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凭啥说我是战犯?

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20节

经过十几分钟的战斗之后,防空部队损失了六门火炮,伤亡上百人,终于驱赶走了日军战机保护了码头安全。

运输船队顺利抵达码头靠岸,码头上荷枪实弹的宪兵立刻驱赶民众让开一条道路,民众面对这些钢盔上刷了一圈白漆的宪兵丝毫不敢反抗,老老实实的听话让开了,这些宪兵可是有生杀大权的,无论军民,只要是在战场上,那都是一视同仁的。

运输船队靠岸之后,船上一队队来自外省的援军踩着草鞋登岸了,今天运过来的都是原道而来的湘军部队,董建昌可是祖籍湖南,他全国通电对日宣战之后,湖南湘军对于这个挺身而出的同乡长官那可是鼎力支持的。

船队满载了一千二百多名湘军士兵,另外还有四百多半途加入的川军官兵,这些川军也是千里迢迢而来驰援一线的,川军部队出川就是抗战打日本人的,去哪里打都无所谓,只要有日军就足够了。

路上这些川军原本是接到命令前往武汉集结的,半道看到了船队要去南京,他们得知南京出了一位非常硬气的董长官,要誓死保卫首都,二话不说就把军政部的命令丢了,登船来南京了。

剩下座位不够没有登船的川军也都是老老实实原地等着下一批船队,武汉那边还没打呢,南京这边已经打起来了,那就来南京,只要是打日本人,川军无论是谁都得来帮帮场子。

军队登岸之后, 民众就开始拥挤想要登船撤离了,但此刻宪兵却是入场开始甄别身份了。

“孩子!女人!老人!都可以登船!男人必须留下!”宪兵长官斩钉截铁颁布了命令。

“凭什么?老子可是南京交通部科长,我有命令要去武汉汇合,凭什么不让我走!”

“长官,我可是老百姓呐,打仗不干我的事情,我还有老婆孩子!我留下她们怎么活呐!”

“是呀,长官,行行好,放我们走吧!”

“阿是滴!董建昌就是倒逼作怪,我们又不是当兵的,凭什么命令我们!”

宪兵听到人骂董长官,立刻开始朝天鸣枪示警,冲锋枪一举起来哒哒哒就是一梭子,沸腾的民众顿时老实下来了。

“有什么问题你们可以去问蒋委员长,不干董长官的事,是蒋委员长说的,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谁敢违抗,就地处决!”

“一群瓜娃子,老子四川这么远跑过来帮你们守家,你们自己想要逃,丢先人的脸面哟!”

宪兵长官一挥手,士兵们立刻冲入人群开始抓丁了,老幼妇孺无需船票都可以顺利登船撤往上游安全的地方,但是男人尤其是年强力壮的男性,都必须留下,哪怕就是残疾人也不能走。

“人不是认识字?”

“识字!”

“识字就好,给老子扔到空军水兵那一堆去!”

“又没有特长,平日里都是干什么的?”

“挖坟的!”

“不错!这个给我送到工兵营去!”

“你呢,会干什么?”

“阿巴阿巴......”

“哑巴?还是聋子?无所谓啦,这个没啥用,扔到敢死队去!”

宪兵按照青壮的文化水平还有技术能力开始就地安排岗位了,军情如火,这关头可没有新兵营的说法,只要能够拿得动枪,都得上一线作战,没人躲得了!

识字的家伙就给安排技术兵种,不识字全都是步兵,敢装聋作哑的直接都扔到敢死队。

“长官,我认识字,给我一支枪,让我上战场吧!”一个稚气未脱穿着学生装的男孩找到了士兵说道。

士兵摇头:“不行,学生都必须撤离!”

男孩立马脱掉了自己的学生服,掏出了学生证一把撕掉:“现在我不是学生了!”

军官走了过来,叹了口气道:“你可想好了,军装一旦穿上了,可就不是你想脱就能脱的了!”

男孩勇敢的说到:“我也要保卫家园,南京就是我的家!”

军官点了点头:“把他带到野战医院去!”

