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234节
“国军大将白崇禧阵斩麦克阿瑟,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
“美军败走澳洲,穷途末路!”
清晨时分,广州街头之上,报童卖力吆喝着今日报纸的头版头条,但吆喝的口号却是非常玄乎,似乎是三国演义听多了。
“喂,小家伙,来一份报纸!“街头正在吃早餐的杜有德招呼报童过来。
“给,先生,您的报纸!祝您身体健康,生意兴隆!”“好小子,会说话!拿着,不用找了!“杜有德掏出了一张印着董大头的一元面值钞票,递给了报童,一张报纸仅仅五分钱,但打赏的小费却足足有九毛五。
没办法谁让人家小屁孩会说话呢,杜有德最喜欢听这种喜庆话了,毕竟生意人嘛。
拿起报纸,杜有德仔细看起来了,头版头条上刊登正是中华联邦共和国对美利坚合众国宣战内容,具体的宣战过程和理由,杜有德没有心情搭理,直到最后看到报道内容援引自外交部,确认无误是一个真消息之后,杜有德再也坐不住了。
“老王,不吃了!开车赶紧回家!"杜有德扔下了还剩一半的肠粉,起身结账离开了早餐铺。
一路坐车回家之后,杜有德立刻来到了客厅,打开了电视机,近来新内阁总理成立之后,主管经济的中央财税委员提出了“家电入户"政策,以此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
张静江背后的统一党没法阻止董建昌对于国内市场的倾销,但却可以从财政角度对本土国货给与补贴,变相降低本土国产工业品的价格,以此推动国内本土民族工业的发展。
电视机就是趁着这一股东风进入千家万户的,原来的电视机根本没有用,价格昂贵,并且联邦本土还没有电视台可以被收到,购买者撑死也就是买回家放一放录像带,现在伴随家电入户政策,各地也都是开始建设无线电视台信号设施,同时各省也都开始组建自己的电视台以及节目内容。
有了信号和电视台之后,电视机这才是派上了用场。杜有德回家之后,立刻打开了电视机,频道调到了南京中央台,此刻画面上开始播放中央台早间新闻,新闻画面上,慷慨激昂的新闻主持人正在用夸张且离谱的语气播报着中美宣战讯息。
杜有德拿起电话,眼睛—边盯着电视机,一边对着话筒开始说到:“喂,纺织厂么?我是少东家杜有德!”
“告诉你们经理,立刻全力组织生产,产能最大化!”“对,给我拉到最高,能拉多高拉多高,工人继续招人,提高待遇招,老员工涨工资,加班费给我再涨百分之五十。”
“我不要听困难,我只要产能!“
“什么?不要管销路,你们只管生产就行了,其余的全都交给我!”
挂掉一个电话之后,杜有德继续打另一个电话。“喂,是王老哥么?啊,对,我是杜有德!“
“机械厂情况怎么样了?对,就是要增加产能,现在立刻去找上游订零配件,有多少要多少,不要管涨价,将来只会越涨越厉害!”
“什么?上个月引进的那条105炮管生产线还不能投产?老哥你干什么去了,在拖下去黄花菜都凉了!”
“缺工程师?却技术工?这还用我来教你么?拿钱砸,去挖墙脚,不管多大代价,都要让生产线投产!”
“喂喂,是股票公司张经理么?对,我是杜有德。”
“账户上所有的钱全都砸到军工和钢铁股票上,对!一分钱不留!全都给我买,不怕涨价贵,就怕没有人卖!”
杜有德一边打电话一边关注电视台报道内容,丝毫没有注意到去南京出差的父亲杜康达已经回家了,而且就站在他身后。
忽然间一只手拍在了杜有德肩膀上,吓得杜有德赶紧转头—看。
“爹,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杜有德差异道。杜康达则是一脸欣慰的笑容:“你这在忙什么呢?”
杜有德放下了话筒道:“还能忙什么,让工厂赶紧加班加点扩大产能,还有那些军工钢铁的股票有多少买多少呐,我们我和美国人开战了,这可是千载良机!”
