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凭啥说我是战犯?

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295节

国军过分高估的自己手头武器的破坏力,也低估了苏联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抗损能力,整个斯大林格勒市区面积高达一百八十平方公里,实际战场面积高达一千九百多平方公里,国军围城一个多月以来,已经狂砸了五万多吨炮弹还有近万吨航弹。

效果有,但不多,甚至将本就复杂的城市地形,变成了更加复杂的城市废墟地形,打进去之后,连地图都没法用了。

炮弹和航弹炸楼,不是诸位从电视里面看到的那种工程队爆破楼房,直接━阵爆炸,整栋楼就塌陷为了一堆瓦砾。

真实的混凝土钢筋建筑物没那么容易垮塌,炮弹在表面爆炸只能够摧毁一些非承重结构,建筑物主体是依然还在的,除非你能够找苏联人要到所有建筑物的图纸,然后派遣工兵去一栋栋建筑物的铺设炸药,但正常人都知道这不可能的。

工兵需要安全的爆破作业环境,而创造安全环境的前提就是扫清敌人,反过来一想,这就是一个悖论,我特么都肃清敌人安全了,那还为什么要炸楼?

最后—种办法,你也可以投入惊人的弹药量去—栋栋楼的炸平,理论上这是可以做到的,大力出奇迹嘛,可你真要这么干,那就会创造一个新名词“斯大林格勒弹药量”,跟这个相比,范弗利特弹药量连孙子辈都够不上!

巷战归根结底,还是得靠人命去一米一米的填,现在国军炮兵已经很少覆盖性的炮击了,除非是百分百确认那里有大批敌军聚集,为的就是避免是地形复杂化,复杂的地形对于进攻方百害而无一利。

国军西线参战部队应对这种战争变化,也有了新的改变,原本对半数量装备的半自动武器就被全面淘汰了,西线参战部队已经实现了全面自动化,国军量产型号的四零式步枪(仿制八一杠)就优先供应西线。

西线部队步兵主战步枪都换成了四零式突击步枪,折叠枪托的四零式很适合狭窄的巷战环境,火力猛故障少,打起来比冲锋枪都还好使。

防御上面,国军也给参与巷战的士兵普及配备了鱼鳞式的钢板防弹衣,步枪子弹直射肯定防不住,但如果是破片和小口径冲锋枪子弹防御起来很有效果,尤其是巷战时面对苏军的手雷还有波波沙有奇效。

当然也还有更好的陶瓷插板式防弹衣,但国军根本用不起,实在是太贵了,那玩意儿东大出口价四千多,折合华元每件六十块,而且只要中弹了就得正片换掉插板,使用成本也非常高。

联邦本土制造的鱼鳞式钢板防弹衣,采购单价仅仅五块钱不到,还额外配送五块防弹钢板,更换简便,使用成本也及其低廉。

能够防住冲锋枪子弹和破片,价格还不高,使用简单,负重也就是额外加了三四公斤,可以接受。

不是高层不想给士兵们装备更好的防弹衣,而是实在没有军费了,单兵装备价格再便宜,那也是动辄几百万需求量的消耗品,能便宜一毛钱都是必须争取的,更加别提便宜了十来倍的价格。

一线士兵们目前能够享受到了装备待遇已经是目前这颗星球上的顶尖级别了,没有之一!在这背后则是联邦抽干了最后—丝国力,榨干了国库最后一枚铜板,然后万里迢迢运到一线的。

董建昌别的不敢保证,但在军需这件事儿上,他敢保证自己已经是竭尽所能了,都已经不是抽干国力,而是直接透支未来国力举债支持。

—九四一年的联邦,想要武装出一支后世东大那样,全身凯夫拉,头戴夜视仪战术盔,脚踩21靴,手持191的军队,那只能说是想多了,你把老董一身血抽干了也做不到!总不可能把所有军费都拿来武装步兵吧?其他兵种就不用花钱了?

战时的军需,最优先考虑甚至不是性能,也不是质量,第一个考虑的就是成本,能够让所有士兵都用得起的,才是最好的,只能够少量装备精锐的,那都是奢侈品而已。

有人会问少量装备一些陶瓷防弹衣花不了多少钱,一两万件也有很好的效果,当这种提议就是典型的只考虑数据,不考虑军心的家伙。

少量先进装备按照联邦财力军费的确可以做到,但估计也没有哪个部队会申请穿,国防军里面没有党员突击队,谁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想熬到战争结束之后好好享受和平生活的。

你穿了先进装备,那百分百就会打头阵,去最危险的地方执行最危险的任务,这样的前提下,你猜猜士兵们是愿意穿原有的装备,还是穿新式装备?