码头上此刻上演着这种生离死别,男人们看清了现实,不再挣扎了,面对国破家亡的局面,他们知道自己没法躲了。

或许自己在前线多拼死一个日本人,家人就在后方安全一分,想通了之后的男人们纷纷开始主动和家人道别,然后去找宪兵报到了。

“翠儿,一定要把孩子养大,我要死了,你可以改嫁,但儿子绝对不能改姓!”

“当家的,我记住了!你也一定要活着!”

“娘啊,儿子不能尽孝了,你跟着去后方,儿子得为您拼命去了!”

“我儿当自强,不要哭,为国尽忠,死得其所!”

已经登上离开船队的老幼妇孺们,扶着船沿栏杆和自家男人依依不舍道别,他们清楚,这一分别往后余生就不可能再相见了。

34.只要能飞,那就没问题!

3072字

“士兵们,前方就是南京,真男人就该打硬仗,南京不相信眼泪,我们与城共存亡!”

战区政治部的宣传干事拿着大喇叭,站在高高的弹药箱喊着口号,下面刚刚抵达的增援官兵踩着草鞋,身着单衣在冬季的冷风中瑟瑟发抖的行走着。

大批援军都是装备简陋,很多部队连鞋子都配不齐,士兵们手上的武器也都是五花八门的,有的人拿的是中正式汉阳造,有的是辽十三,更有甚者还拿着前清时期进口的单打一或者鸟铳。

有热武器的都还算好,更有甚者直接就是扛着大砍刀红缨枪过来打仗的,士兵们在寒冷的冬天连一件棉衣都没有,只能依靠往怀里面塞稻草御寒。

“往前走,不要停,前方补给站,排队领取装备,领完了有卡车载你们去前线!”

“时间不等人,前线目前军情如火,拿到装备就跟着军官走,所有部队都必须接受安排,原建制取消,加入新的战斗序列!”

“再度强调一遍战场纪律,南京战场只准进不准出,任何战斗人员除非负伤或者持有战区司令部所签发通行证,一律不允许离开战场!”

“所有未经许可撤退,或者擅自逃离战场行为,都将会被视作逃兵处理,被抓者一律绞死!”

底下经过的来援官兵听着五花八门的注意事项也都是有些不耐烦了,都是来打鬼子的,我这冻得跳脚,你们一个个穿着军大衣蹬着军靴,头戴棉帽钢盔,明显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直到抵达补给站点,援军士兵的脸色才好看了,全都面带期望的看着前方排队的人群,到底能够领到什么玩意儿。

补给站一排的物资发放点,每一个发放点统一只发放一件物品或者做一类的登记。

到地方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登记身份照相办理证件,快照拍立得一分钟不到就照好相了,一份留作遗照,另一份士兵持有继续登记身份。

因为绝大多数士兵不识字,战区特地征召了大批学生进行登记作业。

“姓名!”

“李四福!”

“籍贯地址!”

“四川达州。”

“说详细点!”

“要那么详细干啥子哟?”

“你死了,抚恤得往你家里寄过去,遗物骨灰也都得送回家!”

“这个要得,死了还能回乡,还有抚恤,划得来!”

士兵登记完了详细信息之后,那就是第三战区的兵了,刚到手的证件贴上相片,盖上征兵处的大印那就离不开南京城了。

“办理完身份登记的,这边过来,继续前进,不要停,不要问为什么,给你什么拿什么,遗失不补!”

人群继续向前,很快抵达了真正的物资补给点,第一站就是浴室洗澡,士兵们排队进入,然后就被脱光衣服赶到了浴室门口。

“没人抓一把洗衣粉,浴室里面有不断流的热水,这就是上战场之前最后一个热水澡,洗完好好上路!”

宪兵拎着一桶洗衣粉,粗暴的给每个人身上到处乱撒,进了浴室,里面的宪兵用热水管子喷出滚烫的水流。

“自己搓,还指望我给你洗么?赶紧的动作麻利点!”