“嗯,脑子不错,年轻人就是转得快,想得快!“风尘仆仆的杜康达老爷子脱下了外套,摘下了帽子,坐到了沙发上。
杜有德连下人都没有喊,亲自上手伺候老爷子,泡茶端水,现在杜老爷子可不只是单纯的商人身份了,身上又多了一重国会参议员的身份。
去年杜康达指示儿子参加慈善晚宴,大手笔捐出去五十万华元的慈善捐款,一举打出了杜家名声,在政界积累了一定的名望,五十万善款最后落实到了本地学校、孤老院、收容所各种公益机构,让当年本地不少民众都受了杜家恩惠。
当时杜有德都还心疼的直哆嗦,五十万华元呐,这得赚多久才能够回本,可仅仅两个月之后,地方参议员选举拉票,杜家立刻就收到了回报,杜康达老爷子申请提名参议员竞选,几乎就是秒通过,本地民众也是毫不吝啬的投出了手中的选票。
杜康达老爷子也成功当选了广州市三名参议员之一,本月初十号就前往南京参加国庆日庆典,还受到了董建昌的亲自接见,可谓是彻底光宗耀祖了,广州城有史以来,还没有哪个商人能够亲自参加首都的午门献俘,还被领袖亲自接见的。
国庆活动结束之前,杜康达就参与了内个选举投票,虽然是按照上头给出来的名单举手就行了,但那可是推举朝堂诸公呐,能够参与就是祖上八辈修来的福气了,往后杜康达吹牛也能说一句,联邦第一任内阁总理就是他投票选出来的!
前两日,国会又一次召开全体大会,讨论的就是执政府交过来的对美最后通牒以及宣战书决议,此刻中华联邦对美利坚宣战的结局,就有他杜康达投出去的一票,这种代表四亿五千万人民决定国家大事的感觉,堪称毒药一般,这种感觉是赚再多的钱都比不了的。
“给你的,仔细瞧瞧吧!“杜康达老爷子坐下来喝了两口茶之后,得意洋洋的甩出了两份合同。
“爹,这是?“杜有德拿起了合同开始仔细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呐。
这是南京国防部联勤部军需采购署盖章签字的军购合同,一笔是关于二十万套热带地区迷彩作战服采购合同,配套的还有军靴、雨具、蚊帐等等各种附属采购。
另一笔合同是两千七百门60mm迫击炮和配套炮弹五十万发的合同,附属还有五百根105mm线膛炮炮管和大批的履带、坦克零配件采购。
两笔合同总价高达七百二十万华元,堪称是杜家有史以来接到最大手笔的订单了。
杜有德看得眼珠子都瞪圆了,这笔订单如果完成了,利润和收益足够让杜家资产翻两倍了。
杜康达端着茶杯,慢悠悠的说道:“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我们的技术能力不够,值钱的订单大把有的是,但我们没能力,也只能看着。”
杜有德红着眼说道:“这事儿交给我,我立马订机票去欧洲找师傅挖技术工,法国那边有大把的技术工和专家,只要舍得花钱就行了!”
“嗯,这事儿交给你了,不要怕花钱,有投入才有收获,这一次我去南京我见了不少人,不止是订单上的收获,也有订单之外的收获,有一位中共的高官跟我说了一番话,也是让我醍酬灌顶呐。”
“商人的利益不应该是由压榨底层人而来,我们不应该是寄生虫,而应该是创造者,不要想着一步登天,也不要去幻想那些不属于我们的利益,我们的利益应该是自己用智慧和魄力来创造的!
那位长官对我说了很多,也很赞赏我们发家致富之后回馈广大民众的行为,所以才给我们拉过来了这么多订单。
我也承诺了,往后每年会从固定纯利润之中,拿出至少百分之十的收益,作为红利回报给工人以及所有为工厂付出的劳动者。”
杜康达语气深长的对着儿子说道:“有德呀,你要记住,我们杜家是实干者,我们只干事业,只做应该做的事情,违法乱纪丧良心的那些事情绝对不能干,有一个好名声比赚再多的钱都有用。”
当了参议员之后,杜康达的眼界彻底开拓了,钱财那些什么的,都只是过眼云烟,只是账户的一串数字而已,钱再多又能如何,到头来还不是夜卧三尺,一日三餐?
比起钱财而言,名望、声誉、影响力这些东西才是最珍贵的,这是拿钱都很难买到手的!
杜家有了一个参议员的身份,这才是立足根基,也是步入国家上流层次的敲门砖!
“爹,我明白!您说的我都会实打实做下去的,钱我们要赚,工人也绝不亏待!"杜有德郑重的答应道。
杜康达点了点头:“这一次从南京回来之后,我也是感悟颇深呐,你回去之后筹一笔钱继续捐款资助本地教育公益事业,往后每年我们杜家哪怕就是砸锅卖铁,也得把这事儿坚持下去!
还有替我组建一个幕僚团,搞一个办公室出来,第一件事就是给所有选民写信,让幕僚团成立之后写一份有关参议员竞选核心的策论给我,我不能稀里糊涂当这个参议员,一定要当出门道和章法来。”
433.民间事(8
“参军报国,有国才有家!”
街面上征兵站的军官正拿着扩音喇叭使劲吆喝着,每当看到路面上走过青壮男性就会上前发传单。
“靓仔,有搞头没?没搞头就来参军吧!”