军队这地方,和平时期你还可以区别对待,有装备区别待遇,谁都不会多说什么,但作战期间,你搞出来了明显的装备区别,那就得区别使用了。

甲种部队兵强马壮,装备先进,那就是打硬仗血战的,乙种部队人少,装备差一些,那就是打二线次要战场,除非是仆从军炮灰,那就可以随便用。

不然你遇到了好打功劳大的仗,就让精锐部队打,遇到巷战就让乙类部队啃,底下人分分钟就会分裂变成嫡系和非嫡系两派,自己给自己制造矛盾,重新走老蒋那条路子了。

“最后五分钟,全体就位,准备冲锋!”

“所有人检查装备,该带的全都带齐,不该带的留在战壕里面!”

“各班组按照计划前后突进,跟在装甲连坦克后面突进不要暴露!”

“老兵盯着新兵,新兵跟紧老兵!”

—队队士兵们结束了战前整备,全都是神情严肃的趴在了壕沟掩体木板上,怀中紧紧抱着自己的武器。

“太上真君,昊天上帝,西天佛祖,观音菩萨........不管是什么,还请保佑!”

“列祖列宗在上,保佑孩儿此战得还,来年烧香上贡,孩儿绝对下血本!”

“上帝保佑,此战若能生还,在下必将奉上三柱大香整刀黄纸!”

“你特娘拜上帝干啥?”

“入乡随俗呐,这地方只有上帝庙,都信上帝,我也试试呗

壕沟内,紧张的士兵们都在祈求者虚无的庇护,不管灵不灵有没有用,先求一求再说。

526斯大林格勒(7)

“嘟嘟~”尖锐的铜哨声在战场中响起。

“部署完毕,进入战场!”无线电内坦克驾驶员传出沙哑的声音,十几辆豹式坦克配合着三台虎式重坦开开出掩体,冲出工事区,开始进入危险区,驶向了两百多米外的红星拖拉机厂。

战壕内一队队步兵也快步走出了战壕和建筑物掩体,依托着坦克的掩护向前推进着。

站在后方指挥的罗勇上尉时刻观察着战场情况,对着通讯兵道:“让进攻部队加速,敌人马上就会发起反击了!”

俄国人防御可不是躲在建筑物里面开火,他们可是离开建筑物对冲的,尤其是靠的越近,他们就反击越猛烈,打近战是他们最喜欢的方式。

“轰轰........哒哒哒.........”工厂废墟内,苏军的反坦克炮还有重机枪开始射击了,密集的火力袭向进攻途中的国军部队。

“铿铿......”两发苏式76mm反坦克穿甲弹命中了打头阵的虎式中弹,—发炮弹击中了炮塔最厚处的楔形装甲,直接被弹开了,第二发炮弹击中了正面倾斜装甲,在表面犁出了一道深达四十多毫米的沟槽,然后炮弹拐弯飞了出去。

“轰!”一发苏军发射的铁拳火箭弹击中了一辆倒霉的豹式中坦,火箭弹命中了豹式坦克炮塔侧面,金属射流击穿了炮塔侧面仅仅五十毫米厚的装甲,引燃了炮塔尾部的弹药架。

顷刻间这辆豹式坦克就被殉爆了,八十五毫米坦克炮炮塔立刻喷射出了剧烈的火焰,里面的装甲兵连逃生的机会都没有,马上就被高温烧死了。

苏军自己仿制的火箭筒那也是威力十足的,甚至他们还刻意加大了口径以及弹头装药量,重新修改了聚能装药射击,最大化程度加强火箭弹威力,代价就是重量增大,射程减少,可这对于防御的苏军而言算不上什么缺点。,

“轰轰...”步兵精准发现了苏军的火力点,通过无线电将敌火力位置告知了坦克,三台虎式重坦开始转动炮塔,扬起可怕的105线膛炮炮管,瞄准了苏军的射击火力点,接连开炮,高爆弹脱膛而出,精确命中了目标。

豹式坦克的炮口也瞄准了苏军的射击的地方开炮,接二连三的密集开火很快就压死了苏军的反击。

后方提供火力支援的炮兵连,也迅速开炮射击,四门105榴弹炮一阵急速射,空气中很快就快想起了炮弹落下的呼啸声,惊人的爆炸在厂区内响起,专业炮兵的射击速度以及火力密度远超坦克,很快就压制住了苏军的反击。

坦克内,车站高声大喊:“赶紧快换反步兵散弹,俄国佬的步兵反击马上就来了!”

