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第4节

  这个好像真的很容易。

  “我说过你要去的时空一定是科学的世界吗?”

  所谓的神幽幽地说。

  “玛的,我今天要弑神!”

  杨丰忍无可忍地抓起方天画戟就要砍死这混蛋。

  不过他还是冷静下来。

  “去明末吧!”

  他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表情说。

  明末的好处是当时还活着的宗室大部分都在江南,而且我大清只是占领了北方,所以只需要守住江南,就能凑起足够数量的宗室,而且崇祯的子女也有活着的,逼着我大清交出就行,不需要像宋朝或者唐朝一样,得打服天下才能完成这些人的搜集。

  “对了,你到底得要多少他们的后代?”

  他紧接着问。

  “至少得过半吧!”

  那个所谓的神说。

  杨丰忍无可忍地又抓起了方天画戟。

  “我他玛还得给你召集几十万人才能举行仪式?”

  他咆哮着。

  “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也行。”

  “最多十分之一,否则你爱找谁找谁去,爷不伺候了。”

  ……

第3章 太祖高皇帝显灵啦!

  南京。

  午门城楼。

  “如此金城不战而降?”

  韩信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对他来说几乎可以用匪夷所思形容的要塞。

  的确匪夷所思。

  毕竟秦末就是纯夯土,根本无法想象南京城墙这种防御级别,这在他眼中真就是金城……

  铜墙铁壁这个词对他来说还有遥远,这个成语是我大元时候的,而他能想象出的也只有金城,或者说青铜浇铸的城墙。

  “这需在外包多少砖?”

  他紧接着惊叹道。

  已经取下双矛的杨丰走到他身旁。

  “谁跟你说它是包砖的?老朱修这南京城墙时候,是全部用青砖,只不过外层青砖是用糯米石灰粘合,内层青砖是用黄泥粘合,估计全用糯米石灰他也用不起。至于说都为什么不战而降,第一,这年头不战而降的多了,第二,进攻这里的敌人刚在对面屠城八十万,第三,你们进咸阳时候子婴不也是不战而降?

  这里是他们旧都。

  已经搬走两百多年,原本实际的都城在你们那时候的燕上都蓟城。

  但去年被类似你们造反的李自成攻破,皇帝上吊,守卫长城的大将以为皇帝报仇为名,引塞外胡虏入关合兵打败李自成。

  但胡虏决定来个鹊巢鸠占。

  然后他们就南下了。

  这里的是皇帝堂弟,原本的封地在洛阳,但被李自成攻破,他爹被杀后他逃亡南下然后被群臣拥立为皇帝,但胡虏没来他们就已经内乱了,本地无兵可守,外面也无兵来救援,他也就只好跑路,但路上被叛将抓了献给胡虏,而这里一帮大臣为保身家性命也就赶紧跪迎胡虏,这时候估计还在外面跪迎,所以也没什么人。”

  杨丰说。

  他手中是一长一短两支长矛,长的一丈六,接近五米,短的一丈二,接近四米。

  这就是朱元璋的战场武器。

  虽然老朱并非以个人武力值出名,但战场上一个无名小卒被老大看中,甚至收为亲兵,那武力值不可能低了,亲兵可是最精锐的。这两支长矛历经近三百年依然保持完好,它们就一直被供奉在这午门城楼上,不过在没有恢复神器属性前它们就是两支普通长矛,拿来上战场恐怕不够。

  “这城中摩肩接踵,皆是青壮,数十万兵可得,如何无兵?”

  韩信指着远处挤满了人的街道说。

  杨丰召唤出方天画戟……

  这东西他暂时先用着,毕竟他也不能空着手来,再说韩信还得在里面才能跟着,他用戟刺一戳长矛,后者自动被吸入戟刺,然后再收起短矛,紧接着方天画戟变形为短矛。

  他满意地比划一下。

  然后他拍了拍韩信肩膀。

  “别把这时候的人代入你们那时候,你们那时候可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但这是一千八百年后。”

  他说。

  “哼,一代不如一代!”