“还在挨老婆揍么?来参军吧!来军队重塑男人的尊严,军队里面没有老婆骚扰!”
“想去外面看世界,但却又囊中羞涩么?来参军吧!军队带你环游世界!免费的!包吃包住!”
一个被母亲追着揍的小年轻慌不择路跑到了征兵站门口,年轻人名叫胡明安,因为今年二十四岁的还没有结婚,被家里老爹老娘了轮番吊打,今天终于是忍不了了,跑出了家门,但却慌不择路的钻进了征兵站。
“长官,我没有搞头了,我要参军!”
“好小子,一看你就是骨骼精奇,百年难得一遇的当兵天才,拿上这份体检单,去后面体检吧,我代表祖国感谢你!”
门外,小伙子的母亲被卫兵拦住了,母亲声嘶力竭想要进去阻拦儿子,但却被卫兵以无关人员不得入内为借口死死拦住。
征兵站的体检非常草率,就是那个听诊器装模作样听一听,然后重点检查一下有没有皮肤病,骨骼是否健全,手脚有没有残疾,最后抽个血备检,就在体检表上盖章通过了。
没有经历过社会毒打的胡明安毫不犹豫的在体检表上签字,他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他只知道签完字就可以摆脱父母永无休止的纠缠了,就可以获得自由了。
领到了一套崭新的迷彩服军装和锂亮的军靴以及帅气的军帽之后,胡明安获得了入伍前的三天假期与家人道别,这一期间军方承诺的一百元安家费也会在胡明安入伍之前打到亲属账户上。
母亲一直守在征兵站门口,许久之后发现儿子穿着军服出来了,顿时整个人绝望的坐在地上哭了起来,胡明安头一次看到母亲如此绝望的哭泣,顿时心里也七上八下了。
但此刻已经是木已成舟了,再也没法反悔了,一旦拒服兵役,当事人立刻就会被军方起诉到法庭,去了法庭之后,百分之九十九会被判处充军,到时候还是会被送到军队去,并且会得不偿失的失去豁免兵身份。
联邦国防军实行的是志愿兵役和强制兵役并轨制度,说大白话就是给你机会自己主动一点,不要让我动手!
志愿兵役就是自己主动报名参军的人,这类人通过体检成功参军之后可以获得一百元标准的安家费,同时参军之后自动获得豁免兵身份,豁免兵可以享受一次参军终身免兵役待遇,主动参军就算是履行了宪法规定的服兵役义务。
豁免兵参军之后可以获得破格晋升军官或者免试进入军校学习机会,同时豁免兵在晋升军士机会上比征召兵更多,同等表现之下,无论什么好事儿都是豁免兵比征召兵更加优先。
第二类强制兵役,就是说那些不主动参军,但却收到了军方征召信的人,这类人参军之后都是征召兵待遇,安家费只有五十元,并且没有机会被破格晋升军官,也没有机会免试进入军校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还是征召兵没有豁免待遇。
征召兵参加完一次战争退役之后,他的个人档案还是会留在军队,四十岁之前随时都会接到第二次征召信,重新进入军队继续服役,理论上被重新召回的次数是没有上限的,只要是四十岁之前就有可能,毕竟宪法之规定了每一位联邦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但却没有规定具体需要服多少次义务嘛。
胡明安的经历只是大浪潮之下的一朵小小浪花,伴随着中美宣战之后,国防部宣布了新一轮的扩军计军划,预计在—九四一年底之前,将海陆空三军总规模扩张到一千万人,并且宣布大幅提高军人待遇。
以往的军人收入标准已经完全不匹配他们的危险环境了,民间一个平民随便找份工作都是有社会保险和至少最低十元的收入标准,而参军第一年的二等兵随时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作战的标准收入同样也只有十元,这很明显是不公平的。
虽然现在军队已经发放了大量的补贴以及给与军人分享战利品的福利,但明面上的标准收入摆在这里,的确很难吸引老百姓参军。
国防部在新一轮扩军计划之中颁布了新的军人福利条令,继—九三八年大涨薪之后,军队迎来了第二波涨薪,士兵阶层薪水涨幅达到了百分之百的翻倍,军士薪水也获得百分之五十的涨幅,低级军官薪水涨幅也超过了百分之二十,高级军官没有多大变动。
军队退役金也获得了增加,原来的军人退役金是军衔等级*服役年限*作战履历分来发放的,现在又继续在考核系数里面加入战伤分数、战功分数、战场环境分数等等考核因素。
军队补贴也进行了改革,国内服役的军人不享受任何补贴,只有海外作战的军人可以享受海外作战津贴,毕竟现在本土已经没有战事了。
海外作战津贴是以军人南京作为原点建立参考系,服役和作战的地区距离南京越远,基础补贴就越高,每一千公里补贴两元,在这个补贴的基础上,还会继续参考作战地区的环境以及战役烈度进行更多的发放。
现在拿海外补贴最高的作战地区就是中亚战区的官兵,他们一个二等兵每个月也可以额外拿到二十元左右的海外作战津贴。