、坦克后面的步兵们也都是上好了刺刀,子弹上膛严阵以待,打了这么久,苏军的三板斧他们早就摸清楚了,尤其是苏军每次防御都必须进行反冲锋。

俄国人打仗没有什么技巧,全都是蛮力,他们仗着兵力绝对优势,也从来不顾惜兵员损耗,明明是防御方,却总是喜欢主动出击寻找和国军近战的机会。

“反步兵弹—发,装填完毕!”弹药手从炮塔后部取出来了一枚特殊弹药,动作利索的装进了炮膛内。

坦克的反步兵弹也很简单,直接将其理解为大号口径的霞弹枪子弹就行了,不过坦克装的就是霞弹炮炮弹了,里面的钢柱口径全都是十毫米的,一发炮弹足足有两千多枚钢珠,专门就是用来清理敢于近距离对冲坦克的步兵集群。

“乌拉~”

伴随着苏军铁喇叭的动员声,一队队戴着船形帽,端着上了刺刀莫辛纳干步枪的苏军步兵冲出了掩体,开始对国军展开反冲锋,苏军阵营序列里面,戴船形帽穿单薄军装,手拿栓动步枪的全都是动员兵炮灰,这些人战斗力没多少,但勇气却很强。

往往只需要铁喇叭随便一煽呼,这些人就会哇哇叫的往上冲,铁喇叭就是苏军政委的外号,因为这些人总是随身带着一个铁制的扩音喇叭,方便他们阵前动员,所以国军就给苏军政委取了这么一个外号。

这群铁喇叭是国军官兵最痛恨但也最尊敬的一群勇士,痛恨他们因为这群人总是能够激发苏军的决死之志,总是能够煽动最多的苏军抵抗,但尊敬也是有的,这群人七成以上都是不怕死的,不止煽动别人,他们自己也会跟着冲,极少有投降的。

“轰轰....…”坦克炮开火了,装甲兵毫不留情的发射了散弹,十几辆坦克发射出去的散弹几乎笼罩了前方百余米的战场,所到之处全都是一片血肉横飞。

不少苏军倒霉蛋冲—半就直接被汽化掉了,密集散弹弹丸把他们瞬间就打成了碎肉,散弹枪和坦克炮发射出去的霞弹可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继续前进,换装弹药,用穿甲弹,准备炸墙了,给步兵开路!”

“明白!”

步兵们一边射击一边前进,苏军的反冲锋被坦克摧垮了,残兵撤回了建筑物内,国军步兵则是乘胜追击,但也没有忘记给沿途的苏军伤兵补—枪帮助他们解脱。

单纯的轻伤员,国军一般不会就地处决的,而是任其自生自灭,但被坦克霞弹击中的苏军,那就没有必要留下来了,看在同为军人的份上,给他一枪来个痛快才是仁慈。

“轰轰.....”几发穿甲弹打在了墙体上,直接捅出来了几个大窟窿,国军士兵很快就冲近,朝着窟窿里面甩手榴弹,战斗工兵则是赶紧用炸药炸墙。

还是巷战的老规矩,绝对不能从敌人开出来的入口进入目标,这是国军从以往南京血战、淞沪反击战、东北反击战—系列战役中得出来的教训。

“快冲进去,三人一组,四组一班,协同作战!”

缺口刚炸开,国军的压制炮火立刻就停了下来,防止误伤,坦克上的炮塔机枪也在持续输出压制苏军。

一队队训练有素的步兵,压低身体,动作干净利落的涌入了缺口,进到了厂区内部。

一进去之后,里面就是倒毙的苏军尸体和哀嚎的伤员们,老兵毫不留情的给苏军伤员补枪,所过之处不留任何活口,反正就是不能给身后留下哪怕一丁点的威胁。

“跟上去,别发呆!”新兵有些楞,但很快老兵的呵斥就让他清醒过来了。

厂区内部因为没有了电力供应,所有的照明系统都失灵了,里面黑骏酸的一片,气温闷热而又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硝烟味和腐臭味道。

头顶上全都是蜿蜒的管道以及线路,脚下则是铁制的走廊,脚踩上去之后还会发出咯吱声,两侧的栏杆全都是锈迹斑斑了,走廊延伸出去十几米之后直接断掉了,弯曲裂开的钢铁狰狞而又锐利,断口处的墙体也是被击穿了一个硕大窟窿。

