子弟出身根本进不去,只有从军才是唯一的出路,我已经决心拼一把了!”
上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