除了钱之外,国防部还给所有士兵购买了服役期间的社会保险,这是强制性法律规定的,也是中共提出的社会福利政策,立法规定所有的用人单位必须给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民间的劳动者需要自己从工资扣钱,基本上用人单位出百分之六十五,剩下百分之三十五从工资扣。
但军队却是全额购买,不用士兵自己扣一分钱,额外的还有各种军人伤亡抚恤险,这些也都是军队掏钱买,无需士兵自掏腰包。
另外参战军人也可以享受占领区土地优先开拓待遇,战争期间的占领区一旦被国家承认为了新占领领土,军队人员自动成为第一批优先开拓成员,若是想着战争结束之后不回家了,那就可以就地选择一块土地挂在名下。
当然这是只有等到战争结束之后你还能够活着退役,才能够真正享受的待遇,如果你阵亡了就只能联系你的家属前来继承开拓权,家属不愿意来,那就视为自动放弃。
总而言之就是军队为了吸引更多的青壮男性参军服役,拿出了可谓是血本一般的诚意,为的就是彻底粉碎掉社会上那股“好男不参军,好铁不打钉"的歪理邪说,便于能够刺激更多的男性主动入伍参军。
毕竟现在军队搞强制征召那也是困难重重的,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之前军队为了扩军,图方便就从川湘云贵这些优质兵源省大量强制征召男性入伍,但很快地方政府就不干了,凭啥我们能打仗就逮着我们一直旃羊毛?
为啥江南沿海富庶地区就不征召?他们打不了仗就不用打?那我们也打不了仗摆烂呗!
军队喜欢穷山恶水里面跑出来的老实巴交农民子弟,这些人是最听话最善于吃苦耐劳的,易于训练,而且能打敢战。
而东南沿海地区的生活太富庶了,商业氛围浓厚,民众思想精于计较,这种人征多进入军队,很容易就变成第二个“大阪师团”了!
以前军队还喜欢从各地统一征召兵源组成带有地方性质的部队,比如什么三湘子弟师、淞沪团、云贵旅的,但一九三九之后就不再这么干了,地方子弟兵组成独立部队参战,的确有利于团结和稳定,但就是能打的太能打了,不能打干脆躺平摆烂。
国防军曾经组建过一个浙江师,结果去了战场之后师长根本指挥不下来,因为团长竟然对他的作战命令讨价还价,还以为是做买卖,想让他们团突进三十公里,你就必须命令里面写五十公里,多出来的二十公里那是双方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余地。
军方征兵不是征不到,也不是兵源不够,而是各个地方讨价还价,地方政府不配合,现在又是大基建、大移民的,还有工业化浪潮此起彼伏,各地方还得动员青壮参军,本地壮年男性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失。
地方官以前都还认为百姓如草芥,割完一茬又有一茬,可现在没有哪个县长市长敢轻视地方人口了,都是给足了福利和体恤想要保住本地人口数量。
用人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但劳动力增长却是太慢了,董建昌老家湖南甚至出现了某些市县阴盛阳衰的情况,地方上女人数量追上了男性数量,甚至都开始超越了,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的,一些大姑娘甚至到了出嫁年龄,找不到对象了。
因为此刻的湖南正是恰逢乱世又正逢盛世的时候,湖南人乱世打仗,盛世打工嘛,现在既打仗又打工,本地青年要么扛枪去海外,要么扛麻袋去沿海。
军方征兵跑到川湘云贵这些省份去,直接就被轰出来了,死活不让征兵了,再征兵下去,地方上就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女人了,去东南沿海征兵,那边又说影响经济工业发展,去中原北方征兵,那边也说大量人口充实东北、漠北、西北去了,实在没人了。
反正就是四处碰壁,军队到最后也只能是掏血本出来,吸引各地壮年男性主动参军了,什么参军抽奖送轿车,参军分配土地,参军送孩子名校推荐信,各种各样手段都弄出来了。
现在偌大的中华联邦领土已经突破了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这么大的国土,搞大工业,从东大进口了几乎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回来,光是维持这一套工业体系就需要至少一千五百万以上的工人。
还有大基建,修路、修桥、修水坝电站、各种大工程都需要海量的劳动力参与,这又是至少两千万农民工需要填进去,除了国家官方的基建工程,民间还有城市化进程,也是需要海量劳动力。
上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