窟窿外面传来了密集的枪声还有坦克开炮声音,时不时就有密集的子弹从缺口处射入。

“哒哒哒......”老兵军士端起突击步枪一阵扫射,黑暗中钢铁走廊的尽头处传来了几声呻吟,以及中弹者的惨叫声。

“突突突......…”很快对面的苏军也开火反击了,听声音就知道是波波沙冲锋枪了,密集如雨的子弹席卷而来。

老兵赶紧趴下身子,但新兵却是迎着弹雨开火反击了,他的身体似乎像是被重重砸了两圈,往后退了一些,然而手上的突击步枪却是扣住扳机不放,一直喷吐着火舌,对面的苏军似乎也没有料到竟然有这么莽的家伙,顶着弹雨反击,顿时就被突击步枪子弹击杀了。

“够了,停火!”老兵一把拉住了新兵,摁到了—处电源箱后面,其他人继续向前冲,老兵则是检查新兵的身体,发现这家伙走了狗屎运,只挨了三发冲锋枪子弹,都被防弹衣钢板给挡住了,钢板都被打凹下去了,人倒是没事儿。

“蠢货,不找自己找死!”

“班长,我没事儿,防弹衣挡住了!”

“你特么走了狗屎运,遇到的是破刮痧(波波沙),要是到了大转盘(捷格加廖夫)早就被打成筛子了。”老兵检查完了一遍,继续拉着新兵前进,一边走一边骂:“不要赌防弹衣能不能防得住,一定要躲子弹,别以为这玩意儿什么都打不穿,俄国人的步枪子弹随便打穿!”

、“打开手电,继续前进,左边的路断了,从右边走,遇到房间先扔手榴弹!”

“嘭嘭......”

这次又是黑暗之中蹦出来了苏军士兵,—人开了一枪之后就没有机会开第二枪了,立刻就被国军打成了马蜂窝倒下。

“轰!”一个国军士兵冲到了苏军冒出来的那个墙壁缺口旁边,甩了一颗延时瞬爆雷进去,爆炸之后伴随着一阵惨叫声,再没有苏军从这里冒出来了。

“继续前进,留两个人,炸掉这个缺口,把它堵死!”老兵军士指挥着,顺手拉向身后的新兵,但这一次却抓空了。

回过头,老兵立刻发现新兵捂着胸口蜷缩在了地上:“有人中枪了,有伤员,医护兵快过来!”

其他人继续向前,老兵拿开了新兵的武器扔到一旁,开始喊着对方的名字,但是喊了好几声都没有回应,老兵就知道糟糕了,赶紧扯开了新兵捂住胸口的手,发现他的防弹衣钢板已经被打穿了,这是莫辛纳干全威力弹打出来的。

被击穿的防弹衣钢板在面对大威力子弹穿透的时候,非但无法减小伤害,反而会增大中弹者的伤害,因为步枪弹穿透了防弹衣钢板之后动能衰减,弹头也变形了,射入人体之后直接就是一颗达姆弹。

当然这么近距离的挨一发莫辛纳干全威力弹,穿不穿防弹衣都一个鸟样,基本上凶多吉少,果不其然,新兵挣扎的话都说不出来了,张开嘴喉咙里面涌出来的粉红色的鲜血,老兵知道这是肺叶直接被打碎了,肺气泡里面的血液就是这种颜色。

几秒钟之后,新兵瞳孔扩散睁大了眼睛,彻底不挣扎了,这时候医护兵才赶了过来。

“死了,不用麻烦了!你把他证件和铭牌收起来吧,我先冲了。”老兵从新兵尸体上摘走了手榴弹和手电筒,而后继续向前去追战友了。

工厂区内的复杂地形,导致到处都是战斗和厮杀,双方短兵相接,不少士兵甚至都直接肉搏了。

黑暗的环境之下,有些国军士兵甚至一紧张就会扣下扳机,从而导致误杀友军。

战斗开始一个钟头之后,国军才逐步占住了脚跟,拿下了一片铸造车间,肃清了苏军,坦克在室外也不短提供各种支援,通过无线电不断打击苏军存在区域。

打头阵的二营站稳脚跟之后,后续的援军三营部队也很快加入战斗进行支援,以点带面,越来越多的国军士兵涌入厂区核心,开始扩大占领区。

离开了黑暗的管道室之后,终于来到了有光线的环境,头顶上被航空炸弹炸出来的窟窿不断漏进雨滴,但有了光线之后国军的战斗也顺利多了。

具备火力优势的国军士兵开始逐渐蚕食苏军的控制区范围,打了多年仗的老兵精锐冲的虽然不算快,但却很猛也很凌厉,总是能够最大程度保全自己,然后再去消灭敌人。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下午六点,才进入了短暂的停歇状态,后继无力的国军也见好就收,迅速开始巩固占领区范围,做好夜间防御的准备,这也是斯大林格勒战场的常态,白天国军猛攻,然后晚上没有了空中威胁之后,苏军又会大规模投入援兵反击了。

首节 上一节 295/3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