  韩信冷哼一声。

  “先别管这个了,现在咱们最重要的是想想怎么完成这趟活。”

  杨丰说。

  “那神仙令公得双矛之后聚其宗族十之一,那其宗族几何?居何处?”

  “他们宗族最近一次统计,是在二十多年前,那时候约二十万,但连年战乱不少藩王家族都死光,目前估计剩下的不会超过十万,所以只要咱们能聚集一万就足够,而且很大一部分都在这南京周围躲避战乱。

  几千是有的。

  所以咱们再弄几千就可以。

  实际上咱们只要击退胡虏就差不多够了,因为江西还有三家藩王,这三家就得几千,他又没限男丁,女人当然也是算的,这时候一家藩王都得几千男女宗室,另外还缺少嫡系的,也就是上吊的那个皇帝的后代,他有后代,就必须在场,这个是最难的,至少目前已知有个女儿活着,但在胡虏手中,得逼着胡虏把人交出来。

  还有一个儿子躲藏民间,原本一直到七十多才被发现,然后被灭门了。

  这个不好找。

  不过有他姐姐一个就够了。

  当然,如果他们都死了那就不用麻烦了。

  不得不说他们老祖宗还是很能生的。”

  杨丰说。

  崇祯的太子肯定死了。

  无论是跑去他妹妹被周家卖了那个还是后来南逃的所谓伪太子,这时候都已经死了,所以只剩下坤兴公主和七十多被灭门那个。

  后者真的没法找,根本不知道他躲在哪里。

  “公岂非其祖?”

  韩信笑着说。

  杨丰愣了一下。

  “好吧,这样的确可以,上面的,赶紧送套朱元璋的衮冕来,顺便告诉我怎么穿。”

  他对着天空喊道。

  下一刻一套衮冕自动出现在了他身上。

  “这次倒是懂事了。”

  杨丰笑着说。

  那个所谓的神居然没搭理他,估计还在玩的开心呢。

  “走,去承天门。”

  杨丰说。

  承天门。

  两人一人一张太师椅,在空荡荡的城台上端坐着,杨丰头顶十二旒冕,身穿十二章衮袍,手中拄着霸王戟变形成的朱元璋短矛,而旁边韩信依然穿着他那套黑衣,头戴着皮弁,他是齐王,正经的诸侯王,实际上也有冕,只不过当时是在军中,当然不可能戴,皮弁更加日常化。

  “一千八百年,若一千八百年前两百万口可为一大国,可养兵二十万,信将之可横行天下,如今两百万口之城,不发一矢拱手投降,任人宰割。”

  韩信还是难以理解。

  他真的很难理解。

  他们那时候相当于全民皆兵,只要是青壮都可以征召。

  秦国以不足千万人口,可以动员起六十万大军伐楚,战国七雄里面弱的韩国,燕国都未必有两百万人口,魏国估计也就两百万,而南京一城这时候估计就得两百万,实际恐怕还得超过,毕竟大量难民涌入。

  这也是扬州死那么多的原因,太多的难民涌入,而且都聚集扬州,更何况渡江也需要钱。

  那里粮食充足。

  有堪比魏国的人口。

  有在他看来堪比金城的防御。

  结果却不战而降?

  他真无法理解。

  “参谋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干?你可是兵仙。”

  杨丰说。

  “兵仙?”

  “对,你可是后世推崇的兵仙,这称呼好像还是这朝代一个文人起的。”

  “若真是兵仙,就不至于被刘季夷三族了。”

  “呃,那只是皇帝必然要做的,功盖天下者不赏,勇略震主者身危,你打仗比刘邦强太多,他当然不敢留你,话说这长矛主人比刘邦还狠呢,他那帮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除了早死的,剩下基本都被他弄死了,所以他给后代留下了三百年江山。

  这正证明了你的实力。”

  “敌军会走此处?”

首节 上一节 4/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西线开始征服欧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