一间浴室一次性可以洗三十个人,限时五分钟,时间一到宪兵就开始赶人了,洗澡的士兵还没过瘾就被赶出来了,每个人扔了一条白毛巾擦身体。

擦完之后就领到了秋衣内裤,刚赶出来被冻得乱跳的士兵赶紧穿好了内裤秋衣,排队继续领取绒衣绒裤,一边领一遍就地穿上。

里衣领完了就是迷彩作战服,全都是现代定制的二战德军迷彩,这也最符合当前时代认知的,太超前的数码迷彩雷彪可不敢卖。

穿好作战服之后就是袜子靴子,每人一双黑色大头靴,拿到手立马穿上,再冻下去脚指头都僵了。

“别显摆了,继续往前走,还有其他装备要领取!不要磨蹭!”

再往前就是装备区了,最先拿到手的就是钢盔,然后就是战斗背包和工兵铲,战斗背包里面统一标准就是一套雨衣、一套防毒面具、一包医疗包、一盒一公斤的压缩饼干。

紧接着还有水壶和备用的袜子内裤等物件,到最后就是每人一件深绿色的军大衣,这既是行军大衣也是晚上睡觉的被子。

领完全套被服装具之后,原本的叫花子士兵忽然就有了几分精锐的模样,互相之间打量着,都是感觉这身行头太棒了,别的不说光是这一身新衣服新鞋子,就足够战场死而无憾了。

“快,领取枪械装备,自己会用什么就拿什么!技术兵种自己站出来,以前使唤过机枪大炮的,会开车的,都自己站出来!”

这些援军显然没有技术兵种的存在,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领取步兵装备,这让征兵处的人员很遗憾。

发枪的后勤人员很粗暴,直接就是自顾自的给装备,每隔九支步枪就发一挺班用机枪,也不管你会不会用,反正给你就完事儿了。

领完枪就领取子弹袋,刚学会怎么绑子弹袋,后面人就开始催了。

直到最后领取完足够的子弹之后,一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就这么崭新出炉了。

“等菜么?人到齐了赶紧等车!日本人打到高桥门了,前线缺人,赶紧上吧!”

还在懵逼的士兵就像是赶牲口一样被塞进了卡车里面,伴随着一阵引擎咆哮声,这些人都还没来得及仔细看清楚自己即将保卫的南京城到底是什么模样,然后就被送往城外的战场填线去了。

...................

“你们搞清楚,技术兵种不是步兵呐,这么点时间我哪去整飞行员?”

“余禄庆,这是战区司令部的死命令,董长官亲自下达的,飞机我给你送到了机场了,怎么飞起来我不管,反正你得想办法把天上那些日本鸟全都打下来!”

“参谋长,你得讲道理,这飞行员又不是地里的南瓜,说摘就摘了,必须得培训呐!”

“先飞起来再说,不要怕死人,多死几次就会飞了!”

“参谋长,你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

“这是命令!”

被粗暴的挂断电话之后,第三战区第一航空军军长余禄庆中将彻底没脾气了,转过身就对着后面的部下吼道:“都给老子去找飞行员,没有飞行员就找识字的,只要能飞起来,我不管机舱里面坐的到底是人是鬼!”

第一航空军的军官们乌泱泱开始撒出去招人了,之前南京航空军校没来得及撤走或者是滞留民间的学员、老师、甚至是门卫都被抓回来了。

勉勉强强凑够了三十多个会一点飞行技术的家伙之后,这些人就是教官了,对照飞机的飞行手册直接飞就行了。

第三战区重启了南京航空军校,开始强制征召识字的男性进入学习,学制为一个星期,是的你没听错,战情如火,根本没有时间搞什么课堂学习了,一个星期就是稍微了解一下飞行原理,背一背改进版初教六战斗机的飞行手册说明书,然后就是实战飞行了。

第一批学员就是那些航空军校滞留的教职工还有学生,第三战区特地找了现役空军的十多个飞行员过来担任高级教官,教这些人怎么飞。

很多人从来没有实飞过,南京保卫战一打响,他们就被强制征召了走都走不了,直接被带到了野战机场这里,随便背了三天飞行手册,然后就开始实飞训练了。

首节 上一节 20/3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